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凌河影人》7月29日上首都剧场
时间: 2008年7月29日、31日19:30
地点: 首都剧场
票价: 120/180/280/380/500
演出团体:辽宁人民艺术剧院。
“一腔唱尽沧桑事,双手舞出生死情。莫道曲罢终散去,千古凌河起涛声!”
话剧《凌河影人》是一出充溢着东北味的话剧,一出充满阳刚之气的好戏,一曲含泪泣血的悲歌。
皮影艺人 传奇故事
该剧讲述了辽西大凌河一带民间皮影艺人的传奇故事,两大皮影班主为争夺“热河影匠王”金匾,结下了血海深仇。20年后,两家被日寇同时围困在大凌河畔修筑 铁路。家仇与国恨交织,雪耻与恩情矛盾。面对日军的滴血屠刀,两家皮影艺人在最危险的时候,他们毅然点燃了影棚子和自己的身体,上演了一出悲壮惨烈的“活 人影”,舞台上火光熊熊,艺人们的身躯变成了一尊尊雕塑,巍然屹立在舞台上。真可谓是“一曲唱尽沧桑事,双手舞出生死情”。
戏曲成分 程式之美
《凌河影人》在细节的精致化上下功夫。这出戏的舞台呈现是整体写意,局部写实。两度“梅花奖”得主宋国锋饰演河西红,是一位血性的旧时代皮影戏的民间艺 人,后来又成了一个盲艺人,性情趋向深沉内敛,有时又慷慨激越。宋国锋悉心塑造了这个人物形象。他的语言、形体功力和出色表演,被誉为“中国话剧第一瞎 ”。这出戏追求节奏的鲜明和程式之美。河西红手里那根引路的竹棒也会说话,忽上忽下,忽高忽低,说出了他内心世界的激荡哀怨。
形象丰满 充满光彩
演员特别借重人物的形体动作,来表现角色的沧桑感与激烈的内心冲突。在最后一场戏里,河西红和震东川明白了国难重于家仇,两人捐弃前嫌,震东川向河西红扑 通一声下跪,双目失明的河西红也“看见”了这一切,他徐徐地匍匐于地,两人握手言和,重归于好。在《凌河影人》里,不论是河西红和震东川(由国家一级演员 张玉春饰演)的对手戏,还是疯婆子翠儿的表演,还是敢爱敢恨的灯儿、充满血性的丑儿,一个个血肉丰满的形象,都充满了光彩。
“人影相随” 一大特色
《凌河影人》的另一看点,是紧扣“人影相随”这个艺术特色。有专家提出,这是一出关于“影”的戏,而这个“影”,又是人的精神、灵魂的象征。戏在整体上形 式感强烈。运用皮影戏的“形象母题”,把皮影艺术的元素运用到诸方面。活皮影演出了生死情。“戏中戏”也没有落入俗套。戏的开端是两家皮影戏班唱对台影,但并没有真正的皮影出现,而是人站在白布后依靠灯光展现皮影效果。一些在正面舞台上难以表现的情节,被放到影窗之后做剪影处理。话剧的手势和形体动作借鉴 了皮影戏特有的动作特点——舞台上3块幕布的运用,很像皮影戏表演用的影窗。剧中的日本鬼子都不上场,而是通过皮影效果出现,只见其影、只闻其声而不见其 人,是一大创造。
这部话剧的音乐也有鲜明的艺术特色。由老艺人演唱贯穿全剧的影调插曲,以独特的风格把观众带入规定情境中。演员在台上的演唱和老艺人的伴唱交替出现,使该 剧“影”味十足。随剧情发展出现的情绪性音乐——紧张、欢乐、叙述、激情,那穿云裂帛的高亢影调声,都为这部话剧增色多多。
雁过留声,人过留影。曲终人散,余音仍在耳际回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