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 琴 |
古琴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乐器,因其特有的音质和品格,集中体现了传统文化追求的清、微、淡、远的审美意境和艺术精神,故文人修养中的“琴、棋、书、画”四艺,列其为首。历史上许多著名的思想家、艺术家,如孔子、蔡邕、嵇康都以弹琴名世。司马相如以琴求偶,伯牙与钟子期以琴神交的故事,在中国妇孺皆知,“知音”一词,成为中国人最常用的习语。古代文献中不但记载了大量琴论,成为中国美学思想的宝库,而且历代传留的数以千百计的琴曲,都成为有谱可据、师承不断、有音乐实践可凭的、中国传统音乐的珍品。 古代所传琴谱,以汉字简笔记写音位,但节奏无定,因此同一首乐曲在各传派中,解释不一,这就给演奏者理解乐谱,提出较高文献修养的要求。古琴的读谱演奏,称为“打谱”,这是一项显示琴家功夫的造诣颇深的技术。近世以来中国出现了王露、管平湖、查阜西、张子谦、吴景略、顾梅羹等十多位琴学大师,他们广收各家琴派之长,掌握解释了大量琴曲,这些曲目的打谱,既显示了作为演奏家的技术,也展现了他们深厚的美学底蕴。下面介绍几首最著名的琴曲: 《醉渔唱晚》,明代《西麓堂琴统》中载此曲,解题为唐代皮日休与陆龟蒙作。今常用谱传自川派琴家张孔山。乐曲描绘了渔人泛舟江上,摇橹荡桨,陶醉于山水之间的情态。音乐从低音区开始,以缓慢均匀的吟猱技法,奏出富有吟唱性的旋律。乐曲通过切分节奏音型的重复,以散音、按音交替运用产生的音色明暗对比,将渔夫步履踉跄和“人影婆娑”的醉态表现得维妙维肖。 《酒狂》相传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竹林七贤”之一的阮籍所作。阮籍为避时政,纵酒佯狂。该曲内在含蓄,寓意深刻。音乐素材洗炼,节奏抑扬鲜明,描绘了醉者步履蹒跚的神态,用以表现醉态朦胧以泄内心积郁的不平之气。 《平沙落雁》,谱初见于1634年刊《古音正宗》,深受琴家喜爱,经过加工发展,形成多种版本,是传谱最多的琴曲之一。今人张子谦所传之谱,解题取“清秋寥落,沙平江宽,鸿雁飞鸣”之意。该曲旋律起伏大,涉展音域宽,曲调性强,优美可听。以静中含动,动中有静为基调,抒发了恬淡惬意,徐抒幽静的情趣。 《流水》,此曲初见于《神奇秘谱》,因与春秋时期的伯牙、钟子期知音相遇的历史传说相连,广为人们所熟悉。全曲为起、承、转、合四大部份。起:通过深沉、浑厚、流畅的旋律和清澈的泛音,表现了层峦迭峰,幽涧滴泉的奇境。承:绵延不断,富于歌唱性的旋律,犹如点滴泉水聚成淙淙潺潺的细流。转:音阶下行和五声音阶进行的曲调,大幅度的滑音,伴以滚、拂手法,如瀑布飞流,波涛汹涌。合:运用承、转部分的音调,造成呼应的效果。在人们耳际荡起滔滔水势的余响,表达了对华夏河山的赞美和热爱。 《广陵散》又名《广陵止息》。“广陵”为古代地名,“散”为古代大曲的结构名称。乐曲以战国时期聂政刺韩王的故事为背景,表达了一种愤懑情怀。因此,魏晋时期,嵇康因反对司马氏专权而遭害,临刑前,从容抚琴,弹奏此曲,以托豪情。可见此曲已辗转千余年。乐谱初见于《神奇秘谱》,其时已成45段的大曲,是中国音乐史上代表性的著名乐曲之一。乐曲情绪幽深,愤怒躁急,体现了对旧时代统治者的反抗意志,是古琴曲中不多的表现激烈情绪的乐章。 《潇湘水云》南宋浙派琴家郭楚望作。据《神奇秘谱》中的解题,说明了作者创作此曲的历史背景:北兵南侵时,郭楚望移居湖南衡山附近,常游于潇、湘二水合流处,每望九嶷山为云所蔽,便引发他对秀丽山河的赞美,及对国势日危的关切和时势飘零的感慨,于是作《潇湘水云》,以寓其情。乐曲前段,抒情潇洒,恬静宜人;后段奔腾激越,动魂荡魄。全曲情景交融,云水奔腾,景色与心事浩茫之情,互为表里,是自南宋以来倍受各派琴家推崇的著名琴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