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中华大地的茶艺活动,异彩纷呈,美不胜收。从各地茶艺馆日常接待客人到各种大小不一的茶会活动,茶艺表演总是重头戏。在我国民间最流行的茶叶冲泡技艺,主要有:四川及北方地区的盖碗茶,以冲泡花茶为主,也有用盖碗冲泡绿茶的。其次是闽广港台地区的小壶小杯的工夫茶,专泡乌龙茶。再次是江浙地区的玻璃杯冲泡名优绿茶、其历史较前二者为晚,是近代玻璃器皿盛行以后才开始使用的。而盖碗茶和工夫茶至少在清朝初年就已经流行,历史较为古老。

工夫茶

上述几种冲泡技艺中,以工夫茶最为讲究。早在清朝初年丈人袁杜就在《随园食单》中提到武爽山寺庙里“僧道以茶献。杯小如胡桃,壶小如香椽,每斟无一两。上,不忍遽咽,先嗅其香,再试其味,徐徐咀嚼而体贴之。”从其壶杯如此之小,可知不足用来喝的,而是用来品的,所以富有情趣,最具艺术性。数百年来一直在闽广港台地区流传,诸如“凤凰三点头”、“关公巡城”、”韩信点兵”等术语、几手是家喻户晓,老少皆知:走在闽南或潮汕街头,到处都可见到商店门前摆有工夫茶具,既供店员自用,也用以招待顾客,可见它的普及程度。工夫茶本是生活偷牟枰眨?它本来不是用来表演娱人,只是因为它有别于解渴的喝茶方式而具有一定艺术韵味,稍加整理就可登台表演,因此,在茶文化热潮掀起之初,它就最早登台亮相而受到群众的欢迎??990年,武夷山市举行“首届武夷岩茶节”,该地茶艺工作者根据清代品饮岩茶之法,稍作整理,首次向海内外茶人推出‘工夫茶”茶艺,共有16道程序:“焚香静气,丝竹和呜,叶嘉酬宾,岩泉初沸,孟臣霖沐,乌龙入宫,悬壶高冲,春风拂面,重洗仙颜,若踩出浴,玉液回壶,关公巡城,韩信点兵,三龙护鼎,鉴赏三色,喜闻幽香,初品奇茗,再斟的孔,细啜甘露,三斟石乳,领悟岩韵,自斟满饮,敬献茶点,欣赏茶歌,蚌龙戏水,尽杯谢茶。”1991年在日本单行‘中日茶文化交流800年纪念展览会”上,现福州“别有天茶艺居”总经理昊唯真女士代表中国茶艺界在会上表演福建“工夫茶”时,将程序精简为18道:”备器候用,倾茶入则,鉴赏佳茗,清泉初沸,孟臣淋霖,乌龙入宫,悬壶高冲,推泡抽眉,重洗仙颜,若琛出浴,游山玩水,关公巡城,韩信点兵,三龙护鼎,鉴赏汤色,喜闻幽香,细品佳茗,重赏馀韵。””显然,不管是26道还是18道程序,都是经过现代茶艺工作者整理过的,已不是清代文人品饮岩茶之法的原始面目,也不是原封不动地将民间工夫茶直接搬上舞台。不过从“乌龙入宫”、“关公巡城”、“韩信点兵”、“三龙护鼎”等名称,可以看出是老百姓的民间口语,并非是文人雅士们凭空杜撰出来的,因此这些程序大体上还是保留了传统二夫茶的基本面貌。流传在铁观音产地的福建省安溪县,其工夫茶冲泡方式本来和广东潮汕一带工夫芬的基本程序大致相同,也是用小壶小杯冲泡的。

