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羽玉 僧冠掌
学名:Lophophora willamsii别名:僧冠掌,爱好者俗称“乌鱼”、“鱼”.
科属:系仙人掌科乌羽玉属多肉植物。
产地:
乌羽玉原产墨西哥中部和美国得克萨斯州的荒漠地区.
形态特征:
老株丛生,萝卜状肉质根;球体扁球形或球形,表皮暗绿色或灰绿色;株高5~8厘米,棱垂直或呈螺旋状排列,顶部多绒毛,刺座有白色或黄白色绒毛;小花钟状或漏斗形,淡粉红色至紫红色;浆果粉红色,棍棒状,有10余粒黑色种子。
乌羽玉是一种无刺仙人球,大小如柑橘,在灰绿色球形茎顶部的小芽苞上生有鸟羽状的软毛。盛夏时,在球顶中央开出一朵粉红色的漏斗状小花,颇为可人。由于乌羽玉球形茎往往裂成7瓣以上,看上去有些像僧帽,所以又有人称它为“僧冠拳”。
这种高不过四五厘米、而且永远也不会再长大的仙人球,却具有长达10厘米、粗壮如胡萝卜的直根,因此一下很难将它从地上拔出。
生长习性:
喜空气湿润,有人用饮料瓶将球体罩起来养护,虽球体饱满,表皮洁净、润泽,但会因空气流通差而感染锈病,可定期喷洒多菌灵、粉锈宁等预防。生长期每月施一次腐熟的稀薄有机液肥或“低氮,高磷、钾”复合肥,勿将肥水溅到球体上。
夏季高温时植株生长缓慢,要求通风良好,避免闷热、干燥,否则易受红蜘蛛危害,还会产生锈病或茎腐病;并适当遮光,以防强烈的直射光灼伤球体。冬季置室内阳光充足处,夜间最低温度在10℃左右,并有一定的昼夜温差,可正常浇水,使植株继续生长,如不能保持10℃,则控制浇水,使植株休眠,5℃以上可安全越冬。每年4月翻盆一次,盆土要求疏松肥沃、排水透气良好,有一定的颗粒度,含适量的石灰质,可用腐叶土或草炭土2份、粗沙3份混合配制,并加入少量的骨粉、贝壳粉等;有人在赤玉土、兰石等材料中掺入适量的缓效复合肥栽培,效果很好。由于其肉质根肥大,适用较深的盆种植,盆底多垫瓦片或颗粒较粗的砾石,以利于排水。
在乌羽玉的故乡,这种相貌平平的小型仙人球,名声却极为显赫,被视为神圣的“魔球”。
乌羽玉知名度高,品种多,适于品种收集栽培,也可盆栽布置窗台、阳台等处。
乌羽玉的品种很多,常见的---仔吹乌羽玉 :
球体较小,易生仔球,常丛生 ;白花乌羽玉 :球体较大,多棱,花白色;乌羽玉冠:也称乌羽玉缀化,植株扭曲生长,呈鸡冠状;乌羽玉锦:斑锦变异品种,球体有不规则的黄色或白色斑块,有时整体呈白色或黄色。还有五棱乌羽玉、多棱乌羽玉、大型乌羽玉、有刺乌羽玉、长毛乌羽玉等。
同属近似种---翠冠玉:
球体直径可达15厘米,棱较少,表皮翠绿色,刺座簇毛长,花淡黄白色;银冠玉:球体扁球形,棱多,表皮蓝绿色至灰绿色,被白粉,顶部的毛又白又厚,花粉红色、紫红色或淡黄白色。银冠玉、翠冠玉的园艺品种都很多,银冠玉有疣突较大的‘巨疣银冠玉’,疣突下垂的‘垂疣银冠玉’,疣突较小的‘小疣银冠玉’,疣突呈龟甲状的‘龟甲银冠玉’,还有刺银冠玉、银冠玉缀化等珍品;翠冠玉有小池浓绿、村主云海、仲本龟甲、翠冠玉缀化等精品。
子孙球 宝山 僧王球
学名:Rebutia minuscula别 名: 宝山、僧王球
科: 仙人掌科
属: 子孙属
生物学特征:
球体小巧玲珑,扁球形,其上无棱,而是许多螺旋状排列的疣状小突起,密被灰白色或黄色的的细短刺。花生于球体基部,花小但量大,并且鲜艳。
矮小扁球状仙人球。球体基部极易分生子球,常形成大型群生株,故得名子孙球。球体绿色。棱底由螺旋状排列的疣构成,疣的顶端为刺座,生有灰白色细短刺。花多,从球茎的中下部开出,漏斗状,鲜红色。花期3-5月。冰果。
习性:
原产南美洲的高山地区。性喜通风、喜阳光充足的环境,不耐强光直射。要求排水良好的石灰质土壤。
