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 发表于 2006-12-20 23:19:11

高芦荟

学名:Aloe excelsa Berger

科属:百合科

特征:

芦荟,为阿拉伯语allcoh演变而来,是一种民间药草,自古以来深受人们的喜爱。

“芦”其中文意为黑的意思,而“荟“是聚集的意思。

高芦荟是芦荟的一种,叶子切口滴落的汁液呈黄褐色,遇空气氧化就变成了黑色,又凝为一体,所以称作“芦荟”。

它是一种科属多年生常绿多肉质草本植物。历史悠久,早在古埃及时代,其药效便被人们接受、认可,称其为“神秘的植物”。

高芦荟是百合科多年生常绿多肉质草本植物。叶簇生,呈座状或生于茎顶,叶常披针形或叶短宽,边缘有尖齿状刺。花序为伞形、总状、穗状、圆锥形等,色呈红、黄或具赤色斑点,花瓣六片、雌蕊六枚。花被基部多连合成筒状。

生长习性:

喜阳,耐旱不耐寒,怕涝。

用途:

高芦荟可用来制作高级化妆品。

大山 发表于 2006-12-20 23:19:53

佛甲草 垂盆草 万年草

学名:Sedum sarmentosum

别名:垂盆草,万年草

科属:景天科

产地:我国东北,生长于山坡或岩石上。

生长习性:它生命力强,耐旱,极易栽种。

形态特征:

茎匍匐,覆盖地面,碧绿的小叶宛如翡翠,整齐美观,既可作为盆栽欣赏,也可作为露天观赏地被栽植。

多年生草本。属多浆植物,含水量极高,其叶、茎表皮的角质层具有超常的防止水分蒸发的特性,即使在夏季干旱的屋顶上也无需浇水。其耐旱时间可长达1个月,而与佛甲草同时栽培的其它杂草早已干枯死亡,佛甲草却安然无恙,保持着勃勃生机的绿色。

管理粗放,只须5cm以下的营养层,少一点的甚至只需要2~3cm。

繁殖方法:

佛甲草常以分株和扦插法繁殖,皆易成活。

小苗上盆时用肥沃园土加少量河沙即可。在阳光充足的地方,叶色黄绿,若放置在稍荫处,则叶为绿色。如果长时间过于荫蔽,则茎蔓易徒长,节间长,不充实。此草在开春萌发时,要多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以后要干些,因为它很耐旱。生长季每月浇一次粪肥,则可生长得茎蔓四壁,青翠旺盛。至初夏时,黄花满盆,效果颇佳。它在冬季时,可耐零下10度低温,所以,长江流域栽培它,只要放置在背风向阳处,盆土不要太干,就能安全越冬。

用途:

佛甲草主要应用于屋顶绿化及公路和水泥边坡绿化,具有耐寒、耐热、耐旱、耐瘠且投资少、绿化效果好、环保、易管理等特点。

应用于屋顶绿化,采用无土栽培,负荷极轻,可取代传统的隔热层和防水保护层。佛甲草生长在仅为30毫米厚的特殊的生长基质上,种植成活后,无需浇水、施肥、管理,根本不会生虫。有国际先进水平良好的绿化和隔热效果 。

今年,我区种苗基地场引进试种了6个佛甲草品种,经过精心管理,试种获得成功。现在这几个品种的佛甲草均长势良好,表现出了较强的适应能力。在此基础上,科技人员将通过品种比较,筛选出适合我区种植的草种,为今后屋顶绿化的推广提供更多的草种选择。

大山 发表于 2006-12-20 23:20:38

翡翠珠 一串珠 绿之铃

学名:Senecio rowleyanus Jacobsen.

