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建筑小史:(七)巴洛克与古典主义

时间:2008-06-06 21:03:55 来源:网络 点击:0

西方建筑小史--巴洛克与古典主义

文艺复兴的历史背景是新兴的工商业富翁(如佛罗伦萨的Medici家族)正在崭露头角,这些人是后来的资产阶级的雏形。他们强调的是个 人主义以及自我实现。我们从前面可以看到,原来某种建筑风格的例子总要到神庙、教堂中去找,而现在很多富有的平民也开始讲究建筑了。别墅、图书馆、议事厅 等等世俗建筑,现在都可以是建筑师大展身手的场所。平民的加入使得建筑师有了更多实践自己想法的机会,也免去了宗教方面的压力。像手法主义那样的建筑,只 有到这个讲究个人的时代才会出现。

而所谓巴洛克风格(Baroque,原意是不圆的珍珠,转意为非常规的美),正是在这样一种 个人主义的背景下展开的。用"争奇斗艳"来形容这时的建筑是最合适不过的。因为这时的建筑已经不代表人对于完美的渴望,也不是向上帝展示虔诚的告白,仅仅 是"我"的房子而已。它代表的是"我",是"我"的身份。所以现在装饰比以前任何时候都重要。具体说来,巴洛克风格就是把古典理论拿来,去掉那些限制,广 泛地用在建筑的装饰上,有时简直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有人说得好,这是一个戏剧化的时代。巴洛克,就是要震撼并愉悦你的感官。

巨人般的米开朗基罗,他在逝世的那一年设计了比亚门(1562年,Porta Pia,右图)。从精神上说这就是巴洛克。各种元素似乎是在梦境中胡乱组合,却一下子凝固了,留下了这样的画面。柱式理论在哪里?

前面提到的所谓"第一个巴洛克建筑",是出自维尼奥拉(Vignola,1507-1573)的罗马Gesu教堂(1568年,左图)。正面的装饰好象是喝醉了酒的人造的一样,一切都是双重的――柱子、山花(注意中间)、两边的大卷涡。

维尼奥拉在建筑史上最重要的贡献,大概就是他第一个细致地绘制出了古典五柱式的图解。我们今天对柱式的理解基本还是遵循了他和帕拉迪奥的思路。

为了加深大家的印象,下面让我们看看维尼奥拉的"第一个巴洛克"是怎样一点一点演变下去的。


建于1597年的罗马St Susanna教堂。Gesu教堂还只是用了壁柱,这里则表现得更清楚。


St Vincezo-Anastasio教堂(1646年)。三重柱子的华丽装饰出现了,而且根根都在墙外面。Tempietto庙类型的文艺复兴初期的简洁含蓄,现在已经完全没有了。


1663年的罗马St Maria教堂。光靠平面已经不能吸引大家了,于是教堂的正面现在有了进深和立体感。


几乎同时的罗马St Carlo教堂的正面。好了,曲线终于来了,雕塑也上了。巴洛克到此已经完全成立。

终于,巴洛克迎来了自己的大师――贝尼尼(Bernini,1598-1680)。他对雕塑的贡献丝毫不亚于在建筑上的贡献。著名的"圣特瑞莎的狂喜" 就是一例。风格的华丽不说,他似乎对希腊人最重视的平衡也不屑一顾。希腊人的核心价值观是"中庸"、"毋过度"。据说在悲剧演出之后总有一幕诙谐的羊人剧 来平衡大家的心情。但贝尼尼就是要故意夸张,在雕塑中他夸张的是情绪,在建筑中他夸张的是结构。右图是他的建筑代表作罗马的St Andrea教堂(1658年)。平面的神庙布局中出突出来圆形门廊,突兀而富有动感,彻底打破了原来的"山"字形面。

他还模仿米开朗基罗的Laurentian图书馆,为教皇的接待厅设计了大阶梯(Scala Regia,1663年,左图)。透视的运用使得长廊的深远感觉比实际的空间长度还遥远。教皇的神秘身份正好需要这个。

而他把雕塑家和建筑师结合在一起的尝试就是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中圣彼得陵墓的神龛(右图)。这是用青铜铸造的。因为耗铜量太大,教皇只有下令把已经在万神庙天花板上呆了一千多年的铜饰拆下来回炉重炼。

接下来要介绍的是两座和巴洛克风格有关的最著名的建筑。首先是欧洲最大的王宫――法国的凡尔赛宫(Palais de Versailles)。前后建筑的时间有95年(1661-1756)。虽然外表的整体风格已经属于下面要介绍的古典主义,但宏大的规模和毫不掩饰的君 临天下的气势,完全是巴洛克式的。宫殿呈南北走向,总长约400米。左图为其外景。

