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久的琴文化
一、关于琴文化的起始
(一)三皇五帝时即已起始
按琴界先德的记述,琴文化的起始,可以上溯到约公元前三四千年。传说“伏羲见凤集于桐,乃象其形”削桐“制以为琴”(《太古遗音》)。另有《琴操》等多种琴学著作都认为伏羲、神农、黄帝时,已有制琴之说。如果按此说法,琴文化发展到现在已有五六千年了。
另外《礼记.乐记》说:“昔者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夔始制乐,以赏诸候”。如果按此说法,琴文化起自约公元前2200年左右的舜,发展到现在已有四千多年了。
传说先古之琴原为五弦,后周文王、周武王复加二弦,以合君臣之德。所以,以后的琴为七弦。
关于先古历史,没有当时的文字记载(因为当时没有文字),都为口耳相传。关于琴文化的起始,有多种传说,这不足为奇。但不管按哪种说法,都说明琴文化的历史是非常悠久的。
(二)春秋时期已是普遍现象
在《诗经》中,有很多处都有琴的记载。如“窈窕淑女,琴瑟友之”。“琴瑟在御,莫不静好”。“我有嘉宾,鼓琴鼓瑟”等等。而且,有关琴的记载在《诗经》的《小雅》中屡屡出现。可见当时(约公元前1000年左右)琴的演奏在民间已十分普遍了。
这也就是说,距今三千年前,琴文化已在华夏大地广为流传。
二、琴文化的逐步发展
(一)春秋战国时已有相当发展
春秋战国时期,琴的演奏在列国中已非常普遍,这一时期,关于琴的传说也很多。如:伯牙移情作《水仙操》、伯牙《高山流水》觅知音、钟仪不忘故土楚国感动晋侯、孔子游列国作《幽兰》等等,都是脍炙人口的佳话。
在这一时期,也涌现出伯牙、孔子、师旷、师襄等一批著名琴家。琴文化在当时已有了相当的发展。
(二)汉晋时期已很繁荣
(1)西汉时期
西汉时期,著名琴家有司马相如,其《凤求凰》、《长门怨》等琴曲都是传世佳作。
在这一时期,刘向著《琴说》,论述“凡鼓琴有七例:一曰明道德,二曰感鬼神,三曰美风俗,四曰妙心察,五曰制声调,六曰流文雅,七曰善传授。”
此时期的著名琴著还有桓谭的《新论.琴道篇》。
西汉时期流行的琴曲主要有:《幽兰》、《白雪》、《双凤离鸾》、《尧畅》、《舜操》、《禹操》、《文王操》、《微子操》、《箕子操》、《伯夷操》等。
(2)东汉、魏、西晋时期
东汉、魏、西晋时,琴文化又得到很大发展。此一时期的著名琴家主要有:蔡邕、蔡琰、阮藉、嵇康、左思、刘琨等。
这一时期的著名琴学著作有:蔡邕的《琴赋》、《琴操》;嵇康的《琴赋》等。
这一时期的著名琴曲主有:蔡邕所作的《蔡氏五弄》(包括《游春》、《渌水》、《幽居》、《坐愁》、《秋思》)、蔡琰所作的《胡笳十八拍》、阮藉所作的《酒狂》、嵇康所作的《嵇氏四弄》(包括《长清》、《短清》、《长侧》、《短侧》)、左思所作的《招隐》、刘琨所作的《胡笳五弄》(包括《登垅》、《望秦》、《竹吟风》、《哀松露》、《悲汉月》)。另外还流行《广陵散》、《东武泰山》、《王昭君》、《白雪》、《尧畅》、《微子》、《飞龙》、《鹿鸣》、《游弦》等。