别名:一串珠绿之铃

科属:菊科千里光属

产地: 原产西南非洲

形态特征:

为多年生常绿匍匐生肉质草本植物。茎纤细,全株被白色皮粉。叶互生,较疏,圆心形,深绿色,肥厚多汁,极似珠子,故有佛串珠、绿葡萄、绿之铃之美称。头状花序,顶生,长3~4厘米,呈弯钩形,花白色至浅褐色。

翡翠珠叶子呈珠形,玲珑秀丽,一串串排列在细长茎蔓上,拖曳下垂,四季青翠,幽雅别致。

花期:12月至翌年1月。

生长习性:

翡翠珠性喜富含有机质的、疏松肥沃的土壤。

在温暖、空气湿度较大、强散射光的环境下生长最佳。忌荫蔽、忌高温高湿、忌干旱,生长适温为18~25℃。

繁殖:

可用扦插法,春秋二季均可进行,但以10-11月最好。将插条剪成5-8厘米长,插入细砂中,喷足水保持湿润。在温度20℃时,2-3周生根,3周后即可移栽。栽培土壤要求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可用腐叶4份、细砂1份、鸡粪和豆饼少量,搅拌均匀后使用。

种植时,在花盆底部放二块瓦片,放入1/3营养土,压实,把生根的插条放入盆中,再加1/3多一些的营养土用手压实,用喷壶喷水,第一次一定要喷足水,以后见于再浇。每隔10-15天施一次腐熟的人粪尿,粪水比例1:4或施二、三粒尿素。在夏季7月中旬至8月中旬气温达32℃以上时,生长缓慢以至停止,这时应控制浇水量防止烂根,并放置于荫凉通风处,使其安全越夏。冬季要移入温室,或放置于8一10℃以上的室内。

应用:

翡翠珠用小盆悬吊栽培,极富情趣,一粒粒圆润、肥厚的叶片,似一串串风铃在风中摇曳,是家庭悬吊栽培的理想植物

大山 发表于 2006-12-20 23:21:25

非洲芦荟

学名:Pachypodium geayi

产地:马达加斯加岛西南部

科属:夹竹桃科,棒槌树属

种类:

非洲芦荟是一种多年生百合科多肉质的草本植物

产地:   

原产非洲沿海,大陆干旱地区、印度、西印度群岛也有生长。

价值:   

芦荟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又有良好的治病、健身、美容作用,深受人们喜爱。

自古以来就因其具有神奇的药用价值而被称为“植物世界的药房”。

据资料记载,4000多年前,芦荟被非洲当地居民当作泻剂使用。德国籍的古埃及学者那比鲁斯在查金字塔的木乃伊棺中发现的纸莎草故书中就记载着芦荟的药效,这是人类发现最早的有关芦荟记载的文字。

主要品种介绍:

非洲芦荟是芦荟中的 一种,还有库拉索芦荟(AloeveraL.)一般称为巴巴芦荟,翠叶芦荟 ,又称真芦荟、沙漠百合。它是目前应用在食品、药品和美容方面最广泛的品种,原产于非洲北部地区,现在美洲栽培最多,日本、韩国和我国台湾、海南岛也都有大面积商业化栽培,主要用于提取芦荟原汁、芦荟是中药老芦荟的的原植物。后来由于人工选择的结果,在库拉索芦荟中,又选出不少变种,如中国芦荟、上农大叶芦荟等。

中华芦荟:中华芦荟也叫斑纹芦荟,我国南方许多地区有栽培。中华芦荟和巴巴芦荟十分相似,是巴巴芦荟传入我国后,经长期的自然选择而形成的一个变种,对我国的气候条件有很强的适应性。

上农大叶芦荟:上农大叶芦荟是上海农学院植物科学遗传育种研究室从美国引入的巴巴芦荟选出的栽培变异类型,幼苗期叶背面和叶面均有白色斑点,成株后白斑消失。上农大叶芦荟生长速度快,具有极大的开发利用价值。在盆栽条件下,分蘖能力极弱,主茎不分枝,因此自然繁殖慢。

