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绘画简史:明清绘画(3)明中期绘画
明中期绘画
明代成化、弘治到嘉靖前后的时期,是院体一派和吴门派画风并存的时代,同时也是两派兴衰交替的时代。以林良、吕纪为代表的宫廷花鸟画包含了工笔重彩和水墨写意的不同风格。王谔则以山水画被称为当代马远。在民间,受到戴进影响的浙派画家江夏人吴伟,师承马、夏,而风格变得更加纵放,对当时的影响很大,被称为“江夏派”。浙派的影响在成化、弘治前后逐渐深入宫廷,出现了宫廷内外的画风都趋向于粗笔水墨的现象,但有些流于粗俗。与浙派同时并称于时的还有周臣的院体人物、山水画,近代画史称为“院派”。郭诩、徐端本以及杜堇等画家,各有面目,但作品中多少都流露出院体的余风。嘉靖后,浙派势力日渐衰微,在苏州代之而起的是以沈周、文徵明为代表的吴门画派。他们以元四家为宗,属于文人画体系。这一派绘画对明代中后期画坛影响极大,长达百余年,支派繁衍,名家辈出。王问、沈颢、陈焕、杜冀龙等师法沈周,文嘉、文伯仁、钱榖、陆治等都是文氏的嫡传弟子,谢时臣则兼取沈周和浙派二者之长,自有面貌。陈淳的写意花鸟画在师法沈周、文徵明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了元代的写意水墨画法,为明清写意花鸟画的发展开启了一条新路。
宫廷画家及其作品
◆ 林良(约 1436-1487),字以善,南海(今属广东)人。正统、成化间的宫廷画家,官锦衣指挥,以花鸟著称。画史中称他的着色花鸟画极为精巧,而水墨禽鸟则放笔点染,如作草书。他的写意花鸟在当时工笔重彩盛行的时代中,显得尤为独特。传世作品有多为水墨写意画。上海博物馆藏有他早期的工笔重彩画《山茶白鹇图》轴,故宫博物院藏有他水墨写意《灌木集禽图》卷,广东省博物馆藏有其晚年代表作《双鹰图》轴。
◆ 吕纪(15 世纪),字廷振,号乐愚,鄞(今浙江宁波)人。供奉仁智殿,官锦衣指挥,工花鸟,与林良齐名。画史记载他初学边景昭,后临仿唐宋名画,在画风上,他继承了两宋院体风格,创作以工笔重彩为主,又受林良影响,能画水墨写意。传世的水墨写意作品有藏于故宫博物院的《竹禽图》轴和《残荷鹰鹭图》轴及《鹰鹊图》轴,前两图为其早期作品,画风近林良,后图为其晚年所作,水墨苍劲。传世的工笔重彩作品主要有藏于故宫博物院的《桂菊山禽图》轴、上海博物馆藏《溪凫图》轴、天津市文管处藏《花鸟图》轴、辽宁博物馆藏《狮头鹅图》轴等。
◆ 王谔(15 世纪末至16世纪初),字廷直,浙江奉化人。弘治正德中官锦衣千户。工山水,师南宋马远,被孝宗朱瞻基称为“当代马远”。他的画较之马远笔触更细,稍有放笔,体现了明代中期院体的时代风格。传世主要作品有故宫博物院藏的布局开阔的《江阁远眺图》轴,山东省博物馆藏《雪山行旅图》轴及济南市博物馆的《秋堂吹箫图》轴。
◆ 朱端(15 世纪末至16世纪初),字克正,浙江海盐人。正德时供奉宫廷,授锦衣指挥使,赐图书印章曰“一樵”。兼长山水、竹石,山水学郭熙、马远和盛懋,工致严谨。传世作品有故宫博物院藏《烟江远眺图》轴、《弘农渡虎图》轴,天津艺术博物馆藏《柳院闲吟图》轴,烟台博物馆藏《仙桃图》轴等。
