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烟和鼻烟壶

鼻烟是在研磨极细的优质烟草末中,掺入麝香等名贵药材,并在密封蜡丸中陈化数年以至数十年而成。它起源于美洲印地安,后被从欧洲到美洲探险的旅行家发现,带回欧洲,很快就在欧洲流行一时。

鼻烟传入中国是在明代隆庆年间。当时,人们将鼻烟作为药品装进药瓶中,随用随取,十分方便。盛鼻烟的器皿被人们广泛称为“鼻烟壶”。

最初传入中国的鼻烟壶,均是玻璃制品,王士祯在《晋祖笔记》中曾写道:“鼻烟以玻璃为瓶贮之。瓶之形象种种不一,颜色具红、黄、紫、白、黑、绿诸色,白如水晶,红如火漆,极可爱玩……”。然而其终究舶来数量较少,满足不了百姓的需求,聪明的中国工艺匠用诸如翡翠、宝石、象牙、玉石、瓷器、漆器、骨料、金属等各式各样的材料来制作精巧的鼻烟壶。18世纪初,中国制作的鼻烟壶已成为一种流行的手工艺品,并逐渐流传到国外。

清朝末年以后,旱烟、水烟、纸烟逐渐代替了鼻烟,鼻烟最终被社会所淘汰,但盛放鼻烟而生的鼻烟壶,则作为精美的艺术品,继续为人们所赏玩、研究、收藏。

文章来源:

文章作者:烟草中国网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