木立芦荟:木立芦荟主茎明显,外形像直立的树木,由此得名。日本栽种较多,我国东北地区也有栽种。

青鳄芦荟(开普芦荟):青鳄芦荟原产非洲开普顿地区,又称开普芦荟,也叫好望角芦荟。因为开普芦荟的干块为棕黑色,质地疏松,和库拉索芦荟干块不同,所以被称为新芦荟。

大山 发表于 2006-12-20 23:22:23

芳香玉 香花球

中文名:芳香玉

科属:仙人掌科长疣球属

别名:香花球

简介:芳香玉为小球形,球径6-7厘米,花淡黄色,花径3-4厘米,花期4-5月。

产 地:墨西哥

形态特征:

芳香玉为小球形,球径6-7厘米,花淡黄色,花径3-4厘米,花期4-5月。

土壤:要求排水良好的肥沃沙壤土。

水分:水份不宜太多,一般保持盆土干燥,防止植株徒长。

日照:喜阳光充足,在夏季要适当遮荫。

肥料:每月施肥一次,以复全合肥及有机肥为主。

温度:夏季一般不要阳光直射,冬季保持温度在10度以上。

应用:

小型种,适合盆栽置于案头、书桌和几案上观赏

大山 发表于 2006-12-20 23:23:25

短叶虎尾兰 弓玄麻 小虎兰

學名:Sansevieria trifasciata cv. Hahnii

英名:Bird's nest sansevieria 

科屬名:龍舌蘭科虎尾蘭屬

別名:弓玄麻小虎兰

产地:

原产印度东部和斯里兰卡,亚洲也有栽培.

生长习性:

喜温暖湿润和阳光充足环境。不耐寒,耐干旱和半阴,忌积水和雨涝。要求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土。冬季温度不低于10℃。

植物特性:

多年生肉質草本植物,是虎尾蘭的矮性變異種迷你型品種,植株低矮生成簇,高僅10~20cm左右,具短縮莖.

葉:單葉,葉自根際叢生出,闊披針形,先端漸尖、短尾尖,葉基截形,暗綠色,其上有黃色或灰綠之橫紋,葉厚革質,表面光亮。 

花:呈總狀、穗狀束生,花軸自葉叢中抽出,花色為白色至淡綠色,花期:全年。

繁殖:

常用分株和扦插繁殖。分株,可在春季换盆时进行,将过密株丛切割开来,基部应带根茎,若须根多的可直接盆栽,如须根很少,可暂栽于沙盆中,待长出新根后再上盆。扦插,以5-6月为好,选取健壮、肥厚叶片,剪成5-6厘米一段,插于沙床中,露出1/2,插后约4周生根,成活率高。

栽培 :

分株或扦插幼苗盆栽后不宜多浇水,否则易引起根茎腐烂。夏季从根茎上长出新株后,浇水可多些。每半月施肥1次。盛夏高温季节,稍加遮阴喷雾,叶片鲜嫩翠绿。冬季放窗台或室内向阳处可继续生长,应严格控制浇水。水分过多和低温,叶片发黄,甚至死亡。一般栽培3-4年后需重新发株更新。

用途 :

盆栽觀葉植物供室內外擺飾、庭園花壇種植亦佳。

短叶虎尾兰叶丛矮小,叶片短而宽,回旋重叠,叶面斑纹清新雅致,是装饰窗台、阳台或书桌的理想绿色材料。

大山 发表于 2006-12-20 23:24:38

帝冠

形态特征:

茎粗14-15厘米,根粗大,变态茎形如陀螺,瘤状突起呈三角形,坚硬,非常特殊。

帝冠植株单生,属小型种.

