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4) |
宋元明清以来,一方面是原有的各种民歌体裁的继续传播,诸如农夫唱的“田歌”、渔夫的“渔歌”、山民的“山歌”、船夫的“船歌”等。另一方面,则是伴随着城镇商业经济日益繁盛民间小调体裁广泛流传。如见于宋代话本的“月子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几家骨肉团圆叙,几家飘零在他州。”歌词是十分典型的“七言四句体”,曲调是各种各样的江南小调。其中,流传最广的,就是以“起、承、转、合”原则构成的四句头“春调”。又如明代文人冯梦龙辑录的《山歌》《挂枝儿》《夹竹桃》,清人王廷绍辑录的《霓裳续谱》,华广生的《白雪遗音》以及《粤讴》《小慧集》等,大多数是流行于这一时期南北各地城镇市井的民间小调唱词。《小慧集》(1837)中的《绣荷包》《纱窗调》《红绣鞋》《杨柳青》《鲜花调》(即《茉莉花》)等八首带有工尺谱的民歌,几乎全部都属于小调(俗曲)体裁。从中我们可以大体了解到小调在这一时期的发展概貌和特殊地位。 总之,至清末民初,中国民歌在经历了数千年的传播、流变、创新、积累之后,一方面是为适应不同社会阶层以及不同的民俗场景而形成的题材范围和体裁类别都已达到十分丰富成熟的境地。另一方面则是它在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特定环境下所蕴积起来的民族和地域性风格的全面展示。从而使这类民间音乐成为历史悠久、传承不断、体裁多样、色彩斑烂、蕴藏丰富的一个民族文化宝库。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有人明确指出:中国民歌是中华民族社会生活的一部“百科全书”,也是为其他民间音乐不断提供丰富营养的永不枯竭的源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