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细雨如丝

中国传世山水名画全集——宋

[复制链接]

402

主题

3528

回帖

1万

积分

巡抚

积分
19180
 楼主| 发表于 2006-11-2 23:22:46 | 显示全部楼层
《溪山清远图》
宋 夏圭 纸本水墨 纵46.5厘米 横889.1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夏圭早年工人物画,后来以山水画著称。在构图方面,夏圭善于剪裁与美化自然景物,善画“边角景”,他与马远同时,号称“马夏”,也称“马一角,夏半边”。为“南渡四大家”之一。《溪山清远图》构图疏密相间,剪裁巧妙,笔法坚挺峭秀。其笔墨苍古,墨气明润,点染烟岚,恍者欲雨,树石浓淡遐迩分明。由于运用更多的水分(同马远相比较),于是就更具有“墨汁淋漓”的效果。其皴法为“拖泥带水皴”或“带水斧劈皴”,是先用水笔,再用墨笔渲染。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2

主题

3528

回帖

1万

积分

巡抚

积分
19180
 楼主| 发表于 2006-11-2 23:23:38 | 显示全部楼层
《临流赋琴图》
宋 夏圭 纸本设色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董其昌在《画眼》中称赞夏圭的独创性:“夏圭师李唐而更加简率, 如塑工所谓减塑者。其意欲尽去模拟蹊径, 而若灭若没、寓二米墨戏于笔端。” 夏圭在进行山水画创作时, 善于用焦墨皴擦表现淡无而雄秀的景色, 用类似焦点透视的平远法布局, 大面积的使用空白, 极简约地在空白中描写远山和对岸的空旷隐约, 形成空旷秀雅而又空灵的神韵。《临流赋琴图》表现的是溪旁古树下一士人扶琴吟诵之状, 笔法劲健, 墨色淋漓, 观之如闻铮铮然流水弹琴之声。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2

主题

3528

回帖

1万

积分

巡抚

积分
19180
 楼主| 发表于 2006-11-2 23:24:18 | 显示全部楼层
《烟岫林居图》
宋 夏圭 绢本水墨 纵25厘米 横26.1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夏圭作画善于用概括的笔墨,写实的物形,巧妙的结构,大胆的剪裁,从而创造出一种具有夏圭独特风格的水墨酣畅的艺术风格。此画作圆形,原为纨扇,左上方画烟蔼远山,迷蒙深幽,下为林木坡石,后有茅屋两间,山涧溪水上架一木桥,一人弯腰策杖而行。此画山石用笔劲峭,林木简练淋漓,构图独特,将所画物象集中于画面的左下方,这也是“夏半边”的体现。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2

主题

3528

回帖

1万

积分

巡抚

积分
19180
 楼主| 发表于 2006-11-2 23:25:24 | 显示全部楼层
《梧竹溪堂图》
宋 夏圭 绢本设色 纵23厘米 横26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图中描绘山居景色。远山青翠如屏,山溪江流处水势平缓,水际丛竹新篁,清润可爱,高大的梧桐树枝叶繁茂,亭亭如盖。在极其逼仄的尺幅间,画家运用的构图的繁简对比和表现手法的虚实映衬,反映了极为丰富的物象与艺术内涵。此图以空蒙的山林为背景,并将溪堂及人物拉近,刻画至精至细,在笔墨上,多用重笔,转折方硬,富于力度感,墨色浑厚古朴,耐人寻味。其设色以淡石绿、花青为主调,充分显示了画家在控制浓墨与淡色的技巧上有高超的艺术造诣。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2

主题

3528

回帖

1万

积分

巡抚

积分
19180
 楼主| 发表于 2006-11-2 23:27:26 | 显示全部楼层
《静听松风图》
宋 马麟 绢本设色 纵226.6厘米 横110.3厘米 辽宁省博物馆藏
    马麟,祖籍河中(今山西永济县附近),侨寓杭州。为南宋画院祗候。出身于绘画世家,马远之子。工书善画,宗其父笔,兼画花鸟,笔力遒劲,轩昂洒落。《静听松风图》绘有二树高松迎风,其树并不写顶、脚,构图有马远之风。枝干虬劲奇趣,枝叶飘洒,一老人悠然坐于松下,似听风冥想,有道骨仙风之气质,神气舒畅。其笔法虽类似其父马远,但却可看出他要比马远秀润一些,最为明显,其树虽亦气势纵横,雄奇简劲,但却并非显得“瘦如屈铁”,其用水墨渲染之意更为浓重一些。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2

