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世南(558—638),字伯施,浙江馀姚人,是由隋入唐的初唐四大书家之一。自幼跟智永和尚习书法,所谓”深得山阴真传”,就是指他深信王羹之的笔法。为唐太宗李世民所器重。唐代自文宗以下,历朝皇帝都以王羲之的书体为楷模。太宗曾“以金帛赐求王羲之书迹,天下争赍古书,诣阙以献”,虞的书法,继承多于创造,加上虞世南博学卓识,坦诚忠直,故而深得宠幸。太宗誓言远学王羲之,近学虞世南,足见其影响力。“虞体”后世评述不一,他那笔圆体方,外柔内刚,几无一点雕饰或火气,也自成书风,而他的行草书,则几乎是王羹之行草诸帖的嫡传。

出身望族

虞世南(558—638),字伯施,浙江馀姚人,为初唐四大书法家之一。出身望族。从三国到唐代。馀姚虞氏家族出了许多名士,有三国时吴国经学家虞翻(164—233),东晋天文学家虞喜(281—356〕。还有几位著名的书法家,如南朝宋泰和年间书法家虞(龠禾),他著有《论书表》传世,论古今妙迹,正行草书,纸色标轴,真伪卷数,无不毕备。又曾奉明帝诏与巢尚之、徐希秀、孙奉伯等编次二王法书,再一个是虞世基(?—618),兼善草隶,曾经在陈朝、隋朝做过官,他就是虞世南的胞兄。

虞氏家族中声名最著的要数虞世南。他生于南朝陈武帝永定二年。祖父虞检,为南朝梁始兴王的咨议。父亲虞荔,为南朝陈太子中庶子。叔父虞寄,任陈朝中书侍郎。虞世南从小就过继给叔父为子,因而取字伯施,世南生性沉静。笃志勤学。少年时与胞兄世基同受业于吴郡顾野王(519—581〕,有十余年,顾野王字希冯,南朝陈书法家。官至黄门侍郎光禄卿,他对虫篆奇字无所不通,可惜他的书迹今未之见,虞世南勤奋好学,精思不懈,他敬慕南朝梁文学家、尚书左仆射徐陵(507—585),作文学习徐陵,婉约绮丽。且为徐陵本人所认同。南朝陈文帝天嘉(56O—566)中,生父虞荔去世,文帝表彰虞荔的德行,知道他两个儿子都非常博学,便派遣使者到虞家慰勉审视,等到世南服丧期满,召为建安王法曹参军,但因养父虞寄身陷叛军之中。仍布衣蔬食。直到太建末年陈宣帝平定叛乱,虞寄回来,“方令世南释布食肉”。陈朝灭亡(589)后,世南与世基兄弟二人同入长安,文名重当时,人们比作晋代二陆(陆机、陆云)。隋炀帝为晋王时就听到虞世南的名声,打算聘为书记,世南以母老固辞。炀帝即位后,大业(605—618)中累授秘书郎,迁起居舍人。隋炀帝虽然爱虞世南的才气,却并不欣赏他的刚正性格,实际上并不重用他。当时虞世基执掌朝政,先后任光禄大夫,内史侍郎,家庭生活豪奢。虞世南虽与其兄住在一起,仍然生活俭朴,不改旧习。隋朝灭亡前夕。宇文化及将杀炀帝并及虞世基,世南抱持号位,请求以身代兄而不得,时人称颂其义。世南随宇文化及到聊城,又在起义军窦建德部下任黄门侍郎。直到秦王李世民消灭窦建德,引虞世南为知己,才被起用。

晚遇明主

虞世南入唐时已是花甲之年,先为秦王府参军,不久转为记室,授弘文馆学士,与房玄龄共掌文翰。一次,李世民命他把《列女传》书写在屏风上。当时没有底本,虞世南就默写出来,竟然一字不差。李世民立为太子,虞世南为太子中舍人。公元627年,李世民即位,虞世南被任命为员外散骑侍郎.兼弘文馆学士,当时,虞世南年近古稀,他请求告老还乡,太宗不许,迁太子右庶子,虞世南固辞不受,仍被任命为秘书少监。贞观六年(633)升秘书监,掌管图书著作等事,世称“虞监”。贞观八年进封永兴县公。因而史称“虞永兴”。