吴伟、张路及有关各家
◆ 吴伟(1459-1508),字士英,又字次翁,号小仙,江夏(今武昌)人。少年时生活孤苦,流落于南京,为钱昕收养,后为当时王公贵胄所赏识,声名日起。成化、弘治时,以善画,先后两次被召入宫,授锦衣镇抚,赐“画状元”印。不久,辞归南京。正德初,再次被召见,因饮酒过量,未及上路便醉死南京。吴伟擅山水、人物,面貌有粗笔和工笔两者之长,早期白描师李公麟,粗笔法梁楷。山水远师马、夏,近受浙派戴进影响,因其粗细兼备,水墨淋漓的风格被称为“江夏派”。善画大屏巨幛,当时南京寺观壁画多出于其手笔。早期人物代表作是上海博物馆藏的《铁笛图》卷、故宫博物院藏《问津图》卷、《歌舞图》轴,广东省博物馆藏《洗兵图》卷。中年时粗笔人物山水画有《柳阴读书图》轴、《灞桥风雪图》轴及《长江万里图》长卷、《渔乐图》轴,后两图反映了他的粗笔写意山水的雄伟气势。吴伟画风在成化、弘治年间影响很大,追随他的画家有张路、蒋嵩、汪肇、郑文林、朱邦、史文等,都是职业画家,以张路的成就最为突出。
◆ 张路(15 世纪末至16世纪初),字天驰,号平山,祥符人。工人物山水,受戴进、吴伟影响,也有粗笔和工笔两种面目。粗笔写意法吴伟,但较吴伟更加放纵,故宫博物院藏的《山雨欲来图》轴、《风雨归庄图》轴都是这种风格的代表作品。南京博物院藏的《鹰兔图》是他传世作品中仅见的一幅写意花鸟画,禽鸟的动作十分生动。工细一路的传世作品有天津艺术博物馆藏的《人物故事》四段卷及济南市博物馆藏的《桐阴望月图》轴。
◆ 蒋嵩(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号三松,金陵人,工山水,学吴伟、张路笔法,多用方笔,水墨厚重,善用焦墨,自成风貌。传世作品有故宫博物院藏的《渔舟读书图》等。
◆ 汪肇(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字德初,号海云,安徽休宁人,工山水、人物、花鸟。多用粗笔水墨,风格近吴伟、张路。传世作品有故宫博物院的《起蛟图》轴、《芦雁图》轴及《柳禽白鹇图》轴等。
郭诩、杜堇和周臣
◆ 郭诩(1456-1528?),字仁弘,号清狂道人,江西泰和人。工山水、人物,兼有粗笔和工细两种面貌。写意人物画,风格豪放,与吴伟齐名。传世作品有上海博物馆藏《杂画册》、故宫博物院藏《琵琶行图》等,及现藏湖北省文物商店的设色《山水》卷,可以代表他的不同风貌。
◆ 杜堇(15 世纪),原姓陆,字懼男,号柽居、古狂,又号青霞亭长,丹徒人。工人物、山水、花鸟,尤精白描。画风师法宋元,兼融院体之长。故宫博物院藏的其传世作品《古贤诗意图》、《九歌图》都是水墨兼白描的人物故事画,笔墨秀劲,风格潇洒。此外,辽宁省博物馆藏有其《竹林七贤图》,上海博物馆藏有其《梅下横琴图》轴。
◆ 周臣(15 世纪末至16世纪初),字舜卿,号东村,吴人。成化至嘉靖年间的著名职业画家,擅长人物、山水,师承李唐、马远,又受戴进影响,画法严整工细,被称为非院派的民间“院派”画家,是著名画家唐寅、仇英的老师。传世作品有故宫博物院藏的《春山游骑图》轴、《春泉山隐图》卷,济南市博物馆藏《访友图》轴等。
吴门四家及其传派