(3)东晋、南北朝时期
到了东晋、南北朝时期,琴文化仍有发展。这一时期的著名琴家主要有:谢安、宗炳、谢庄、萧衍、丘明、柳恽、陈仲儒、赵耶利等。另外大文学家陶潜的著作对琴学有相当影响,如其《归去来辞》等。
这一时期的著名琴著主要有:谢庄所作的《琴论》、萧衍所作的《琴要》、丘明所传的《碣石调.幽兰》曲谱、柳恽所作的《清调论》及《乐议》、陈仲儒所作的《琴用指法》、赵耶利所作的《弹琴左手法》等。其中《碣石调.幽兰》曲谱,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乐谱。
另外,东晋的斫琴艺术也非常高超。这一点从东晋大画家顾恺之的《斫琴图》上可以请楚地反应出来。
(三)唐宋时期极为兴盛
(1)唐朝时期
到了唐朝,琴文化开始进入全盛时期。唐朝琴文化的发展,可以从多方面表现出来。首先是斫琴艺术的发展。另外,在这一时期,大琴家辈出,曲谱得到进一步完善,也推出了一些代表性名曲,琴学著述也颇丰,而且在对外影响上也有发展。
在斫琴方面,涌现出雷氏世家、郭谅、张越、沈镣等斫琴名家。其中尤以雷、张之琴最为著名。“唐贤所重,惟雷、张之琴,雷琴重实,声温劲而雅;张琴坚清,声激越而润”(《琴苑要录》)。而斫琴名家之矫矫者,当推蜀中雷氏世家。雷氏一门,名家众多,其最著名者,有雷绍、雷震、雷霄、雷威、雷文、雷俨、雷珏、雷会、雷迅九人。而其中又以雷威最为有名。著名的唐琴“春雷”、“九霄环珮”、“大圣遗音”、“飞泉”、“玉玲珑”等,都为雷氏所制。而其中以雷威所制的“春雷”为传世古琴之最珍贵者。
这一时期的著名琴家主要有:董庭兰、曹柔、薜易简、白居易、柳宗元、颜师古、陈康士、陈拙等。在这一时期,曹柔在前人的基础上,首创了古琴减字谱,使古琴曲谱得到进一步完善。这种减字谱,一直沿用至今。
这一时期著名的琴著主要有:薜易简所作的《琴诀》、陈康士所辑的《琴书正声》及《琴调》、陈拙所作的《大唐正声新征琴谱》及《琴籍》及《琴法数勾剔谱》等。
在这一时期,一些古曲被重新修订完善,如伯牙所作的《高山流水》,到唐朝时已分为《高山》、《流水》两首琴曲。也问世了部分有特色的唐曲,其中较有代表性的如《阳关三叠》(当时名为《渭城曲》)等。这一时期,古琴与其他音乐也不断进行融合与借鉴,因而出现了一些由其他乐种移植的琴曲。如颜师古将笛子曲《梅花三弄》移植为古琴曲《梅花三弄》等。此外,当时流行的琴曲主要还有:《大胡笳》、《小胡笳》、《凤云游》、《乌夜啼》、《白雪》、《秋思》、《广陵散》、《南风》、《文王操》等。
在这一时期,琴文化广泛地向外传播,尤其是日本,琴文化受到其国很大重视,对当地文化形成了一定影响。
(2)两宋时期
两宋时期是琴文化的另一重要时期。琴文化在各个方面都得到很大发展。
宋时朝庭对琴文化非常重视。宋徽宗赵佶曾设万琴堂,搜罗天下名琴,而且赵佶本人也是很好的琴家。