唐太宗非常赏识虞世南的博学卓识、坦诚忠直,常在政务之暇,同他谈论学问,共观经史。世南容貌儒雅,而志性刚烈。每当谈论到古代帝王为政的得失时,常存规劝讽喻之义。太宗常常对侍臣说:“朕因暇日与虞世南商略古今,有一言失,未尝不怅恨,其恳诚若此。朕用嘉焉。”

唐高祖李渊死后,李世民下诏为父亲建造陵墓,以视高祖刘邦墓——长陵为模式,极其隆厚。劳民伤财。虞世南两次上疏谏阻,认为立国不久应当节用安民,主张“薄葬”。公卿百官又奏请遵照高祖遗诏办事,务从节俭。在虞世南和群臣的劝谏下,陵墓的规模大有减省。唐太宗爱好打猎,虞世南也上疏屡次劝阻,有一次,唐太宗写了一首宫体诗,叫群臣应和。虞世南怕这种“体非雅正”的诗流传开去。天下风靡,影响不好,拒绝作应制诗。凡此种种,都可看出虞世南刚直忠贞的品性。太宗常称虞世南有“五绝”,就是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有一于此,足为名臣”,“世南一人,有出世之才,遂兼五绝”。对他评价极高。

贞观十二年(638)虞世南致仕(退休),官衔为银青光禄大夫、弘文馆学士。这年因病去世,享年八十一岁。唐文宗下诏陪葬昭陵,追赠礼部尚书,赐谥“文懿”。并下手诏给魏王泰说:“世南于我犹一体,拾遗补阙,无日忘之,盖当代名臣,人伦准的,今其云亡,石渠、东观中无复人矣!”又把自己写的一首诗命起居郎褚遂良在虞世南灵前诵读焚化,君臣情谊之深厚无过于此了。
虞世南编有《北堂书钞》一百七十二卷,著《虞世南集》三十卷。

王书传人

唐太宗李世民倡导“书圣”王羲之的书风。他亲自为《晋书》撰《王羲之传》,搜集、临摹、欣赏王羲之的真迹,又命萧翼从山阴僧辩才处赚得《兰亭序》真迹,令人摹制多本,赐给群臣,甚至死后还把《兰亭序》的原件殉葬昭陵。书学为唐代国学之一,取士也讲究书法。唐代书学之盛可渭亘古未有。

虞世南少年时曾向王羲之的七世孙、智永禅师学习书法,甚得王书神髓。为了学习书法,他曾把自己关在楼上,业成方才下楼。写过的废笔足足装满了一大瓮。他白天练完字,在入睡前还用手指划着肚皮或床单,琢磨字的气势结体。日子长久,被单也划穿了。通过刻苦学习、虞世南成了王氏笔法的嫡传宗师。

唐张怀瓘《书断》评虞世南说:“其书得大令(王献之)之宏规,含五方之正色,姿荣秀出,智勇在焉。秀岭危峰,处处间起,行草之际,尤所偏工。及其暮齿,加以遒逸。臭味羊(欣)、薄(绍之),不亦宜乎!是则东南之美,会稽之竹箭也。”“伯施隶、行书入妙。然欧(阳询)之与虞,可谓智均力敌……论其成体,则虞所不逮。欧若猛将深入,时或不利;虞若行入妙选,罕有失辞。虞则内含刚柔,欧则外露筋骨,君子藏器,以虞为优。”当时虞世南的声望便在欧阳询之上。

他的书法圆融遒逸,外柔内刚,论者以为如裙带飘扬,而束身矩步,有冠剑不可犯之势。用笔沉粹、典丽,以风骨逆劲著称书史。他创立的“虞体”流派,刚柔并济,方圆互用。人们称颂“虞体”,“得右军之美韵,而失其俊迈”。刘熙载《书概》说:“永兴书出于智永,故不外耀锋芒而内涵筋骨。”所谓得“右军之美韵”,是说得于王氏嫡传;所谓“失其俊迈”,是说他并非纯属“王书”一体,而是自立门户。独创新格。与欧阳询“险劲”一路并称“欧虞”。与褚遂良、薛稷一起并称为“初唐四大家”。