性强健,适应能力强。
产地分布 :
原产南美阿根廷西北部。
橙红子孙球为仙人掌科子孙球属(也称宝山属)植物,植株群生,呈小球状,单个球体直径约4厘米,表皮绿色,有螺旋状排列的细棱,刺座密集,上有白色细刺,球顶稍有凹陷。花着生于球体下部的刺座上,花朵橙红或橙黄色,花期春夏,常数朵同时开放,犹如花环围绕球体,非常美丽。其管理也较为简便,是一种适合家庭栽培的小型仙人球。
橙红子孙球原产玻利维亚,喜温暖、干燥和阳光充足的环境,不耐寒,忌水湿,耐干旱和半阴。生长适温20至25度,生长期要求有充足的阳光,家庭栽培可放在南阳台或南窗台,若过于荫蔽会使球细长,开花稀少甚至不开花,即是盛夏也不必遮光,但要通风良好。保持盆土湿润而不积水,浇水时不要从球顶淋水,以免水积存在球体顶部的 “小坑”内,造成腐烂。每月施一次“低氮,高磷钾”的复合肥。冬季移至室内光线明亮处,维持8至10度的温度。节制浇水,使植株休眠,以使来年多开花。
每年春季翻盆一次,翻盆时将根系剪去一半,晾2至 3天后,栽入新的培养土中,培养土用园土、腐叶土(可用市售的君子兰土代替)各1份,粗沙或蛭石2份混合配制,并掺入少量的骨粉、碎蛋壳等石灰质材料。
橙红子孙球的繁殖可在生长季节掰取仔球,晾干伤口后进行扦插,成活率很高,但生长较为缓慢,开花也迟。为加快生长速度,早日开花,可用三棱箭(有称量天尺、三角柱)、草球等作砧木进行嫁接,效果很好。
种类:
同属观赏价值较高的有:
熏宝球(R.xanthocarpa):球体较子孙球大,密被白色短刺,红色花较小。
翁宝球(R.sen-nilis)与熏宝球相似,但密被细长的白刺,红色花比熏宝球的略大。
锦宝球(R.chrysacantha):球体密被黄色细刺,小花粉红色。
伟宝球(R.grandiflora):花深红色,直径达6厘米。
中华芦荟 斑纹芦荟
学名:Aloe vera L.var. chinensis(Haw.)Berg.科属:百合科
中华芦荟又称斑纹芦荟,是库拉索芦荟的变种。
分布:
在我国云南元江、福建闽南和广东沿海等地区有一定面积的栽培。
特征:
与库拉索芦荟相比,它的叶片较为细长,叶汁同样具有药用和美容价值,嫩叶可做芦荟色拉原料食用。
这种芦荟分蘖能力较强,也有一定的适应性,但产量低,叶肉没有库拉索丰厚。
但 中华芦荟是芦荟中的自然变异品种在中华芦荟肥厚的叶子中含有大量黏液,黏液中营养丰富,具有很强的药用价值,并且还具有保健和美容作用。
因此开发出许多芦荟的系列产品,种植芦荟也具有相当可理的经济效益。
比如:
中华芦荟茶,它是具有保健功能的绿色饮品,国家专利产品,不添加任何色素、香精和防腐剂,辅以甘草调味,经常引用可增强人体的抵抗力,具有排毒养颜、清热降火、保肝护畏等功效。
栽培与养护:
1 喜温暖,怕寒冷,气温降至-1摄氏度时会死亡,但在覆盖的条件下能忍受-3摄氏度的短暂霜冻。
2 喜光,耐旱,过于阴蔽叶片易腐烂。光照尤为重要,光照足,叶子美。
3 2年左右换盆一次,春季换盆。
4 盆内以腐叶土、粉碎黏土、珍珠岩1:1:1比例配置,忌潮湿环境。
5 对土壤要求不严,土壤过湿或积水会导致植物根叶腐烂。
6 入秋后要控制浇水,冬季要放在向阳的室内,保持5摄氏度以上,盆稍干。
7 盆栽只要施足底肥,生长期就不需要更施液肥了。
8 盆栽虽不需肥土,但也要适当施肥,在潮湿肥土中生长时则叶片肥厚浓绿,十分强健。
芦荟可分两大类:药用类和观赏类。
药用类芦荟植株粗大,有的高过人头,主要用来制造药物和化妆品;
观赏类的芦荟,体形袖珍,植株矮小。
常见的栽培品种有翠花掌,株型较小,暗灰绿色的叶子上有白色斑纹犹如鸟类羽毛一样,非常美丽;要锉芦荟,叶面上有突起小点如同要锉,是比较耐寒的一种。据介绍,在众多的芦荟中,只有4个品种和一个变种可用于食品、医药和美容,它们是翠叶芦荟、好望角芦荟、木剑芦荟、皂素芦荟和中华芦荟。
