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国电影的分级制度
现代电影中暴力、血腥、毒品、性等反映社会阴暗面的内容,频繁地在银幕大量频繁的出现,从而导致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的产生。面对这一现象,各国制定相关的电 影法和电影分级制电影分级制度旨在保护青少年免受电影不良素材的影响,同时增加成年人对于电影的选择度的电影审查的形式。在本文从各国电影的审查制度谈起(不涉及意识形态),在对国外分级制度研究分析的基础上,试着为中国电影内容监管机制的改革,提出一些可供参考的实际内容。
[关键词] 电影;分级制度;电影审查;保护青少年
1.电影分级制度的现状
从1895法国卢米艾儿兄弟首次放映电影至今,电影经历了百余年的风雨历程,逐渐发展成集产业、娱乐、艺术一身的传媒文化形式。当然在肯定电影文化对于人类发展起到促进作用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作为商业文化一部分的电影产业自身所具有的逐利性。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大部分的现代电影中充斥着暴力、血腥、毒品、性等社会阴暗面的东西。银幕上这些内容的大量频繁的出现,导致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的产生。
于是为了保护青少年免受电影负面素材的影响,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都早已建立起了相关的电影法和电影分级制,各国的具体规定有所不同,但分级都旨在对未成年人 进行保护。美国分为大众级、普通级、限制级成人级。欧洲的电影大国法国,在1961年有了《关于对未成年人进入电影院的规定》,对不同限制级的电影和未成 年人的观看作了详细规定。我们的近邻日本,1939年就设立了《电影法》,1959年建立了关于电影分级的规定。当然由于一些众所周知的因素制约,电影分 级制度确实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可能正是电影的分级制度,导致电影“创作”的过分自由。暴力、变态、性充斥着银幕,分级制度是否也要为社会日益下降的道德 价值观而承担责任呢?
娱乐暴力是导致社会暴力现象上涨的原因之一,电影中暴力、裸露、性场面无形中成为青少年犯罪、违反社会 道德准则的教唆犯。一些青少年通过模仿从而进行说谎、挑衅、酗酒、盗窃甚至放火杀人。同时电影中,除了暴力、性之外还可能向心智未成熟的青少年暗示(不包 括阈下知觉)各种不受欢迎的内容:自闭、孤独、末世观、心理变态等等。根据1999年美国盖洛普民意调查显示,有八成美国人认为电影娱乐中的负面内容是导 致社会问题的原因之一,七成的美国人认为政府应该严格限制未成年人接触此类题材。另一则数据则更令人触目惊心:据美国司法部估计,美国社会拥有2.35亿 支枪,与美国人口2.8亿相比,几乎是“全民皆兵”。其原因之一就是暴力文化美国社会的不良影响,电视和电影里枪林弹雨、血肉横飞的暴力镜头,使缺乏分析 能力的青少年从小崇尚暴力,相信枪能解决一切问题。近年,发生在美国校园里的枪杀悲剧不断,罪犯年龄也越来越小,这充分显露出美国暴力文化的恶果。但这里 也必须承认电影分级制度,对于保护青少年也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我国现在实行的是电影审查制度,对于电影分级制度建立的呼 吁也是屡见不鲜,但是分级制度在中国应该怎么走,确实是近来商榷与讨论的焦点。本文希望可以从各国电影的审查制度谈起,在对国外分级制度分析研究的基础 上,试着为中国电影内容监管机制的改革,提出一些可供参考的实际内容。
2.美国、日本、香港的电影分级制度
美国、日本和中国香港都是电影分级制度实行较早且相当完善的国家与地区,对于她们的评级制度的研究与分析,有助于了解整个西方电影分级制度的发展和运行机制。