“虞体”流韵

纵观书法史,从汉末钟(繇)、张(芝)开楷则草法之先,到晋末二王(王羲之、王献之)法立,经南北朝隋朝到唐初四大家出,使楷法臻于完备极致。所以多以“晋人取韵,唐人取法,宋人取意”,“唐人用法谨严”称之。中国书法艺术就技法层面而言,其核心是笔法。据传,早在汉代,蔡邕在嵩山石室中,学到了“八角垂芒”的秘法,成了笔法传授的始祖。唐张彦远《法书要录》中有《传授笔法人名》一文,附在《古来能书人名》文后,记述了笔法传授的谱系,共有二十三人。他们是:由蔡邕传给崔瑗和女儿蔡文姬(琰),文姬传给钟繇,钟繇传给卫夫人,卫夫人传给王羲之,王羹之传子王献之,献之传给羊欣,羊欣传给王僧虔。工僧虔传给萧子云,萧子云传给智永,智永传授给虞世南。宋代书法家黄庭坚说;“回视欧、虞、褚、薛辈皆为法度所窘,岂如鲁公(颜真卿〕萧然出于绳墨之外!”虽然如此,初唐四家也各有自己的面貌。虞世南的字继承多于创造,从东魏《高归彦造像记》一类作品中可以找到他的楷法之源。他笔圆而体方。外柔而内刚,锋芒内敛而器宇轩昂,无一点雕琢和火气。明代书法家董其昌说:“虞永兴书,尝自谓于道学有悟,盖于发笔处出锋如抽刀断水,正如颜太师‘锥画沙’‘屋漏痕’同趣。”清代书法家包世臣在《艺舟双揖》中也说:“永兴如白鹤翔云,人仰丹顶。”周星莲《临池管见》说;“王羲之、虞世南字体馨逸,举止安和,蓬蓬然得春夏之气。”虞世南和智永的字,基本上都比较圆融而含蓄。虞字形稍长一些,较多婉媚之趣,他用中锋圆笔,内含刚柔。尖处不削,圆处不匀。行笔不徐不疾。欧阳询的字拐弯处作折笔,虞世南拐弯处作转笔。他的‘戈’法特别有特色。书史载唐太宗曾向虞世南学习书法,但因为“戈”脚写不好,写“戬”字,把“戈”旁留着没写,叫虞世南给补上。而后,他把这张字拿去给魏徵看,魏徵说:“现在看皇上书作,只有‘戬’字的“戈”法最像虞世南。”唐太宗赞叹魏徵鉴赏力之高,也深感学虞字“戈”法之不易。他的“戈”法,波捺都特别长,长撇有轻重提按的变化。

虞世南和欧阳询都主持书学(唐代六门国学之一),在笔法传授上有着特殊的贡献。虞世南传授笔法给他外甥陆柬之。陆柬之有《文赋》、《兰亭诗》墨迹传世,有婉雅之趣,可见虞世南之流韵,陆柬之子彦远,传其家法,时称小陆。陆彦远又传给他的外甥张旭。张旭所传楷书《郎官石柱记》颇有虞体风采。褚遂良曾向虞世南请教:“某书何如(智)永师?”虞世南答道:“吾闻彼一字直五万。君岂能若此者?”褚又问:“何如欧阳询?”虞答:“闻询不择纸笔,皆能如志,君岂能若此?”褚叹息说:“既然,某何更留意于此!”虞答:“若使手和笔调,遇合作者,固可贵尚。”冯班《钝吟书要》说:“若死学柳(公权〕书,其病亦正同耳。悟得柳公学古处,二王、欧、虞、诸、薛打做一团方好也。”可知柳公权也曾学习过虞书。宋代蔡襄行书也学虞世南。宋高宗赵构书学智永,兼习虞世南。上海博物馆藏《赵构真草千字文》墨迹,就是临虞世南的。赵构自跋认为虞书(千字文)是在唐太宗时,所以“民”字、”渊”字都缺笔以避讳。但据近人陈垣《史讳举例》,认为唐代书法缺笔以避讳的。最早见于唐高宗乾封元年(666)。上海博物馆藏《元揭傒斯临智永千字文》墨迹,揭傒斯没有自识临自何本。从风格上看,很有可能是临虞世南所书的《千字文》。