玉翁
科属:仙人掌科学名:Mammillari hahniana
原产地:墨西哥高原中部
形态特征:
多年生肉质草本。植株单生,圆球形至椭圆形,体色鲜绿。
球径10~12厘米,具13~21个圆锥形的疣状突起,呈螺旋形排列的棱,疣腋间有15~20根3~4厘米长的白毛,新刺座有白色茸毛,白色刚毛状辐射周刺30~35枚,尖端褐色的中刺2~3枚。
春季桃红色小型钟状花围绕球成圈开放,花径1~1.5厘米。
花:春季桃红色小型钟状花围绕球体成圈开放,花径1-1.5厘米。
生长习性:
性喜光照充足,球体在充分光照下,越发红艳喜人,但夏季仍应稍予遮荫;宜排水良好的肥沃壤土。
养护:
如盆土过湿,光线过弱,温度过高,都不利其生长。盆土宜用腐叶土、沙壤土,再适量掺些粗砂、石灰土和碎砖屑,可使其生长良好。绯牡丹仙人球平时生长适温24~26℃。冬天一般要入室过冬,只要室内能保持5~6℃的温度,便可安全越冬。
当室内气温接近0℃时,要注意也寒,除控制浇水外,白天必须放于向阳窗口,晚上要注意保暖。在生长期间浇水也不要过多,但长期缺水或供水不足也影响其生长。
用途:
盆栽观赏.
其变异种尚有:
1、长毛玉翁:白毛多又长。
2、无毛玉翁:白毛退化,其余特征均同玉翁
玉树 燕子掌 景天树
学名:Crassula argentea别名:燕子掌,景天树
科属:景天科
产地:
原产非洲南部。
形态特征:
它的茎圆柱形,老茎木质化呈灰白色,嫩枝绿色。叶长椭圆形,略呈匙状,长3厘米至5厘米,宽2.5厘米至3厘米,对生,质厚多肉,无柄。叶色浓绿具光泽。夏秋开花,伞房花序,花白色至浅红色。
生长习性:
喜温暖干燥和阳光充足环境。不耐寒,怕强光,稍耐阴。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土为好。冬季温度不低于7℃。
玉树修剪可根据各人爱好进行。喜树冠圆整丰满的,修剪时剪去徒长枝,过于重叠拥挤枝,使植株外部树冠圆满,内部枝条疏密得当。若树龄长,老干粗壮树冠不太圆整的,可修剪或树桩盆景式的,根据造型需要剪去部分枝叶。
玉树很好养,主要是要多晒太阳。不要浇太多的水。
它适应能力强,极耐干旱,对土壤要求不严。生长期间只需保持盆土稍湿润状态及通风的环境即可,浇水不宜过多,见干后再浇,盆土积水会引起烂根。在夏季盆土过于干燥,也会引起落叶。在栽培过程中一般需肥不多,全年施1次至2次稀薄的液肥即可。
繁殖方法:
扦插法繁殖,在生长季节剪取健壮的嫩枝为插穗,剪下的插穗需放置半天,待伤口稍微干燥后再插于沙土中,约20天左右可生根,成活率极高。
应用:
玉树冠挺拔秀丽,茎叶碧绿,顶生白色花朵,十分清雅别致。若配以盆架、石砾加工成小型盆景,装饰茶几、案头更为诱人。还能生产低分子量氢化合物,加工后可合成汽油或柴油的代用品。
玉吊钟
科属:景天科拉丁名 :Kalanchoe fedtschenkoi ‘Rosy Dawn’
产地与习性 :
原产马达加斯加岛干燥、阳光充足的热带地区。
形态特征 :
多年生肉质草本植物,株高20-30cm,叶片交互对生,肉质扁平,卵形至长圆形,缘具齿,蓝或灰绿色,上有不规则的乳白、粉红或黄色斑块,新叶更是五彩斑斓,甚为美丽。松散的聚伞花序,小花红或橙色。
生长习性:
仅能耐极短期的0℃左右低温,不耐严寒及霜冻。性喜温暖凉爽的气候环境,不耐高温烈日。
喜散光照射,夏日以置于稀疏阳光下为宜,秋季生长旺盛,冬日抽出花序。
华南地区一般可在室外安全越冬,北方只宜盆栽,冬季移入温室内。气温在13℃以上时,方能正常开花供观赏。径叶均为肉质,较能耐旱,不需要经常浇水。
