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制琴材
(一)琴的构造
琴,是一种浑身上下都充满着文化内涵的乐器。仅从琴形而言,就可说是通身是韵。
琴一般长约三尺六寸五(约120—125公分左右),象征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一说象周天365度)。一般宽约六寸(20公分左右)。一般厚约二寸(6公分左右)。
琴最早是依凤身形而制成,其全身与凤身相应(也可说与人身相应),有头,有颈,有肩,有腰,有尾,有足。
“琴头”上部称为额。额下端镶有用以架弦的硬木,称为“岳山”,又称“临岳”,是琴的最高部分。琴底部有大小两个音槽,位于中部较大的称为“龙池”,位于尾部较小的称为“凤沼”。这叫上山下泽,又有龙有凤,象征天地万象。
岳山边靠额一侧镶有一条硬木条,称为“承露”。上有七个“弦眼”,用以穿系琴弦。其下有七个用以调弦的“琴轸”。琴头的侧端,又有“凤眼”和“护轸”。
自腰以下,称为“琴尾”。琴尾镶有刻有浅槽的硬木“龙龈”,用以架弦。龙龈两侧的边饰称为“冠角”,又称“焦尾”。
七根琴弦上起承露部分,经岳山、龙龈,转向琴底的一对“雁足”,象征七星。
琴面上有十三个“琴徽”象征一年十二个月和一个闰月。
古琴的音箱,不象筝等乐器那样粘板而成,面板和底板都是整块木头掏空而成。其音箱壁较厚,内部又有暗槽及纳音等特殊结构,所以其声更有独特韵味和历史的沧桑感。
琴腹内,头部又有两个暗槽,一名“舌穴”,一名“声池”。尾部一般也有一个暗槽,称为“韵沼”。与龙池、凤沼相对应处,往往各有一个“纳音”。龙池纳音靠头一侧有“天柱”,靠尾一侧有“地柱”。使发声之时,“声欲出而隘,徘徊不去,乃有余韵”。
由于琴没有“品”(柱)或“码子”,非常便于灵活弹奏,又具有有效琴弦特别长,琴弦震幅大,余音绵长不绝等特点,所以才有其独特的走手音。
就构造而音,琴的各部分结构十分合理。其体积不大不小,既便于携带,又方正雅致。有心品琴,其形已足以使人心怡。
(二)唐琴的造形
琴界有言:“唐圆宋扁。”唐琴与宋朝等琴形相比,造形较为浑圆,一般又在颈、腰内收部分作圆角处理。唐琴的造形,各处比例均比较合理,既美观又便于弹奏。
唐琴的琴形主要有:伏羲式、神农式、凤势式、连珠式、师旷式、子期式、仲尼式、霹雳式。
(三)北宋的琴形
北宋初年的琴形,基本是模仿唐琴。后来,琴面的弧度渐渐自浑圆向扁平变化,形成了唐圆宋扁的风格。在长度与宽度上,宋琴的标准范围较唐琴大。有的宋琴明显短于唐琴,也有的明显长于唐琴;在宽度上也是如此。
而由于理教在宋朝的风行,自北宋开始,琴的外形则主要以仲尼式为主。
(四)南宋的琴形
到了南宋年间,琴形仍以仲尼式为主流。而同为仲尼式,外形又有了一定的变化。其主要变化,在于除北宋琴形的流形外,又流行出肩耸而形狭的式样,其形状更渐趋扁平狭小。
(五)元朝的琴形
元朝历时较短,在琴文化史上,属于过渡发展阶段。元琴的琴形,基本保留着宋琴较为扁狭的特点。在外形上,仲尼琴仍占绝部分。
(六)明清的琴形
明清两朝琴文化的发展都非常受到重视,上自皇室,下至平民,皆有很多琴家。明朝的宗室与民间斫琴之风皆盛。清朝则是民间斫琴盛行。
在琴形上,自明朝起,新增了很多式样。这也是明朝琴文化发展的主要成绩之一。