盖碗茶

盖碗茶盛行于长江流域和北方地区,其覆盖面积甚至比传统工夫茶还要大,主要是;中泡绿茶和花茶,但是正如上述的原因,在闽广一些地方,也有用盖碗冲泡乌龙茶。俗称盖碗.实际上应该叫盖杯,其主要的特点是将茶叶放在杯中冲泡,直接品饮。虽然不用茶壶,比工夫茶简单些,但是杯下有托,杯上有盖,无论是冲泡还是品饮都有些讲究,具有相当的观赏价值,因此也成为茶艺表演的基本形式之一。传统的盖碗茶艺在四川地区曾得到很大的发展,并且创造出一种类似杂技性质的高唯度动作——掺茶技术,掺茶师傅左手五指夹着七八副茶碗,右手提着长嘴铜茶壹,来到客人桌前,左手一扬,茶托几旋几转就停在各位客人面前,还未停稳,茶杯已经落在茶托上,放上茶叶,掺好水,用小指一挑,一个个盖子就像活了起来跳到茶杯上,盖得严严实买,像是耍杂技似的,令人目不暇接,但这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事。盖碗是北方饮用花茶的主要器具,并且传入清宫,甚受皇帝和后妃们青昧,也就成为宫廷茶艺的主要道具。清朝、民国时期北方茶馆卫使用的茶具主要是盖碗。民间也有使用盖碗泡茶的,只是程序动作都不大讲定、规范。浙江大学童启庆教授在教学和茶艺活动中对盖碗茶艺追行了规范,冲泡绿茶的主要程序为:备具、赏茶、冲泡、奉茶、品尝、收具,较为简明扼要。用盖碗冲泡乌龙茶的主要程序则为:备具、赏茶、温盖碗、置茶、温润泡、第一泡、温杯、分茶、奉茶、品尝、第二泡、分茶、品尝、第三泡、分茶、品尝等,较前者细致些,但后者实际上与传统工夫茶冲泡技艺相似,只是将小茶壶改为盖碗罢了。

玻璃杯泡法

玻璃杯泡法盛行于长江流域,特别是长江下游的江浙地区,足龙井、碧落螺春等著名绿茶的产地,人们喜爱在品饮名优绿茶时观赏茶芽在茶汤中优美的形态和色泽,因此喜欢采用透明的玻璃杯来冲泡,从而形成了玻璃杯冲泡茶艺。在杭州,上海等大城市的茶艺馆中经常可以见到这种冲泡技艺。1990年秋天,杭州“茶人之家基金会”成立大会上,举行了“龙井茶宴”,其中的龙井绿茶冲泡程序为:泡茶师鞠躬就座,进行泡茶操作,先请奉茶小姐用茶盘托着茶样送至客人面前,请客人鉴赏。然后泡茶师用无盖玻璃杯冲泡,每杯投入二、三克茶叶,遂冲入少量开水(约相当于茶杯的四分之一容量),浸润茶叶,使干茶吸水舒展,稍候片刻再加水,即奉茶请嘉宾品尝。上海天天旺茶宴馆刘秋萍女士也将用玻璃杯冲泡名优绿茶的技艺归纳为下面几个要点:赏茶、温杯、投茶、冲泡、奉茶、品尝。与前者相比,多了一道“温杯”程序,而且要求颇为严格:“在150毫升的杯中注入三分之一的沸水。用右手的大拇指和食指捏住玻璃杯的下端,中指、无名指、小指自然向外,左手的中指轻托杯底。将水沿杯口借助手腕的自然动作,旋转一周,但必须滴水不漏。”这种烫杯手法,动作轻缓柔和,具有一定的观赏性,给客人一种顺其自然、恬淡宁静的感觉,使浮躁的心情得以缓解。”

生活现实表明,传统茶艺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老古董,而是随着时代的前进、生活的变迁而不断更新、发展、丰富、完善,否则就会死板、僵化,就会被历史和生活所淘汰。历史告诉我们,古老的泡茶技艺一直在变化着,唐代的煮茶、宋代的点茶早在元未明初就被淘汰了,明代盛行的叶茶撮泡法虽然流传至今,但已演变为上述三大流派,就是各个流派自身也在不断变化发展,即以工夫茶来说,过去南制水壶(玉书碌)已被不锈钢壶或石英壶所代替,泥炉木炭也被电炉和酒精灯所代替。台湾茶人们在工夫茶冲泡技艺中增加了一道闻香程序,创造了均匀茶汤的“公道杯”和专门闻香的“闻香杯”。上海的茶人则更加以改造,而自称为“海派工夫茶”。跟随时代的步伐,这是历史的必然,只有这样,中华茶艺才会具有如此顽强的生命力。

紫砂壶鉴赏

一、何谓紫砂陶

紫砂是中国宜兴特产的陶土。全世界皆有产陶土的地方,但是没有紫砂,因为此陶非彼陶。可以说紫砂是陶土的一个种类,只有在宜兴才有的。为什么称这里的陶土为「紫砂」呢?那是因为紫砂陶土制成的紫砂器,无论是黄、红、棕、黑、绿的本色,在其表面皆隐含着若有似无的紫光,使其具有质朴高雅的质感,故称为「紫砂」。

