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故宫馆藏陶瓷器赏析(463P)五:清

时间:2021-04-24 22:40:50 来源:网络 点击:0

北京故宫馆藏陶瓷器赏析

粉彩雉鸡牡丹纹盘,清雍正,高5cm,口径35.5cm,足径21.5cm

盘撇口,折沿,浅腹,圈足。无款识。通体施白釉。盘内粉彩装饰,折沿处绘锦地开光,开光内绘杂宝纹,内底绘雉鸡牡丹纹,衬以洞石、玉兰、菊花纹。外壁光素。

此盘的装饰风格接近清康熙时期的粉彩瓷器,尤其是口沿处的一周锦地开光和图案充满盘心的装饰方法在康熙时期的粉彩器物中很常见,由此推断这件器物应是雍正早期的作品。在装饰上运用雉鸡、牡丹、洞石等,寓意“吉祥富贵”和“长寿富贵”,这种借物寓意的装饰手法在清代瓷器上很流行。此盘构图严谨,运笔流畅,雉鸡的形象栩栩如生,盛开的牡丹花和用蓝料彩描绘的太湖石使画面平添了几分生机。

北京故宫馆藏陶瓷器赏析

粉彩人鹿纹梅瓶,清雍正,高16.6cm,口径3.2cm,足径6.1cm

瓶小口微撇,短颈,丰肩,肩以下渐敛,圈足。瓶身白釉地上以粉彩描绘两组纹饰:一组为一老者肩扛铁铲,手提篮子,正扭身回首笑容可掬地望着稚嫩的小鹿;另一组为一轮红日、山石及花草。外底署青花“大清雍正年制”三行六字楷书款。

此瓶敷彩淡雅,所绘人物与动物生动传神,反映出雍正时期粉彩瓷器的高度艺术水准。

北京故宫馆藏陶瓷器赏析

粉彩八桃天球瓶,高 50.6cm,口径11.9cm,足径17.7cm

瓶直颈,腹硕圆,圈足,俗称天球瓶。胎体洁白,釉质粉润如雪,胎釉浑然一体,修胎极为规整。用粉、绿、白、褐等色,采用没骨画法在瓶体上绘出浓淡相间、层次清晰而富有立体感的桃树、月季各一株。桃干茁壮,枝头结蟠桃8个,果实饱满,枝叶葳蕤。树旁衬月季,轻盈俏丽。瓶底青花篆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款。

此瓶造型秀美,花纹疏朗,清新悦目。硕果娇花在细润晶莹的白地衬托下华而不俗。

画面内容含“蟠桃献寿”之意。粉彩八桃天球瓶是雍正年间杰出的彩瓷器,也是景德镇窑优秀的陶瓷作品,它代表了当时制瓷业高度发展的工艺水平。

北京故宫馆藏陶瓷器赏析

粉彩梅花纹碗,清雍正,高5cm,口径9.2cm,足径3.8cm

碗敞口,深腹,圈足。通体粉彩装饰。里心绘三朵散落的梅花,外壁绘两株梅树,树干屈曲遒劲,枝头梅花盛开,树下绘两支灵芝。外底署青花“大清雍正年制”双行六字楷书款。

此碗造型厚重端庄,内、外画面互为呼应,浑然一体。在用色上颇为讲究,以黑赭色树干衬托粉色花朵,愈显示出梅树的勃勃生机。

  

北京故宫馆藏陶瓷器赏析

粉彩牡丹纹盘口瓶,清雍正,高27.5cm,口径6.3cm,足径8.6cm

瓶盘口,细长颈,长圆腹,近足处外撇,圈足。瓶身以粉红、桔红、翠绿、草绿及褐色彩料描绘牡丹纹。外底署青花“大清雍正年制”双行六字楷书款。

此瓶形体各部分比例协调,轮廓线条过渡柔和,画面构图疏朗有致,色彩淡雅宜人,每枚花瓣和叶片都描绘精细,质感逼真,堪称雍正粉彩瓷器中的佳作。

北京故宫馆藏陶瓷器赏析

粉彩葫芦纹碗,清雍正,高5.8cm,口径11.9cm,足径4.6cm

碗口外撇,弧腹,圈足。碗内光素,碗外施粉彩图案三组:口沿绘缠枝花一周;碗身饰折枝葫芦上托红色蝙蝠;近底处为变形莲瓣纹。“蝙蝠”和“葫芦”寓意“福禄”。外底青花双方栏内书“大清雍正年制”双行六字楷书款。

