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法国“新浪潮”与“左岸派”
1958年,当克罗德·夏布洛尔的影片《漂亮的塞尔其》和让·鲁什的影片《我这个 黑人》等,一批较新颖的影片纷纷出现在法国银幕上的时候,法国《快报》周刊的专栏 支记者法朗索瓦兹·吉鲁,第一次使用了“新浪潮”这个名词来谈论当时的法国电影。 这些由不知名的年轻人制作的影片,打破了以导演资历为基础的制片方法,带给法国电 影一种清新的气息。这时几乎所有第一次参加拍片的人都被戴上了“新浪潮”的帽子。 就连阿仑·雷及拍摄的《广岛之恋》也被算作了“新浪潮”的影片。1959年,r特吕弗 拍摄的《胡作非为》获得了虽纳电影节的最佳导演奖,从此确立了新人的地位。 从1958年一1962年的5年间,大约有200多新人拍出了他们的处女作。真像是一股不 可抗拒的汹涌潮流冲击面来,铺天盖地势不可挡。它创造了法国电影史、也是世界电影 史上的奇迹。同时,不仅改变了法国电影的面貌。也改变了世界电影的面貌O.1962年 《电影手册》杂志,在特刊上正式使用了“新浪潮”这一名词o“新浪潮”作为一次电 影运动(世界电影史上的第三次电影运动)被载人史册。 然而,由这么多积极热心的人参与到这场运动中来,肯定会形成一种混杂的创新, 即相异的追求,不同风格的创新。既然汇合成一股“浪潮”,就必须有其共同的东西, 这共同的东西就是,他们一致地反对当时流行的所谓“优质电影”。这种“优质电影” 实际上是一种被大众兴趣所左右的,按照陈规俗套制作的商业影片.。面这一时期的电 影新人们则是要以一种艺术趣味来替代商业趣味。他们声势浩大的奋起推翻和打碎旧存 的制片秩序。这一次运动对商业电影的确形成了极强烈的冲击。所谓“新浪潮”,可贵 之处关键在于“浪潮”二个宇。综观世界电影史,从未见过有像这样一次,有这么多的 人共同参与到一场电影革新运动中来。然而,有着共同的敌人并不能说明有着共同的美 学观念和美学追求。因此,这里大致分为两部分进行分析和研究。一是,作者电影,即 “新浪潮”;二是,作家电影,即“左岸派”。 第一节 “新浪潮”——划时代的作者电影 “新浪潮”的产生有着特定的历史背景,这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长期制度僵 化的社会造成了青年一代的幻想破灭。首先,法西斯的垮台,历史性的审判,使得国际 上的左派势力受到严重打击。其后,斯大林的去世,对他的重新评价,又使得左派势力 陷入茫然,而不光彩的阿尔及利亚战争和越南战争,再次使中间派开始感到失望。这时, 整整一代青年人视政治为“滑稽的把戏”。当时的文艺作品开始注意这些年轻人,描写 这些人。这成为这一时期文学艺术的特殊现象:在美国被称作“垮掉的一代”,在英国 被称作“愤怒的青年”,在法国则被称作“世纪的痛苦”或“新浪潮”;因此,在“新 浪潮”的影片中,从主题到情节,从风格到表现手法都带着这种时代的印痕。“新浪潮”发展中的5年:1958年是诞生年,特吕弗拍摄了《淘气鬼》,夏布洛尔拍 摄了《漂亮的塞尔其》,两部处女作问世;1959年是幸福年,特吕弗的《胡作非为》获 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奖,标志“新浪潮”把巴赞推崇为他们的精神之父。巴赞出生于 1918年,逝世于1958年,即“新浪潮”电影诞生的那一年。他虽然没有亲眼看到这个新 的电影运动,但他的理论却为“新浪潮”作了开路先锋;他写了许多的影评文章,奏响 了“新浪潮”电影的先声;他创办的《电影手册》,集聚了后来成为“新浪潮”电影主 将的年轻影评家(《电影手册》至今仍是法国电影重要的理论刊物)。巴赞的理论在50年 代曾引起了西方的轰动,使得正统的“蒙太奇”理论受到冲击。