繁殖:

常用播种和嫁接繁殖。播种,以5-6月进行最好,用室内盆播,播后7-8天发芽,但幼苗生长很慢,种子结实率低。嫁接,在6-7月进行,砧木以量天尺为好,接穗采用帝冠成年植株截顶促生的子球,由于帝冠肉质坚硬干燥,操作要快,嫁接后保持较高的空气湿度,可提高成活率。

栽培:

帝冠根粗大,盆栽采用深盆,盆土以腐叶土、粗沙、碎砖和少量骨粉为好。盆底多垫瓦片,有利于排水。帝冠生长较慢,一般2-3年换盆1次。生长期可充足浇水,需充足阳光。但切忌盆土积水。每月施肥1次。冬季要求冷凉,但不能低于5℃。盆土保持干燥。

病虫害:

有炭疽病和根腐病危害,可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洒。虫害主要是红蜘蛛危害,用25%杀虫脒水剂1000倍液喷杀。

应用:

帝冠植株单生,它是仙人掌植物中的代表种。

盆栽帝冠可点缀窗台、书桌和案头,作为小摆设。


相关阅读:


                                                                                 浅谈帝冠莳养


据文献上介绍,帝冠原产北美墨西哥塔毛利帕斯州维多利亚城附近山区,其生态环境与岩牡丹属的种类相同。仙人掌科帝冠属只有一个种:帝冠。

帝冠植株单生有粗大锥状根,众多疣突呈莲座状螺旋排列。还有缀化植株的变异现象产生。在人工养殖中也产生了小疣、长绒、斑锦(有黄绿相间、纯黄、纯白、红叶)等园艺品种。

徐民生先生与谢维逊先生在所著的《仙人掌及多肉花卉栽培问答》一书中曾介绍,帝冠曾一度被国外掌类爱好者评为掌类花卉的四大名种之一。

如何莳养掌类花卉的经典品种帝冠,近十几年来、许多专业工作者和业余爱好者多有论述。但遗憾的是大多专业性较强的文章只是从广义上泛泛地介绍帝冠在原产地的生长环境、生长习性和基本养植方法,不可能对某一特定地区谈这个问题。而不是武汉地区的爱好者在谈到养植方法时,也只是根据作者自己所处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而言,因此又带有地域的局限性。具体涉及到武汉市这个在全国有着三大火炉之称的特殊地理位置、特殊气候条件下如何莳养帝冠品种,目前尚无具有针对性较强的经验体会见诸文字。

作为一个武汉地区的掌类花卉的爱好者,感到自己有义务将这几年栽植帝冠品种的体会讲出来与广大掌类爱好者共同探讨。虽有班门弄斧之嫌,但目的是为了与武汉地区及与武汉地区气候环境相仿地区的掌类爱好者进行交流、共同提高掌类花卉的养植水平。

在武汉市栽植帝冠品种的历史并不是很长,十几年前,一株三棱箭嫁接的帝冠还是不易找寻的稀罕之物。实生苗的帝冠进入爱好者的家庭养植,却是近五、六年的事。我搜集帝冠品种是从五、六年前开始的。第一次购得的是几株嫁接帝冠,因为三棱箭的砧木较长,故直接将接穗拿下、留下长的砧木。当时是12月中旬,砧木表面吹干后的十来天就发出新根。记得当时是以加鸽粪沤制过的煤渣份混合后上盆栽植的。上盆后置于朝南的阳台上莳养,第二年,随着植株顶上绒毛越长越密,不断开出纯白色的小花。笔者在每年换盆时见到用中等颗粒的培养土栽植的落地接穗根系较密,而且穿过盆底的排水孔。

帝冠较之落地帝冠根系更加粗壮。因此,在栽植时要用比落地帝冠要深一些的盆,以满足根系不同的需求。经两年的栽培,帝冠与落地帝冠所开出的花色也有不同,其花中白里透出红色。从近两年的栽植情况看,实生苗初购时小于先购进的嫁接帝冠,但在以后的几年里,实生株的生长速度明显比落地帝冠快,而且超过了后者。