宫殿内部的装潢极尽奢华。你随便在宫中某处看到的装饰画可能就是出自当时最有名的画家之手。作为巴洛克式的代表,王宫的接待厅,即著名的镜厅 (Galerie des Glaces)就是一个奢华的例证。在水银镀镜法得到改进之前,像这样用大面积的镜子装饰建筑,其实不下于把宫殿内部全部镀金。

凡尔赛宫的花园也是有名的,面积超过6平方公里,中间点缀着大量的雕塑、水池、喷泉、凉亭。几何状分布的小径也是一景。三条放射状的大道虽然只有一条通 往巴黎(左图的拍摄者即在其上),却给人一种这里是巴黎乃至法国的中心的感觉。路易十四的"朕即国家"(意即我高兴了,国家就好了)的狂妄在这里有了最深 刻的表达。凡尔赛宫后来成为欧洲王公竞相仿效的对象。

另一处著名建筑就是梵蒂冈的圣彼得大教堂(St Peter Cathedral)。前后建筑的时间120年(1506-1626),几乎跨过了文艺复兴到巴洛克前期的全部时间。作为教皇的教堂,它的建造当然集中了 意大利最优秀的建筑师。前后主持工程者的名单简直就是一本建筑名人录。比如布拉曼特、拉斐尔、米开朗基罗、小桑加洛(Farnese府邸的设计者)、维尼 奥拉("第一个巴洛克"的设计者)、玛丹那(Maderna,上面的St Susanna教堂的设计者)以及贝尼尼。

最初的构想是布拉曼特与达芬奇商量之后确定的(这一点最近才从达芬奇的手稿中得到证实)。大穹窿是米开朗基罗最后确定的,从顶上的十字架到地面约138 米,很长时间内一直是罗马城的最高点。虽然都是名家,但难免有互相抵触的地方,而教皇也总是插手其间。比如按原设计,教堂应该是集中式的,但教皇认为这样 不能体现梵蒂冈的地位,于是命令玛丹那把教堂改成了厅堂式的,而且加上了现在的硕大的门廊。结果就是后面的大穹窿的气势无法完全被人们领略,影响了整体的 效果(右图)。

为了弥补,贝尼尼在前面加上了巨大的广场,扩展了观者的视野。虽然没有完全取得成功,但留下了这个巴洛克式广场的代表作。空间的开阔感在莫索里尼"元首"的破坏之前,一直是令人惊叹的。(左图是现在从穹窿上拍下去的)

贝尼尼用4排一共280根自己修改过的多立克式柱围绕着广场(右图)。密集的柱子让穿行于其间的人以为进入了石头森林、难以呼吸,作为背景的广场从而越 发显得开阔了。这样规模的创作时机是可遇不可求的。而像建造教皇的教堂这样不必担心经费不足或者野心太大的机会,后世的建筑师再也没有遇到过。

巴洛克在路易十四那里已经有了凡尔赛宫作为代表,而路易十五的宫廷需要自己的风格,于是就有了"洛可可"(Rococo)。这是巴洛克的奢华和充满时髦、密室、引诱的宫廷生活结合的产物。纤巧而柔媚的装饰,往好了说是细腻,往坏了说是颓废。左图为巴黎的Soubise府邸(1735年)。

至于巴洛克在英国的流传,似乎只有由霍克斯莫尔和约翰·范布罗爵士(Sir John Vanbrugh,1664-1726)设计的牛津的Blenheim府邸(右图,1705年)这一个例子。而且给人的感觉要明快得多,也许是民族性的关系吧。

物极必反。几乎是在巴洛克风格形成之后不久,一种反其道而行之的风格在法国首先出现了。这也不难理解。文艺复兴本来就是针对法、德、英等新教运动国家 的。这些新教运动国家固然反对不了以"回到希腊-罗马去"为口号的文艺复兴(因为那是西方文明的根基),但巴洛克总是可以反对的吧?而他们中间最有文化底 蕴的就是法国了。(有趣的是,法国不像英、德,新教运动最后在这里失败了。)前面提到的巴洛克,大多还是集中在意大利,如果没有奢侈的路易十四,凡尔赛宫 也不是今天这样。

几乎就在凡尔赛宫建造的前夜,古典主义(Classicalism)就在路易十四的财政大臣富凯的府邸(Chateau Vaux-le-Vicomte,1656年,右图)中露头了。据说落成之日也是富凯失宠之始。因为在盛大的庆祝乔迁的宴会上,国王被这样精美的建筑惊呆 了,进而怀疑他有不明的财路。于是为了挽回君王的信任,富凯以最大的可能支持凡尔赛宫的建造。老百姓算什么?我的乌纱最重要。当然,路易十四最终还是没有 放过他。