巴赞的理论主要表现在 两个方面: 一、“电影是现实的渐近线” 巴赞在《摄影影象的本体论》中,提出了“摄影的美学特征在于它能揭示真实”的 美学原理。他说:“……摄影机镜头摆脱了陈旧偏见,清除了我们的感觉蒙在客体上的 精神锈斑,唯有这种冷眼旁观的镜头能够还世界以纯真的面貌,吸引我的注意,从而激 起我的眷恋”。巴赞的理论还从电影与文学、戏剧、绘画等方面的区别中看到了电影自 身与生俱来的捕捉自然与生活的能力。比如,与戏剧相比较,电影冲破了观众与舞台的 距离感,从而更接近生活;与绘画相比较,活动摄影(象)具有一种本质上的客观性和生 动性;与小说、文学相比较,视象与文学形象更为真切的直观感受等等。由此,巴赞得 出了这样的结论:电影艺术所具有的原始的第一特征——纪实的特征。它和任何艺术相 比都更接近生活,更贴近现实。巴赞的“电影是现实的渐近线”,被称作是“写实主义” 的口号。而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影片则为他的理论提供了实证。 巴赞在评价新现实主义的影片中谈到:“它是生活中的各个具体时刻无主次轻重之 分的串联:本体论的平等从根本上打破了戏剧锋的范畴”。影片与环环相扣的戏剧情节 反其道而行之,与戏剧实行了决裂。没有故事,从来不曾有过故事。只有无头无尾的情 境,既无开始,又无中段,也无结尾。只有生活在银幕上流动。巴赞的写实主义理论会 不会使艺术流于自然主义,会不会导致取消艺术呢?巴赞在反对戏剧化、故事化的同时, 提醒人们不要误解写实主义的含义,他指出:电影“最终还是为了使生活本身变成有声 有色的场景,为了使生活在电影这面明镜中看上去象一首待”。这与我们所说的“艺术 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在本质上是一个意思。在“新浪潮”的作品中,特昌弗的《胡作 非为》直接实践了巴赞的理论,是一个很能说明巴赞理论的影片。《胡作非为》描写了 一个12岁男孩安托纳,由于得不到家长和老师们的理解和关心,两次出逃,流落街头, 后因行窃经受警察与心理学家的审问,被送进劳教营,后又逃跑出来奔向大海的过程。 特吕弗打破了传统叙事手法,将影片的叙事语言始终保持在生活的渐近线上,形成了一 种崭新的艺术风格。这部影片同时在国际影坛上产生了巨大的反响和欢迎,为“新浪潮” 的倔起打下了基础。 二、场面调度的理论 电影形成艺术的历史,正是电影的本性被人们认识的历史。电影艺术的基本特征有 两点:首先是画面(光、色、影、宇幕)与音响(声、乐、画外音)和谐的融合,它以真实 的时间与空间产生的视听效果,取代小说艺术的文字叙事元素;其次它享有时间与空间 的切割、组接,以蒙太奇自由取代戏剧艺术中的时空限制。电影艺术汇合了小说艺术中 享有的时空自由与戏剧艺术中的视觉和听觉形象,形成了一门独特的艺术。有人看到蒙 太奇思维给电影带来的魅力,便把这种组接视觉形象与听觉效果的手段视为电影艺术的 本性,将电影的基本叙事语法笼统归人蒙太奇中。蒙太奇理论这一理论的风行传播,在 电影中“交叉镜头蒙太奇”、“平行蒙太奇”、“杂耍蒙太奇”花样翻新。在30年代, 蒙太奇表现手法达到了成熟的高峰。可是不久,它便随着滥用而陷入僵局,显露出它的 片面性。 巴赞认为:“叙事的真实性是与感性的真实性针锋相对的,而感性的真实性是首先 来自空间的真实”。蒙太奇理论的处理手法,是在“讲述事件”,这必然要对空间和时 间进行大量的分割处理,从而破坏了感性的真实。相反,景深镜头永远是‘‘纪录事 件’’,它‘‘尊重感性的真实空间和时间”,要求“在一视同仁的空间同一性之中保 存物体”。巴赞希望电影工作者认识到电影画面本身所固有的原始力量,他认为,解释 和阐明含义固然需要艺术技巧,但是通过不加修饰的画面来显示含义也是需要艺术技巧 的。