存世精品

虞世南流传至今的书法作品已不多见。他的代表作品是由他自己撰文的《孔子庙堂碑》,也称《夫子庙堂碑》。此碑是为记述高祖武德九年(626)封孔丘二十三世孙孔德伦为褒圣侯及修葺孔庙事而立。贞观七年(633)刻成,无撰写年月。此碑书法俊朗圆腴,端雅静穆。是初唐碑刻中的杰作,也是历代金石学家和书法家公认的虞书妙品。此碑刻成之后,“仅拓数十纸赐近臣,未几火烬”(清杨宾《大瓢偶笔》)。武周长安三年(703),武则天命相王李旦重刻.正书三十五行。行六十四字。额篆书“孔子庙堂之碑”六字,为李旦所书。重刻之石今亦不传。宋代黄庭坚有诗云:“孔庙虞书贞观刻,千两黄金那购得?”可见原拓本在北宋已不多见了。现在所存精品古拓,仅有清人李宗瀚得元康里于山旧藏本,誉为唐拓本。究竟为何时所拓,难以确定。此拓本大部是配陕本,其漫漶、损泐之字多是唐本。李宗瀚本有翁方纲考释文字。此拓本有中华书局、文明书局、有正书局以及上海古籍书店、日本二玄社等影印行世,原拓本则已流入日本,藏三井家。

《孔子庙堂碑》现存刻石有两块。一块在陕西省博物馆,俗称《西庙堂碑》。宋王彦超重刻于陕西西安。三十五行,行六十四字。碑末增“王彦超再建,安祚刻字”一行九字。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地震时,碑石断为三截。第二行“虞世”二字完好。碑的背面刻宋敦《兴颂砰》,宋唐英篆书,天禧三年(1019)五月刻。另一块在山东武城县,俗称《东庙堂碑),文三十三行。明拓本首行“中舍人”之“人”字和“相王旦”之“旦”字皆完好。元至元(1335一1340)年间,定陶河岸崩决时出土,摹刻年代不明。石质不坚,明拓本字漫漶且瘦。清李宗瀚得康里氏本。多处有用“武城本”移补的字。翁方纲论《东庙堂碑》瘦硬胜于《晒庙堂碑)。

其他还有“曲阜刻本”,在山东曲阜县学,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翁方纲摹刻;有饶州(今江西波阳县)“锦江书院刻本”;有南海(今广东南海县)潘氏“海山仙馆本”等。世无传拓本。

虞世南书《孔子庙堂碑》原本称《东观帖》,明代王世贞曾收藏,后辗转入清内府。其间曾为董其昌所得,董其昌大为赞扬。虞世南书此碑成,以墨本进呈唐太宗,太宗把王羲之所佩右军将军会稽内史黄银印赐给虞世南。虞世南亲笔写的谢表,宋时曾刻入《群玉堂帖》,已佚。

传世的还有《破邪论序》。唐法琳法师文,虞世南撰序并书。小楷三十六行,行二十字。前衔题:“太子中书舍人吴郡虞世南撰并书”。各汇帖多有收入,但有的缺“吴郡”二字,笔法也略有不同。以“越州石氏本”所刻为佳。“停云馆初刻本”次之。

