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丨乾隆皇帝绘画品赏趣味:兼容并包 西学东渐
审美品位兼容并包,西学东渐
综观乾隆朝画院处、如意馆收藏装裱的古画及画家创作的绘画作品,可以看到乾隆绘画品赏趣味南北并容、雄秀兼收的特点。乾隆朝内廷收藏了许多南宋画院院体画家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等的绘画,大量题诗品鉴其作品,并称:“王履谓‘马夏之画麤而不失于俗,细而不流于媚,有远韵而无鄙格’,证之亦复不爽。”欣赏马夏雄浑辽阔的艺术风格,曾题《李唐滕王阁图轴》:“家将军法能津逮,蔚纸雄浑青出于”。除收藏外,乾隆还着画院画家大量仿李唐马夏雄浑的“北派”笔意。例如:
乾隆九年画院处:十月初六日司库白世秀、副崔总达子来说太监胡世杰传旨敬腾斋方胜床屋内对玻璃镜大挂屏,着唐岱、孙祐合笔仿李唐用宣纸画大画一张,钦此。十二月初五日司库郎正培面奉上谕着唐岱、孙祐做李唐画《寒谷先春雪景》大画一张,用大宣纸。
同时,乾隆皇帝也十分赞赏以董其昌为代表的“南派”清秀画风,如意馆装裱活计中有不少董其昌画派的作品。他曾在《董其昌关山雪霁图》卷(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题过一个大大的“秀”字。乾隆对“雄”和“秀”兼具的审美观,实际上也是一种南北兼容、集大成的审美取向。
另外,随着中西交流,不少欧洲传教士进入宫廷供职,给清皇室带来了西方的科学、文化和技术,也带来了西方美学的影响和渗透,而乾隆对此的态度是接纳并欢迎的。例如:
乾隆三十三年油木作:六月初四日催长四德、笔帖式富呢呀汉来说太监总管王常贵交西洋磁花罐一对、西洋磁香炉一个、西洋白磁胎人兽三件,传旨着配座,其炉配盖,钦此。于本月初六日催长四德等将香炉一件配得座盖样交太监胡世杰呈览,奉旨照样准做,钦此。于本月初十日催长四德等将西洋磁花罐一对画得座纸样一张、西洋白磁人物三件,配得木作样一件交胡世杰呈览,奉旨俱照样准做,钦此。
乾隆四十四年二月十四日员外郎五德、催长大达色来说太监鄂鲁里交紫檀木边油画玻璃插屏一对,传旨将玻璃拆下有用处用,抹样交如意馆画蓝色西洋画,钦此。于四十五年五月十一日交出宣纸艾启蒙蓝色画二张,传旨在插屏上托贴,钦此。
由上可见,乾隆皇帝对文玩工艺品的制作和收藏追求从材质、做工、纹饰和实用性等各个方面的十全十美,并将自己的喜好和审美情趣贯彻其中。在制作材料上要求极高,把全国各地最好的各种材料都收入宫中。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清廷平定了回部大小和卓之乱,第二年即开始进贡品质优良的玉料,为皇家玉器工艺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原料。而如意馆西洋画家所用的油画材料,更是从欧洲特别采购。此外,对做工也十分讲究,最初画纸样、木样,先交皇帝过目,皇帝批准后方可动工。从数量、名称、饰纹、包装等过程都要按照皇帝要求行事,有时一件器物要历经几年才能完成。
正因为如此,乾隆朝院画和宫廷工艺文玩制作达到了登峰造极的一个繁荣高度。而这些艺术珍藏品从色彩搭配、纹饰选择、艺术风格到文化内涵又无处不散发着乾隆皇帝作为个体的审美标签。鲜艳、华丽、繁复、精细的装饰体现了当时社会繁荣昌盛的政治经济环境,南北兼容、西学东渐的审美态度源自于乾隆皇帝深厚的个人修养和广博的见识和胸襟。
乾隆在少年和青年时代受到了严格的、良好的教育,熟读儒家经典,得到名师福敏、蔡世远、朱轼等的教导,研经习史,作文吟诗,又热爱书法、绘画、文玩,精娴音律、热心园林建筑,全面通晓中国的传统文化。因而,他对艺术品的审美和追求既符合中国儒释道文化的传统,又吸收体现了当时历史背景下中西交流带来的新事物、新思想的活力和精华。
- 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