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中国现代音乐
(1919——1949)
第一节 概 述

1919年“五·四”运动的爆发和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中国人民的民主革命斗争进入到新阶段,中国现代音乐文化的历史也揭开了新篇章。

我国现代音乐的发展有一个很大特点,也就是基本上同我国这30年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特别是和我国人民所进行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同步。在这30年中,我国人民经历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以及全国范围内的“解放战争”等不同历史时期。尽管在这30年中,我国的音乐文化受到战争影响,但仍然发生了深刻的历史变革,西洋音乐教育、音乐理论、音乐创作、音乐表演以及相应的音乐活动形式也在这30年同我国人民的革命斗争和音乐艺术实践相结合,并得到了一定发展;传统的民族民间音乐也朝着同时代要求和人民生活相结合方向发展。

“五·四”运动提倡科学、民主的精神,因此西洋音乐文化的传播也比学堂乐歌时代更为广泛和系统。这一时期所出现的各种“新式音乐社团”,促进了我国现代音乐教育事业的建立和发展。到本世纪20年代左右,一部分出国留学的知识分子以音乐为职志,有的很快学成归国,使我国专业音乐院校得以创办,创作队伍在很短的时间内得以形成,为我国现代专业的音乐教育的发展和“新音乐”运动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和1937年7月7日的“芦沟桥事变”,使我国处于山河破碎,灭种亡国境地。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革命音乐运动很快发展成全民族的“抗日救亡歌咏运动”,涌现出一大批优秀音乐家和优秀音乐作品,把新音乐运动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潮。这不仅在中国,就是在世界音乐史上也是罕见的,所产生的影响极为深远。

虽然我国在这一历史阶段处于长期的战争状态,有些音乐作品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考虑所谓的“艺术”。但是,在严酷条件下,我国作曲家和音乐家前扑后继,创作了大量具有民族气魄和很强艺术感染力的音乐作品,并用音乐团结了整个中华民族,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我国现代音乐文化的建立和发展开始主要集中于学校教育(主要指中、小学的普通音乐教育)和群众性“歌咏运动”这两个方面,所以使小型声乐体裁(包括一般的学校歌曲、群众歌曲、小合唱、表演唱以及适合于广大群众传唱的抒情独唱曲在内)在这30年中得到了突出发展。几乎绝大多数音乐家都把自己的热情倾注于这种体裁的创作中,写出了不少具有相当数量具有较高思想性和艺术质量的作品。随着声乐演唱水平的逐步提高,有些音乐家对音乐会独唱曲和大型声乐体裁也进行了探索,特别是黄自和冼星海在这方面所作出的努力和探索为我国后来的大型声乐体裁创作树立了榜样,其创作经验是值得我们学习和总结。

由于普通音乐教育的需要,“儿童歌舞剧”和儿童歌舞音乐曾受到广泛欢迎。随着各解放区新秧歌运动的开展,产生了以民间歌舞为基础的“秧歌剧”,并在此基础上发展成具有我国民族特点的“新歌剧”。

在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引下,解放区的音乐运动获得了健康迅速发展。大多数音乐工作者在长期的民主革命斗争中,以文艺为武器,使文艺起到了“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作用,并为后来全面进行社会主义音乐文化建设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时也为我国培养造就了一大批专业音乐人才。

这一时期的音乐作品多以中、小型为主,音乐评论和音乐出版等方面还显得比较薄弱,这和我国当时所处的历史环境以及音乐教育的普及程度与水平有直接关系。

回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