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艺术拍卖有个“谎言共同体”
中国目前最暴利的行业是“当代艺术”——但中国当代艺术实际上正在创造一种非常可怕的“谎言共同体”,以及向商业化游戏的蜕变:三年前才卖10万元不到的一张画,现在要卖2000万元。当代艺术的拍卖天价到底是一个真实的成交,还是一场骗局?
朱其
从2006年下半年以来的当代艺术热,所导致的艺术投资高潮,以及拍卖天价的出现,已经可以很明确地断定:存在着艺术炒作集团在拍卖会上的“天价做局”,艺术品价格被人为操纵,大部分天价作品的成交实际上是“虚假”交易。
这两年以写实油画为主体的艺术市场和拍卖天价吸收了中国新兴艺术资本80%的资金,数额达几十亿。由于大部分投资人不了解自己所投资的当代艺术,从价值 意义上看,80%的艺术资本投入写实油画的市场结构实际上是一个严重的战略性错误。从长期投资战略看,要么是一个很无知的选择,要么存在着一种市场运作集 团幕后的故意欺诈。
艺术拍卖的“天价做局”是怎么玩的
艺术拍卖“天价做局”的暴利游戏是怎么玩的呢?假设我是一 个艺术炒作人或炒作集团,首先,找某个在艺术圈有一定知名度并且市场价格在10万左右的画家,签一个三年协议,他每年给我40张画,三年120张,每张以 30万到50万元左右收购。一年后开始在拍卖会上炒作,每张30万元收购的画,拍卖价标到一百多万,两年后再标到500万甚至1000万元一张。标那么高 的价格没有人买怎么办?我安排“自己人”和一群真买家坐在一起,假装举牌竞拍制造一种“很多人抢着买”的现场气氛。这就叫艺术拍卖会的“天价做局”。
第一年,我在拍卖会上以高价卖掉十分之一的作品,就将成本全部收回。剩下的画在拍卖会上慢慢用天价游戏“钓鱼”,卖出一张就是暴利。每次送拍把每张以三 五十万买来的画价格标到一千万,如果没有买家接手,就由混在竞拍人群中的自己人举牌“假拍”,假装这张画有人买下了。这种“假拍”不可能按照10%付佣 金,因为一千万就算按5%的佣金算也至少要付50万元,我事先已经跟拍卖公司事先秘密谈好一个固定佣金,比如我“假拍”的价格不管多高,我都只付20万佣 金。
为什么卖不掉作品也要玩“假拍”游戏呢?一个是有广告效应。即使拍卖不掉,我就当是付10万元广告费,将我所谓的“藏品”在拍卖 会上露脸做广告。最近两年中国的新闻传媒只要一听到一个拍卖“天价”数字,就会像宇航员上天一样跟着报道,几乎全国各大媒体都信以为真,如果要在这些媒体 上登广告的话,恐怕100万也不够。
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钓鱼”:拍卖会上将天价作品卖掉,其实就是一个“钓鱼”的过程,有时候不 是一次拍卖会就能“钓鱼”成功,往往要在一年的好几场拍卖会上才能最终钓到一条“大鱼”。前两次拍卖会没有将天价作品出手,到第三次拍卖会也许就会出现一 个不了解行情的新收藏家,一激动就把天价作品买走了。
“天价做局”一般都是将“天价油画”卖给两种人,一种是刚入场的新收藏家,另一种是刚入场的艺术投机商。前者是真想收藏当代艺术,后者是把艺术拍卖会当作股票市场来投机一把。
新收藏家主要是这十年新崛起的富豪阶层,他们愿意用钱在拍卖会上来推动中国的新文化形象和国际地位。但这种很纯真又不惜一掷千金的民族主义情怀被艺术炒 作集团敏锐地发现,并被利用来牟取暴利。后一批所谓的“艺术投资人”是从国画、股市和金融领域转过来的。在国画拍卖领域,不少国画买家因为明清、民国时期 的“假画”太多,很多买家深受其害,纷纷转向当代油画拍卖。这批买家觉得当代油画至少没有“假画”。
收藏界老手一般不会去买“天价油 画”。从表面看,这两年中国当代艺术和当代油画全世界的买家如云,无论是国内各大拍卖行,还是在纽约苏富比、香港佳士得,一片热闹。但真正的欧美买家几乎 没有,纽约的中国当代艺术拍卖会场坐的很多是北京上海飞过去的中国人,而像希克这种中国当代艺术的主要买家从没碰过“天价作品”。
这 些年一些艺术炒作集团的策略是跑到纽约、香港的国际著名拍卖行去“天价做局”,手法跟在国内拍卖行“做局”如出一辙,但更具欺骗性。这种“天价局”主要是 忽悠东南亚的华侨和国内的新贵阶层,华侨和新贵觉得自己在纽约的拍卖会上,可以像欧美富豪一样体验大国崛起,他们觉得国际知名的拍卖公司总不会有诈,实际 上想错了。
表演价与天价轴心价值标准链
“天价做局”在艺术圈早已不是秘密。但为什么总是没有人真正捅破这个事情?直接原因是买了“天价油画”的人即使知道被“宰”,也并不想破这个局,因为他还想借这个局将手中的“烫山芋”扔给新买家。
一些在拍卖会上被包装成天价明星的画家为自己申辩,画被标到2000万元拍卖,他们没有分到1000万,因为这张画是以前以30万或者50万卖掉的。但 拍卖天价对这些画家有好处,因为会形成一个价格舆论,以及不断加强的社会知名度,并使他和他的绘画成为艺术圈的话题中心。
