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雨如丝
发表于 2006-10-8 12:06:28
《溪凫图》
元 陈琳 纸本淡设色 纵35.7厘米 横47.5厘米 台湾故宫博物院藏
陈琳, 字仲美, 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人。生卒年不详, 父陈珏, 号桂岩, 南宋画院待诏, 擅画山水, 人物。陈琳自幼得父家传, 并得赵孟頫指授,他注重摹习古法, 又有所创新, 画名独步一时。《溪凫图》是陈琳唯一的存世之作。画溪边一绿头鸭, 作昂首观望状。鸭子毛色光润, 栩栩如生。溪边的花草水石及禽鸟的各个部分均用不同的笔法和墨色来表现物象不同时形态和质感, 工笔略带写意, 粗细兼用, 笔墨潇洒流畅, 浓淡墨色富于变化。
细雨如丝
发表于 2006-10-8 12:06:51
《二马图》
元 任仁发 卷 绢本设色 纵28.8厘米 横142.7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任仁发(1254—1327),字子明,号月山道人,松江青龙镇(今上海市青浦县)人。元初著名水利家,擅画人物,尤长画马。此图画肥瘦不同的两匹马:其一为膘满肉肥的花斑马,曳缰昂首,神气十足;其二为瘦骨嶙峋的棕色马,垂首而立,疲惫不堪。作品以对比手法讽谕那些“苛肥一己而瘠万民”的贪官污吏,而赞颂那些“瘠一身而肥一国”的廉洁者。画面简洁,马的造型准确逼真,用笔劲健,设色清雅。
细雨如丝
发表于 2006-10-8 12:07:32
《水凫图》
元 任仁发 绢本设色 纵114.3厘米 横57.2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任仁发的人物鞍马师法唐人李公麟,用笔工细,线条简练而精确,设色快而秀丽,形象真实生动,具有唐人风范,与赵孟頫齐名。花鸟画师法黄筌工整艳丽一格,接近宋代院体花鸟画风。此图描绘的花鸟,格调优美,是接受了南宋院体的创制,与他描写人或者马的传统画法有所不同,在传世的任氏画中,为仅有的佳作。
细雨如丝
发表于 2006-10-8 12:07:57
《猿图》
元 颜辉 绢本设色 纵131.8厘米 横67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颜辉,字秋月,浙江江山人,一作庐陵人。擅长画道释人物,也善画猿。所作形象,造型奇特,神态生动,时人称之为“八面生意”。画法上粗笔居多,笔墨劲健豪放,渊源于南宋梁楷的泼墨减笔法。此图画岩上老树垂枝,双猿伸臂倒挂枝间游戏,面部眼口鼻等部位,细笔勾描,周身不作轮廓钩染,全以淡墨干笔涂擦而成,形象真实生动。岩石和树木枝叶,画法工整,多方硬之笔,风格独特。
细雨如丝
发表于 2006-10-8 12:08:24
《乔松竹石图》
元 李士行 绢本墨笔 纵181.9厘米 横106.4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画苍松一株、枝干虬曲弯转,细枝伸张,古节老麟,斑驳欲落。此画构景简洁,但却布置精心,通过松树枝干的虬曲姿态与其下的竹石取得呼应协调,并通过松枝的伸张之态与石的伏卧之态,松枝的枯老与竹枝的青葱等形成对比,使画面显得简练而又多姿。画中笔法苍劲而沉稳,石以披麻皴法,造型温厚,松树勾线枯湿疾徐,变化灵活,极具动感,而其画竹则笔法爽利而形态谨严,品性清雅坚贞,有其父风范。
细雨如丝
发表于 2006-10-8 12:09:05
《寒林图》
元 曹知白 绢本水墨 纵27.3厘米 横26.2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曹知白(1272—1355), 字又元, 号云西, 又字贞素, 人称贞素先生, 华亭(今上海松江县) 人。至元中任昆山教谕, 曾北上大都(今北京), 不久辞归, 隐居不仕, 饱览经书和研究道家之说。自写书斋匾额曰:“常清净”, 以示求闲适恬静意趣。《寒林图》画枯林一行于坡石之间, 树干劲挺, 疏落有致, 笔墨带有秀润气, 属中年之作。
细雨如丝
发表于 2006-10-8 12:09:28
《双钩竹图》
元 李衎 绢本设色 纵163.5厘米 横102.5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李衎(1245—1320),字仲宾,号息斋道人。蓟丘(今北京)人。早年曾在太常寺充任小使, 后累官至吏部尚书、集贤殿大学士、荣禄大夫。死后封“蓟国公”, 谥号“文简”。善画枯木竹石, 尤擅双勾设色竹及水墨竹。《双钩竹图》, 竹枝叶双勾染汁绿, 用笔圆劲精整, 设色明快清雅。枝叶穿插, 繁而不乱, 疏密有致。石用浓淡墨晕出, 无明显勾括和皴擦, 别具一格。
细雨如丝
发表于 2006-10-8 12:13:17
《四清图》
元 李衎 纸本墨笔 纵35.6厘米 横359.8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原为长卷,约在明代中期时被分割为前后两卷。前卷画慈竹、方竹各一丛,现藏美国堪萨斯纳尔逊·艾特金斯美术馆。这里所选藏故宫博物院的一段为后卷。图中所画兰、竹、石、梧名“四清”,意喻君子的高洁品性。此卷亦可分为前后两段,前段画二石、丛竹和兰,取由右向左的斜势,后段画二梧桐和丛竹。画家于物造型,以实为主,竹树皆节叶具备,兰石亦转叠多姿。画中枝叶虽密,但笔笔秀雅简洁,取形造势,不无顺畅。墨色浓淡相宜,变化自然。
细雨如丝
发表于 2006-10-8 12:13:51
《四季平安图》
元 李衎 绢本墨笔 纵131.4厘米 横51.1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四季平安图》画修竹四竿,取四季平安之意。右边衬以嶙峋怪石,笔法简括,连皴带擦,多取勾勒之笔。前景两管修竹以浓墨渲染,虽然竹干竹叶都是浓墨勾染,却能清晰可辨。后边两管则逐渐淡化,不过并不因此而减低其艺术性。
细雨如丝
发表于 2006-10-8 12:14:34
《修篁竹石图》
元 李衎 绢本墨笔 纵152厘米 横100厘米 南京博物馆藏
李衎曾遍游东南山川林薮, 出使过交趾(今越南), 深入竹乡观察各种竹子的生长状况, 是一位既具深厚传统功力, 又注意师法自然的画家。此图题材还是修竹与树石,修竹清秀流畅, 怪石形制奇异,树枝则枯涩古拙, 杂以兰花野草,共同构筑了此画幽雅明快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