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弗在不在中国都是一场利益的博弈
展览:“基弗在中国”(巡展北京站)
时间:2016年11月19日—2017年1月8日
地点: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安塞姆·基弗(Anselm Kiefer)是德国新表现主义的主要代表,当代最重要的艺术家之一,也是当今艺术市场上的绝对明星。基弗曾与中国当代艺术渊源很深,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当“85'新潮”如火如荼并开始转入理性及批判性思考的时候,基弗就已经被介绍到中国。1992年,艺术家基弗本人第一次来到中国并逗留了三个来月,从北京到西安,进入新疆,走到丝绸之路南线,最后辗转到巴基斯坦和印度。近些年,基弗陆续来到中国,也曾多次表示,非常希望亲自来中国举办展览,但谁也不会想到,要想基弗的首个大展来到中国,竟如此命运多舛。
基弗 缺席没有阻止“基弗在中国”
让我们先来回顾一下事情的经过:
2016年10月21日,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基弗在中国”北京展览发布会,筹备多时的大展浮出水面。
2016年11月17日,也就是“基弗在中国”开幕前两日,一条来自《艺术新闻》(The Art Newspaper英文版)题为“艺术家安塞姆·基弗(Anselm Kiefer)要求取消本次 基弗在中国 个展”的新闻被刷屏,瞬间引爆微信朋友圈。
2016年11月18日,雅昌艺术网被授权发表基弗声明,表示此次“基弗在中国”展出了他的作品,但此前并未征询过他的意见,他既没有参与也没有同意,对此他深感失望,并且已经向组织方书面要求取消本次展览。基弗表示:“我绝不会以任何方式支持这个展览,并且一定不会出席。”
2016年11月18日,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就“基弗在中国”展览发表声明,表示作为“基弗在中国”展中国合作伙伴之一,本着对基弗先生的高度敬佩和对他艺术成就的认知,也本着引入这一无论是艺术性或学术性都极为严肃和意义重大展览的意愿,接受了德国主办方策划的这一展览项目,并作为中国巡展的第一站。
2016年11月18日,本次大展的主办方之一德国贝尔艺术中心就“基弗在中国”展览发表声明,称本次展览的展品为藏品,并且得到了藏家的授权,无论是基于德国法律还是中国法律,由于基弗先生并非这些作品的拥有者,因此作品的展览无需得到基弗先生本人的同意。并且表示,在展览开幕前近一个月时间内,英国白立方画廊等机构突然以基弗先生代理人的名义,出面阻挠本次展览,“但是他们在这个过程中却从来都没有出示过任何基弗签名的授权文件”。
2016年11月18日,艺术家基弗在接受南德意志报采访时表示:“他们把我当成一位好像已经去世的艺术家,这感觉就好像被强奸。”
2016年11月18日,德国贝尔艺术中心董事、全权代表李佳艺在接受凤凰艺术采访时表示:“一切都不是大家想象的那么简单,这就是一个阴谋论”。
2016年11月19日,“基弗在中国”展览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如期举行。
事件之所以能够引起整个艺术行业的关注,主要是涉及了当前全球最重要的艺术家基弗,其次是让一些中国乃至世界的知名艺术机构深陷矛盾漩涡——白立方和高古轩一直是基弗的推广者和基弗作品的市场运作机构;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在馆长王璜生的调教下,已经跻身国内一线具备学术地位和国际视野的公共美术馆;德国贝尔艺术中心近年来一直从事国际性策展和艺术商业运作;百家湖国际文化投资集团依靠背后雄厚的财力资源,不乏野心地在国内外艺术界延伸着触角。当撕扯与纠结成为多个艺术利益集团的困扰时,它所折射出的是当前艺术生态的一个侧影,就像沉重的列车在急转弯处,发出巨大的摩擦声。
“基弗在中国”合法但不合理?