帝冠接穗不易发根,或是生根栽植以后又烂根,有的甚至接穗发生腐烂。经笔者多次到几位花友的家中查看发现:不来根的原因有的是因为从砧木上切下接穗发根的季节不对;有的是因为接穗发根时基质过度潮湿或浇水过多导致髓心腐烂,致使今后发根困难。还有的是因为将生了根后的接穗用非常细的培养土栽植,土壤遇水后引起板结、根系完全不能透气、致使落地接穗的根系发生腐烂。在有的花友家中还发现,将落地或实生帝冠栽植在过于密闭、潮湿甚至阴蔽的多层玻璃柜内,笔者看到的是球体拔长、疣突变小、顶上无毛,球体下、中部长有锈红斑点。经询问其整个生长期都难以见花,这样的栽植方法当引起爱好者的注意。

在武汉地区,掌类植物接穗发根的季节。接穗从砧木上切下时最好选择在晴天里进行,并要留下长的砧木,或是用小刀细心刮去木质髓心周围的茎肉,切下和处理后的接穗不要急于栽植,而是要在阳光下晒干或风干砧木上的伤口,在阴雨天切下的接穗还要以硫磺粉或木炭粉涂抹处理并用电吹风快速吹干伤口。接穗上砧木或髓心的伤口愈合后方可置于略潮潤的沙上或是置于阴处刚生根的接穗不要急于过多浇水,因此时接穗的根系较弱,过多浇水必然会引起根系腐烂。

帝冠落地接穗的管理并不是很难,如要您栽植的帝冠疣阔刺长、毛多花好就必须注意以下几个环节:一是光照充分但不直接曝晒,以防曝晒后疣变成红褐色、过度干缩而停止生长,有时还易生红蜘蛛。二是不过阴、在家庭栽植的环境中尽量将帝冠置于光照较好的地方养植,以防球体陡长,疣突变小。三是不过湿,密闭玻璃缸、柜养植的帝冠要经常开盖透气,以防毛刺过早脱落、球体下部长锈斑,尤其要防止因过潮湿引起的冬季受冻和夏季闷缸而引起烂根。简而言之,帝冠作为园艺品种栽植的要求是:喜光而不可直晒;喜干而不可太干;怕湿而不可不湿;耐寒而不可受冻。

大山 发表于 2006-12-20 23:25:47

大苍角殿

学名: Bowiea bosubilis

科属:百合科苍角殿属植物

产地:产于南部非洲的干旱地区

形态特征:

大苍角殿多年生肉质草本。具大型的淡绿色肉质球茎,直径20—30厘米。球茎顶端簇生石刁柏状纫长的绿色枝条,缠绕攀援,枝上有细小绿色线状叶,叶和枝旱季脱落。花绿白色,只有0.8厘米大。

用途:

本种株形奇特,是多肉植物中一个著名代表种,也是目前国际上最流行的茎干状多肉植物的代表种之一。对光线要求不高,非常适合家庭栽培。球茎内含有治疗心脏病的药用成分。

生长习性:

喜冷凉,主要生长期为早春及晚秋。要求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

当休眠期枝叶枯黄时浇水要节制,但不像有些番杏科种类那样要求特别干燥。


苍角殿与大苍角殿的比较分析:

形态上:

蒼角殿對於一般人來說,可是從來沒聽過的植物,但對於多肉植物的愛好者來說,它可是赫赫有名呢!為百合科蒼角殿屬,多年生草本的多肉植物,原產於南非及坦尚尼亞,其特色是有一個綠色的大鱗莖,直徑約5~8公分,從鱗莖頂端長出細蔓,纏繞攀爬至高處,樣似蓬亂的頭髮,葉片退化成針型鱗片狀,花莖蔓性分支性佳,為綠色,可長至2~3公尺,從先端開出綠白色的小花,直徑約0.5公分左右,花瓣6枚,可見6枚雄蕊及1枚白色雌蕊立於中心;另有一品種,其性狀與蒼角殿完全相似,只不過其綠色鱗莖約有10~15公分大,稱其為大蒼角殿。