2 .1美国的电影分级制度
美 国是电影产业的发祥地,是世界电影的王国。在2000年中美国人光花在看电影上的消费就有77亿美元。美国电影反映了美国社会的方方面面,是美国意识形态 与美国人精神状态的体现。在走过默片时代与有声电影时代之后,美国电影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时期。随着电影技术的成熟,一切人类想象中的世界,可以在银幕上得 到实现,包括丑陋肮脏的糟粕。如何来制约这些,美国开始寻求一种有效的电影审查制度,进而保护自己的青少年免受这些的不良内容的侵害。
2.1.1美国电影审查制度的沿革
1922 年成立的美国电影制片人和发行组织(Motion Picture Producers an Distributors of America,MPPDA) 旨在控制电影的过分自 由。其制定了电影法典《海斯法典》,是世界上第一部限制电影内容的行业规范。《海斯法典》具有浓郁的清教传统,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起就担负着管理电影内容 与社会伦理冲突的重任,但他只是一部行业范围内的带有宗教色彩的规范手册。它严重的制约了电影的发展,限制了电影制作者的创作空间。影片的真实性大大降 低,不少影片的娱乐价值消失殆尽。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在美国最高法院的裁决下,电影获得了同新闻界完全相同的自由保障,为了 防止州和联邦再成立新的名目的审查机构,好莱坞设立了自己的电影评级标准(Movie Ratings),其通过美国电影协会(The Motion Picture Association of America,MPAA)进行对影片的等级评定。但政府此后也曾尝试参与相关 的审查监管,在1968年的Interstate Circuit v. Dallas一案中,达拉斯市府曾制订电影分级法规,要求在出现暴力、性变态 (sexual promiscuity) 、婚外恋、教唆青少年的电影列入限制级。此法规未获得最高法院的支持,原因是违反宪法。最高法院并不支持政府 介入电影分级制度,而对电影进行检查,或进一步赋进行规范之。此判例一出,美国政府不得不将电影的决策权和监管权彻底下放给行业。
目前美 国的电监管体制,一般均由从业者进行自律,其中最常见的表现形式就是电影的“分级制度”,由从业者自组行业协会(即美国电影协会MPAA)按影片的内容,决定其应属于的不同等级,作为为观众欣赏前的参考。美国现行的电影分级制度成型于1968年,确立于1990年,共分G、PG、PG-13、R、NC- 17这五种级别。
2.1.2 MPAA美国电影协会
美国的MPAA,它的全称为 “The Motion Picture Association of America”即“美国电影协会”,总部设在加利福利 (Encino,California )。这个组织成立于1922年,最初是作为电影工业的一个交易组织而出现的。如今它涉足的领域不仅有在影院上映的 电影,还有电视`家庭摄影(home video)以及未来有可能会出现的其他传送系统领域。
MPAA在洛杉玑和华盛顿为它的成员 服务。它的委员会的主要成员由也是MPAA的会员的美国最大的七家电影和电视传媒巨头的主席和总裁共同担任。其中包括,迪斯尼公司 (Walt Disney Company.)、索尼声像(Sony Pictures Entertainment, Inc.)、Metro- Goldwyn-Mayer Inc.;、派拉蒙公司(Paramount Pictures Corporation;) 、21世纪福克斯公司 (Twentieth Century Fox Film Corp.)、21世纪福克斯公司 (Twentieth Century Fox Film Corp.)、环球影像(Universal Studios, Inc)、华纳兄弟 (Warner Bros. )
