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122|回复: 2

碧螺春

[复制链接]

402

主题

3528

回帖

1万

积分

巡抚

积分
19180
发表于 2006-8-3 12:01: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碧螺春,产于江苏省吴县太县的洞庭山,又名洞庭碧螺春。吴县隶属苏州,也有称之为苏州碧螺春。外形卷曲如毛螺,花香果味得天生,素为茶中之萃。

       哧煞人香原夸语,还须早摘趁春分  

    关于碧螺春的历史,清代王应奎在“柳南续笔”中曾有一段记叙,颇富风趣。《柳南续笔》戴:“洞庭东山碧螺峰石壁产野茶数株,每岁土人持竹筐将归,以供日用。历数十年如是,未见其异也。康熙某年,按候以采,因其叶较多,筐不胜贮,因置怀间,茶得热气,异香忽发,采茶者争呼“哧煞人香”。哧煞人香者,意思是说这种茶特别香,香煞人,吴中方言也,遂也名是茶云。自是以后,每值采茶者,不分男女长幼,莫不沐浴更衣,贮不用筐,悉置怀间。而土人朱元正独精制,法出自其家,尤称妙品,每斤价值三两。己卯岁(公元一六九九年)康熙三十八年,车驾幸太湖,宋公(指巡抚宋荣)购此茶进,上以其名不雅,因以碧螺峰为名,赐题该茶为“碧螺春”。自此以后,碧螺春遂得名,闻名遐迩,流传至今。

  

    据《清史考》记载,康熙皇帝曾七次南下苏州,有的是南巡河工,有的是去杭州等地,路过苏州驻太湖,天池山等地,康熙巡幸到苏州,苏州地方官员进献当地名茶哧煞人香,康熙颇有文采,嫌其名不雅,因以赐题碧螺春为茶名,这是完全可能的,故事情节亦能顺理成章。

    关于碧螺春由来,民间还有一传说。说是洞庭有一渔家姑娘,名叫碧螺。碧螺姑娘曾以她采制成的春茶,治愈了因救她而受伤的一青年。碧螺姑娘妙手回春,因而将该茶命名为碧螺春。

    前人曾有一首赞咏碧螺春的诗,诗日:从来隽物有嘉名,物以名传愈见珍。梅盛每称香雪海,茶尖争说碧螺春。已知焙制传三地,喜得揄扬到上京。哧煞人香原誇语,还须早摘趁春分。诗中所谓,寓有一定科学道理,特别是:“哧煞人香原誇语,还须早摘趁春分”。早采嫩采是碧螺春的一大特点。碧螺春采得特别嫩,当新芽初展一芽一叶就及时采下,高级碧螺春,不但外形美观,而且品质优异。正是:

    哧煞人香原夸语,还须早采趁春分,
    铜丝螺旋混身毛,花香果味倍生津。

402

主题

3528

回帖

1万

积分

巡抚

积分
19180
 楼主| 发表于 2006-8-3 12:02:36 | 显示全部楼层

碧螺春采摘

碧螺春采摘十分细嫩,生产季节性很强。春分开始采茶,到 雨碧螺春采制结束,前後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高档极品碧螺春,都在清明前或清明时节采制。时间更短,季节性更强。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初展。即早春茶树新发出的茶芽,刚长到一芽一叶,就及时采下。初展的嫩叶,犹如雀儿的舌头,故称〔雀舌〕。碧螺春茶叶用春季从茶树采摘下的细嫩芽头炒制而成;高级的碧螺春,0 .5公斤干茶需要茶芽6-7万个,足见茶芽之细嫩。炒成后的干茶条索紧结,白毫显露,色泽银绿,翠碧诱人,卷曲成螺,故名“碧螺春” 。 烘焙方式: 青锅炒制(炒制要点是“手不离茶,茶不离锅,炒中带揉,连续操作,茸毛不落,卷曲成螺”)。 品茶感觉: 品尝碧螺春茶,在白瓷茶杯中放入3克茶叶,先用少许热水浸润茶叶,待芽叶稍展开后,续加热水冲泡2-3分钟,即可闻香、观色、品评。碧绿纤细的芽叶沉浮于杯中,香气扑鼻而来,品饮过后,清香文雅,浓郁甘醇,鲜爽生津,回味绵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2

主题

3528

回帖

1万

积分

巡抚

积分
19180
 楼主| 发表于 2006-8-3 12:04:32 | 显示全部楼层

碧螺春产地

出产碧螺春的洞庭东山,位于苏州西南约三十公里的震泽,曾设县治,是太湖上的一个半岛,宛如伸向太湖的一叶扁舟。苏东坡曾有诗云:“我梦扁舟浮震泽,雪横空千顷白”。与东山相距不过五公里还有一岛屿,称为洞庭西山,亦好像一片落叶漂浮在湖上。“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洞庭东西山,在烟波浩渺的太湖里,水天一色,空气湿润,云雾弥漫,是适宜茶树生长的良乡。

    太湖东、西庭山,不但是名茶碧螺春的产地,也是著名的水果之乡,而且自古实行茶、果间作,充分利用土地和光能,创造出多层次结构的生产方式,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
勤劳智慧的碧螺春茶区茶农,在同一块土地上,实现了茶叶和水果的多种经营,茶树都种植在果树下,高层为果树,低层为茶树,果树茶树相间种植,果园茶园融为一体。茶园间作的果树有桃、李、杏、柿、枣、杨梅、白果(银杏)、石榴等。果木树高,茶树低矮,登高望去,展入眼帘的是桃红针黄,契间可分杀青、搓团、乾燥三个过程。芽叶下锅后,旋转抖炒,动作轻快,进而沿锅壁盘旋热揉,使叶团在手掌与锅壁间滚动翻转(方向一致,不可倒转),轻轻搓团,使之形成螺形,提毫显毫,接着起锅,将茶叶均匀地摊于洁净的纸上,再放入低温的锅中,用手微微翻动,使之足乾,即成成品茶。炒制技艺精湛,巧夺天功。炒制人员,非经严格训练,反覆实践,是炒制不出碧螺春的。碧螺春茶条索紧结,卷曲成螺,白毫密被,银绿隐翠。碧螺春最好用玻璃杯冲泡,冲泡后,只见杯中,犹如白云翻滚,雪花飞舞,清香袭人,滋味爽口,叶底成朵,号称“三鲜”,即香鲜浓、味鲜醇、色鲜艳、花香果味、沁人心脾,别具一番风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雅唐艺术网

GMT+8, 2025-4-30 20:04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