所有这些,构成了巴赞“场面调度”的理论,也有人称其为“景深镜头”理论或 “长镜头”理论。巴赞提出的“场面调度理论,几乎在一切方面与蒙太奇理论相对立。 蒙太奇出于讲故事的目的对时空进行分割处理,而场面调度追求的是不作人为解释的时 空相对统一;蒙太奇的叙事性决定了导演在电影艺术中的自我表现,而场面调度的纪录 性决定了导演的自我消除;蒙太奇理论强调画面之外的人工技巧,而场面调度强调画面 固有的原始力量;蒙太奇表现的是事物的单含义,具有鲜明性和强制性,而场面调度表 现的是事物的多含义,它有瞬间性与随意性;蒙太奇引导观众进行选择,而场面调度提 示观众进行选择。这个理论带来的最有意义的变革是导演与观众的关系变化。那种斧迹 累累的蒙太奇艺术只能加深这种地位的荒唐性与欺骗性,始终使观众处于一种被动的地 位。而“场面调度”的理论出于对观众心理真实的顾及,则让观众“自由选择他们自己 对事物和事件的解释”。这个理论影响了整整一代人。特吕弗是巴赞的忠实弟子,他说: “没有正确的画面,正确的只有画面”。戈达尔说:“电影就是每秒钟24画格的真理”。 他们的电影观念,同巴赞的场面调度的理论一脉相承。 “新浪潮”的待吕弗等人都没有上过专门的电影学校或受过专门的训练。他们对电 影的认识和学习,是通过在法国电影资料馆里看片得来的。他们在还不懂得应该怎样拍 片的时候,却从那些坏电影中懂得了不应该怎么拍片。特别是他们所反抗的那种“优质 电影”,那种靠巨额投资,靠有把握的明星,靠以导演资历为主的制片制度,靠大量采 用布景等人工手段,靠故事情节吸引人,以及影片制作周期长等等,在他们看来这与好 莱坞在制作上毫无两样。“新浪潮”提出:“拍电影,重要的不是制作,而是要成为影 片的制作者”。戈达尔大声疾呼:“拍电影,就是写作”。特吕弗宣称:“应当以另一 种精神来拍另一种事物,应当抛开昂贵的摄影棚……,应当到街头甚至真正的住宅中去 拍摄……”。当他们自己拿到了摄影机之后,他们采取了与“优质电影”完全不同的制 作方法:靠很少的经费,靠选择非职业演员,靠以导演个人风格为主的制片方式,大量 的采用实景拍摄,靠非情节化、非故事化、打破了以冲突律为基础的戏剧观念,影片制 作周期短等等。所以人们说:“新浪潮首先是一次制片技术和制片方法的革命”。它沉 重地打击了法国好莱坞式的“优质电影”。 第二节 “新浪潮”在创作上的主要特征 “新浪潮”(又称“电影手册派”、“作者电影”)作者电影的风格,在巴赞理论与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影响下,大都以专注的手法记录或表现一个事件、一些人物。 因而有很强的纪实性,不少影片都有强烈的个人传记色彩。比如:特吕弗的处女作《胡 作非为》及可视其为续集的《喻吻》、《二十岁的爱情》、《夫妻生活》等等。这些影 片都以一种空前未有的真实与诚恳征服了观众。戈达尔说:“新浪潮的真诚之处在于它 很好地表现了它所熟悉的生活、事情,而不是鳖脚地表现它不了解的事情”。作者电影 往往集编剧、导演、对自、音乐,甚至制片于—身,形成了统一的制片方式。从电影观 念上看,“新浪潮”同先锋派一样,向传统电影观念发出了挑战,这两次电影美学运动 都是对商业电影的有力打击。从形式上看,“新浪潮”同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有着不 少共同之处,所不同的是“新浪潮”与“新现实主义”在影片的主题与内容上却有所不 同,“新现实主义”带有重大的社会性,而“新浪潮”却带有强烈的个人色彩。主题:1、非政治性的电影。在新浪潮的作品中,人物似乎是随风来到人世,随风 在世上飘泊,又随风而离开人世。《精疲力尽》是最说明这一点的。入否定传统的道德 观念的电影。