虞世南存世墨迹有《汝南公主墓志铭并序》。汝南公主为唐太宗女儿,早逝。其墓志为虞世南撰,即此草稿真迹。因为是草稿,故无撰书人姓名。行书十八行,每行十二字至十五字不等,计二百二十二字。文缺其后半,末署“贞观十年十一月丁亥朔十六日”。用笔沉着内敛,结字紧密,字形长短不均。揖让相缀,显示出遒劲清婉的独特风格。字体似欹还正。如纵却敛,与《孔子庙堂碑》极为相近。又酷似米芾所书,故有米临之说。明王世贞评此帖说:“萧散虚和,悠度风流,有笔外意。”明李东阳说:“笔势圆活,‘戈’法犹存。”铃有“弘文之印”、“鲜于枢伯几父”、“天锡”、“万金之玩”、“贞元”、“陶斋十室之十”、“小如庵秘笈”等鉴藏印。帖前有李东阳篆书“虞书真迹”四字。帖后有李东阳、王世贞、毛澄、愈凡父、文嘉、端方、杨守敬、完颜景贤等跋和莫是龙、张凤翼等观款。《宣和书谱》、《书史》、《云烟过眼录》等著录。此帖刻石始自宋代,收入《淳熙秘阁续帖》。明代收入《郁冈斋墨妙》、《墨池堂》、《玉烟堂》、《戏鸿堂》等帖。董其昌以为平生所见虞书惟此极真,董其昌的《戏鸿堂帖》都由别人勾勒入石,惟此稿由他亲自勾勒。清代收入《经训堂》、《滋蕙堂》、《让梨馆》、《邻苏园》等帖。

其他还有以下一些碑刻法帖,历来传为虞书,但无确证。

《虞世南临兰亭帖》(兰亭八柱第一本),原无摹写人名款。因历代屡经装裱刷洗,字迹墨色已极暗淡。本帖后尾有元人所题“臣张金界奴上进”小字一行。上铃元文字“天历之宝”印。所以明清人也称之为“天历兰亭”或“张金奴本”。拖尾有宋代魏昌、杨益的题名,后有明代宋濂、杨嘉祚等十二家题跋十三则,后入清内府,有乾隆题识玺印。董其昌题跋中曾提出“似虞永兴所临”。清初梁清标题称“唐虞永兴临楔帖”。乾隆时列“兰亭八柱本第一”,也直称虞世南所作。此卷明清丛帖中多有摹刻本,和墨迹本有异。

《昭仁寺碑》,贞观四年(630)刻。楷书四十行,行八十四字。石仍完好,在陕西长武县。为唐太宗纪念战死将士而建。朱子奢撰文,无书人姓名,历来传为虞世南书,但众说纷纭。宋郑樵、明赵崡均定为虞书,清王澍则谓:“《庙堂》丰逸,此则瘦劲,面目虽似,神骨则殊。”“正使永兴执笔,亦未必有过。”(《虚舟题跋》卷三)此碑书法秀整,酷似虞书《东庙堂碑》。杨守敬评:“是碑前人多指虞永兴书,细玩之诚有一二波法相似处,至其格反气韵,则不逮远甚。盖用笔虽劲,犹沿陷入方板旧习,永兴则变化百出。风神绝世,安可同日而语?且永兴内含刚柔,此尚得云内含那?世人惜永兴碑无一存者。遂欲以此当之,而不足以尽永兴也。”此碑旧拓不多。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一本。瘦劲中有圆腴之致,非《西庙堂碑》所能比拟。碑阴记为欧阳询撰,张淳书。下有宋绍圣元年(1094)题记。记此碑为虞世南所书。

《左脚帖》为虞世南尺牍,又名《朝会帖》、《去月帖》。行书,六行。刻入《淳化阁帖》,书法平正婉和,气韵亦高。又刻入《大观帖》、《绛帖》、《汝帖》、《东书堂帖》、《宝贤堂帖》、《聚奎堂帖)等等。

还有一种《积时帖》,历来称虞世南书,行草交体,笔致轻妙。杨守敬评:“下笔如天马行空。”今列入《余清斋》、《伪绛帖》等,以《余清斋》刻最精。又因此帖未见宋人著录。而在明代突然出现,有人疑为伪托。

虞世南著有书论《笔髓论》一卷,载于《全唐文》。论用笔法及行草各体书写规则,阐述书法艺术的神韵。“契妙”一节尤为精辟,提出:“故知书道玄妙,必资神遇,不可以力求也。机巧必须心悟,不可以目取也。”求神韵于法外,可谓深得书道三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