当然,拍卖 天价和画家私下销售价不是同一个价格,甚至可能只是拍卖天价的三分之一不到。如果天价作品是艺术史代表作也就算了,但问题是不少天价作品都只是近两年刚完 成的新画。即使昨天在一个拍卖会上某画家的拍卖天价标到1000万,第二天画商或收藏家直接找上门买画的成交价可能也就200万左右。
这在艺术圈已经成为一种潜规则,即拍卖会的标价和场外私下的交易价有时候可以差一半。当代油画的拍卖天价跟画廊或者工作室成交价实际上差得很远,拍卖天 价尽管也有真实成交的,但大部分是“表演价”。这也表现在当代摄影板块,同一件摄影作品直接找画廊可以拿到比拍卖会标价便宜很多的成交价,这个圈子很小,很快大家就不再去拍卖会上买摄影作品了,拍卖会上的摄影价格就成为一种“表演”。从场面上看,每一件作品都没有流标,被“假装”拍卖出去了。
一个拍卖天价出笼后,全国各大媒体开始不负责任地宣传“中国当代艺术的拍卖又创新高”之类的报道。然后,各大专业艺术媒体也跟着开始新一轮分析当代艺术 市场下一步的大好形势,各种批评文章出笼分析这些天价作品的艺术史意义,各路记者纷纷采访这些天价明星。一些三四流画家以及年轻的70、80后画家也紧跟 着模仿拍卖天价的绘画风格。更为可笑的是,有些长期不成功的已经没自信的画家,居然把这几年所有市场成功的绘画风格的特征全集中在一个画面上,比如光头、绿狗、狞笑的脸、全家福合影、毛泽东、桃花、卡通、红卫兵等。
整个艺术圈因此形成了一个以拍卖天价为轴心的价值标准链条,拍卖天价成 为真正的学术“权威”,谁的作品成为天价明星,他也就在江湖变成“学术代表”。越来越多的年轻艺术家相信只要找到了资本支持,挣到了钱,其他一切就不难搞 定。可以花钱雇佣批评家写文章,可以花钱买学术杂志版面,可以找老板做局拍卖会,只要江湖上在传说你挣了几百万或者几千万,你就是一个人物了,别人马上会 对你刮目相看。
当代艺术圈近年似乎不断在集体无意识地制造一种近期的“市场价格上涨信息共同体”,尤其是在北京的798和各大艺术 区,每个艺术家都在主动“露富”,告诉你我最近卖了50万元,或者最近有人准备买我100万元的作品。如果你善良地信以为真,再将这个事情告诉其他人,你 就等于加入了一个“价格谎言共同体”。因为每个人卖了25万就说自己卖了50万,卖了50万就说自己卖了100万。这样不断地说给周围的朋友听,朋友再传 给朋友,造成这个人的作品现在卖得很火的江湖传闻,时间长了,经过很多人的嘴形成“口碑”,某一个艺术投资人或画廊老板信以为真一冲动,也真有可能跑来赶 快投资你。这种天方夜谭确实不少发生。
拍卖天价的明星画家就像一组火车头,这组火车头画家水平也是有上下的。被炒成天价的绘画作品主 要有两类,一类是作品在“国内算前卫,国际不算前卫”。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或者九十年代初推进过中国艺术,从国际角度说算不上大师级,在国内排在前十名,语言结构上模仿西方,但还是有一些个人特色,或者某个时期表现出一种独特的精神态度。另一类是“画功不是很好但人很有感觉”,尽管他的作品在艺术圈不算很 有才气,但这个画家的江湖做人比较出色,有“大哥”气度,这往往也会征服艺术投资人或艺术炒作集团的“大哥”。所谓两个“大哥”在摆平各自江湖后跨界相 遇,彼此相见恨晚,引为知己,后者一高兴就将他列为重点投资炒作对象。
艺术市场的炒作基础就是这么起头的,问题是出在后面。首先,一 部分拍卖明星画家早期在中国范围内还称得上有语言探索和先锋姿态,但被资本集团下订单后,开始将艺术“企业化生产”,或者“成批生产”。订单太多了,自己 画不过来找抢手画。有些大哥画家找出一些现成图像拼贴修改,然后出一摞“电脑效果图”扔给助手照着画,助手画完了,自己添几笔调整一下,签个名,然后一卖 就是几百万上千万的现金。有些没找助手的大哥画家,则是画法越来越简化,比如“细密画法”改为“狂草画法”,一个人物的脸原来要80笔画完,现在只用了 40笔。这在江湖已经成为不是秘密的“秘密”。
虽然每张画在绝对的意义上不一样,但换一个角度再画一张,在一个小细节上变一下,实际上是“变相复制”。这种已经没有探索价值的新作卖得却是和十年前的代表作一样的价钱。
在拍卖天价带动下的当代油画热,使得其他未出大名的二流画家以及三、四流绘画的市场销售都一路看好,动不动就卖十几万元一张。之所以主动曝光自己卖得很 好,恰恰卖得还不是很好。卖得很好的明星画家则跟你打太极拳,对他的直接成交价则讳莫如深,绝口不提。艺术市场和拍卖可以有“天价”,但“天价”作品往往 是得到公认的艺术史代表作。就是毕加索,也有很贵的天价作品和很不贵的一般作品之分,而中国的艺术拍卖则把这个明星的所有作品都标成天价,把才出炉两年不 到的新作品就标成天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