紫砂之所以称为「砂」,是因为紫砂的成品,具有特殊的粒子感。即使土质练得很细,在细腻的外表下,仍然看得见漂亮立体的粒子感。

紫砂的特色清明古雅,不上釉的表皮,在一千度到一千两百五十度之间的窑火里,烧炼出自然平和的质感。缤纷的色彩可变化出几十种的颜色,大致可分成紫、褐、红、黑、黄、绿的基本色系。它的颜色烧成之后,不会褪色。经过泡茶滋养后可呈现温润光和不炫的质感,与其它陶土混浊不清的色泽有很大的分野。

紫砂的原料经过科学的分析,其中含有氧化铁、氧化铝、氧化镁、氧化钾、氧化钠、氧化铅、氧化锰等化学成分,矿物组成的胎土属于高岭、石英、云母类型,适当的矿物、化学组合、颗粒配合,使得紫砂的成品吸水率小于百分之二,气孔率介于一般的陶器瓷器之间。紫砂的气孔分成闭口气孔和开口气孔两种,由于这种特殊的结构,使它有良好的透气性,茶水放在紫砂壶内,可几日而不馊。紫砂成品还有吐纳的特性,置久不用也会吸收空气中的尘埃,若拿来装油,则油味便积贮在胎土内,很难清除;泡茶则将茶味贮留下来。

紫砂壶的胎土遇热时(如用沸水里外淋过,胎土升温时),则气孔张开,将胎土内贮藏之物吐出来。贮存是茶,就会吐茶香;贮存是油,就会吐油;贮存的是尘垢,就会吐尘垢。通常这种替换作用是同时进行的。所以紫砂壶用来泡茶,泡茶的效果最好,也因为它的贮换功能,可使泡茶效果越来越好。

二、有关历代文献记载的参考

紫砂见重于明清两代,可供参考的书目有︰

1.《阳羡茗壶系》 明?周伯高着。

2.《阳羡茗壶图谱》 明?周嘉胄着。

3.《阳羡名陶说》 清干隆间张●堂着。

4.《阳羡名陶录》 清?吴槎客着。

5.《壶史》 清嘉庆年间朱石梅着。

6.《阳羡砂壶考》 民国二十三年,张虹等人合编。

紫砂的记载自明代以来,多半未深入探讨,只以记录为主,对紫砂之特性,很少有详细的解说,对于紫砂艺术的著述,更是乏善可陈。基于保护国粹的愚心,只求中国之一宝,能在中国人手里发扬光大,而不是等外国人,善知中国之宝,趁我们自己无知未醒之际搜括空了,再回头向我们炫耀。所以将从古至今紫砂器,整理研究后汇集成书,以供大家参考。中国人的珍宝,必须要中国人自己懂得爱惜才行。

二、紫砂年代区域划分之依据

砂年代区域划分的依据,是以宜兴紫砂业的兴衰而定的。宜兴是紫砂的产地,紫砂业的兴衰当然是受时代兴衰的影响,而跟着上下起伏。大致可分为──

1. 创始期

紫砂壶创始于明正德年间,相传在江苏宜兴东南四十里处,唐相陆希声山房故址有一金沙寺,金沙寺里某一僧人,闲时常与制陶缸者相处,取其陶土,加以抟练,捏筑为胎,规而圆之,剖刮胎内使其中空,另外捏制壶嘴、壶钮、壶盖与壶体相接,跟随一般陶制品的窑烧成,人称金沙寺僧,他做壶喜欢用紫砂泥,常以指螺纹为标识。若金沙寺僧壶,只以指螺纹为标识,无款识印章,那么后世的人即使遇到他的传器,也无法辨认,所以金沙寺僧只能算是传说了。

开始在所制紫砂壶上署名号者据说是供春,所以又有人认为紫砂创制者是供春。供春是明代四川参政吴颐山的家僮。吴颐山常在金沙寺读书,供春在空暇时,偷学金沙寺僧取细土抟坯手捏,故壶身内外指螺纹隐现。这些也只能作为参考而已,因为现在所谓是供春制的供春壶,都存有疑点待清。