在斫琴艺术方面,政府“置官局制琴,其琴俱有定式,长短大小如一,故曰官琴。但有不如式者俱是野斫”(《格古要论》)。其时的斫琴名家主要有:北宋的蔡睿、僧智仁、卫中正、朱仁济、马希亮、马希仁等;南宋的金渊、金公路、陈亨道、高宗朝等。宋琴的外型也一改唐琴圆拱的特点,变得较扁,形成“唐圆宋扁”之风格。另外,宋琴在用料上也有一定改革。
两宋时期著名琴家很多,其主要有:朱文济、唐异、范仲淹、欧阳修、苏轼、僧夷中、僧知白、僧义海、朱长文、赵佶、姜夔、郭楚望、徐天民、毛敏仲等。
两宋时期的著名琴著主要有:苏轼所作的《杂书琴事》、朱长文所作的《琴史》等。
这一时期出现的著名琴曲中最有影响的主要有郭楚望所作的《潇湘水云》;毛敏仲所作的《樵歌》、《渔歌》等。另外,当时流行的琴曲主要还有:《履霜操》、《醉翁吟》、《古琴吟》、《广陵散》、《胡笳十八拍》、《古怨》、《泛沧浪》、《步月》、《秋雨》、《山居吟》等。
(四)元明清时期继续发展
(1)元朝时期
元朝虽是蒙古族当政,但琴文化同样得到了发展。当时的著名斫琴师主要有:严古清、施溪云、朱致远等。
元朝时的著名琴家主要有:苗秀实、万松老人、耶律楚材、陈敏子等。
元朝的著名琴著主要有:苗秀实所作的《琴辨》、陈敏子所作的《琴学发微》等。
(2)明朝时期
明朝时期,琴文化特别受到重视。上自皇帝,下至普通文人,都对古琴十分热爱。
在斫琴方面,宗室官琴与民间野斫都十分兴盛。宗室之中,宁、衡、益、潞四王府皆善斫琴,尤其潞琴最多。而民间的斫琴名师主要有:万隆、惠祥、涂明河、涂嘉彦、汪舜卿、张敬修、张季修、张顺修、张睿修、张敏修等。在形制方面,明朝的琴形非常丰富,比前朝增加了很多。
明朝的著名琴家主要有:冷谦、徐和仲、刘鸿、张用轸、朱权、黄献、汪芝、萧鸾、蒋克谦、杨伦、严征、韩昌、朱常淓、朱由检等。
明朝的著名琴著主要有:冷谦所作的《琴声十六法》、明成祖敕造的《永乐琴书集成》、朱权撰辑的《太古遗音》及《神奇秘谱》、黄献所辑的《梧岗琴谱》、汪芝所辑的《西麓堂琴统》、蒋克谦所辑的《琴书大全》、杨伦所辑的《太古遗音》及《伯牙心法》、严征所辑的《松弦馆琴谱》、朱常淓的《古音正宗》等。
明朝的琴曲特别丰富,在继承古曲的基础上,又出现了如《平沙落雁》等很多琴曲珍品。当时流行的琴曲主要有:《高山》、《流水》、《樵歌》、《渔歌》、《山居吟》、《列子御风》、《庄周梦蝶》、《平沙落雁》、《广陵散》、《潇湘水云》、《泛沧浪》、《阳关曲》、《渔樵问答》、《秋鸿》、《秋江夜泊》、《良宵引》、《释谈章》、《鸥鹭忘机》等。
(3)清朝时期
清朝的琴文化同样十分发达。上自皇帝,下到平民,精于琴者皆多。
在斫琴方面,这一时期的官琴较少,民间斫琴居多,由其是琴人自制琴器很多,其著名斫琴师有:张之洞、龚庸礼、刘熙甫等。
清朝的著名琴家主要有:庄臻凤、娄东、徐上瀛、程雄、郭玉斋、吴之振、云志高、徐祺、徐俊、王善、苏琴山、曹迁栋、戴长庚、毛式郇、吴灴、王溥长、王雩门、张椿、张孔山、黄勉之、祝桐君、周庆云、杨宗稷、张鹤、王宾鲁、秦维翰、唐松仙、释空尘等。