繁殖:
主要用扦插繁殖,以5-6月最好。选用肥厚充实的顶端茎,剪取10-12厘米长,切口稍干燥后插于沙床,约7-10天可生根,根长2-3厘米时移栽上盆。也可叶插,切取单叶,剪口晾干后,斜插沙盆中,插后10天左右长出新根。30天后从叶片基部长出小植株。
栽培:
玉吊钟属短日照植物,每年冬季开花,如光照超过12小时,开花将推迟到早春。春季花后换盆,并整株修剪,控制株高,促使多分枝,在萌发新枝时,浇水可多些。生长期每月施肥1次,少施氮肥,多施磷钾肥,叶片的斑纹更显美丽。盛夏应稍加遮阴,但过于荫蔽,茎叶易徒长,柔软,叶色暗淡缺乏光泽。冬季室温在10-12℃,玉吊钟能正常开花。
病虫害:
常发生茎腐病和褐斑病危害,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洒。虫害有介壳虫和粉虱危害,用4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喷杀。
应用 :
为多肉植物之观叶佳品,小盆栽植,室内观赏。
在华南地区的花期适值元旦、新春以及圣诞、情人节等节日,串串彩钟,玲珑满枝,给节日增添喜庆气氛,引人喜爱。
适宜于作盆花布置厅堂、门前、花台、花架等处或地植点缀花坛、假山等处,景色殊佳。
也是重要的切花,摘枝赠人,表示情有独钟。为一重要的观赏植物资源,是落地生根类开发前景较高的一种。
同类植物的径叶捣烂后,能消炎拔毒,可敷治疮疖诸舯毒。
相关阅读:
玉吊钟 屋顶绿化技术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一栋栋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城市的石湿森林热岛效应更加明显,为增加绿地面积,对屋顶绿化,天台绿化等的需求更加强烈。目前屋顶绿化的应用技术主要集中在种植基质的改良及新型屋面、新的野生绿化资源植物发掘及应用方面,这些传统的绿化技术,对于城市里为数不少的旧式楼房屋顶的绿化来说,就显得不适合,因为,这些楼房的屋顶荷载能力小,对于城市中新建的楼房,房地产开发商一般都有进行屋顶绿化的规定和要求,开发商出于经济成本上的考虑,也需要重量轻、成本低的屋顶绿化技术,这些要求是目前的屋顶绿化技术所不能解决的。
我们提供一种建造重量轻、成本低廉的景天科植物玉吊钟屋顶及其绿化技术,用以解决城市各类型屋顶的楼面绿化问题,以增加城市绿化面积,改善环境质量。
屋顶绿化技术实施方案如下:
依据屋顶需要绿化的面积,先用2至3cm厚的木方条制成简易框架,中间分隔为长40至50cm的方框,然后固定在楼面上,在框架内铺上15至20mm厚的泥炭土、沙壤土混合物作为植物的生长层,泥炭土、和沙壤土的体积比为1∶1,然后按以下方法操作:
1.取下玉吊钟葡萄茎上的生根小植株植入种植土中;
2.扦插时,剪取4至5cm长的肥厚充实的顶端茎,切口干燥后插于种植土中,约7天可生根;
3.叶插时,切取单叶,切口晾干后,斜插入土,插后10天左右长出新根,约30天长出小植株,浇水保持土壤湿润约1个月,并适当修剪或摘心,以控制其高度及促进分枝,此外,无需其它后期管理。
玉吊钟屋顶绿化的基本原理:
从生理态学原理看,该植物为一肉质植物,具有强大的耐旱耐瘠耐浅薄土壤能力,适于建造薄土层的轻型屋顶植被;从生物学原理看,该植物植株低矮,葡萄根及茎上易于形成数量众多生根小植株,茎、叶亦可作为繁殖材料,繁殖材料丰富,繁殖容易,易于形成新植被。
该绿化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1.重量轻,选用的基质材料及种植材料均较轻较小,且是建造薄土层植被,因而形成的屋顶植被重量非常轻,所增加的屋顶复荷非常小;