主题

3528

回帖

1万

积分

巡抚

积分
19180
 楼主| 发表于 2006-11-2 23:29:44 | 显示全部楼层
《荷香消夏图》
宋 马麟 卷 绢本浅设色
    此图卷描绘一平湖柳堤、荷香清夏的山水景物。画中以宽阔的湖面为主体,林中云雾萦绕,茅庵空落。左岸上乱石嶙峋,柳荫蔽日,树上群鸟翔集。在广阔的湖面上,微波轻荡,碧叶莲莲。湖的对岸,远山逶迤,柳林如烟,小桥曲折,云雾飘动如练。画中构景,平远开阔,布置简洁。画中笔法细秀,描物具体,尤其柳树变化多姿,树叶丝丝勾出,又如烟动。其用墨以淡为宗,又浓淡相间,着色亦淡雅,更加烘托出了其境界的祥和安静。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2

主题

3528

回帖

1万

积分

巡抚

积分
19180
 楼主| 发表于 2006-11-2 23:31:37 | 显示全部楼层
《万松金阙图》
宋 赵伯骕 绢本青绿设色 纵27.7厘米 横136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赵伯骕,字希远,宋朝宗室,太祖七世孙,赵伯驹之弟。曾任和州防御使,并出使金国。善画山水、人物、花鸟。绘画上与兄齐名,风格亦相似。其青绿山水在唐代大青绿画法的基础上,糅合了北宋文人画家的一些画法和趣味,改唐代青绿山水的浓艳辉煌的装饰性,代之以秀丽和清雅,既“精工之极,又有士气”,创作了一种介乎于院体画和文人画之间的青绿山水画。《万松金阙图》画春山茂林、苍松白云,山巅微露,琼楼金阙,烟波浩渺,旭日东升,景色分外清丽。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2

主题

3528

回帖

1万

积分

巡抚

积分
19180
 楼主| 发表于 2006-11-2 23:31:54 | 显示全部楼层
《捕鱼图》
宋 佚名 绢本设色 纵23.3厘米 横24.9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南宋以院画为主,李唐的大斧劈皴, 马、夏的刚性,梁楷的大泼墨却不似一般院画写实。南宋国势危在旦夕,人心惶惶, 或心在庙堂, 或志在疆场, 故将完美的大自然置若罔闻,或只剪取一角, 或仅略取半边,愈到后来, 愈是直抒胸中的怨气、怒气,草草数笔,纵横涂抹,极少作真实的细部描写和刻画。《捕鱼图》虽然还不是大笔皴擦,却也并非刻意描绘远山近景。画中苍松偏安一隅,渔民在浩淼的江际捕鱼,频繁起网下罾,一派忙碌景象。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2

主题

3528

回帖

1万

积分

巡抚

积分
19180
 楼主| 发表于 2006-11-2 23:33:38 | 显示全部楼层
《雪溪乘兴图》
宋 佚名 绢本设色 纵22.2厘米 横23.8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画两人乘船游历雪溪,兴之所至, 大有酣畅淋漓之感。画上山势并不陡峭,只是因为白雪皑皑,积雪掩映,绵延的山脉显得分外妖娆, 而与知己荡舟在清冷却能激起狂热激情的雪溪上,真可谓人生一大享受。此画无名款,但设色淡雅,较一般的院体画,多了几分雅致和清幽。绘画技法也纯熟无比,是南宋山水画中的上乘之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2

主题

3528

回帖

1万

积分

巡抚

积分
19180
 楼主| 发表于 2006-11-2 23:33:59 | 显示全部楼层
《盘车图》
宋 佚名 绢本设色 纵10.9厘米 横49.5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本幅无作者名款及钤印,裱边有清代著名书画收藏家梁清标的藏印二方。“盘车图”题材常见于传统绘画作品,通常描写人力、畜力车辆行进出盘曲的山路间,或运粮、运货,或载人涉渡。此图描绘盘曲艰险的山间栈道上,脚夫们赶着黄牛驾车奋力上坡。向屋后眺望,林木尽头是无数的山峦烟岫。图中以苍浑粗括的笔墨勾勒山峰树石,风格沉郁,山石的画法受郭熙的影响,是宋人无款画中的杰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雅唐艺术网

GMT+8, 2025-4-30 10:55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