明朝的新增琴形主要有:绿绮式、正合式、梁鸾式、清英式、万壑松式、飞瀑连珠式、蕉叶式等。
清朝的琴形基本依明琴式样发展,琴形也很丰富。
主要琴形示意图
一、考究的琴材
(一)最传统的琴材
琴象天地万物,万物万事皆有阴阳。琴自然也是如此。
斫琴选材,自然也有阴阳之说。自古以来,琴面与琴底,都是以分别属阳与属阴的两种木材斫制而成。桐木属阳,置于上,斫成琴面。梓木属阴,置于下,斫成琴底。斫琴以桐梓为材,自古如此。
就木质而言,桐木松软,制作琴面能使琴的音色更美。而梓木坚硬,制作琴底能使琴坚牢不易变形。自古斫琴以桐梓为材,当然是有道理的。
(二)琴材的拓展
斫琴以桐梓为材,自古如此。但琴材也并非非桐梓不可。自唐朝以来,斫琴大师们也在不断发现除桐梓以外的良材。
依《琅环(原字为女字旁)记》所述,“雷威制琴不必皆桐,每于大风雪中独往峨嵋,择松杉之优者伐而斫琴,妙过于桐。”可见当时名家斫琴,选材已不仅限于桐,松、杉也已是斫琴的良材。
并且,当时也出现了所谓“百纳琴”,即非整木斫造,而是截整木而成众多小块粘镶而成琴,有如僧人之百纳衣。
宋朝以来,又出现了所谓“纯阳琴”,即面底皆桐之琴。
(三)斫琴必重良材
自古斫琴,必重良材。如雷威风雪上峨嵋,就是很好的例子。历代斫琴名师,都对选用良材极为重视。如《斫匠秘诀》引雷氏之语:“选材良,用意深,五百年,有正音。”可见其对选用良材的重视程度。所以,名家古琴,虽过千百年,而越弹声越妙,也是自然之事。
斫琴重良材,亦重古材。因为古材松朽,制琴更能使音韵松古清脆。若“古良材”,则更为难得。如《洞天清录》所说:“古材最难得,过于精金美玉。”可见,若古良材所斫之琴,是何等珍贵。
由以上所说,已足见斫琴用材之考究了。
二、漆灰与断纹
(一)漆灰的发展
唐琴表面之漆,为黑色或栗子壳色。漆下的灰胎都是纯鹿角灰(鹿角碎磨所成)。其漆层既坚固又有松隙,既利于保护琴器,又利于共振,使音色更美。而其灰胎下,则用葛布自下而包裹,以防面底粘合之处开裂。
到了宋朝,灰胎下裹以葛布者则不多见了。北宋晚期,出现了八宝灰(鹿角灰中混以黄金、白银、珍珠、玉石、玛瑙、珊瑚、贝壳等碎屑,如明·仲尼式琴)。凡使用八宝灰之琴,如满天繁星。但此种琴也较为少见。
明·仲尼式琴
到了明朝,除黑色及栗子壳色以外,朱漆之琴也已较为常见。除鹿角灰、八宝灰外,也使用瓦灰,另有由中药(无名异)等合成的杂类灰。就质量而言,仍以鹿角灰为最好。而明以后之琴的灰胎,比唐、宋之琴,一般相对较薄。
(二)断纹简说
所谓断纹,是琴表面上因长年风化和弹奏时的震动所形成的各种断纹。
断纹的种类很多,主要的有:梅花断、牛毛断、蛇腹断、冰纹断、流水断、龙鳞断、龟纹断等。
梅花断纹示意图(梅花断间流水、牛毛断)
牛毛断纹示意图
蛇腹断纹示意图
冰纹断纹示意图
(流水、牛毛断)
(流水、牛毛断)
流水断纹示意图
一般来说,琴不过百年不出断纹,而随年代久远程度不同,断纹也不尽相同。所以,断纹也是判断古琴古老程度的主要依据之一。如《琴笺》所说:“古琴以断纹为证,不历数百年不断。有梅花断,其纹如梅花,此为最古。有牛毛断,其纹如发,千百条者。有蛇腹断,其纹横截琴面,相去一寸或半寸许。有龙纹断,其纹圆大。有龟纹、冰裂纹者,未及见之。”
最古的梅花断、牛毛断,当然非常罕见。而唐、宋之琴一般以蛇腹断为主,杂有流水断、冰纹断等断纹。
