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纪录片《大肃奸》 风格鲜明的海派影像艺术

时间:2017-05-09 15:00:49 来源:网络 点击:0

《大肃奸》剧照

  

《大肃奸》剧照

李成恩

韩晶是我一直关注的纪录片女导演,她的纪录片《科举》、《大辛亥》、《刺客令》等作品,确立了她在中国纪录片界的地位。她沉浸于历史叙事以及对真相的探寻,对历史人物进行放大镜式的雕刻,这一切形成一种风格鲜明的海派影像艺术。她在纪录片表现手段上的创新,以及在对纪录片影像艺术边界的拓展等方面,均作出了积极的贡献。4月19日晚20:00在CCTV-9首播的《大肃奸》,反映了中国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惩处汪伪汉奸的那段历史,其故事核心是,缉捕这些重量级的汉奸,并将他们送上断头台。这个题材集中了构成戏剧冲突的所有要素。

人物的塑造最见艺术功力。作为反派角色,汉奸在大多数情况下是被脸谱化了。如何还原汉奸的真实面目,既要写出他们人性中的恶,又要保持创作者的客观态度,拿捏住艺术表现的分寸,不让批判的姿态先入为主,让历史人物在历史发展的主线里层层蜕变,是纪录片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大肃奸》以大手笔再现了历史风云中汪伪政府五名汉奸的命运轨迹,剧情抽丝剥茧,环环相扣,步步惊心。韩晶以电影级的拍摄手法,让历史纪录片有了电影大片的审美效果,甚至《大肃奸》在美术、人物造型、特效与音乐方面,都做到了令人惊艳的效果。这让我联想到上海滩三四十年代的一件旗袍。精美的手工缝制,包裹着大时代的人性之恶,韩晶穿针引线,让这件散发历史烟火气的旗袍,衬托出历史肉体性感的线条。妖艳的气氛中,汉奸虚伪的面孔被耻辱的光线切割成人性的碎片。这是《大肃奸》的人物和影像给予我的最直观的感受。

《大肃奸》的震撼力首先表现在气势恢宏的大场面上,把历史人物拉近到观众眼前,人物内心哪怕只是些微的波澜,都可以在画面上掀起审美的风暴。韩晶第一次大规模运用了人物蜡像艺术手法,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在某一瞬间凝固成一尊尊雕塑,唯有镜头游走于群雕之间,不可谓不大胆。它让历史叙事有了话剧般的舞台效果,吊诡的气氛令人屏声静气,好不紧张。

《大肃奸》的每一集都有出彩的细节。第一集中,陈公博的儿子陈干来探监,陈公博想到自己当年去狱中探视因参加反清起义而被捕的父亲的情景,不禁泪流满面。而让人啼笑皆非的是,他写下三万字的《八年来的回忆》,花了两个多小时在庭上读完。行刑前,他拿起一把茶壶,送给被关在同一个监狱的陈璧君。陈璧君纵声痛哭。

第二集的禇民谊怀抱一只颤抖的兔子,与他以研究雌兔的月经与性欲而获得博士学位的经历相称。内心的虚弱与惶恐,耐人寻味的命运和喻意,落实到一个个具体镜头上,令人拍案叫绝。

第三集里,丁默邨生性好色,被中统情报员郑苹如以美人计暗杀的一幕,丁默邨点烟、丢烟、撒纸币、逃窜的一连串动作,辅之以郑苹如散发着情色信号的悬念营造,加之倒述和插叙的叙事方式,直至人物动作定格成蜡像时,达到情绪的峰值,处处可见高超的叙事技巧。还有,一只飞蛾掉进金鱼缸的镜头,飞蛾在水中挣扎,寓意丁默邨死期将至、其妻赵慧敏欲拯救丈夫却徒劳无益。南京老虎桥监狱里的油灯明灭,一缕白光映照着桌上的空碗和墙上“洗心革面”的标语。汉奸的政治投机性,以及他们最终被政治集团抛弃的悲惨结局,全部写在了变幻莫测的光影里。

第四集周佛海的出场更是出乎意料。除夕之夜,囚牢里的汉奸排练春晚,周佛海竟以《四郎探母》中杨延辉的扮相出现。咿咿呀呀的唱腔戛然而止,死的凶兆让他一阵心悸。而妻子杨淑惠在同一天收到最高法院的死刑终审判决书,随着她的慢动作倒地,以及玻璃瓶打碎的清脆声响,每一帧画面都扣人心弦。

第五集陈璧君为傀儡政权的自辩,实际上夹杂了一个女人在两个男人之间的怨气。绵延几十载的蒋汪斗争,少不了陈璧君的主意。陈公博曾说汪精卫“离开陈璧君干不了大事,但没有陈璧君,也坏不了大事。”

全片还引用了诸如陈公博的《苦笑录》、《周佛海日记》、《汪伪政权全史》以及当年的《大公报》、《申报》等材料,让历史更具现实感。同时,我看到桔黄色、黑色、灰色与淡蓝色在故事中变幻,构成了一部幽灵般的光影史。而石狮、落日、旧楼、雨水、竹林等,把历史的耻辱记忆重新唤醒。鸟笼、楼梯、茶壶、雨伞、脚步等意象镜头,加上人物蜡像立体空间的运用,电影级的影像风格,让我看到了国产纪录片对观众审美需求的尊重。

《大肃奸》的美学效果,从一个角度诠释了“纪录片”即“纪录电影”的母题。电影的诞生本来就始于纪录片。我相信,韩晶这位深耕于纪录片的导演是以拍纪录片为荣的,因为她同时还热衷于拍摄电影。女性导演情感表达的细腻,高质量的脚本,以及摄影、美术、特型演员、造型、道具、音乐与解说等创作环节的整体实力,成就了《大肃奸》纪录影像艺术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