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胡 |
二胡
也称胡琴,宋代典籍中图录的“奚琴”,元代典籍中描述的“胡琴”,是现今二胡的前身,它的琴杆、琴筒、琴轴均为木制,琴筒有圆型、六角形、八角形多种,一端蒙 中国传播最广泛的二胡曲,是本世纪中期无锡的民间艺人阿炳自度的《二泉映月》。这首乐曲由杨荫浏、曹安和先生于1950年7月采录。全曲在两个主题的相互对应中展开,主题旋律委婉流畅,简洁凝炼。两个主题,步步发展,层层变奏,跌宕起伏,高潮处显露出作者倔强不屈的性格。全曲意境深邃,大气磅礴,结构谨严。充分运用了五个把位的全部音域,配合多种弓法的力度变化,流露出作者压抑悲怆的情调和在旧时代中饱尝辛酸的感受,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它反映了本世纪中期流于小城狭镇中的一个普通民间艺人的心境,是中国民间器乐作品中的精品。 本世纪最著名的二胡改革者是刘天华先生,他创作了十首二胡曲。几乎首首精美:《病中吟》是其处女作,又名《安适》《胡适》,表现了“五四” 近年来创作的《豫北叙事曲》《三门峡畅想曲》《长城随想》(二胡与乐队,刘文金曲)《兰花花叙事曲》(关铭曲),都充分地展示了二胡的潜能、有效地深化了民族旋律的内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