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雨如丝 发表于 2006-10-13 11:37:13

《仙女乘鸾图》
五代 周文矩 纵22.7厘米 横24.6厘米     此图原载《历代名笔集胜册》第一册。耿昭忠题云:“风格高妙,飘飘然有凌霞绝尘之姿,是盖周文矩胸中迥出天机,故落笔超乎物表。张、吴、顾、陆、何难继踵。”《圣朝名画评》云:“周文矩,建康句容人。美风度,学丹青,颇有精思。仕李煜,为待诏,能画冕服车器人物仕女。”又云:“周文矩用意深远,于繁富则尤工。”按此图虽无款,而作风飞动精丽,允为北宋早期的作品。旧题周文矩作,今从之。

细雨如丝 发表于 2006-10-13 11:37:34

《罗汉图》
五代 贯休 纵92.2厘米 横45.4厘米 日本宫内厅藏     十六罗汉均是释迦牟尼的弟子, 佛经上说他们受佛嘱咐, 不入涅, 常住世间, 受世人供养而又济度众生。贯休笔下的这些罗汉, 大都粗眉大眼、丰颊高鼻, 形象夸张, 即所谓“胡貌梵相”。画家塑造的具有“胡貌梵相”特点的罗汉形象, 既与唐代佛教艺术中经常出现的胡人形象的传统有相继承的一面; 同时, 由于唐代佛教艺术逐渐世俗化, 形象越来越写实, 而贯休所画则不类世间所传, 而是更加夸张变形, 变得奇崛怪异, 使 “见者莫不骇瞩”。这表明他的创作有鲜明独特的个性和创造性。

细雨如丝 发表于 2006-10-13 11:38:01

《十六罗汉图》(之一)
五代 贯休 绢本设色 纵129.1厘米 横65.7厘米 日本高台寺藏
    贯休(832-912), 僧, 本姓姜, 字德隐, 婺州兰溪(今浙江)人。唐亡后于晚年入蜀, 被前蜀主王建封为“禅月大师”。他以诗著名, 同时也是画家和书法家, 有《禅月集》存世。传说诺距罗尊者原是一名勇猛的战士,后来出家,佛祖让他静坐修行,以摒弃当兵时的粗野性格,后虽修成罗汉,但他静坐时仍有一股威猛之气。画中罗汉如《宣和画谱》记载贯休的画风:“状貌古野, 殊不类世间所传, 丰颐蹙额, 深目大鼻, 或巨颡搞项, 黝然若夷獠异类, 见者莫不骇瞩。”
   

细雨如丝 发表于 2006-10-13 11:38:20

《十六罗汉图》(之二)
五代 贯休 绢本设色 纵129.1厘米 横65.7厘米 日本高台寺藏
    贯休(832-912), 僧, 本姓姜, 字德隐, 婺州兰溪(今浙江)人。唐亡后于晚年入蜀, 被前蜀主王建封为“禅月大师”。他以诗著名, 同时也是画家和书法家, 有《禅月集》存世。传说诺距罗尊者原是一名勇猛的战士,后来出家,佛祖让他静坐修行,以摒弃当兵时的粗野性格,后虽修成罗汉,但他静坐时仍有一股威猛之气。画中罗汉如《宣和画谱》记载贯休的画风:“状貌古野, 殊不类世间所传, 丰颐蹙额, 深目大鼻, 或巨颡搞项, 黝然若夷獠异类, 见者莫不骇瞩。”

细雨如丝 发表于 2006-10-13 11:38:40

《八达春游图》
五代 赵http://www1.esgweb.net/Html/ldmh/renwu/shanpin0.bmp 绢本设色 纵161.9厘米 横102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赵http://www1.esgweb.net/Html/ldmh/renwu/shanpin.bmp,生卒年不详,活动于十世纪。陈州(今河南淮阳)人,五代梁太祖女婿。精于鉴赏,擅画人物鞍马,格调很高。此图描写八人纵马游春,他们以中间一人为主体,相互招呼着、顾盼着。环境似一苑林,有假山栏杆环抱,垂柳依依。画面空阔,人物情态轻松自如,与踏青游观的画题相符。

细雨如丝 发表于 2006-10-13 11:39:05

《调马图》
五代 赵http://www1.esgweb.net/Html/ldmh/renwu/shanpin0.bmp 绢本设色 纵29.5厘米 横49.4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画面描绘一马夫牵马训导的情景。调马者装束与胡人无异,高鼻深目、满腮胡须。马取侧面之势,劲健强壮,充满动势。画家的描绘技巧极高,造型能力既准确又生动,构图也别开生面。

细雨如丝 发表于 2006-10-13 11:39:24

《菩萨头像》
五代 佚名 绢本设色 纵34.5厘米 横27.5厘米 德国柏林印度美术馆收藏
    这一菩萨头像,冠饰华贵雍容,面庞如满月,脸形已从晚唐的丰满肥硕转向北宋的清俊娟秀。用的线条细腻匀整,转折不大而富有弹性,适合表现女性面部特征和装饰品。此菩萨头像为残片,二十世纪初在新疆东部地区发现,后被德国人掠走。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中国传世人物名画全集——五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