此碗胎体细薄,绘画笔调纤柔,色彩淡雅,十分精致。

北京故宫馆藏陶瓷器赏析

木纹釉墨彩山水图笔筒,清雍正,高14.2cm,口径18.4cm,底径18.6cm。清宫旧藏

笔筒直口,璧形底。器里及外壁上下沿施木纹釉,外壁中部以墨彩绘山水图,意境清逸典雅。

墨彩是清雍正年间景德镇用国产料仿烧水墨珐琅之效果施于瓷器上的彩料,首先在白瓷器上以黑料绘画纹样,再经低温烘烤而成,其效果犹如在白纸上以墨笔作画。而木纹釉则是清雍正、乾隆朝独具特色的釉色之一,装饰效果颇富自然生趣,且清雅怡人。此笔筒之墨彩山水与木纹釉相得益彰,为清雍正朝具有代表性风格的瓷质文具。

北京故宫馆藏陶瓷器赏析

粉彩镂空团寿盖盒,清雍正,通高13.2cm,口径21.7cm,足径12.9cm

盒呈扁圆形,上下子母口套合,盖面隆起,盖顶置宝珠形钮,圈足。盒内设9格,外壁以粉彩描绘缠枝花纹。盖面先镂空缠枝莲纹,莲朵中心镂空团“寿”字,再以粉彩描绘。口沿涂金彩,近足处绘双重莲瓣纹,圈足外墙绘回纹。足内施孔雀绿釉,外底中心青花双圈内留白,以青花料篆书“雍正年制”双行四字款。

此盒以镂空加彩绘技法进行装饰,而且镂空技法娴熟,彩绘笔触细腻,堪称雍正粉彩瓷器中殊为少见的作品。但其装饰较繁缛,应属雍正后期景德镇御窑厂之作品。

北京故宫馆藏陶瓷器赏析

五彩仕女纹罐,高34.1cm,口径14.6cm,足径15.3cm

罐撇口,颈微收,圆肩,肩下渐敛,圈足外撇。主题纹饰为通景庭园仕女婴戏图。四仕女在游园、憩息,四小童伴左右。其中一仕女右手提花篮,对面两仕女并肩相倚而立,身后闪现一小童作趋前伸手取花状,令二仕女侧面相望,另一侧洞石上坐一绮袖仕女,面前二小童似与身后的小童嬉戏。所绘仕女均发髻高耸,面目清秀。画面以深浅不同的绿色调为主,间施以红、黄、黑、蓝等彩,色彩丰富鲜艳。在人物的衣服上,以淡雅的色釉映出丝绸的质感。罐肩部饰锦地缠枝菊纹一周。底青花双圈内楷书“大清雍正年制”三行六字款。

雍正朝粉彩瓷开始盛行,五彩瓷渐少。此罐造型规整,底釉洁白,画工精细,是雍正朝五彩瓷的精品。

北京故宫馆藏陶瓷器赏析

秋葵绿釉如意耳瓶,高26.3cm,口径5.3cm,足径11cm

瓶蒜头口,颈部上细下粗,腹硕圆,圈足,口、肩部连以如意形双耳。瓶内及足内施白釉。外部通体施绿釉,绿中带黄,淡雅宜人,称“秋葵绿釉”。口及腹部均有暗刻缠枝莲纹,肩部凸起弦纹3道,弦纹下饰如意头纹一周。足内青花篆书“大清雍正年制”六字款。

此如意耳瓶的造型为雍正时所创,体态稳重,线条优美,具有较强的装饰性。

北京故宫馆藏陶瓷器赏析

胭脂水釉小碗,高4.8cm,口径9.5cm,足径3.6cm

瓶撇口,弧壁,圈足。里施白釉,外壁施胭脂水釉。胎体极薄,造型曲线十分优美。底足青花双圈内楷书“大清雍正年制”六字款。

此瓶呈粉红色的胭脂水釉匀净光洁,在细白的底釉映衬下,更显娇丽。此碗制作过程是先烧出精致的白瓷小碗,然后采用喷釉的方法将釉浆均匀地喷射其上,再入低温小炉在800℃的温度下烧成,属于清代稀有的色釉品种之一。胭脂水釉主要用于小件器,如小碗、小瓶、小高足杯、菊瓣盘等,是清代康熙年间新创的品种,雍正时期烧造得最为精致,乾隆朝之后直到晚清都在烧制,只是呈色越来越差。此小碗造型优雅,小巧玲珑,其底釉极白,胭脂水釉粉嫩娇艳,代表了清代这一品种的最高成就。

