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国画家徐君熙先生:山水入画图挥扇尺幅间
在成都“柴门”诗社中秋小聚会上,徐君熙先生从硕大的布袋里取出一本沉甸甸的样书,这就是此时此刻,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扇面画册《徐君熙国画集•扇面卷》。熙翁嘱托,为此写篇文章。
(一)
徐君熙先生,乃西蜀国画界,不知凡几的师尊中,出类拔萃的睿者与贤达。他自幼承袭家学,耳濡目染,与诗书画结缘;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步入四川文博界,从此一门心径,忠职守业,艺精于勤,为文博事业作出了卓越奉献。
九十年代初,余到四川省博物馆供职,始与熙君相识,然而,那些年月,我们各守其责,相互间交流少,知也不多,记得当时令我十分感佩的是,他虽然已近花甲休闲之岁,却仍像年少壮志的朋友们那样,对自己从事的专业刻苦追求,孜孜不倦,锲而不舍,差不多每年他都要安排一定的休闲时间,近涉丽园,远游高寺,乃至全国名山大川,或历练、或访贤、或采风、或摹景写生、或作画赋诗;不断探寻丛林野壑、荒谷流泉,求索大自然本源,努力去获取和把握那些蕴含在大自然中的第一手创作素材,借以拓展自己的艺术视野,丰富自己的创作题材,提升自己绘画作品的艺术境界……这种艺术无休止,不断上下而求索的精神,十分难能可贵。
弹指之间,我们先后成为了“野老辈”。十数年前,一群由离退休人员诗词爱好者,发起组成的成都“柴门”诗社破土而出。“以诗会友、以诗乐群”我们与熙翁在“柴门”不期而遇,漫漫十数载,相顾向往,结伴虔行。
《蜀国多仙山》
诗画同源,君熙先生对古诗词颇有研究,在“柴门”诗友们自娱自乐的吟诗会上,他都要吟诵自己的佳作,或是来一段自幼喜欢的京戏段子。
空山雨初霁,万壑响鸣泉。
百木争春发,山态意倍添。
这是熙翁2008年发表在《柴门》诗刊上的一首五言诗《雨中青城》。青城天下幽,鸣泉石上流。作为诗人,诗中藏画,春意盎然,跃然在目,作为山水画家,画中藏诗,泉丝在耳,叮咚有声。这一切皆自作者性情中来,意趣而为,令读者顿生愜意之感。
作为画家与诗人,君熙先生心中,似乎常常充满着诗情画意,倾情创作,直抒胸臆,借以咏怀。特别在国家、民族、人民大众遭遇百年劫难之际,作为诗人与画家,这种真挚而博大的民族情怀,更是顿然迸发出来!
“5 • 12”汶川大地震后,《柴门》诗友人人倾泪挥笔,创作了上百首令人震撼的“赈灾诗”。君熙先生在洒泪之余,奋力挥毫泼墨,重作《蜀山图》并赋长韵《蜀山吟》,诗中曰:“回首望蜀土,青山依然娇。生命存敬畏,锦绣期来朝”。其画作苍石流泉,嶙峋峻峭,莽莽奇峰,万壑碧野,层层叠叠,青山怡然,充分展示出蜀山之古老沧桑与巍峨壮美;其诗作满怀深情地颂扬赈灾精神,表现出战胜那场超强地震的希望、期待和信心!君熙先生为此特别创作的山水画作《蜀山壮美图》作为《柴门》诗刊纪念“5 • 12”特刊的封面画,受到众多诗友和广大社会读者的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