MPAA的工作范围很大,其中有著作权的归属、制片人利益的保护、防止垄断等等,其中当然还有 对送交电影的评级。按照美国现行的法律,没有任何人强迫制片人将电影送交至MPAA进行等级评定,但是绝大多数的制片人和发行人还是提交他们的电影进行评 级,因为当电影评级之后等于是对于电影的一种认证,等于经过MPAA协会评估之后贴上的标记一般。也就是说MPAA的分级制度不是强制性的,而是自愿的。 因为要求影片必须取得级数,才允许该电影在该传媒上做广告,否则会受到其它广告商或民众团体的抗议。等级评定委员会(Ratings Board)由 8-13成员组成,成员是受到在洛杉机董事会确认的电影界专业人事。他们将工作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等级评定上。评级的费用由待评定电影的制片人和发行商支 付。MPAA总裁负责选择等级评定委员会的主席,使得评级委员会不会受到来自制片集团与发行团体的压力,任何团体与个人都不能影响评级的过程。
等 级评定委员会的成员除了具备极高的电影专业知识之外,还必须有具有为人父母的经验。因为他们必须将自己放在美国父母的角度,来帮助大多数父母来区别等级,从而指导孩子们去看他们所需要的电影。同时在进行分级的时候,评级的成员将时刻关注拍摄敏感场面的镜头,可以拍到什么部位、什么样的部位可以看到、什么样 的部位不能看到,再如表现得怎样算是血腥,什么程度算是在艺术范围,伤口充满整个画面的二分之一或是四分之一,都有详细的明确标准。
2.1.3美国电影的分级制度
G级:大众级,所有年龄均可观看大众级,适合所有年龄段的人观看——该级别的电影内容可以被父母接受,影片没有裸体、性爱场面,吸毒和暴力场面非常少。对话也是日常生活中可以经常接触到的;
PG级: 普通级,建议在父母的陪伴下观看,有些镜头可能让而用产生不适感.辅导级,一些内容可能不适合儿童观看——该级别的电影基本没有性爱、吸毒和裸体场面,即使有时间也很短,此外,恐怖和暴力场面不会超出适度的范围;
PG-13级:普通级,但不适于13岁以下儿童特别辅导级,13岁以下儿童尤其要有父母陪同观看,一些内容对儿童很不适宜——该级别的电影没有粗野的持续暴力镜头,一般没有裸体镜头,有时回游吸毒镜头和脏话; 里面有较多的性爱、暴力、吸毒等场面和脏话;
另补充几种特殊的分级:
NR OR U:NR是属于未经定级的电影,而U是针对1968年以前的电影定的级。
M,X OR P:这一级中的电影基本上不适合在各大院线里公映,都属于限制类的。
正 如前文提到的一样,美国的电影分级制度对于制片者不具有强制性,同时其对于电影观众也同样不具有强制性,不过其意义在于影片在分级之后可以帮助美国未成年 的监护人,指导他们的孩子观看电影。各种级别的影片会分别在主流院线、文艺院线、先锋院线以及专门播映限制级影片的院线发行。当然那些播映限制级影片的院 线是不会允许17岁以下的未成年人进入的(美国有相关的法律)。至于美国的电影院线制度不是本文讨论的重点,所以只能止言于此。
2.2日本
二 战结束后,日本的电影迎来了黄金时期,日本的电影工业由此起步。可是到了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由于受到电视与海外进口影片的影响,日本的电影陷入了泥潭。 21世纪伊始,日本电影产业凭借恐怖片、情色片、卡通片出现复苏的景象。但是由此产生的性犯罪率和暴力犯罪率的提高,使得其政府更重视对于未成年人的保 护,加强电影等传媒内容的审查。1998年,政府更加严格规范化了电影的分级制度。
2.2.1日本电影分级制度沿革与映伦
日 本映画伦理管理委员会,简称映伦,是日本电影审查的权威机构。在1949年初建时隶属于日本影像制作者联盟(政府承认的公益法人组织,相当于美国的 MPAA)。1957年之后改组独立。独立后的映伦吸收了电影界以外的人士参加影片的审查,主要任务是审查电影脚本、影片,除了故事片外纪录片、新闻片、广告片均在审查之列,并且在当时提出了“以电影界以外的第三者的眼睛去审查电影”的宗旨。映伦的审查费为85日圆每米,与美国MAPP评级审查不同的是: 在日本所有的影片必须经过映伦的审查之后方可上映。审查过的影片标有“映伦”字样,未经审查的影片不得在“日本全国演出、放映环境卫生同业工会联合会”所 属影院放映。
