搜索
雅唐艺术论坛 首页 民间艺术 剪纸 查看内容

光彩照人的蔚县点染剪纸

2008-5-19 12:52| 发布者: 李艺| 查看: 961| 评论: 0

摘要:  剪纸是中国传统民间艺术之一,千百年来流行全国,名扬海外。它是一种时令艺术,一到逢年过节,喜庆吉日,农村到处都是,可以说是“铺天盖地”,家家户户的门楣上、炕围上、顶棚上、窗户上、衣柜上、粮囤上、碗橱上、礼食上、农具上,连牲口厩里也不忘,户户村

剪纸是中国传统民间艺术之一,千百年来流行全国,名扬海外。它是一种时令艺术,一到逢年过节,喜庆吉日,农村到处都是,可以说是“铺天盖地”,家家户户的门楣上、炕围上、顶棚上、窗户上、衣柜上、粮囤上、碗橱上、礼食上、农具上,连牲口厩里也不忘,户户村村都被装点得红红火火,漂漂亮亮。剪纸都是大娘、大嫂、大妹子们的巧手之作。即使集上卖的是“泥腿子”的作品,也很受欢迎,是人民群众自剪、自贴、自乐的艺术,反映了劳动人民热爱生活,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向往。诸如:吉祥福祉的“连年有余”、(莲花和大鱼),喜鹊登上梅梢的“喜上眉梢”;象征婚姻美满的“龙凤呈祥”、“福禄鸳鸯”;祝寿的“耄耋富贵”(猫、蝶、牡丹)、“福寿双全”(蝠、桃、铜钱);祈望子孙绵延的“石榴多子”、“松鼠葡萄”;企望致富的“财猪拱门”、“聚宝盆”、“摇钱树”……还有热爱乡土,赞美生产劳动的:“男耕女织”、“放牛牧羊”、“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花鸟虫鱼”以及美丽神话、戏曲英雄等等。各地剪纸题材大致相同,可是各有特色,风格各异。早在1949年郭沫若先生在徐蔚南编撰的《剪画选胜》一书卷首题诗:“曾见北国之窗花,其味天真而浑厚,今见南方之剪纸,玲珑剔透得未有,一剪之巧夺神功,美在民间永不朽。”茅盾先生题词也说:“南北民间艺术各有千秋。”

婴戏图

婴戏图

《千里驹》——李梦熊

“北国窗花”常见于我国西北、华北。早年玻璃尚未普遍使用时,北方民居的窗户,大都是用横竖木条制成多格的窗架,然后在窗架上糊以韧性较强半透明的土纸采光御风。贴在窗上小方格里的剪纸,就叫“窗花”。说到窗花,河北蔚县的窗花很有特色。窗花是剪纸的一种样式,通常也是用红纸剪的大红色,而蔚县是用很薄的连史纸成叠后,然后用白酒和中药调品色,一色一色点染的,色彩绚丽。这种特制的色彩只往下渗,因而一次能染数十张,这是蔚县剪纸艺人史无前例的大创造。传说蔚县剪纸在百余年前受杨柳青和武强水印木版年画的影响,开始制成四五色的“草窗花”,受到群众欢迎,渐渐流传开去,销售到张家口、保定、包头、太原、北京、天津等地,后来东北、河南等地也来订货,蔚县制作剪纸的人家也就越来越多。秋收后,农家利用农闲忙着刻剪纸,县里南张庄等制作较好的庄户,“年年做不够定货的”。经艺人们的长期实践,蔚县剪纸艺术性不断提高,技术日益精熟,形成了蔚县点染剪纸突出的独有风格,从中也产生了杰出的代表人物王老赏。


##########NextPage##########

《访礼》——尉迟恭

王老赏(1890-1951)是蔚县南张庄人,是位地道的农民。他自幼生长在剪纸村里,耳濡目染,七八岁学点色,十二三岁摹仿刻制,二十来岁就做得很好了。他只上过几天私塾,没有什么文化,全靠自学,能看《三国》、《水浒》、《封神演义》等“闲书”,还能写一手毛笔字。他好看戏,周围三里五村,只要有戏班演戏,十里八里就会赶去看戏。他看戏看得很细,演员的脸谱、穿戴、佩饰、纹样、色彩、动作、表情以及道具一一记在心间。平时劳动之余,常常在家独自默想,考虑书里、戏里的故事和人物,怎样用于剪纸及年画、绣像的长处怎样吸收;他还亲自上集市卖自己的作品,听取群众的反映以改进自己的作品。他非常重视刀工和调色,他有经自己加工的各样刻刀百余种,有的细如衣针,他说只要看刻刀就可知道作者“大概的水平了”。他又说:“刻得好点色不好,也就糟了。”因而他家配色,都是他亲自下手的。

《探皇陵》——徐延昭

王老赏是多面手,各种题材都能刻,最擅长的是戏曲题材。戏曲窗花有它的特殊性,一个窗格里适合放一个人物,没有背景,没有场面,一般四个窗格组成一出戏,这就需要作者抓住每一人物最典型的特征、神情和姿态,既独立又要故事连贯,互有照应。王老赏是个中能手,他刻的人物,神态逼真,生动鲜活。例如:《斩黄袍》中赵匡胤登上帝位后,“醉”斩功臣郑子明,郑妻陶三春兴兵讨赵,赵无奈亲上城楼抛黄袍让陶斩黄袍 “为夫报仇”后。陶含恨退兵。剪纸着重刻画了赵匡胤似醉非醉的惊惶失态。《水漫金山寺》小青的怒不可遏,《断桥》白素贞对丈夫许仙的又恨又爱,两者神态迥异而深刻。佳作之多,不胜枚举。王老赏一生从艺近50年,对200多出戏,800多个人物进行了再创造。由于他创作态度严肃认真,作品艳而不俗、精妙无比,受到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艺人们奉之为一代宗师,也得到了专家们的一致赞赏。郭沫若誉之为“永不朽”,茅盾赞其“自有千秋”,老一辈诗人艾青见而“爱如拱璧”,著名篆刻书画家钱君匋见了“不忍释手”。中央工艺美院老院长陈叔亮认为“值得向美术界推荐”。……王老赏的作品确是一个雅俗共赏,众口皆碑的典范。


##########NextPage##########

《青石山》——孤 仙

上世纪80年代,中央美院原民间美术系主任杨先让和专家们一行7人,曾到蔚县赶集,他对剪纸集市赞叹不已。他说:“名不虚传的剪纸之乡,清晨一辆辆自行车都载着一个贴满窗花的木架子,排成了长阵,阳光下更显得灿烂辉煌,再加上长龙似的卖窗花地摊,那气势,是全世界找不到二处,我深深感到了场景的壮观。染色刻纸把县城渲染得太美太美,美哉蔚县……我们全都陶醉在民间美术的海洋中……”笔者在上世纪80年代初,也曾到蔚县赶过集,亲眼所见,亲身感受,举双手同意先让教授的赞美。我到的那一天,正赶上蔚县前夜下过大雪,房上、树上、街上到处积雪,一片银色世界,在满眼白玉似的白雪衬托下,那“百花盛开”的窗花,更像在寒风里怒放的迎春花,已迎得满园春色提前到来,这是一幅世上无双,“天人合一”的人间美景,使我毕生难忘。(作者为中国美术馆研究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民间工艺委员会副主任)

《长坂坡》——赵 云


##########NextPage##########

《绝龙岭》——闻太师

连年有余


##########NextPage##########

蝈蝈白菜 王老赏

沙家浜(一九六七年)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雅唐艺术网

GMT+8, 2024-3-29 15:2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