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墨飘香 近乡情切——专访著名书法家王德恭

时间:2016-11-25 15:11:11 来源:网络 点击:0

王德恭不仅是当代书法创作的研究者、探寻者,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在篆书创作研究上,王德恭用具有个性化的审美经验与语言阐释传统,有“入”有“出”。王德恭篆书创作的艺术风貌,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雄浑朴茂、典雅率真。字如其人,他的书法正谱写着他独特的人生,他的作品推陈出新,可谓是自成一派,具有重要的创作案例研究价值。

篆书被大多数书法爱好者视为书法创作的“畏途”,您为什么将其作为您探索研究的突破口?

受家学濡染,我自幼酷爱书画、又喜欢文学和历史,进而爱上了文字学。我在古文字学上下的功夫比较多。除系统地学习文字学外,对篆书的碑帖,尤其是金文、石鼓文用力较勤。《毛公鼎》、《大盂鼎》、《散氏盘》、《虢季子白盘》、《史墙盘》、《石鼓文》等,我都将其列入计划,当作日课,一字一字考释,一句一句释读,一段一段翻译,一篇一篇熟读,要求自己做到会背会讲,要把每一篇的历史背景,重要意义,主要特点等搞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反复研究金文的内容,不但学习了历史知识,同时学习了文字学,逐渐攻克了识篆关,更重要的是越学越有意思,越学越上瘾,深感篆书艺术尚需研发之处甚多,富矿不少。于是乎我就把学习篆书当成了生活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这些因素,决定了我在书法学习上,自然而然与篆书结缘,把探索研究篆书当做自己学习书法的突破口,把篆书当做了毕生的挚爱。当然,我学习书法是以篆体为主,兼学别体,博采众长。所以,尽管学习篆书难度较大,但是作为中国书法母体的篆书以其高古典雅的艺术生命力吸引着我潜心研习创作,为之不懈努力,成为我终生为之奋斗的事业。

最近您新创作的一批作品使我们感受到了您在篆书创作上的一些新的研究与探索,呈现出了新的风貌、新的气象,您能谈一下这些新变化吗?

我最近新创作的一批作品较之以前出版的《王德恭篆书作品选》、《王德恭篆书艺术》等“少著”,在用笔、结字和章法上略有些进步和新意,但谈不上有什么新面貌和新气象。近年来,我在大篆作品的创作上,力图将生动灵活的楚简的结体和用笔融入雄浑凝重的金文之中,追求一种带有草书味道的大篆风格;在小篆研习上,尝试将大篆笔法融入小篆,尽量使小篆用笔劲健浑厚,格调高古,力避自己以往所书小篆用笔的柔弱和章法上的格式化,以求朴茂之态;在创作题材上,我较多地选择《论语》、《道德经》、《诗经》等国学方面的内容,边款以行书加注自己的一些理解和阐释,这样做的目的有二:一方面是加强自己在国学领域的学习,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我已将近古稀之年,总体感觉到虽然认识的篆字越来越多了,创作思想也越来越丰富了,写起来也比较顺手了,但总觉得还是写不好。越学越觉得难,越学越觉得自己掌握的历史、文学和古文字知识不足,越学越胆小,甚至不敢轻易下笔,更不敢参加什么大展。活到老学到老,老老实实继承优秀传统,能从传统中寻觅一些新意,就知足常乐了。所以说,我近期的作品尽管在篆书创作上有一些新的想法与探索,还谈不上什么新面貌、新气象。

在篆书创作研究上,您把浑、厚、朴、雅作为自己的审美追求。对此,您是如何认识的?并请您具体阐释您书法审美的美学思想体系?

我之所以钟爱篆书,乃是因为篆书的高古典雅、雄浑苍茫、瑰丽多姿令我陶醉。篆书在天然古质中蕴涵着雄强厚重、朴拙率真,而少后人习气,最能体现书法艺术中原汁原味的东西。因此我写篆书的时候常常有一种与远古对话、超凡脱俗、优雅愉悦的感觉。仅凭对篆书的一片热爱之情便陶陶然乐在其中。返璞归真,致力于古意盎然的篆书的学习研究,弘扬中华民族的国粹,亦可谓自己的美学追求。

书法,是在写字,但不同于写字,书法是在写“法”。法即法则、规律。笔法、结字法、章法,是书法的三要素。书法是按照一定的规律,用一定的技巧和方法来书写文字,抒发感情,表达思想,体现作者的审美观念。古文字,大都以象形文字为基础,我在创作中力求把每个字均赋予情感。如写马字或马字旁的字,可将马写成昂首的、回头的、向前的等不同的姿势,这匹马就自然具有不同的精神状态,不同的动态美,牛、羊、鸟、鱼、水、木、草等等象形字,以及会意字和形声字中的象形旁,亦复如是。在用笔上,每个字又都是由动荡的活生生的有生命力的线条所组成的活灵活现的美的生命体。在通篇布局上,字与字之间,俯仰有情;行与行之间,相互呼应,追求章法布局美。书法作为中华民族所特有之国粹,是传统艺术之冠,集中华传统美学于一身。