作为中国绘画史上重要画派的吴门画派因其重要画家皆为苏州人而得名,创始人沈周与他的学生文徵明,以及周臣的弟子唐寅和仇英四人,因有师友关系,所以被称为“吴门四家”,亦称为“明四家”。
◆ 沈周(1427-1509),字启南,号石田,晚号白石翁,人称白石先生,长洲人。世代隐居吴门,居苏州相城。其伯父、父亲都以诗文书画闻名乡里。沈周一生居家读书,未应科举,始终从事书画创作。他博学多识,富于收藏,交游甚广,极孚众望。他是吴门画派的创始人,其绘画在元明以来文人画领域中有承前启后的作用。他书法学黄庭坚,绘画秉承家学,兼师杜琼,后出入宋元各家,主要继承董、巨及元四家的水墨浅绛画法,又参以南宋李刘马夏的笔墨,融会贯通,刚柔并用,形成了粗笔水墨的新风格。早年多作小幅,四十岁以后作大幅,中年画法严谨细秀,用笔沉着劲练,以骨力胜;晚年笔墨粗简豪放,气势雄强。其水墨花鸟成就巨大,师法南宋牧溪的粗简水墨法及元人墨戏和水墨淡色的写意法,风格朴厚淡逸,陈淳、徐渭等人的写意花鸟画都是在他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庐山高图》是其早期山水画的代表作品。中年时的沈周常以园林景物为题,表现文人的日常生活。南京博物院藏有其《东庄图》,画法脱胎于董巨和元代吴镇,风格文雅劲健,已形成了自己的面貌。晚年风格的代表作当属辽宁省博物馆藏的《沧洲趣图》卷,长卷巨制,取景平远幽深,山势起伏绵亘,合元四家之法于一体,笔墨疏简苍劲,格调雄健开阔。其传世早期花鸟画作品有现藏于故宫博物院,合裱为一卷的《辛夷图》和《墨菜图》;中晚年之作有同藏一处的《卧游图》等。
◆ 文徵明(1470-1559),初名璧,后以字行,又改字徵仲,祖籍衡山,故号衡山居士,长洲(今苏州)人。出身仕宦之家,师事吴宽、李应祯及沈周,与吴中名士祝允明、唐寅、徐祯卿交游,时人称此四人为“吴中四才子”。数次应举未中,54岁时由诸生举荐为翰林待诏。居官四年辞归,归乡筑玉磐山房,从事书画创作30余年。名声显赫一时。文徵明书画造诣全面,山水、人物、花卉、兰竹等皆精。山水多描写江南景物,法出沈周,融汇赵孟頫、王蒙和吴镇笔意,自成一格。早年以工细为主,所绘青绿细笔山水,笔墨藉含蓄,格调文雅恬静,山水中之人物,则直仿赵孟頫;此时山水画间或有一种粗笔面貌。至晚年,则粗细兼能,笔墨愈加苍秀,人物画师法李公麟及其以上传统,用线工细流畅;花鸟画取法远法元人,近师沈周,风骨秀逸。因其成就卓著,所以继其师沈周之后称为吴门派的领袖。吴门派的主力大多来自其门下,他一家子侄和弟子得其真传、各有成就者甚众:子文彭、文嘉、侄文伯仁,弟子钱榖、陆师道、陆治、陈道复、居节、朱朗等。文徵明传世作品很多,以山水画为最,中年时精品尤多,面貌也有不同。如天津艺术博物馆藏的师法王蒙的《林榭煎茶图》卷,辽宁省博物馆藏的画法秀润的《浒溪草堂图》卷,故宫博物院藏的描绘文氏自己与朋友郊游情形的《惠山茶会图》卷则直仿赵孟頫,工笔青绿,风骨细秀文雅,类似者还有同藏一处的《猗兰室图》。晚年的文徵明有粗细两种风格,愈晚愈工。