2.2.2具体分级措施
普通:“一般电影”,所有年龄段都可以观赏的影片,影片中虽有性描 写,暴力描写等镜头,但是情节发展必不可少的、并尽量控制在有限的范围内;“PG-12”,未满12岁的少儿不可单独观赏,偶有不当内容,需在家长或保护 者陪伴下方能观看(性、暴力、残酷、毒品描写;恐怖电影;电影中有小学生以下少儿容易模仿的镜头)
限制级:“P-15”,未满15岁少年,一律禁止其入场与收看(有虐待描写)
禁止级:“P-18”,未满18周岁,一律禁止入场与收看(强烈反社会行动、行为;表现美化吸毒的描写)
2.3香港的电影分级制度
由 于历史原因,香港直到1988年11月10日,第一部真正有关电影分级制度的法例,《1988年电影检查条例草案》才正式生效。香港也从这一天起实行 “ 三级制”。之后,香港电检尺度开始宽松,虽然由此导致大批渲染暴力和色情的影片泛滥成灾,不过,在另一方面,香港电影人亦获得了更为自由的创作空间,同期 拍出的突破题材禁忌的佳作不断,因此,1989至1995年堪称香港电影史上最繁荣的时期。到了1995年,香港电检处又将“三级制”改为“四级制”,此 后在香港上映的影片皆依据“四级制”接受电检,直至今日。
2.3.1香港电影的审查机构与制度
负责香港 的电影审查的部门是隶属于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影视及娱乐管理处的娱乐事务管理科。对电影进行分级的是娱乐事务管理科下属的电影检查分部(简称电检处)。电 影的评级决定,可由电影检查处的审核委员会(电影检查)覆审。委员会是法定机构,根据《电影检查条例》成立,有九名由行政长官委任的非官方委员,工商及科 技局局长则为当然委员。委员会将覆审了电影检查员的决定。电检处设有三个独立的检查机构,包括电影检查监督、检查员小组及顾问小组。
检查员小组职责范围是:检查准备公映的影片,将影片评级;检查获豁免评级的电影;检查限制级影片录影带和镭射碟的外包装,以及限制级影片的宣传资料;核实公 开发行的经评级影片录影带和镭射碟的内容,并确保其与检定版本相符;巡查电影院,执行对限制级影片观众的年龄限制;巡查影视店及各零售点,对以录影带和镭 射碟形式发行的影片加以监管;协助电影检查顾问小组执行职务,使市民可参与影片评级的工作。
为使电影分级标准更能切合社会尺度,香 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会定期进行民意调查,并征询由大约250名社会各界人士组成的法定顾问小组的意见。顾问小组则只是负责对电影的评级并提供意见,其成员包 括普通市民、电影专业人士、法律工作者等等。顾问小组由监督不时委任的人组成,委任时由监督发给书面通知。
电影检查监督是影视及娱乐管理处处长,由行政长官任命对行政长官负责。二零零二年电影分级制度民意调查的结果显示,绝大部分公众人士(97%)都认为现行的电影评级标准可以接受。
根据香港法例第392章《电影检查条例》的规定,任何人将没有送审而未获豁免或核准的影片上映的话,便属于犯罪行为,经定罪后,可处罚款$200000及监禁1年。
2.3.2香港电影的分级制度
第Ⅰ级:适合任何年龄的人观看;
第Ⅱ级:儿童不宜观看;
其中: 第ⅡA级:儿童不宜——在内容和处理手法上不适合儿童观看;影片可能使用轻微不良用语和少量裸体、性暴力及恐怖内容,建议有家长指导;
第ⅡB级:青少年及儿童不宜——观众应预期影片内容不适合成分的程度较第ⅡA级强烈;强烈建议家长给予指导;影片可能有一些粗俗用语及性相关的主语词;可 含蓄地描述性行为及在情欲场面中出现裸体;影片可能有中度的暴力及恐怖内容;
第Ⅲ级:只准18岁(含)以上年龄的人观看。