真、善、美,是一切艺术的生命。书法,是最高境界的美学,是人类崇尚美的潜意识表现。三千多年的书法史就是历代书家不断追求美的历史。汉字正是以其形式的美,才作为书法的载体而存在的。回顾书法史,一个显见的结论就是,书法是沿着对美的探寻和追求的方向向前发展。求美,永远是书法艺术发展的主流。

诚然,书法美包括“只可默识,不可言宣”的形而上的美,也包涵着视觉感官能够感受到的形而下的美。这就是赋予节奏、韵律和表现力的黑白、疏密、粗细、方圆、齐正、藏露、向背、迟速、枯润等形式和技巧的笔法美、结体美、墨法美和章法美。正是透过这种美,才可“默识”书法背后所蕴含的那种“不可言宣”的神韵、气势、性情。因而,这种形式的美和内在的美对于书法,是致关命脉意义的。美,是书法艺术永恒的涣涣的主流。

当代的书法家应如何从事书法创作与研究?您的篆书雍容典雅、雄浑朴茂,您是如何保持如此平和自如的心态,投入到自己的书法艺术创作之中?

书法之魂是书法家心灵的迹化。没有安静的心态写不出安静的字,在喧嚣浮华的世界上,能写出静而不躁、文而不野、朴实无华、自然本真的书法艺术风貌,才是书法家人格魅力的体现。所以,不能把书法当作追名逐利的敲门砖,要把她当作陶冶情操的文化生活和有利身心健康的艺术享受,只有抱着这种“宁静致远、淡泊明志”的心态,以及为学上的博观约取和厚积薄发,才能领悟书法的真谛,成为名符其实的书法艺术家。

我写篆书的时候常常有一种超凡脱俗、优雅愉悦的感觉。我之所以钟爱篆书,乃是因为篆书的高古典雅、雄浑苍茫,瑰丽多姿令我陶醉,天然古质中蕴涵着的雄强厚重、朴拙率真,而少后人习气,最能体现书法艺术中原汁原味的东西。我仅凭对篆书的一片热爱之心便陶陶然乐在其中。

书为心画,练习书法无疑能陶冶人的情操,赋予生命积极向上的活力,使人在艺术、眼界、胸襟、修养、气质都得到升华。当你书写时产生快感、创作时产生的欢愉,作品发表或展出时得到的满足,种种美的信息会刺激大脑分泌良性物质,对提高人体的免疫力、抗病能力有很好的帮助。书写的过程中肩、肘、腕共运,左撇右捺,上折下弯,不但调节了手臂的肌肉和神经,也使全身得到运动。这种如打太极拳一般舒缓而适度的运动,无疑有益于书家的身心健康。书写时全神贯注,思想纯静,恬淡少欲,恪守寂寞,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只有既能摆脱现实利益的诱惑,舍却身外浮华,追求心性光明,又能静下心来钻进故纸堆里耐得住寂寞,甘做青灯黄卷的寂寞之徒,具有“板凳甘坐十年冷”的恒心,肯花大量时间和精力陶咏古迹,精研六书,博通金石,提高学养,乐在其中,才能使自己身心健康,在书法创作上取得成就。

您作为一位土生土长的内蒙古人,应如何在继承内蒙古文化的基础上,将内蒙古精神感召下成长起来的老一代艺术家的艺术精神发扬光大?

我出生于内蒙古包头,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内蒙古人。内蒙古是歌的海洋、舞的故乡,内蒙古文化的熏陶对我的书法艺术创作有很大的影响。我写篆书,篆书里所追求的雄浑、大气、宽博、厚朴与我出生在内蒙古不无关系,内蒙古人的豪迈、热情、开朗、朴实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的书法创作。

我从内蒙古老一辈的书法艺术家身上更是受益匪浅。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深受包头市著名书法家麻天佑、熊一然老师的影响,尤其是熊一然老师,他是中国书协会员、内蒙古师范大学书法教授、著名书法家。八十年代初,包头市还没有书协,那时熊老师在市群艺馆工作,是他首先发现了我的书法特长,推荐我的书法作品第一次在包头市展览馆登堂入室,带领我加入了书法家的队伍。熊老师古朴厚重的大篆,认真严谨的治学精神,一直是我学习的楷模,鼓舞着我不断进步;刘兆威先生是中国书协会员、内蒙古工业大学中文教授、著名书法家。刘老不但在小篆书法创作上给我指导,在古文字和文学方面以及为人处世方面都使我受益良多;杨鲁安先生是中国书协会员、西泠印社理事兼收藏鉴定研究室主任,著名书法家、收藏家。我从包头市调到呼和浩特市工作后,有机会经常向杨老请教,杨老的甲骨文、金文以及文化修养对我影响很大。康庄先生是原中国书协理事、中国书协楷书委员会副主任、内蒙古书法家协会主席、著名书法家。我与康老师亦师亦友,称兄道弟,感情深厚。我从八十年代初走上书法这条道后,康老师作为内蒙古书协领导就一直指导我,帮助我,培养我,使我在书法这条路上越走越宽,书法水平不断得以提高。内蒙古这片沃土养育了我,内蒙古的民族文化影响了我,内蒙古的老一代艺术家扶持了我,如果说,我在书法艺术上取得了一点成绩,我首先感恩内蒙古,感恩内蒙古的书法家。

(作者:未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