简洁而对称,这才是真正的希腊风格。府邸前的花园倒有些巴洛克的味道,复杂回旋,这也是后世很多宫庭和公园模仿的对象。如果说 巴洛克继承了文艺复兴更富创造力的一面的话,古典主义则继承了文艺复兴更文雅的一面。有时,为了和希腊-罗马时期相区别,这种风格也被称为"新古典主义" (Neo-Classicalism)。

更有趣的对比在一个更有名的地方――卢浮宫(the Louvre),古典艺术爱好者的圣地。它的几乎同时建造(17世纪中叶)的东西两面的长廊简直可以作为建筑教科书。先看西面(左图),这是典型的手法主义装饰的结果。

对比之下,东面(右图)的简洁就让人眼前一亮了,几乎又让人看见了希腊神庙的庄严,那些双柱组成的节奏在西面的映衬下自然具有了一种刚强的意韵。

1691年的巴黎荣军院(Invalides,即残废军人医院,后改为军事博物馆,拿破仑的灵柩在此,左图)也是一个例子。

对纤细的路易十五洛可可的最好反驳就是粗犷的法国大革命。什么都被颠覆了,至少一次。而在大革命中,作为反对王权的标志的古典主义倒是一直屹立不倒。雨 果在《93年》中对此有不错的描写。我还可以举个例子,作为一种全方位的艺术思潮,古典主义在绘画上的代表人――大卫(David,1748-1825) 就一直被优待,不论在台上的是吉伦特派、雅各宾派、督政府还是拿破仑。建筑上古典主义的代表人是部雷(Boullee,1728-1799)和列杜 (Ledoux,1736-1806),虽然他们的设计几乎都没有实现,但对后人还是有影响的。右图是大革命时建立的巴黎先贤祠 (Pantheon,1792年),用的是我们已经习以为常的古典的穹窿和柱式。本来设计者的初衷是建成一个只有柱子支撑的建筑的,就像我们中国的凉亭,可惜计算有误,屋顶太重了,最后只得把一些柱子之间的空间填实成了墙。一些痕迹图中可见。

法国古典主义建筑最有名的就是凯旋门(1836年)了。不用多介绍,请大家欣赏。

为古典主义提供理论依据的是一位入了天主教的德国人――温克尔曼(Winckelmann,1717-1768)。他心中的上帝就是希腊人。而他对希腊 人的理解就是:静穆崇高。他对贝尼尼几乎可以说恨之入骨,对米开朗基罗也颇有微词。不过他对希腊艺术的研究是这一领域的开山之作。而他的祖国好象对希腊也 很有好感。德国最有名的古典主义建筑是柏林的勃兰登堡门(Brandenburg Gate,1793年,右图)――冷战几乎毁了它。

古典主义在英国的发展可以分为两期。前期就是由我们前面提到的克里斯多弗·雷恩爵士、霍克斯莫尔、约翰·范布罗爵士领头的时代。后期模仿希腊的痕迹更重 一些。这和当时在英国兴起的考古热潮大有关系。指挥抢劫北京圆明园的额尔金勋爵有一个名气比他更坏的父亲--老额尔金勋爵,他把雅典帕提侬神庙山花上许多 散落的雕像偷运回英国,结果这些简直不是凡间应该有的宝贝吓得没人敢来买他的赃物。几年时间一过,他差点因为付不起保养费而破产,最后是这里――大英博物 馆(the British Museum,1847年,左图)把这些宝贝买了去,成为他们的镇馆之宝。这些雕像终于又回到了一个神庙一般的建筑里,差不多算得上是符合它们的身份了。希腊和英国现在仍然在谈判这批无价宝的归属权。英国的后期古典主义的正式名字是"摄政王式",领头的是约翰·索恩爵士(Sir John Soane,1753-1837,英格兰银行的设计者)。

另一个例子是利物浦的St George大厅(1838年。右图)。

左边这个例子我不说大家一定不知道这是什么建筑。能想通吗?这是爱丁堡中学(Edinbrugh High School,1829年)。想想看那些可怜的学生每天要向朝圣一样地上学。大家对后来维多丽亚时代英国的刻板,恐怕有了一个心理准备了吧?

英国人对古代的热情最后还导致了一种叫"哥特复兴"的风格,其代表建筑是伦敦的议会大厦(House of Parliament,1868年),也有人叫它是"浪漫主义"(Romanticism)。哥特式和中世纪现在代表的是骑士、城堡、童话以及坚贞的爱 情,真是风水轮流转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