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古音乐——《潇湘水云》与文人音乐观


  宋代是古琴音乐发展的重要时期,琴曲、琴人、琴派,三者齐头并举,把传统琴学推进到新的水平。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郭两创作的《潇湘水云》。郭丐,字楚望,浙江水嘉(今丽水市)人。一生主要活动于南宋淳枯、咸淳年间(1211一1274)。他与学生刘志方、徐天民、毛敏仲等。

  共称“浙派”。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琴曲,《潇湘水云》则是70D年来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一首杰作。该曲最早刊于明朱权编撰的《神奇秘谱》(1425)中,“解题”曰:“是曲也,楚望先生郭丐所制。先生水嘉人,每欲望九嶷,为潇湘之云所敝,以寓倦倦之意也。”当金兵长驱入宋,南宋统治者偏安于一隅之际,深感国事飘零的郭楚望,常常驻足于湖南潇湘二水合流处的九轰山下,遂借水光云影,排遣忧郁之情。

  《潇湘水云》原为10段,据《神奇秘谱》刊印的标题为:洞庭烟雨、江权舒情、大光云影、水接天隅、浪卷云L风起水涌,水天一碧、寒江月冷、万里澄波、影涵万象,其后的传谱有50余种,结构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中国古曲中,有许多看似模仿的标题,但其乐旨却不侧重描写客观事物。如同西方的油画注重细节的真实,而中国水墨画讲究写意、神似一样,诗词讲“言外之意”,美术讲“象外之象”,音乐注重的是“弦外之音”。占琴音乐,要求通过可感可闻的音响,传达出不可穷尽的意蕴;通过外在的、表面的形式,体现内在的本质的精神。它不迫求对所咏之物的音响特征进行刻意地外在模拟、而是借助炽烈的投入使之升华为艺术形象。《潇湘水云》便体现了这种审美追求,乐曲无意于水声模仿,也不像船歌那样有摇荡感的节奏型贯穿其中。作者充分利用了古琴演奏中“吟糅绰注”的技法,用泛音的飘逸表现了云水苍茫问精神世界的凝思;用弹弦后共鸣体的余音袅袅,造成无人之境自然界灵空的意境,以及按弦轻重中由不稳定向稳定过渡、音过程中的强弱对比所透出的抚弦低叹的凄楚意绪。这是人化,艺术化、淡化、想象化的自然景观,而不是现实生活的翻版。它集中体现了古琴艺术“清、微、淡、远”的含蓄之美。

  沈括说,琴“艺不在声,其意韵箫然,得于声外”(《梦溪笔谈》),苏璟的“鼓琴者心超物外”;陈世骥的“琴与书参,音与意参”等等,都体现了这种艺术观。

  中国历史上的音乐家可以分成两大部分,一部分是世代相传,地位低贱,专门从事表演的乐户、艺人。另一部分则是有一定音乐实践但不从事专业活动的文人。他们有身份,有较高的文化修养,所论所著,刊布于世,渐渐形成了一套传统的音乐美学思想。这些思想集大成地反映在古琴艺术之中。宋以后的历代文人在古琴音乐的实践和理论方面,阐发了一系列的音乐见解。它的高度发展,甚至成为衡量一个人是否有修养,而以“琴、棋。书、画”四艺论定的首要标准。所以,音乐史家说:要想了解中国音乐史而不认识古琴音乐文献,就如同学习西洋音乐史而不熟悉钢琴文献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