香港I级、IIA级、IIB级电影对未成年人只有劝喻义务、没有强制权利,而III级片(限制级)的年龄限制则会严格按照法例强制执行,否则便是违法行 为。2003年内送检分级的影片有1555部(二零零二年则有1944部),其中689部列为第I级影片(12部经删剪),362部列为第IIA级影片 (全部未经删剪),335部列为第IIB级影片(八部经删剪),169部列为第III级影片(21部经删剪)。电影预告片、教育影片和文化影片也须送检,但无须分级。年内,这类影片共有3309部获准上映。
3.其他部分国家及地区的电影分级制度
世界各地的电影分级制度都是各有特色,但是有一点是共通的,那就是“保护青少年不受污染,增加成年人选择的自由度”。如果单讲其所肩负的社会责任而言,前者无疑是最为重要的内容。
3.1英国电影分级制度
“U”级:普通级——适合所有观众。在此级节目中只能偶尔使用“damn”(该死)、hell”(见鬼、混蛋)这类轻微的咒骂语言,极少使用其他温和的咒骂语言;
“Uc级:特别适合儿童观看;
“PG”级:家长指导级;
“12”级:适合12岁以上是成人观看;
“15”级:适合15岁以上是成人观看;
“18”级:适合18岁以上是成人观看。
3.2台湾电影分级制度
普遍级(普级):所有观众皆可观赏。
保护级(护级):未满六岁的儿童不可观赏;六岁以上未满十二岁的儿童须由父母、师长或成年亲友陪伴辅导观赏。
辅导级(辅级):未满十二岁的儿童不得观赏;十二岁以上未满十八岁的少年须由父母或师长注意辅导观赏。
限制级(限级):未满十八岁的儿童及青少年不能观赏。
3.3加拿大电影分级
目前在加拿大魁北克省,电影及录影带的分级是根据“映片法案”(Motion Picture Act)及“映片法规”(Motion Picture Regulations)予以规范。所划分的级别可分为三大类:
1、无条件容许何年龄人士观看:
“普通”级(General)——适合所有年龄人士观看。
“家长指导”级(Parental Guidance)——容许所有年龄人士观看,但主题及内容不一定适合所有儿童,宜在家长指导下观看。
2、有条件容许儿童青少年观看:
“十四·陪看”级(14 Accompaniment)——任何十四岁以下的观众必须在成人陪伴下才能观看;并向家长提出警示:影片可能包含暴力、粗俗语言或性爱相关内容。
“十八·陪看”级(18 Accompaniment)——任何十八岁以下的观众必须在成人陪伴下才能观看;并向家长强烈提出警示:影片可能包含显而易见的暴力、频密的粗俗语言、性爱行为或恐怖内容。
3、绝对不容许儿童及青少年观看:
“限制”级(Restricted)—— 只容许十八岁或以上人士观看。影片可能包含显而易见的性爱或暴力内容;但分级当局对这一类影片仍有正面看法,认为可能在艺术、历史、政治、教育或科学等方面具有一定价值。
“成人”级(Adult) —— 只容许十八岁或以上人士观看。影片可能包含显而易见的性爱或暴力内容;分级当局对此并无表达正面看法,但认为尚可为社会大众所容忍。
3.4法国电影分级制度
法国电影作品分级委员会希望从形式上摆脱任何审查理念的束缚,将宗旨定位在发展经济、保护儿童上。为此,制订了三种等级:
大众级(TP):
TP级:所有人可以观看的影片
TP+avert级:大众可看,但要警惕某些内容
禁止不满12岁儿童观看的影片;
禁止不满16岁青少年观看的影片和众所周知的X级影片
3.5新加坡的电影分级制度
1959 年新加坡获得自治后,电影审查员委员会由内务部(Ministry of Home Affairs)负责,1963年电影审查员委员会又被并入文化部 (Ministry of Culture)。目前,该委员会属于新闻与艺术部监管 (Ministry of Information and the Arts)。
电影审查员委员会对所有用于公开放映、销售、出 租的电影、录像带、影碟实施审查。该委员会还负责审查类似海报、相片、幻灯片、传单以及广告等涉及公共领域的材料。委员会负责对新加坡本地摄制的电影脚本 进行审查并拥有向录像带经营公司发放许可证的权力。此外,委员会还就所有电影、录像带和影碟的进口、控制和发行向海关执行部(Customs and Excise Department)、邮政部(Postal Department)以及进出口办公室 (Imports and Exports Office)提出参考意见。向电影院发放限制级影片(只向某类观众放映)(Restricted)(以下简 R级)的许可证也在该委员会的权限之下。