董翰是明万历时人,开始制造葵花式样。

赵梁万历时人,多作提梁式壶,可以说是提梁式壶的鼻祖。

元畅万历时人。

时鹏是时大彬之父,万历时人,与董翰、赵梁、元畅为当时四大名家,除了董翰重精巧外,其余三家多古拙。

李茂林,万历时人是紫砂小壶的鼻祖,虽说是小壶,明朝时的小壶其大小在现代来说应算是中型的壶。

从金沙寺僧开始到李茂林的这段时间,可称为是壶艺创始期,在这段时间因为烧制时,未装入匣钵内烧,而是与瓷器,而是与瓷器同窑,故难免会微沾釉泪。所以时大彬之前的这段时间,可称为壶艺创始期。

2.成熟期

紫砂壶艺流传至时大彬时,由于壶艺发展趋于完整,可称为紫砂之成熟期。而紫砂史目前之真正可考据的时期,也只有从时大彬开始,这可由一九六八年在扬州江都丁沟乡出土的六方大彬壶上看出端倪,发掘时,伴有砖刻地卷一方,注明为明万历四十四年墓葬。从这件出土的时大彬壶上,可看出此时的制作技法和工具的使用,已经非常精练。

此时也有一些名家有精采之作,且传世于今的如︰陈子畦、惠孟臣、陈用卿等人。

之后明灭清兴,战乱的关系,紫砂业由兴而衰,再复业时,由于民间尚不富裕,个人名家昂贵之作,尚未复苏,起初多是民间拙朴之作,故少见个人落款,工艺较为粗糙。直至雍干时期才渐有名家之作,如华凤翔、邵元祥、王南林……等一代名匠。

清干隆时,壶艺的技法、形式趋向华丽完美,所以制壶多用模具辅助,以求外表工整,直到嘉庆年间陈曼生与陶工杨彭年再创紫砂壶艺的另一高峰期,他们回复捏造古法,创意天成,并将书画、金石与紫砂陶艺文化相结合,是紫砂壶艺的辉煌时代。

咸丰时,太平天国之乱致使百业不兴,紫砂业又再一次的衰退。同光时期才慢慢恢复,直到民国初年,紫砂壶艺又推演到高峰期,名家辈出,壶艺兴盛。一九三七年抗日战争爆发,紫砂业再次停工,一九五五年成立宜兴紫砂工艺合作社,在顾景舟等人的带领下,紫砂陶艺才迈向新的纪元,

三、历代紫砂胎土之特色

紫砂的矿土,以深层矿土的质地较优,取得不易,矿工在暗无天日的矿坑中工作,把紫砂矿土开采出来,故有「吃得阳间饭,却作阴间事」之说。经过加工的程序──选料、摊晒、捣碎、过筛、加水调和、锤炼的过程后,将泥料放置地窖阴湿处陈腐备用,称为「养土」。从明清至今,紫砂品的生产者仍存在着「取用配合,各有心法,秘不相授」,这也是各家成品形成特色的原因之一。

紫砂从明朝开始至今,经历了数百年,这期间做出了无数的紫砂品,所用的土是一山之矿层开采尽了,又转他山之矿层开采。矿山不同,自然土质就会有不同之处,加上入窑配火,火候控制的效果,使我们在赏鉴紫砂时,有了可供评判的依据,时代的特色完整且清晰的展现在紫砂品的胎土上。

1. 明末清初

约公元一五○六年~一七九五年。这一段时间中,尤其以明万历至崇祯年间最为兴盛,名家辈出,如︰李茂林、时大彬、徐友泉、陈用卿、惠孟臣、陈子畦……等,开创出紫砂艺术中辉煌的一页。在这段时间中,采紫泥矿时并无分类选料,将本山绿泥、中槽泥、底槽泥混在一起,所以制成的紫砂品,以二十二倍放大镜观察表面,可看见其中颗粒组合的结构,多为底色泥中夹杂着黄、草绿、红褐色大小不等之颗粒,成品的色泽取决于如中槽泥成分多者,呈偏红之浓紫色,底槽泥成分者,呈淡墨之黑紫色,本山绿泥多者,呈偏黄之古金色。若是掺钢砂之成品,底泥之特色仍在。现在常见一些粗砂之壶,被认为是明代之壶,造成明代之紫砂就是带有粗砂之紫砂的错误观念,这是一个大笑话。这种外表砂质突出之壶,是用一种「洗砂法」把掺粗砂之土坯在未入窑烧制前,用水洗去表面之细土,突显粗砂之表面,再入窑烧制而成的,并非是明代之紫砂壶。事实上明代之紫砂,由于矿土质优,窑火克谐,烧制时表面砂质熔化,故能在出窑后,表现出胎骨泥质细致莹洁之感。

