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史诗纪录片上映特效成为最大看点

“哪怕只看特效,也值一张电影票!”《圆明园》的导演金铁木这样评价他的纪录片。目前,投资一千多万的大型史诗纪录片电影《圆明园》正在各大影院上映。其中,占影片总时长三分之一、将圆明园被毁前全貌重现的三维镜头成为该片最大看点。

影片《圆明园》客观地回顾了圆明园的历史,作为世界上规模最大、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奢华的园林,它完整的建筑历史以及它所经历的兴衰荣辱,展现了中华民族所蕴涵的灿烂文化和悠久历史。

记者在该片的首映式上遇到了负责三维特效制作的技术团队,他们用5年时间树立起了中国影视三维特效行业中的里程碑,他们是北京锐智盛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一群年轻人。他们介绍说:许多人都认为,影片中长达35分钟的三维特效镜头都出自美国制作公司之手,其实《圆明园》的所有特效全是“中国制造”,他们用5年的时间向世人奉上了一个技术奇迹。

竞标:靠四张铜版画胜出强大对手

据这个团队的老总王连明介绍,圆明园的建造花费了150年的时间,历经清朝六代皇帝,电影《圆明园》要将完整的古代园林纤毫毕现地重现给观众,其中还包括康熙、雍正、乾隆祖孙三人在牡丹园相聚、圆明园被大火焚毁等珍贵的历史镜头,特效制作的难度可想而知。

王连明介绍说,电影《圆明园》的特效制作招标早在2001年就开始了,当时,身为锐智盛扬老总的他在京偶然知道了此事,便带领队伍参加竞标,他们仅凭招标方提供的4张圆明园的铜版画复制照片,在一个月完成了一分钟的圆明园三维、特效画面,最后靠此一举夺标。

王连明说,在当时,与锐智盛扬一同竞标的公司中有三个强大的竞争对手,分别来自加拿大、中国香港等地,但我们凭着那四张铜版画照片制作的特效镜头最终征服了评委,20多个中国技术人员也开始了他们长达5年的浩大工程。

特效:99%相似度来自“无中生有”

张耀升是这个团队中为数不多的女孩子之一,5年前刚刚大学毕业的她,只对电脑设计擅长,对圆明园的了解不比常人多多少,但是5年后,她可以称得上是圆明园专家,哪个台阶有多高,哪块砖是什么材料制成的,她如数家珍。张耀升说:“5年里,我在圆明园废墟上亲手挖出的砖块都已经数不清了。”

在影片中,有一组坐着的12生肖喷水场景,这虽然只是一闪而过的“点缀”画面,却整整耗费了这个团队一个月的时间。张耀升说,由于战乱和灾荒,圆明园中的12生肖场景没有留下任何绘画和照片资料,因此技术团队只能收集从汉代到清初的所有关于12生肖的造型做研究。他们从清代的雕塑入手,和历代雕塑进行比对,并和保利集团拥有的带皮毛的猴首雕塑进行对照,最终凭着推理和想像力“创造”出了12生肖雕塑。

最惊奇的是,当2003年9月流失海外的圆明园猪首铜像回到祖国展览时,他们发现,自己制作的猪首竟然与真实铜像的相似度高达99%!

细节:去圆明园带着麻袋片

《圆明园》的导演金铁木曾经说,由于圆明园被烧毁得非常彻底,5000亩荒地上没有留下任何完整的地面建筑,因此他最初拍摄时认为圆明园的原景最多只能拍两分钟的镜头。后来有一次,他在张耀升的陪同下游览圆明园,在没有任何标记的情况下,一个女孩子不仅完全不迷路,还能准确地描述出每一块土地上原来的建筑,这让金导演格外感慨,他说:“你是我见过的最有想像力的人。”

王连明说,技术人员的想象不是凭空出来的,在2001年到2006年的5年时间里,锐智盛扬的制作团队人员几乎每周都要去一趟圆明园遗址,关键的时候甚至每天都去。2004年北京遭遇大暴雨,圆明园中到处是泥坑,技术人员们仍然坚持在遗址上寻找线索和灵感。为防止滑倒,他们不得不每人拿一张麻袋片,一边铺一边走,即使在能见度不到一米的暴雨中,他们也能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圆明园的方位,他们“对圆明园,比对自家的后院还要熟悉”。

女孩:最美好的五年给了它

张耀升说:“接到这个任务时,我刚刚20岁,完成任务时,我已经25了,这几乎是一个女孩最美好的5年,而我却没有时间享受青春。”

5年里,张耀升和她的同事们每天平均工作十多个小时,住在紫竹桥附近的她甚至不知道著名学府人民大学其实就是她的近邻。好在她的男友就是她的大学同学,也是这个团队中的一员,否则,恐怕她的感情世界也要因《圆明园》而荒废。

这项任务基本完成那天,张耀升代表团队,独自一人捧着所有数据到剧组交接,她说:“那一刻,就像是要把自己用5年青春精心抚育过的孩子送出去一样,那种悲喜交加的感觉简直无法形容。”

张耀升介绍说,5年里她和她的同事曾无数次流泪,有时一边对着电脑工作,一边就会掉下泪来。流泪有时是为了工作的压力,有时也是为了抉择的艰难。“做到我们这个程度,工作上选择的机会很多,有时条件优越的机会真的很难舍弃。”但张耀升和她的男友最终都坚持了下来,因为他们始终有个信念:放弃眼前的机会也许会后悔,但放弃《圆明园》一定会后悔!

影片简介

影片《圆明园》由中央电视台、北京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和广西电视台联合摄制,投资一千多万,历时5年。影片以一个外国传教士郎世宁的眼光来看圆明园的历史,科学严谨而又温情脉脉地将圆明园的历史娓娓道来,群像式的人物贯穿全片,既有帝王、传教士、英法联军等人物命运的展示,又有依托于生动故事而展开的历史梳理。《圆明园》全长93分钟,仅特技镜头就有110个,总时长44分37秒。第一次以数字影像的形式客观再现了那个世人只能站在废墟前凭空想象的梦幻园林,并且第一次在纪录片中创造了将实景和三维动画相合成的圆明园。

正如导演金铁木所言,影片《圆明园》带给中国人的情感是复杂的:自豪与屈辱相伴,震惊与叹息相连。

【专家点评】

“我认为这部片子挺好!我看的时候有一种沉重感。你们把这段历史用智慧、用技术、用叙事手法再现了出来,我感到一是沉重,二是震撼。我看了以后觉得的确是精品。”

——中央电视台台长赵化勇“这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影片,是近年来科教影片的扛鼎之作,代表了科影厂的创作实力。”

——电影局局长童刚“整个片子非常好。第一,有非常鲜明的现实针对性。第二,片子的思路和主题设计都非常好。”——原中国人民大学校长、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教授李文海

“影片中圆明园的建筑都很逼真,让我对于没有概念的东西有了感性的认识。我想起鲁迅说过的一句话: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撕碎了给你看。”——央视主持人王小丫

《圆明园》特效之最

特效镜头在中国纪录片电影中最长。

特技镜头在中国纪录片中占据百分比最高。

对中国古建筑进行了最真实的数字化还原。

制作团队拥有迄今为止圆明园最齐全的数据。

第一个开创电影纪录片三维特效的制作体系。

第一个制定了电影纪录片特效制作的具体流程。

第一个用软件方式解决了电影纪录片特效制作过程中的硬件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