新加坡从1991年7月1日开始,经过十余年的完善,并终于在2002年4月正式形成了一套相对稳定的电影分级制度。其将电影分为五种级别:
G级:适宜一般观众观看的电影
PG级(家长辅导级) :强调必须有父母陪同观看。可能含有如接吻和暴力等不合适儿童观看的镜头,但该分类向父母提供了电影内容是否健康方面的建议。根据电影法(Films Act)规定,由电影院经营者负责执行相关的法律条款
NC16 级:(No Children Under 16)(青年级)规定低于16岁的未成年人不能观看的电影。
M18级:(Mature 18) 成熟级,只向年龄在18岁以上(含18岁)的观众放映的电影。
R(A)级(A代表艺术片):只向年龄在21岁以上(含21岁)的观众放映的电影,一部电影主题明显,品质优良,其中对性爱的描写是为主题服务,而不是迎合低级趣味;该电影不宣扬性爱、暴力或以这些内容牟取利润为目的3.该电影受到业界好评甚至有获奖的希望。
新加坡电影审查员委员对于那些用色情和暴力牟取利润的电影将被严格取缔,也就是说新那些所谓的限制级的电影,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成人片。那些迎合受众低级 趣味的影片且内容粗俗低下的影片是不允许在新加坡公映的。新加坡在电影分级制度的实施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政府对媒体的监管作用,即保护社会的传统价值观不受 外来文化的腐蚀,而且又满足了人民文化娱乐的需要,同时还能兼顾优质电影不被剪辑的完整放映权,其经验对于中国的电影审查制度的改革很有借鉴意义。
4.关于我国的电影分级制度的探讨
中国电影起步并不晚,在上个世纪30年代的时候,也有过短期的辉煌。而且早在1930年11月国民政府就颁布《电影检查法》,虽然当时的《电影检查法》主 要目的是维护国体,批判外国电影,针对美国辱华影片。当时的电影审查机构中央电检会将检查“注意侮辱国体之外片”作为主要任务。解放后我国沿袭了苏联的电 影监管体制,可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尤其是文革期间,中国的电影产业由于受到意识形态的局限,而受到了极大的摧残。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开放程度的不断 扩大,大量的国外影片占据了大部分的中国银幕。去年12月11日之后,电影业的大门更是向国外敞开,我国的电影制作与审查机构是应该做好准备来迎接挑战。
4.1我国电影监管体制与审查制度的现状
中国电影现行的审查制度是l997年由广播电影电视部发布的《电影审查规定》,按照规定,国家实行电影审查制度,广播电影电视总局设立电影审查委员会和电 影复审委员会,负责电影片的审查和复审工作,并对电影可能涉及的政治、文化、意识形态、社会道德、生活方式等各个层面制定了相应的审查标准。
我国现行的电影监管体制是基于国务院2001年颁布的《电影管理条例》。一部中国拍摄的电影,其审查的流程为:首先,剧本备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 管理条例》第二十六条第二款的规定,所有将要拍摄的电影剧本必须送达总部设在北京的广电总局有关部门,一般十天到十五天之后给予批复;随后,(电影制片单 位以外的单位)在通过立项之后,去北京广电总局领取一次性的《摄制电影片许可证》(拍摄许可证)
- 上一篇:香港电影发展史[电子杂志]
- 下一篇:奥斯卡之最[1929-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