“新浪潮”的功绩之一在于战胜了某种禁钢,力图真诚地描写男女和爱情, 暴露虚伪。他们所感兴趣的是真实发生的事情,而不是受制于建筑在“善”与“邪恶” 的传统观念。特吕弗拍摄的《朱尔和吉姆》(1962年)就是最具有代表意义的。 摄影方法:摄影风格侧重于电影的照相性,摄影师们侧重于画面新鲜感,拒绝功能 主义或学究式的画面制作。他们以一种全新的自然主义的摄影风格出现。这一点紧紧和 拉乌尔·谷达尔的名字联系在一起。谷达尔是戈达尔形影不离的摄影师,拍摄了从1959 年一1968年间戈达尔的所有影片,还有一部分是和特吕弗合作的影片。由于“新浪潮” 制作费用低、周期短,在实景中拍摄和即兴的导演、表演风格,便决定了谷达尔的摄影 风格。他在摄影中更多地使用自然光和微弱光线的表现。他创造了肩扛摄影机、跟拍、 抢拍等类似纪录片或新闻片的拍摄方法,形成一种极强的现实风格。谷达尔的这些风格 赋予影片以自然、逼真、偶发的创作风格。在“新浪潮”的作品中,既顾及电影时空的 完整性以及节奏的运动感,又出现大量的长镜头、景深镜头的摄影,特别是动用了一些 十分灵活的移动摄影Q—戈达尔说:“摄影移动是个道德问题”。他把美学上的追求上 升到理论的高度。从那时起,跟拍、长焦、变焦、定格、延续的全景摄影,成帧调节、 摄影机的震颤相继作为艺术手段而动用。 音响处理:“新浪潮”大量采用自然音响环境,以增加作品的真实感。有时人物的 对白都被淹没在音响中。那时,因为投资少,大都是同期录音、制作周期短,这是最省 钱的办法。 剪辑:蒙太奇在这里不再表达思想和解释心理的手段,而只是作为时空切割时的手 段。“新浪潮”的导演们对电影的长度、节奏很感兴趣。他们实现了一种快速剪辑的方 法,增加了电影的镜头数目。取消遮挡、化出化人、淡出谈人等传统手法,采用镜头之 间的直接衔接,并在时空关系上进行跳接。这种剪接无疑加快了观众的视觉节奏,减轻 了叙事的繁琐冗长。长镜头的使用是增加影片的真实色彩。而快速剪辑法是增加视觉的 节奏感。从“新浪潮”之后,特吕弗和夏布洛尔的长镜头,戈达尔的跳接与快速剪辑, 成为当代法国电影的基本艺术手段,一直为人所延用至今。 表演:与传统明星制度相对立,他们启用了大批不知名的年轻人做演员。同时,他 们还汲取了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非职业演员的方式,以及詹姆斯·迪思和马龙·白 兰度的“不表演的表演”的风格。同时,“新浪潮”的导演还纷纷登场,出演他们影片 中的角色。实际上,“新浪潮”也创造了自己的明星:贝尔纳戴特·拉风、让—保尔· 贝尔蒙多。他们的表演完全摆脱了戏剧腔,真实、朴素、自然,总之,“新浪潮”对电 影传统的语言、语法毫不在意。他们采用十分灵活的制片原则,导演不追求该怎么做, 不该怎么做,而是追求个人风格,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形成了“作者电影”的观念。同 时,这种观念影响了德国、日本、美国,甚至全世界。 第三节 “左岸派”——现实主义的革新派 “左岸派”(又称:作家电影‘)的导演算不上电影的新人,他们对于电影艺术的探 索要早于“新浪潮”。同时,“左岸派”的导演们认为,他们与“新浪潮”有着共同的 爱憎,但无法代替他们共同的美学思想和人生观。他们公开拒绝“新浪潮”。然而,由 于1959年《广岛之恋》的出现正好赶上“新浪潮”的幸福之年,因此,人们便把它看作 “新浪潮”的一部分,《广岛之恋》是爆炸了一颗精神原子弹。“左岸派”的代表作品有:阿仑·雷乃的《广岛之恋》;亨利·高尔比的《长别离》 (1961年);阿兰·罗伯—格里叶编剧,阿仑·雷乃导演的《去年在马里昂巴德》(1961 年),阿兰,罗伯—格里时的《横跨欧洲的特别快车》(1967年);玛格丽特·杜尔曾经 是《广岛之恋》的编剧,此后导演了《音乐》(1966年),以及《黄太阳》(1970年)等影 片。