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兰芳先生的艺术生涯

时间:2008-06-07 20:56:13 来源:网络 点击:0

登台演出

梅兰芳第一次登台是光绪甲辰年(1904年)七月初七,时年十一岁。那天,斌庆班在北京广和楼贴演《天河配》,梅兰芳在戏里串演昆曲《长生殿.鹊桥密誓》里的织女,扮相俊美,嗓音圆润,吴菱仙在台下看着,感到无限欣慰。

梅兰芳十四岁搭喜连成班,与老生雷喜福、王喜秀,武生康喜寿,花脸侯喜瑞、钟喜之以及搭班的同学同信芳(麒麟童)、小穆子、林树森、贯大元、王文源等同台演出。白天,梅兰芳在广和楼演出,晚上仍在朱幼芬家向吴先生学戏,双管齐下,同头并进,演技进步相当之快。

梅兰芳与肖长华演《苏三起解》

     在这段时间里,还向姑夫秦稚芬、伯母的弟弟胡二庚学花旦戏。向伯父梅雨田学了《武家坡》、《玉堂春》等戏。还向武功演员出身的琴师茹莱卿学打把子,奠定了 坚实的武功基础。後来他先後受业於许多前辈艺术家,如名旦王瑶卿、陈德霖、路三宝、昆曲名家乔惠兰、丁兰荪、谢昆泉、陈嘉梁。并曾向精通武工的钱金福、架 子花脸李寿山等问艺。

梅兰芳在艺术上的深化和进步,除了名师的指点,更得力于看戏。注意吸收前辈艺术家们的宝贵经验。梅兰芳认为一面观摩一面学习的方法,是每一个艺人求得深造的基本条件。

梅兰芳在《穆柯寨》中饰演穆桂英

梅兰芳除子演戏外,业余爱好是养鸽子、养花和写字绘画。梅兰芳幼年眼皮睡垂,且有轻度近视,有时还迎风流泪,眼珠转不灵活,颇以影响眼神表演为忧。十七岁 (1910年)时偶然养了几对鸽子,十年之间,从未间断,每天早起放鸽高飞,仰望云天,愈望愈远,持之以恒,从不间断,终於恢复了视力,练出了眼神,後 来,他在舞台上一双大眼睛灵动明亮,神彩飞扬。梅兰芳的眼神最能传达人物内心的细腻感情,一颦一笑,秋波流动,光彩照人,无与伦比!

梅兰芳十八岁(1912年)时,受到谭鑫培的提携,合作演出过《汾河湾》,《四郎探母》、《桑园寄子》等剧。

走向成熟

mlf_16.jpg (25354 字节)

梅兰芳在《黛玉葬花》中的优美形象

1913年,梅兰芳首次应邀到上海演出,名生王凤卿为头牌(领衔),他为二牌。王凤卿已是南北驰名的须生,梅兰芳则是初出茅庐。王凤卿热心提携後进,向戏 院老板极力推荐梅兰芳演大轴戏压戏。梅会的全是青衣折子戏或生旦对戏,单抛大轴是困难的,在王凤卿的支持下,临时向琴师茹莱卿学了人物活泼,色彩丰富的 《穆柯寨》,演出之後,声名大噪。老一辈的推挽之力,便梅兰芳得展其力,崭露头角,这体现了前辈艺术家爱才惜才的传统美德。而梅兰芳对待艺术"不贵尺璧贵 寸阴"的勤奋好学精神和善於转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的本领,洵属难能。为了艺术上的精进甚至一些与艺术有关的细枝末节都从不轻易放过。

mlf_10.jpg (20126 字节)