蛇腹、流水及冰纹断
蛇腹及流水断
蛇腹间冰纹断
琴上的断纹形状和漆灰的关系也很大,如明朝以后之琴,由于漆灰质量的变化,加之漆层较薄,断纹种类反而较多,主要有:蛇腹断、流水断、冰纹断、牛毛断、龙鳞断、龟纹断等。
琴上有好的断纹,不仅是古代文物的佐证,同样也使古琴更加美观,又使古琴的声音更加松透古雅,音色更妙。
当然,并不见得琴上断纹越多就越好。有些断纹裂开翘起,有碍弹奏,则应当修复了。
此外,也有伪造断纹的,其手法主要是刀刻或以高热作用制做等。但伪造的断纹大失自然,对行家来说,是很容易看破的。
三、琴弦的差别
(一)韵味十足的丝弦
关于伏羲造琴,是以什么来做琴弦,现在已无从考证了。
约在虞舜时代,中国人已开始养蚕。自那时起,琴弦一直以蚕丝制成。
丝弦的特点在于韵长味厚、苍古圆润。一般没有用过丝弦的琴友,往往只知道丝弦韵长。其实,用过丝弦,方能体会丝弦的优点远不止于此。丝弦韵长不假,但比起优制的钢弦来,也未必能长多少。而韵味淳厚,柔和饱满,敏感细腻等,才是甚钢弦所无法比拟的。若弹琴的功夫到家,丝弦确可将其清心雅韵体现得淋漓尽致。使用丝弦,细诉情怀,确是直触人心,实是乐事。当然,若弹琴的功夫不到,其缺点也会被暴露无余。
丝弦的使用,非常适合于古琴“愉己不娱人”的性格,利于内心深层的交流,所以也并不要求音量有多大。
事实上,使用丝弦弹奏古琴时的音量较小,甚至弹到细微处,三步以外就听不到了。
另外,丝弦也存在着易断折等问题。
(二)清亮的尼龙钢弦
近年来,为适应演奏的需要,古琴也开发出了尼龙钢弦。
尼龙钢弦的特色是清脆明亮,解决了丝弦音量较小的问题(当然,琴有琴的韵味,虽说解决了音量问题,但音量比筝等乐器仍较小)。
使用尼龙钢弦,虽使琴的声音更加亮,但在韵味上,比起丝弦来,可就差了一大截。另外,尼龙钢弦也具有有时会发出金属噪音的问题。这也可说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吧!
但即便使用尼龙钢弦在琴的原有韵味上差了一截,其演奏起来的独特的韵味仍是其他乐器所无法比拟的。这也正是琴的魅力所在。
四、精致的配件
(一)配件的种类
琴的配件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镶嵌在琴体上的配件(为琴体之一部分,但为后镶嵌上的),包括:岳山、承露、冠角、龙龈、龈托、雁足、琴徽。另一类是安置于琴体但可活动的配件,即:琴轸。有时琴额上也镶有大块宝石。
(二)配件的用料
不管是琴体上的哪一类配件,用料都是非常讲究的,式样也都十分精致。
一般来说,岳山、承露、冠角、龙龈、龈托都是用美观的高档硬木制成,如:紫檀木、花梨木等。
琴徽一般由玉、金、螺钿等制成,镶于琴面。(最上品为玉,其此为金,再次为螺钿。)
雁足与琴轸的用料主要包括:象牙、玉、犀角、珐琅、牛角、牛骨、紫檀木、花梨木等。
总之,琴的浑身上下每一部分的选材用料都非常考究。加之琴的制造工艺十分复杂。所以,一张好琴自然是价值不菲。
附:琴有十友
冰弦。宝轸。轸函。玉足。绒 (无其字,即轸上之绒绳)。琴荐。替指。锦囊。琴床。琴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