“合法”与“行业惯例”似乎是本次“基弗在中国”事件的暴风眼。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和德国贝尔艺术中心的声明中,都重点提到,无论是基于德国还是中国的法律,这一展览符合相关法律规定。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也表示,他们曾获知基弗并不赞同举办这个展览,但鉴于这个展览作品的合法性,他们从法律角度没有理由中止与德方主办机构的合作。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规定,美术等作品原件所有权的转移尽管不视为作品著作权的转移,但美术作品原件的展览权由原件所有人享有。《德国著作权法》和《美国版权法》也都规定,作品所有者有权不经过著作人的许可来进行公开展示。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又规定,公民享有姓名权,有权决定使用和依照规定改变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盗用、假冒。所以,尽管我国在法律上规定展览主办方可以对基弗的作品进行展览,但如果在艺术家不同意展览主办方使用姓名时,他们是不能擅自使用其姓名作为展览名称的。
而从始至终基弗及其拥趸都没有提及本次展览不合法,基弗本人只是对从未征询他的意见而感到“深深的遗憾和沮丧”。美术馆不是商业展览机构,并且不是以销售作品为展览目标。按照国际惯例,如果在世艺术家举办美术馆级别的回顾展,艺术家是有权参与美术馆的策展工作的。
这次展览看似在中国艺术界创造了两种正确法理交织的全新现象,但细细考虑,很多事情值得推敲。“基弗在中国”展览合法,艺术家基弗本人的诉求也合情合理,那么问题来了:我们是应该倾向“依法办事”还是体谅“人之常情”?
“基弗在中国”的生意经
太阳底下无新事,近些年频频有国际大腕艺术家来中国办展,中间当然少不了国际艺术掮客的参与。一方面中国土豪藏家的购买力早已令世界垂涎,另一方面,如果能在大展生意过程中成功塑造一个国际高端展会平台,其中蕴含的品牌价值也是商机无限。这俨然就是一门链条十分齐整的生意经。
据消息称,“基弗在中国”大展总共投入2000万人民币的展览经费,展出的80件基弗作品中只有三件是来自于美术馆馆藏,其余作品均来自于私人收藏。按照惯例,一般情况下公立学术型美术馆是不能给私人收藏组织或个人举办收藏展的,除非这些藏品已经进入了基金会一类的非营利性组织,或者藏家承诺把展出作品捐赠给美术馆。风波出现之后,就有舆论直指身为非营利公立学术机构的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了一场商业展览。而对于原定60元的展览门票,主办方也在事后回应:作品不销售,也不会另收门票。
至于为什么白立方和高古轩会第一时间跳出来反对,也是基于这门生意经的考虑,因为“基弗在中国”大展很明显地打乱了他们的“做蛋糕”计划。白立方和高古轩一直以来是基弗作品相对固定的代理画廊机构,此次展览突然冒出如此数量之多的基弗作品,这就对他们运作基弗的艺术市场部署带来了无形的冲击,因为这些作品来源与去向不是他们所能掌控的,而且万一作品出现在艺术市场上,可能会对他们的基弗作品库存带来价格波动影响。
曾有学者认为,艺术是具有民主性的,艺术的权利和艺术的民主一直是此消彼长的矛盾体,艺术的多样与变化正是现代社会进步的表现。从事当代艺术创作的艺术家们,往往都是无政府主义者,他们寄希望于自由民主的社会下的艺术民主,但现实是,这个已经被商业、集团利益、体制差异所左右的艺术生态系统,正在越来越频繁地生成类似于“基弗在中国”这样的景观。
基弗到底在不在中国?这场两边站队的国际对抗,还没有来得及对国际艺术展览交流产生任何实质性影响的时候,就有草草收场的趋势,但由此引发的思考可能已经在很多艺术人士心中形成了一个共识:要想基弗和“基弗们”真正来到中国,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 上一篇:《石在》艺术展举行
- 下一篇:顶级艺术品投资:长期持有胜过短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