2.适用范围广,形成的屋顶重量轻,适用于所有类型的屋顶绿化;
3.建造及维护成本低廉,所用材料容易取得,价格便宜,所选植物抗逆性和适应能力强,无需后期管理;
4.该技术符合环保要求,所用材料均为天然生物材料,不对环境造成破坏;
5.外形美观,植株低矮,仅高20至30cm,茎叶密生,叶色亮丽多变,开花时,亭立的花序,盛开朵朵橙色小花,异常诱人,甚为美观。
玉吊钟屋顶绿化技术,是因人居环境改善的需求而产生,也是环境保护的有力措施,因此市场前景广阔。
英冠玉 翠绿玉
科属:仙人掌科南国玉属别名:翠绿玉
产地:巴西
形态:
英冠玉外皮蓝绿色,刺座排列密,花漏斗状,开于球顶,花鲜黄色,极艳丽,开花容易。
土壤:
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通透性好的沙质土为佳。
水分:
保持盆土稍干燥,不要过湿。
日照:
喜光照,夏季要进行适当遮荫。
温度:
如保持土壤干燥,冬季不你于8度能安全越冬。
肥料:
在生长期放肥2-3次,以复合肥为主,如施用有机肥更好。
应用:
花色美丽,适合家庭盆栽。
眩美玉
科目:仙人掌科南国玉属原产地:巴西
形态:
植株单生,圆球形至椭圆形,球径6-8厘米,高10-12厘米,体色暗绿色。具13-15个圆疣状的浅棱。辐射状周刺8-10枚;无中刺;新刺黄褐色,老刺灰褐色。花:春夏季节顶生紫红色钟状花,花径3-3.5厘米。
习性:
本属均喜阳光充足的生长环境,但夏季高温高热时节宜适当遮阳,生长期需要较高的空气湿度。
养护:
为保持其株体干净美观,最好栽培在温室、玻璃橱内或用透明塑料薄膜袋罩住植株。适应富含腐殖质的透水性良好的砂壤土。冬季保持盆土稍干燥,可耐3°C低温。因大都不易孳生仔球,通常采用嫁接苗球切顶促生仔球后,取下仔球嫁接繁殖。
繁殖:
因大都不易孳生仔球,通常采用嫁接苗球切顶促生仔球后,取下仔球嫁接繁殖。由于开花多,易结果,收集到的种子可当年播种,出苗率高,小苗生长不太慢,若将小苗早期嫁接催长,生长快捷,并可提早见花。
由于开花多,易结果,收集到的种子可当年播种,出苗率高,小苗生长不太慢,若将小苗早期嫁接催长,生长快捷,并可提早见花。
用途:
可做小型盆栽观赏。
蟹爪兰 蟹爪莲 仙人蟹爪 圣诞仙人掌
【别名】 蟹爪莲、仙人蟹爪、圣诞仙人掌【学名】 Zygocactus truncatus
【科属】 仙人掌科,蟹爪属
【概况】
蟹爪兰又名圣诞仙人掌、蟹爪莲和仙指花,为仙人掌科蟹爪兰属植物。其开花正逢圣诞节和元旦,花朵娇柔婀娜,光艳若倜,明丽动人,特别受人们的喜爱和赞美。
在日本、德国、美国等国家,蟹爪兰已规模性生产,成为冬季室内的主要盆花之一。近年来,日本和德国选育出不少新品种供应市场。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引种蟹爪兰,目前在沿海城市天津、大连、青岛、上海、广州、厦门等地已有小批量生产。
【形态特征与品种】
蟹爪兰为附生性小灌木。叶状茎扁平多节,肥厚,卵圆形,鲜绿色,先端截形,边缘具粗锯齿。花着生于茎的顶端,花被开张反卷,花色有淡紫、黄、红、纯白、粉红、橙和双色等。近年来,英国、法国、德国、美国、日本和丹麦等国的花卉育种家,都做了大量的杂交育种研究,选育出200个栽培品种。
常见的有白花的圣诞白(WhiteChristmas)、多塞(Dorthe)、吉纳(Gina)、雪花(Snowflake),黄色的金媚(GoldCharm)、圣诞火焰(ChristmasFlame)、金幻(GoldFantasy)、剑桥(Cambridge),橙色的安特(Anette)、弗里多(Frida),紫色的马多加(Madonga),粉色的卡米拉(Camilla)、麦迪斯托(Madisto)和伊娃(Eva)等。