如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江南春图》,细笔设色,作于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是78岁的文徵明的精心之作。晚年粗笔风格的作品,则以故宫博物院藏的《溪桥策杖图》轴为代表,以水墨画古木溪桥,笔墨粗简劲挺,气势磅礴。其花鸟代表作有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花鸟册》及故宫博物院和辽宁省博物馆各藏一卷的《兰竹》长卷,前者法出沈周而细秀过之。后者法赵孟頫,但运笔更为随意洒脱。
◆ 唐寅(1470-1523),字子畏,一字伯虎,号六如居士,吴县(今苏州)人。出身商人家庭,少年有才名,二十九岁时因科场舞弊案受累入狱,罢为吏。后以诗文书画为生。据载,其性格狂放不羁,才气横溢。绘画造诣全面,书法学赵孟頫。曾学画于周臣,后远师李唐、刘松年、马远等院体传统,吸取元四家水墨浅绛法之长,融院体的工笔与文人画的笔墨于一体,自树一帜。其画题材面貌多样,山水画多表现崇山峻岭、楼阁溪桥的四时朝暮,描绘文人生活者则取法元人一路;人物画多以古今仕女生活和历史故事为题,造型优美,早年工细艳丽,后来则以水墨写意为之,线条更见细劲流畅,风格洒脱;花鸟画有工笔与水墨写意两种面貌,介于沈周与林良之间,有元人余韵。唐寅传世作品中,藏于故宫博物院的《王蜀宫妓图》轴代表其早年人物画面貌,用工笔重彩法,色调浓艳。中年时的人物画面貌则从上海博物馆所藏《秋风纨扇图》轴中得见,写仕女独立平坡,受执纨扇,若有所思。此画已略带写意笔意,较杜堇画风更加流利洒脱。故宫博物院藏其《风木图》卷,为水墨淡色写意人物画,描写思亲的士子,于树下掩面哭泣,情状十分悲痛。此画构图简括,风格苍秀,为其晚年代表之作。唐寅的山水画,则以仿宋院体的风格为主。早年作《骑驴归思图》轴,绢本淡设色,画陡壑飞泉,一人骑驴攀登于半山,一樵夫于山下木桥上向山间行进。景物具高远、深远之致。山石作淡设色带水长皴,气韵湿润。中年时所作《山路松声图》、《落霞孤骛图》(藏于上海博物馆)都为绢本设色,表现高山复岭中的人物情怀。表现文人雅士生活的则有藏于上海博物馆的《春山伴侣图》轴、故宫博物院藏《事茗图》卷等,则在院体风格中掺入了较多的元人水墨技法,是其成熟期具有独创风格的作品。花鸟画传世作品有故宫博物院藏《墨梅》轴及上海博物馆藏的《枯枝鸜鹆图》等,多以水墨为之。
◆ 仇英(约 1505-1552),字实父,号十洲,江苏太仓人,后居苏州。出身工匠,以善画结识许多当时名家,为文徵明、唐寅器重,又师周臣学画,在著名鉴藏家项元汴、周六观家见识大量古代名作后刻意临仿,技艺大进。工人物、山水、花鸟及界画,长于临摹,功力精湛。以临仿唐宋名家稿本为多,主要师承赵伯驹及南宋院画,以工笔重彩为主。所画青绿山水及人物故事画,形象准确,工细雅秀,有文人画笔韵。他的仕女画形象秀美,线条流畅,有别于时流的刻板习气,对后来的尤求、禹之鼎及清代宫廷仕女画有很大影响。尤以苏、扬地区民间摹仇之风最盛,最终形成所谓的“苏州片”的流行。仇英传世作品中摹古之作有藏于故宫博物院的临摹南宋萧照的《中兴瑞应图》卷等。