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投资奇少的电影《石头》出奇地获得了票房成功,这是投资方与创作方始料未及的。简言之,是投资方和创作方摸着石头过河得来的意外结果。该片能够成功纯属个例,而且是在契合今年民间娱乐潮流的情势下才赢得如此票房的。它不是中国电影的分水岭,更非娱乐电影的招牌。可惜,处于迷惘之中的中国电影总是希望找到现场的摹本,然后加以复制,以渴望第二次、第三次乃至第N次的成功。这叫跟着感觉走,而且是跟着虚妄的自我设计的感觉走。从近来在拍或拍竣的几步电影看,这种巢臼或痕迹十分的明显。

一是循着“石头”的感觉走,梦想着和着公众多重的娱乐音符奏出票房飘红的凯歌,张国立执导的《第601个电话》是也;一是跟着好莱坞的模式填空,梦想着“申奥”成功,中国最牛的导演都曾经或正在跟着李安《《卧虎藏龙》》的感觉走。陈凯歌、张艺谋是屡败不悔,冯小刚则是承前启后。《第601个电话》虽有张柏芝和周笔畅两大招牌救驾,票房却依然于期望相差很多。《夜宴》甫一在羊城和影评人见面,便被打为“不及格”。影评人直呼是一场“特技和情色的盛宴”,悲剧情节竟令观众频频笑场。一位影评人说,“这样的片子怎么可能打及格?简直和《十面埋伏》不相上下。张艺谋毁给了《十面埋伏》,陈凯歌毁给了《无极》,冯小刚则毁给《夜宴》了。”(8月31日《深圳商报》)

电影跟着感觉走除了反映导演个人的艺术趣味,更重要的是功利性蒙住了导演的眼睛。在此状况下,电影内容脱离现实,以虚浮的形式主义或献媚某一特定群体的痕迹自然难免。而这,和电影的大众文化娱乐色彩是格格不入的。从草根阶层一下子就能看出张、陈“申奥”电影的毛病看,这样的感觉尝试是失败的。冯小刚步其后尘,则宣告了中国电影整体性的焦躁不安。毕竟,这三人乃是中国电影界无可撼动的旗帜性人物。第五代导演的走偏和第五代半的东施效颦,让陷入困顿的中国电影更加的举步维艰。

中国电影曾有过辉煌,即便在计划经济时代电影难离教化功能的情势下,也有打动观众的现实主义力作。就是张艺谋、陈凯歌和冯小刚这些大腕儿,也都是靠脍炙人口的电影奠定其地位的。如张艺谋特色的西部黄土高坡的电影,反映的乃是中国底层农村的现实;如陈凯歌的《霸王别姬》展示的中国文化的隽永;如冯小刚是描述京味城市市井生活的真实。一句话,这些电影的内容契合现实主义的特点,是对中国社会某一特定时期和特定阶层真实生活的概括和典型化,自然能够引起观众的共鸣甚至在世界范围内也有影响。所谓民族的就是世界的,绝非是一句空话。

跟着感觉走则严重脱离现实主义的土壤,支撑这些感觉的是好莱坞商业巨片的模式化并大众娱乐时代惊鸿一瞥的流行趣味。但是,中国电影界既缺乏好莱坞大片的社会环境,也绝少好莱坞大片的巨量资金支持和技术支撑,更缺乏好莱坞大片凭籍国家实力力挺的名牌效应。更为重要的是,好莱坞是一个整体,也是凝聚美国外向文化的软实力的代表,是一大群世界级导演制造多层次电影文化的平台。缺少了这些支撑,三五个中国导演的好莱坞感觉自然是不成气候的。

遗憾的是,正是这三五个大腕在支撑着中国电影界,他们跟着感觉走就使得整个的中国电影失去厚重和方向感。而且,大腕们的功利性感觉也给没有出头之日的“第六代”、“第七代”带来了消极影响。这些新生代也往往采取玩电影、搞技巧的心态跟着纯艺术的感觉走,或者用机会主义的策略大搞“出口转内销”。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国外获奖国内禁的电影已经10余部。有一点是清晰的,不和观众见面的电影,获得什么大奖也是没有意义的。

不能不提主旋律电影。这些电影也在走极端,是跟着电影教化功能的感觉走,纵然拍得再好,也无法消弭观众心目中模式化的印痕。在刚刚闭幕的长春电影节上,获奖的国产电影《太行山上》总体不错,可是对观众而言,谁又能记住这部电影?

如果说中国电影的亮色,刚在北京首映的《东京审判》可谓少有的厚重力作。除了大陆港台老中青三代明星的强大阵容(曾江、刘松仁,朱孝天、林熙蕾等)外,该部电影还原历史场景的写实和精巧的细节设置让现代人恍若重回历史。更为重要的是,这部由中国人执导的电影,在中日关系陷入困窘的当口没有任何仇恨或偏狭的倾向性,却在昭示着战争是全人类悲剧的终极关怀。讽刺的是,这部电影却差点夭折,原因是一家中国企业放弃了赞助,而放弃的理由是怕这部片子拍得轰动而影响企业产品在日本的销售。

悲哀,又是功利遮蔽下的感觉在作怪!在弥漫全社会的功利意识作用下,在放纵的全民恶搞意识笼罩下,在中国电影翘楚人物的浮躁“申奥”感觉下,中国电影能不跟着汹涌的另类感觉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