“左岸派”比较“新浪潮”在创作时间上几乎没有一定的界限。 “左岸派”的导演们由于对人和精神的发展过程感兴趣,从而走向了电影制作。因 此,他们的影片有着明显的侧重人物内心描写的倾向。这似乎与20年代超现实主义先锋 派电影的美学探索有着某种联系。然而,在20年代超现实主义的表现中,内心世界是他 们唯一关心的现实。他们认为:内心的现实远远高于外部现实。而“左岸派”导演们却 提出了“双重现实”的问题,即“头脑中的现实”和“眼前的现实”。他们认为,这是 更高一层的现实。这样一个新的创作追求使“左岸派”电影一方面以探索人物丰富的内 心世界有别于传统的现实主义电影,另一方面又将内心现实与外部现实,即头脑中的现 实与眼前面对的现实结合起来,将原有的超现实主义改造为一种易为公众所理解与接受 的高级的现实主义。 20世纪以来,哲学、心理学、文学和戏剧等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在电影中 “左岸派”导演对于这些新的观念和新的创作理论的吸收量多。他们之中有人本身就是 文学或戏剧的革新派。比如:杜拉、罗伯—格里叶都皋法国新小说派的主将,他们觉得 摄影机的表现力能够加强手中笔的表现力,因此走向了电影艺术的创作。 由于有了这样一些背景,“左岸派”在电影创作上便显露得十分复杂。人们在分析 “左岸派”的作品时竟发现,这一美学流派实际上是一个集现代主义思潮、流派之大成 的美学流派,这主要受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 其一,“左岸派”电影接受了弗洛依德的性心理学和潜意识学说的影响,力图表现 摆脱一切理性、法律、道德和习俗的约束的人的真实。在弗洛依德的((JL、理学概论》 中,曾有两点断言触犯了全世界:,一是肯定精神过程本身都是无意识的,二是性心理、 性冲动的断言。他认为,这些性的冲动对于人类精神的最高文化、艺术和社会成就作出 了其价值不可能被估计过高的贡献。他耙文艺看作是下意识的象征表现,具有梦境的象 征意义。文艺的功能在于使读者和作者所受的本能和欲望的压抑都得到一种“补偿”, 或变相满足。 其二,“左岸派”电影接受了萨特的“存在主义”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人与物、人 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传统作品中的“良好的感情”在这里一扫而光,代之以 人生恐惧、社会秩序之荒谬、人之渺小孤独、人性之虚伪和残暴等。突出了人的精神痛 苦与丑陋。在表现荒诞的世界和战争给人类造成的精神扭曲、变态、异化上,没有任何 一个流派能够超过“左岸派”。实际上,存在主义成为“左岸派”新的人道观。提出 “存在先于本质”,主张“人应当去自我寻找”,应当认识到什么也不能拯救自己,哪 怕是上帝的存在也不可靠。萨特说:“人不过是他自己的创造,这是存在主义的第一原 则”。他主张“行动文学”、“介入文学”,也就是说艺术家必须积极地干预生活。 其三,“左岸派”电影接受了伯格森的“直觉主义”影响,强调在文艺作品中通过 非理性感受而进入意识深处,强调“直觉”在认识世界、艺术创作与鉴赏中的位置,清 除我们与“实在”之间的障碍,克服我们同“实在的距离”,使我们直接面对“实在” 本身,使灵魂得到提高,超脱生活现状。“左岸派”影片接受伯格森的观点,从而赋予 “现实”两宇以全新的观念。 其四,受到布来希特的影响,作品中力图对现实进行曲折的表现,以勾通内心的幻 象。不是单纯的模仿自然,而是再造自然。布来希特在戏剧作品中运用的间离技巧,被 “左岸派”发挥到银幕上,他们主张艺术作品应当让观众时时处于静观的状态之中,让 观众在这种“静”中认识世界。