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6-7-10 14:12:42
|
显示全部楼层
3

规格: 陶碗高10.9cm、口径20.3cm
出处: 中国历代茶具
年代: 仰韶文化时期
类型
质地类型: 陶器
功用类型: 茶具
栏目关键词: 远古到魏晋
主题词或关键词: 壶 碗
辅助分类项: 茶具
呈示在我们面前的,是数千年前远古先民使用的两件陶器:陶碗和陶瓶。碗用于盛食物或饮水,瓶则是汲水器。
碗,是东方民族最普通的饮食器皿。用不着以考古学上的专有名词加以描述,孩童都能在一堆古陶器中认出它。因为几千年来,碗的基本形状一直如此,只是在容量大小、底部圈足之有无或尺寸上略有变化而已。几种不同类型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中的碗都大同小异。碗的出现很早,在距今8000—7000年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址(如陕、甘一带的老官台文化遗址)中已有手制的砂质红褐陶圈足碗,比较粗糙,松脆易碎。这里介绍的是新石器时代中期著名的仰韶文化陶碗。仰韶文化延续约2000年,分布广泛,内涵丰富,是中国新石器文化中的主干,为较发达的定居农耕文化,当时人们的口粮主要是粟和黍。面前的这件陶碗尽管朴素、简洁,或许并不能代表仰韶文化的陶艺水平,但远古先民千百年来就是用它喝水、盛粟米饭,过着简朴而忙碌的生活。
除了陶碗以外,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中还有木碗发现,即年代上与仰韶文化不相上下的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遗址出土的一件木碗。因为木质更易腐朽,故此碗已面目全非。虽然如此,作为最古老的漆器之一,其意义非同寻常。
图中伴随陶碗一侧的是汲水陶瓶,小口尖底,有可供系绳的耳。我们仿佛看到,居住在浐河岸边的半坡女子,将陶瓶抛于水中,待瓶子灌满了水并浮起后,她就可以收起绳索,提上或背上瓶子回家去。陶瓶虽非饮器,但也与水有关,姑且一并附录于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