北京故宫馆藏陶瓷器赏析

淡粉釉瓶,高19.5cm,口径2.2cm,足径6.7cm

瓶口内敛,口形如蒜头,短颈,丰肩,肩以下渐敛,圈足微外撇。通体施淡粉色釉,属低温金红釉。瓶里及底均施白釉。底青花双圈内楷书“大清雍正年制”六字款。

此瓶胎质洁白细润,造型秀美,釉色均匀纯正,淡粉色如三月桃花,淡雅宜人。金红釉瓷器为雍正时创烧,在官窑传世品中亦很罕见。此瓶是典型的雍正官窑制品,为传世之珍。

北京故宫馆藏陶瓷器赏析

淡黄釉瓶,高14.6cm,口径3.3cm,足径1.7cm

瓶撇口,细颈,溜肩,肩下渐敛,圈足。通体及足内施淡黄釉。外底暗刻篆书“大清雍正年制”三行六字款。

淡黄釉瓷器创烧于雍正时期,其着色剂为氧化锑,由于其釉色比以氧化铁为着色剂的传统浇黄釉浅淡,故名“淡黄釉”。又因其釉色淡雅似蛋黄色,故又称“蛋黄釉”。雍正十三年(1735年)督陶官唐英撰写的《陶成纪事》中称之为“西洋黄”。雍正淡黄釉瓷器的造型多为小件的瓶、盘、碗、杯、碟等,小巧的形体配以淡雅的釉色,颇显俊秀典雅。

清代雍正瓷器素以造型娟秀、胎釉精细著称于世。此瓶由康熙时的柳叶瓶演变而来,其娇美之形体,恬静之釉质,集中体现了雍正瓷器的艺术风格。

北京故宫馆藏陶瓷器赏析

鳝鱼黄釉钵,高32.7cm,口径30.6cm,足径27.3cm

钵敛口,圆腹,腹下渐收,瘦底,圈足。钵内外通体施鳝鱼黄釉,底阴刻篆书“大清雍正年制”六字款。

鳝鱼黄釉属于铁、镁结晶釉,清代宫廷档案称之为“厂官釉”。由于烧成工艺的某些差异,厂官釉的色调有多种变化。清雍正时期厂官釉品种名目繁多,如蟹甲青、鳝鱼黄、瓜皮绿等。此钵釉色偏黄,色如鳝鱼皮色,匀净优雅,且器型规整,为典型的雍正朝制品。

北京故宫馆藏陶瓷器赏析

胭脂紫釉碗,高4.8cm,口径9.5cm,足径3.6cm

碗撇口,瘦底,圈足。碗内饰暗花双行龙及云纹两朵,外部通体胭脂紫釉,足内施白釉,青花双方框内楷书“雍正年制”四字款。

据文献记载,胭脂彩由荷兰人卡西亚所发明,约于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从西洋传入景德镇,后被称为“洋红”。此前较长一段时期内我国的釉上红彩只有一种称为矾红(铁红)的彩料,因此胭脂红的引进对釉上红彩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此胭脂彩小碗造型秀美,小巧玲珑,色彩妩媚,红中泛紫,表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为胭脂彩艺术的极品。

北京故宫馆藏陶瓷器赏析

仿钧釉菱花式花盆托,高6.6cm,口径24.3cm,足距10.2cm

盆托折沿,通体六瓣菱花式,下承以三个云头形足。里外满施仿钧釉,底刻阳文篆书“大清雍正年制”三行六字款。

此器造型、釉色皆仿宋代钧窑式样,形体端庄古朴,釉层晶莹肥厚,釉面色泽雅致。

北京故宫馆藏陶瓷器赏析

窑变釉弦纹瓶,高25.3cm,口径7cm,足径11.7cm

瓶撇口,细长颈,扁圆腹,腹下斜直收至底,圈足外撇。通体施窑变釉,有红、黄、蓝、月白等色,釉面光润。颈至肩凸起弦纹7道。足内施酱釉,阴文篆刻“雍正年制”双行四字款。

此器造型端庄规整,色釉变化丰富,色泽绚丽明快,装饰效果鲜明,为雍正时的创新品种,乾隆以后延续烧制。

北京故宫馆藏陶瓷器赏析

窑变釉贯耳瓶,高33.3cm,口径10.7cm,足径13.5cm

瓶直口,长颈,颈有双贯耳,颈下渐广,鼓腹,圈足外撇。内施天蓝釉,外施窑变釉,底施酱釉。底中心阴刻篆书“雍正年制”双行四字款。

此器造型模仿古代青铜礼器,器物胎体制作细腻,成型考究又不失自然流畅的特色,反映出雍正瓷器的精湛之处。

北京故宫馆藏陶瓷器赏析

霁蓝釉小杯,清雍正,口径7.2cm,足径2.9cm,高3.7cm

杯口外撇,弧壁,圈足。杯内施白釉,外施霁蓝釉。足底青花双圈内书“大清雍正年制”双行六字楷书款。

此杯胎薄体轻,造型规整,釉色均匀润泽。此类霁蓝釉器物多在祭祀时使用,因此又被称为祭蓝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