“左岸派”就是这样对现代主义新思想和新观念的继承, 并把它们运用到自己的艺术实践与探索中去,创作出一部又一部五光十色的影片。 第四节 “左岸派”在创作上的主要特征 主题:1、偏爱回忆、遗忘、记忆、杜撰、想象、潜意识活动,试图把人的这种精 神过程、心智过程搬上银幕。2、描写入的责任心和自罪心,记忆总与历史事件相联系。 比如《广岛之恋》中姑娘爱上了敌占军士兵,《长别离》中战争夺去那个军官的记忆, 等等。影片大多都是描写中产阶级、二流演员、酒店老板等等。导演:在表现“双重现实”时,并不对这不同的现实做人为的区别和加工。他们往 往从“记录式的现实主义”中使观众一目了然。然后,再转向纯精神的现实主义中去。 他们赋予某地、某种政治的历史事件、某一艺术以“见证人式的画面”,同时以个人的 见解作为影片的基础,让那些见证人或画面自己说话。他们在表现“双重现实”的思维 状态上显得复杂,但他们的手法并不因此而堕入抽象与僵化之中。阿兰·罗伯—格里叶 曾说道:“如果世界确实是那样复杂,就需要重新找出它的复杂之处,这还得在现实主 义上下功夫”。 剪辑:“作家电影”最重要的美学革命表现在剪辑上。比如《去年在马里昂巴德》 这类影片的价值百分之七十来自剪辑的效果。格里叶称自己是“电影剪辑派”。“左岸 派”导演们认为,电影剪辑所能表现的东西远无止境。他们在自己影片的剪辑处理上曾 有过这样一些尝试:其一,取消传统电影中的间歇法,如化入化出等,取消过渡镜头, 用跳接对时空、事件进行人为的压缩。其二,镜头位置的颠倒。比如《广岛之恋》中闪 回的先后顺序倒置的安排。其三,镜头的并列出现,先后并不衔接,甚至是对立的,以 突出现实的双重性和复杂性。其四,循环剪辑,以音乐上的十二音符式的剪辑,也就是 指剪辑上有意识重复或重现。 音响:剪辑革命和音响紧密相连。雷乃说:“电影是视觉节奏与听觉节奏的联合, 是联合而不只是画面”。在音乐的处理上,他们拒绝所谓“最好的音乐是不为人察觉的 音乐”这一信条,而强调所创作的音乐是有意让人感知,同影片共成一体,形成一种纯 音乐的杰作。在《广岛之恋》中就曾以七个主题曲而构成。“左岸派”导演比“新浪潮” 导演文化修养更高,因此对音乐的思考与处理也就更细腻更复杂。同时,对台词的处理 和自然音响的表现都给予了极大的重视。有些作品中反复重复的台词给人们留下了极深 刻的印象。在“左岸派”的影片中,作曲家除了作曲外,还要进行音响和环境声音设; f。在他们的某些作品中,他们称为“音乐的演出”。因此,有人以“沉思的视听艺术” 来概括“左岸派”的作家电影。 表演:“作家电影”出于他们的美学追求,一般选用舞台演员充当他们的演员。与 “新浪潮”自然主义手法相反,他们有意识地拉开艺术与生活的距离,采用的是“间离 效果”。演员与剧中人物之间,突出了演员的身份和“表演中还有表演”的观念,把银 幕和观众的距离拉开。 摄影:采用十分灵活的摄影方法,有时侧重镜头的“静止状态”,有时强调画面的 流动感。但他们从来不像“新浪潮”摄影师那样趋于“自然主义”的表现风格。他们虽 然没有一个一致的风格形式,但他们也从来不采用类似谷达尔的肩扛摄影机的方式。他 们在摄影机移动的过程中,讲究画面构图和布光等效果。同时,引人注目的雷乃的推镜 头是别具特色的,摄影机向前推进,使人感到它是向着现实深入和捕捉。《去年在马里 昂巴德》中使用这一手法,使主题更为贴近,似乎是要进入人的内心、回忆之中。 总之,对于“左岸派”的作家电影制作者们来说,现实世界之外还有一个彼岸世界, 他们所深入探索的就是这样一部分。 “新浪潮”与“左岸派”的大致比较: 1.从他们各自的成分看:“新浪潮”的制作者大都是巴赞创办的《电影手册》杂 志的评论员,他们是些影迷,由到电影俱乐部中看影片、在杂志上写评论文章中逐步走 上影坛的,如“新浪潮”的主要的干将们:特吕弗、戈达尔、夏布洛尔、里维特、卡斯 特等人都是如此。