常见的同属观赏种有茎淡紫色、花红色的圆齿蟹爪兰(S.crenatus),花芽白色、开放时粉红色的美丽蟹爪兰(S.delicatus),花洋红色的红花蟹爪兰(S.altensteinii)。还有拉塞尔蟹爪兰(S.russelliana)、巴克利蟹爪兰(S.buckleyi)、钝角蟹爪兰(S.obtusangula)和圣诞仙人掌(S.bridgesii)等,它们既是观赏种,又是育种的好材料。
同时,根据花期的早晚,蟹爪兰又分为早生种、中生种和晚生种。蟹爪兰的花期从9月至翌年4月,鲜艳绚丽的蟹爪兰给人们带来了春天的气息。
【生物学特性】
蟹爪兰原产南美巴西。属附生类仙人掌,在自然环境中,常附生于树上或潮湿山谷,因而栽培环境要求半阴、湿润。夏季避免烈日暴晒和雨淋,冬季要求温暖和光照充足。
土壤需肥沃的腐叶土、泥炭、粗沙的混合土壤,酸碱度在pH5.5~6.5。蟹爪兰的生长期适温为18~23℃,开花温度以10~15℃为宜,不超过25℃,以维持15℃最好,冬季温度不低于10℃。蟹爪兰属短日照植物,由此在短日照条件下才能孕蕾开花。蟹爪兰在原产地由鸟类授粉,室内栽培时需人工授粉才能正常结实。
仙人指
学名:Schlumbergera bridgesii科属:仙人掌科仙人指属
产地:
原产南美热带森林之中,世界各国多有栽培。
习性:
喜温暖湿润和荫蔽的环境,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为短日照植物,冬季开花。夏季要控制浇水量。生长适温18~22℃,越冬温度一般不低于8℃即可。
特征:
扁平茎节淡绿色,长3厘米至3.5厘米,宽1.5厘米至2.5厘米,有明显的中脉,边缘浅波状。花为整齐花,长约5厘米,红色。花期2月,正逢圣烛节,因此也称“圣烛节仙人掌”。为多年生肉质植物。仙人指为附生性仙人掌类肉质花卉,多分枝,茎节扁平下垂,花瓣张开反卷,着生茎节顶端两侧,花色丰富,常见栽培有紫红、粉红、橙红等,以紫红花栽培较为广泛。花期冬春季。浆果梨形,光滑、暗红色,果熟期4~5月。
养护:
从立春前后到夏初是仙人指开花和长变态茎的季节,一般元旦前后始花,2月盛开,3月底4月初开花完。由于花期长,开花量大,室内空气干燥,因此一周左右用与室温相近的水浇一次,保土稍润即可,不可过湿渍水。
每日或间日中午向变态茎喷水一次(开花时亦喷),以茎叶上有小水珠而不下滴为度(以下相同)。每10天还可在喷水中加入两三滴花卉营养液或微量磷酸二氢钾。坚持喷水,花后茎叶不会蔫萎干瘪,很快转入营养生长。未喷水者花后茎叶瘦薄干瘪下垂,遇此情况不宜施肥,也不宜多浇水,可每日或间日向茎叶喷水一次,10天左右喷水时加2至3滴花卉营养液或3、4粒尿素,2个月左右可恢复长势。
由于仙人指花多、花期长,开花时亦可少量施肥,以磷钾肥为好,忌单施氮肥,这样后期才不致因缺乏营养而落蕾,保持前后期花都艳丽。花谢完后,最低气温稳定在8℃左右时可出室,置于通风良好日照充足的阳台上或庭院内,不能久放室内。出室后如茎枝过长、过密,可在此时疏剪,翻盆换土亦在此时。
茎枝开始发新叶时,水肥管理要跟上,3至5天浇一次水,以盆土稍湿润而不渍水为好,隔日或隔2日向茎叶喷一次水,10天左右施一次肥,最初两次以氮肥为主,以后则施用磷钾为主的复合肥或营养液,坚持薄肥勤施,直至6月底7月中停发新叶为止。
用途:
仙人指株形优美,花朵艳丽,能在阳光不足的室内栽培,可用于装点厨房,客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