习性上:

性喜冷涼,耐寒和耐熱性皆稍差,喜明亮光線,忌陽光直射;於原生地時葉片容易脫落,但台灣因低溫不夠低,葉片不易脫落。兩品種其生長習性剛好相反,蒼角殿為夏眠型,而大蒼角殿為冬眠型。

繁殖上:

蒼角殿可用種子來繁殖,種子稍小,不需覆土,可直播於混合大補帖有機培養土的3.5吋盆中,保持溼度,約10~14天左右發芽,生長期間可施用好康多園藝植物專用配方來當追肥,約12~18個月(鱗莖約1~2公分大),即可換盆,其後注意栽培和管理,給予適當的光線、水分和肥料,讓鱗莖逐年膨大。

要求上:

蒼角殿株型奇特,是多肉植物中相當著名的代表種,它奇特的外型和強健的生長習性,尤其對於光線的需求並不高,相當適合種於室內明亮處。

大山 发表于 2006-12-20 23:26:38

翠绿芦荟 库拉索芦荟

学名:Aloe×delaetii

别名:库拉索芦荟

科属:百合科

翠绿芦荟是百合科多年生多浆肉质草本植物,一年四季常绿,品种有400多种。

产地:

原产地在非洲、地中海沿岸、西印度洋群岛等热带干旱地区,因而芦荟需在温暖低湿的条件下才能良好生长。我国华南地区可露地越冬,长江中下游地区需大棚等保护地栽培加温越冬。

生长习性:

翠绿芦荟怕涝耐旱,怕寒喜暖,因此长江中下游一带栽培要采用大棚保护,在北方寒冷地区冬季还应采取加温措施,使大棚内气温不低于5℃。库拉索芦荟一年四季都可种植,除盛夏高温季节有短暂休眠外,几乎不停地生长。光照调节芦荟是喜光植物,喜欢温暖干燥和阳光充足的环境,其中翠绿芦荟又属中长日照植物,所以应给予充足的光照。但幼苗在夏日强光高温下应适当遮阳。一般日照以8小时以上为宜。北方室内栽培应适当添置照明设施来补充一定的光照。

据文献报道,世界野生芦荟品种大约有300多个,此外还有自然变异和人工杂交的200多个品种。这些不同品种间的形状和性质差异很大,有的象高大的乔木,高达20多米,如高芦荟,非洲芦荟;有的很矮小,高度仅有3厘米,如珍珠芦荟。各种芦荟的叶形,尺寸,叶重,叶肉,及其有效成分变化差异相差达成百倍,上千倍,在这么多芦荟当中,被人们用的最多的是库拉索芦荟。

形态特征:

翠绿芦荟属多年生肉质常绿草本植物。须根系,由不定根组成,株高80-100厘米;茎短,并逐渐木质化,叶肉质,外表是灰绿色,呈莲座状簇生。苗期叶上有白色斑纹,随着长大斑纹逐渐消退。叶为宽披针形,基部宽大,越到叶梢越窄;叶缘有齿刺,齿刺呈白色,老叶刺发褐色,略向上勾曲。冬春季开花,花序从上部叶腋抽出,高60-120厘米,花淡黄绿色,约2.5厘米长,形似管状。

叶片的横切面呈半月形,表面高度角质化,表皮内为栅栏状组织,栅栏组织细胞排列整齐,呈长柱形,栅栏组织的里面是海绵组织(即芦荟凝胶),它是由不规则的大型薄壁细胞组成,含有以丰富的多聚糖为主要成分的粘液物质。

正宗库拉索芦荟苗茎短,株型紧凑;叶片绿色,肥厚汁浓,基部宽阔,先端渐尖,聚生于植株基部,叶上有白色斑点,斑点随叶生长而逐渐消失,到第4年成叶上几乎看不到斑点,叶缘刺锐;总状花序,花浅黄色,一般2月份开花,花期约1个月,不结种子。