清朝刊行的著名琴著主要有:庄臻凤所辑的《琴学心声谐谱》、娄东所辑的《大还阁琴谱》、徐上瀛的《溪山琴况》、程雄所辑的《松风阁琴谱》、扬州徐氏所辑的《澄鉴堂琴谱》、吴之振所辑的《德音堂琴谱》、云志高所辑的《蓼怀堂琴谱》、徐祺和徐俊所作的《五知斋琴谱》、王善所作的《治心斋琴学练要》、苏琴山所辑的《春草堂琴谱》、戴长庚所作的《律话》、毛式郇所辑的《龙吟馆琴谱》、吴灴所辑的《自远堂琴谱》、张椿所辑的《张鞠田琴谱》、祝桐君所撰《与古斋琴谱》、杨宗稷所著的《琴学丛书》、张鹤所辑的《琴学入门》、秦维翰所辑的《蕉庵琴谱》、唐松仙所辑的《天闻阁琴谱》、释空尘所辑的《枯木禅琴谱》等。
清朝流行的著名琴曲主要有:《梧叶舞秋风》、《空山磬》、《潇湘水云》、《墨子悲丝》、《胡笳十八拍》、《幽涧泉》、《精忠词》、《平沙落雁》、《长门怨》、《关山月》、《秋江夜泊》、《捣衣》、《乌夜啼》、《汉宫秋》、《樵歌》、《四大景》、《渔樵问答》、《流水》、《醉渔唱晚》、《普安咒》、《孔子读易》、《梅花三弄》、《石上流泉》、《阳关三叠》、《古琴吟》等。
三、近现代琴文化发展简况
(一)近现代的发展
民国以后,同样涌现出一大批著名琴家,主要的有:王露生、夏一峰、章志荪、彭祉卿、徐元白、溥雪斋、查阜西、管平湖、姚丙炎、张子谦、刘少椿、杨荫浏、喻绍泽、吴景略、詹澄秋、许健、梅曰强、谢孝苹、成公亮、林友仁、吴钊、吴文光、陈长林、龚一、俞伯荪、李璠、郑珉中、曾成伟、张铜霞、李翔霆、戴晓莲、李凤云等。
近现代的著名琴著主要有:詹澄秋所辑的《玉鹤轩琴学摘要》、章志荪所著的《研易斋琴谱》、彭祉卿所作的《理琴轩谱》、徐元白所作的《天风琴谱》、查阜西等编辑的《琴曲集成》、管平湖所著的《古琴指法考》、张子谦等作《古琴初阶》、北京古琴研究会所辑的《古琴曲集》、龚一所著的《古琴演奏法》、张铜霞主编的《七弦琴音乐艺术》杂志等。
近现代流行的著名琴曲主要有:《幽兰》、《高山》、《流水》、《长清》、《梅花三弄》、《醉渔唱晚》、《欸乃》、《古怨》、《渔樵问答》、《胡笳十八拍》、《水仙操》、《龙翔操》、《潇湘水云》、《秋江夜泊》、《春晓吟》、《普庵咒》、《良宵引》、《平沙落雁》、《鸥鹭忘机》、《梧叶舞秋风》、《捣衣》、《四大景》、《关山月》、《长门怨》、《忆故人》、《龙朔操》、《酒狂》、《广陵散》等。
(二)现代中国的琴学团体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毛泽东主席的关怀下,成立了北京古琴研究会。该研究会在查阜西等名家的主持下,进行了一系列对古琴文化的发掘、继承、改良活动,对古琴文化的继续发展,起到很大作用。
另外,现代在中国各地尚有很多琴学团体,其较著名的包括:上海今虞琴社、杭州西湖琴社、苏州吴门琴社、扬州广陵琴社、常熟虞山琴社、镇江梦溪琴社、天津春阳琴社、成都锦江琴社、成都东坡琴社、广东古琴研究会、徐州古琴研究会、福建劲草琴堂、香港新亚琴社、湖南潇湘琴社、合肥逍瑶琴社等。
这些琴学团体,都在为古琴文化的发展,作出着非常大的贡献。
四川绵阳出土的东汉弹琴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