传世之明代壶,壶色多为上述这三种颜色,其它如红泥、白泥、黄泥,书上记载是有,但是传世至今者,尚未见过,故不能定论。

陈鸣远相传为康雍时之人,在紫砂的发展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从出土一件落款为陈鸣远的朱泥残壶上,仍可清楚的看出此壶的胎骨坚硬。透明光和不炫之质感,壶上纪年为雍正四年,由此可见清初之紫砂盛世,应为康雍之时,做法仍承接明时之风。出窑之土质虽然干粗无光泽,一旦以茶养之,必然变化迅速,明显地由粗涩变成光和不炫的细腻质感,此点是明末清初紫砂胎土的特色。

2. 清中

3.

约公元一七九六年~一八六一年,雍干之时,由于窑火已逊,故胎骨虽硬,温润透明之感已较明末清初时逊色,正因时质粗、色枯不润泽,常上釉于表面加以装饰,以二十二倍放大镜观察表面,颗粒组合结构已略作改变,其中含有的黄色及草绿色颗粒较明末少,红褐色颗粒较粗。干隆时期的紫砂,表面均含有黄色之光,早期砂质较粗,晚期土质逐渐转为细腻,此时选料筛土较为仔细。段泥︰金黄色底泥中夹杂着墨色和赭色颗粒,其间还含着微透明状的鹅黄颗粒,看起来是平着含在其中,而非凸出的砂粒状;红紫砂(泥)︰泥中夹有少量淡墨色和鹅黄颗粒,胎骨较为松散,故养成不易,泥光艳,色带海棠红,有膏冻之质感。

嘉道之时之紫砂,色泽调配较多,无论泥色为黄、褐、紫,其中均夹杂大量之黄颗粒,故养成后质感细腻,惟光和透明感略逊明末之紫砂。

3. 清末

约公元一八六二~一九一一年。此时紫砂胎土之发展,更趋向多元化,紫泥加上氧化锰,调配成黑泥的方法,是此时才开始有的,初期的黑泥色墨黑,常有似铁锈之结晶。白泥之传世品,如王东石、何心舟所作,也是此时稀有之物。紫泥中与红紫泥中隐含之黄颗粒较清中时少,朱泥色红不如清中之色娇艳,质感也较清中时差。

4. 民初

约公元一九一一~一九三八年,民初之时,以二○至三○年是紫砂蓬勃兴盛之期,除了知名艺人所作之紫砂壶,也有一些名人「仿古」做旧之紫砂品。此时紫泥的胎土,若为名工所做,则泥质优,养之变化快,胎骨坚硬,光泽温润;若是一般普通之壶,则色泽枯燥未脱砂土之气,需养时日久,方可展现出润泽的质感。朱泥壶则胎骨干而色暗红,不若前时之鲜艳。段泥是青灰色底泥中夹杂大量的黄粒子与少许赭色和淡墨色颗粒,比清中前的段泥土胎中的颗粒小,且胎骨不如那时的坚实。

5. 现代

是指一九五五年之后,紫砂业经历战乱与萧条后,重新成立蜀山陶业生产合作社起至现在。这其中又有几个分野,一九五八年生产合作社改为紫砂厂,一九五五年至一九七七年中生产的紫砂品仍秉持传统之法锤炼,初为干涩之质,经以茶养之,现出的质感,却有如膏脂般之细腻。一九六六年至一九七七年是文革时期,紫砂产量减少,以生产啤酒杯为主;此时李昌鸿曾创作农家壶,极受欢迎。为适应潮流,款落壶名却不落个人的名字,但常见1、2等数字代表工号,文革之后落款才开始有个人的名字。这段期间生产的壶,统称「文革壶」。此时之土胎,初时干涩,养成费时,但养成时之质感,温润光和,甚为迷人。一九七八年至一九八三年有些壶内的滤嘴,做成「蜂巢」状,称为「蜂巢壶」,大部分之紫砂与红紫砂,其中隐含的黄颗粒多,养成速度快,晶亮透明,堪称绝品。约从八○年代至八五年,此时紫砂与红紫砂胎土中除了少量的黄颗粒外,还夹杂了大量的黑细沙般的粒子;红泥初时为粉胎状,养成后有膏冻状般质感。八五年后紫砂较黑,养之变成浓葡萄紫色;红土则粒子粗,养成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