梅兰芳与王凤卿在上海演出《穆柯寨》

废除封建制度和辛亥革命的新思潮对于梅兰芳的思想和艺术,产生了深刻影响。他在青年时代结交了一批知识分子,如日本留学生冯幼伟(耿光)、吴震修、许伯 明、李释戡、德国留学生齐如山等。他们对梅兰芳早期的艺术发展,或在政治、经济方面扶持,或在剧本创作方面合作,都起了重要的辅助作用。1913年,梅兰芳首次到上海演出期间,观摩了上海以表现近代和当代题材为主的"新戏",如夏月润、夏月珊经营的新舞台演出的《黑籍冤魂》、《新奈花》、《黑奴吁天 录》等,欧阳予倩的春柳社演出的《不如归》、《荼花女》、《陈二奶奶》等话剧,使他很感兴趣,并和欧阳予倩等戏剧革新家交往,颇受启发。他还参观了上海新 式舞台的灯光和一些演员化妆方法以及服装式样的设计,这对他的艺术思想产生了积极影响。梅兰芳曾这样说:"1913年我从上海回来以后,就有一点新的理 解。觉得我们唱的老戏,都是取材于古代的史实。虽然有些戏是有教育意义的,观众看了也能多少起一点作用。可是,如果直接采取现代的时事,编成新剧,看的人 岂不更亲切有味?收效或许比老戏更大。这一种新思潮,在我脑子里转了半年……"果然,他由上海返京后,搭翊文社演戏,便排出了第一个时装新戏《孽海波 澜》。1914年秋,梅兰芳再应邀赴沪演出,上座经久不衰,盛况空前.并吸引了不少日、英、美等国的观众.直至年底才返回北京.两次南下演出,奠定他艺术 上独树一帜的基础,并开始了大量新剧目的排演和艺术的革新。

mlf_13.jpg (23639 字节)

与杨小楼合演《霸王别姬》

梅兰芳回到北京后开始创作《宦海潮》、《邓霞姑》、《一缕麻》等反对封建包办婚姻,揭露官场黑暗的时装新戏,申诉妇女受压迫与婚姻不自由的命运;他大胆的 革新尝试,对推动京剧艺术的改革和发展起了不小的作用。不久,又尝试排演了一些古装新戏,如《嫦娥奔月》、《黛玉葬花》、《千金一笑》,《俊袭人》等,这 些舞台上从未出现的古装新戏,取材于文学名著或神话故事,不仅刻划了那些追求自由和幸福的青年妇女的形象,而且创造出新的妇女装束和扮相,丰富了京剧舞台 服装,为观众喜闻乐见。

从1915年4月到1916年9月,梅兰芳得到齐如山,吴震修等一些朋友的帮助,以旺盛的精力投入创作,共编演了11出新戏,此后,梅兰芳又向昆曲前辈学 习,先后演出了一些昆曲剧目,如《春香闹学》、《思凡》、《佳期拷红》等。这些唱做并重的贴旦戏,其性质仿佛京剧的花旦戏。梅兰芳  试图打破旦角行当的界限、结合唱念做打,全面发展。

mlf_14.jpg (20526 字节)

梅兰芳饰演《俊袭人》形象

军阀混战的那些年月,梅兰芳以坚韧不拔的毅力,极力排除外界干扰,又陆续整理,上演了大量古装新戏,如《廉锦枫》、《霸王别姬》、《天女散花》、《麻姑献 寿》、《洛神》、《西施》、《太真外传》等。同时还整理上演了许多著名的传统戏,如《宇宙锋》、《花木兰》、《贵妃醉酒》、《奇双会》、《金山寺》、《断 桥》、《樊江关》、《打渔杀家》、《二堂会子》、《审头剌汤》等传统剧目。

《宇宙锋》是一出传统的青衣戏。梅兰芳塑造的赵女形象,用几种不同的表情动作,来表达她的矛盾复杂的苦心情。这出戏演唱了五十多年,经过不断修改,成为经久不衰、深受群众欢迎的梅派保留剧目。

1921年,梅兰芳又编演了《霸王别姬》,刻划了一个善良、有见识、富有情感而又坚贞不屈的虞姬形象,他的表演细腻深刻,以观众心中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这出戏成了梅派保留剧目中较为优秀的一个。

戏剧大师欧阳予倩曾著文赞誉梅兰芳是“真正的演员,美的创造者”。苏联芭蕾舞大师乌兰诺娃推崇梅兰芳为“美的化身”。梅兰芳,真像一位散花使者,他把美撒向人间!多少年来,他在中国人民观念中一直是美的象征。

(作者:未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