翠绿芦荟叶片宽大厚实,叶内海绵组织特别丰富,海绵组织(芦荟凝胶)主要由多糖体构成,多糖体是糖分和蛋白质结合的化合物。库拉索芦荟多糖体的粘性比较大,经过检测分析,库拉索芦荟多糖体的分子量为45万,而另一主要应用的木立芦荟多糖体的分子量为4万,二者相差十倍以上。多糖体进入人体后,能活跃人体生理反应和运动,可改善体质,增强免疫力,预防疾病;而高分子量的多糖体上述效果就更大,对于抗衰老及改善类风湿症状而言,翠绿芦荟的效果更好,因为富含有人体需要的糖蛋白。另外美容效果和外用时的抗炎,镇痛作用也比木立芦荟要好。


用途:

经过长期研究发现,芦荟含有阿苏咪嗪、芦荟素、芦荟甙、单糖多糖类、维生素、氨基酸等多种营养物质。

可用来预防或辅助治疗如高血压、肠胃病、便秘、口腔炎、脚癣、烧伤、烫伤等。在几百种芦荟中,有经济价值的主要有三种:作为饮料和化妆品利用的美国库拉索芦荟;作为医药原料的南非开普芦荟;作为食品和化妆品用的日本木立芦荟。

翠绿芦荟叶肉冷冻干燥粉末无臭无味,现在被广泛用于生产糖果,点心,饮料,保健品,果冻,酸乳,冷饮,酒类,美容化妆品,洗护发用品,护肤防裂防晒用品,沐浴用品,肥皂牙膏等。 

我国能见到的芦荟有中华芦荟、元江芦荟、皂质芦荟、翡翠殿芦荟、不夜城芦荟等,一般作为园艺花卉培养,有一定的观赏价值,而药用保健价值很低,缺乏商业应用价值。

翠绿芦荟是目前开发利用较多,较为热门,有效生理生化成分含量较高的一种芦荟。经欧美、日本等国科学家的长期研究发现,生食或熟食对肠胃起特别的保健作用;如撕其叶片贴敷面部或烧伤、烫伤部位,可起到柔嫩皮肤、治愈伤口及保湿的作用;还可用于加工化妆品、洗发水、饮料、等,是一种纯天然特效保健品。

大山 发表于 2006-12-20 23:27:43

朝雾阁

科目:仙人掌科仙人指属

原产地:南美洲的巴西南部山区

形态:

植株呈柔弱攀附生长,具扁平茎节,长3-3.5厘米,宽1.5-2厘米,有明显中脉,体色淡绿色,边缘浅波状。花:呈红色色整齐花,花长5厘米左右,花期春节期间。
  
一从形态上区分:

仙人指与蟹爪兰的区分:仙人指的茎节边缘只是呈浅波状,花是整齐花,果实4棱;蟹爪兰的茎节边缘具尖齿形,形态如螃蟹爪子,花筒弯曲,花形较大且长,果实长圆形,不具棱。

二   从花期不同来区分:

仙人指通常在春节期间开花而被人们称为“迎春花”而蟹爪花期大都在圣诞节,被欧美国家称为“圣诞节仙人掌”仙人指和蟹爪兰一样深人们的喜爱而栽培非常广泛。

朝霧閣也是國內常見的台木,目前虎頭山花市葉老闆較高級品種都採朝霧閣嫁接,其特點如下:

A.維管束大而明顯,方便嫁接。

B.接穗與台木皆不易木質化,可長久嫁接。

C.接穗生長速度明顯不如三角柱。

D.台木價格較高,且繁殖速度慢,不易培植大量台木。

E.刺較細,也比較容易折斷,形成嫁接操作時的困擾。

[ 本帖最后由 大山 于 2006-12-20 23:29 编辑 ]
页: 1 2 3 4 5 [6] 7
查看完整版本: 花气逼人之~多汁多浆植物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