青绿山水中有两种风貌,一是藏于故宫博物院的《莲溪渔隐图》轴,描绘渔家风光,布局爽朗,笔墨含蓄,界画工细而不板滞,别具清新之气;二是藏于天津艺术博物馆的《桃泾仙境图》轴及藏于故宫博物院的《桃村草堂图》轴、《玉洞仙源图》轴,都是大青绿山水,面貌相近,但与《莲溪渔隐图》的清疏淡雅不同,画面布局繁密,意境深邃,具有高远深远之景,是从赵伯驹画法中变化而来。仇英工笔重彩人物画的代表作有藏于故宫博物院的《人物山水》册,共十幅,每幅描写历史人物和神话故事,笔法分别仿周文矩、马和之等五代、宋人。其水墨写意人物画有上海博物馆藏的《柳下眠琴图》轴和《右军书扇图》轴,有文雅秀逸之气。花鸟画则有故宫博物院藏的一片双钩兰花散页及上海博物馆藏的《沙汀鸳鸯图》轴传世,同样为精工之作。
◆ 文嘉(1501-1583),字休承,号文水,长洲(今苏州)人,文徵明次子。官和州学正,工诗文书画,画承家学,画风传乃父衣钵,几无发展。传世作品有故宫博物院藏《仿董源溪山行旅图》轴及南京博物院藏《停琴听阮图》轴等。
◆ 文伯仁(1502-1575),字德承,号五峰山人,文徵明侄。工山水人物、传家法,参以王蒙笔意,笔墨细劲缜密,有独到之处。传世代表作有上海博物馆藏《花溪渔隐图》轴、故宫博物院藏《太湖图》轴及辽宁省博物馆藏《万壑松风图》轴,技巧较文嘉为高。
◆ 陈道复(1483-1544),初名淳,后以字行,更字复父,号白阳山人,吴(今苏州)人。文徵明弟子。中年以后,笔墨放纵,诗文书画皆显个性,自立门户。工山水,效法米友仁及高克恭,尤长于花鸟画,师法沈周、文徵明,中年后用淡色或水墨大写意,水墨淋漓,对明清以来的画家,影响很大,与稍后的徐渭并称“白阳青藤”。传世作品有故宫博物院藏《葵石图》轴和《花卉》卷,山水画有天津艺术博物馆藏《罨画山图》卷。
◆ 陆治(1496-1576),字叔平,号包山子,吴(今苏州)人。文徵明弟子,工山水、花鸟。山水画笔墨劲峭,花鸟画则工写兼能,风格清秀。传世作品有故宫博物院藏《三峰春色图》轴及《山水花卉图》册等陆治还长于摹写,辽宁省博物馆藏有其摹宋元花卉草虫一卷,上海博物院藏有其仿明初王履的《华山图》,可谓皇皇巨制。
◆ 钱榖(1508-?),字叔宝,号磐室,吴(今苏州)人。文徵明弟子,工山水、兰竹,画风近乃师,少有新意。传世作品有故宫博物院藏《虎丘前山图》轴、《求志图》卷及上海博物馆藏《苍山茅屋图》轴,但都为应酬之作,不见精品。
◆ 王榖祥(1501-1568),字禄之,号酉室,长洲(今苏州)人。官吏部员外郎,官场失意后弃官归里,拜于文徵明门下。工书画篆刻,长于花鸟,介于工笔于写意之间。中年后不作画,因此传世作品极少,所见多为赝品,从故宫博物院藏《桂石图》轴和辽宁省博物馆藏《书画合册》中可以看出他是文徵明的忠实追随者。
◆ 谢时臣(1488-1567?),字思忠,号樗仙,吴(今苏州)人。长于山水,画史称他师法梅道人,学沈周而稍变其意。多作屏幛大幅,构图雄伟严密,气势纵横。传世作品有辽宁省博物馆藏的《虎阜春晴图》、《江山胜揽图》卷,上海博物馆藏《夏山飞瀑图》轴,故宫博物院藏《杜陵诗意图》册,山东省博物馆藏《武当霁雪图》轴等。上海博物馆还藏有其水墨花卉册,颇有风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