而“左岸派”的制作者们则是聚集在塞纳河左岸“门阶出版社”这一 左翼作家团体的周围的一批文人。其中有作家杜拉、罗伯—格里叶等;有戏剧家雷乃、 亨利·高尔比;有记者阿尔芒·卡蒂;有摄影师阿涅斯·瓦尔达等。而真正搞电影的只 有克里斯,马克一人。 不同的经历决定了他们不同的文化水平。一般地讲,“左岸派”导演的文化修养要 比“新浪潮”导演高。 2,从时间上看:‘‘新浪潮”运动始于50年代末期,以195S年为诞生的日期。而 “左岸派”电影导演的探索要比“新浪潮”导演早。 雷乃在1948年就开始拍摄影片了,瓦尔达也于1954年就开始拍摄影片了。 3.在年龄上着:1958年“新浪潮”的几个代表人物还都是年轻的小伙子:特吕弗 和路易,马勒是26岁,戈达尔和夏布洛尔是28岁。而“左岸派”的导演们在1958年大多 数已经都是中年人了:雷乃和格里叶是36岁,高尔比和马克是37岁,杜拉是44岁。他们 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过来人,有的当过游击队员,有的被捕过、流放过,死里逃生。仅 这一条,便可以看出“左岸派”导演的经历与阅历比“新浪潮”导演要丰富、复杂,他 们对生活有着更为深刻的感触和理解。 4.从影片主题和手法上看:“新浪潮”作者电影有着强烈的个人传记色彩,而 “左岸派”的作家电影反映的却是带有普遍意义的全人类性质的主题;作者电影较多采 用“第一人称”的叙事手法,而作家电影则较多采用“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甚至 混乱地采用人称来叙事;作者电影有一种真实诚恳的风格。而作家电影却有着强烈的文 学、戏剧色彩,艺术的假定性也远远超过了“新浪潮”电影。 5.从拍摄地点的选择上看;由于“新浪潮”电影从来不去反映重大的历史事件, 不具有社会性主题和政治性主题。因此,所选择的外景地一般都局限在巴黎,故事活动 范围总在这个大城市中进行;同样基于影片主题的不同,“左岸派”导演们拍摄的地点 也极为广泛,足迹遍及苏联、日本、朝鲜及欧洲各地。他们是些跨越国界的人,他们的 目标不是巴黎,而是全世界。 6.从美学追求上看:“新浪潮”追求的是向生活靠拢,向真实深入;而“左岸派” 电影感兴趣的则是人的精神活动,人的思想,人的内心。在他们看来,一个人在头脑中 创造的生活远远比生活本身要丰富。他们向内心生活靠拢,向着一种新的真实深入。 7.从制作周期上看:“新浪潮”导演们以一种潦草的、半即兴方式拍摄电影,因 此制作周期短,一年有时能够拍摄好几部影片; 而“左岸派”导演却是以仔细琢磨的方式拍摄电影,因此制作周期也比较长,常常 是好几年才拍摄完成一部影片。 8.从影片通过检查方面看:“新浪潮”电影由于内容简单,不涉及政治,因此一 般都能顺利地通过放映(除戈达尔的《小兵士》之外),而“左岸派”电影由于背景比较 复杂,所以一般都要遇到麻烦。 比如:雷乃和马克拍摄的《雕像也会死去》(1952年)就被禁演了长达12年之久。雷 乃《广岛之恋》原定参加戛纳电影节正式比赛,结果中途被撤下来,只获得一个评论奖。 马克拍摄的《假如古巴……》(1961年)遭到禁演。他的另一部描写罢工的影片《希望早 相见》(1967年)也遭受到同样的命运。艺术家采取鲜明的立场直接干预生活,把赤裸裸 的社会现状搬上银幕,触发观众的情感与选择,这在“左岸派”之前的法国电影中尚不 多见。“左岸派”电影是对商业电影的一次强有力的冲击。从这个意义上讲,“左岸派” 导演的作家电影是法国五、六十年代“先锋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