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大山

花气逼人之~多汁多浆植物乐园~

[复制链接]

498

主题

2021

回帖

1万

积分

巡抚

积分
11432
 楼主| 发表于 2006-12-20 22:56:55 | 显示全部楼层

魔象球 象牙球

別稱 :  象牙球

科属:仙人掌科顶花球属  

原产地:

墨西哥克雷塔罗州等地

型態 :  

植株扁球形至球形,表皮深綠;疣突大,圓形;不分棱,疣腋間有白色綿毛,球體頂部綿毛最多。刺座在疣突頂端,橢圓形,新刺座被頂端綿毛覆蓋;每刺座6-8枚刺,放射狀,刺端彎曲但無鉤,無中刺。

新刺下端象牙色,上端黑色;花著生在頂端,粉紅色,有暗紅色條紋;果實圓形,黃綠色;種子淡黃褐色。

生长习性:

习性强健,对温度要求不严,喜充足而不太强烈的光照和较高的空气湿度,干旱炎热通风不良的环境易受红蜘蛛危害。

霉雨季节过度湿热对植株生长不利,要注意通风。冬季尽可能见光,温度低则要保持盆土干燥。可耐短时低温,北方最好能保持在5度以上。


用途:

可做室内盆栽观赏植物。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98

主题

2021

回帖

1万

积分

巡抚

积分
11432
 楼主| 发表于 2006-12-20 22:58:04 | 显示全部楼层

龙凤牡丹

科属:仙人掌科植物

生长习性:

喜温暖干燥和阳光充足环境。不耐寒,怕强光直射,较耐干旱。以疏松、肥沃的微酸性土壤为好。冬季温度不低于10℃。

形态特征:

为绯牡丹和量天尺的嫁接嵌合体。

植物有量天尺那样的柱状茎,但绿色中杂有红色,称为龙。其刺座上叠生红球,称为凤。

繁殖 :

主要用嫁接繁殖。切取扭曲杂色的变态茎茎段作接穗,以量天尺作砧木,极易成活。从接穗的变态茎棱锋的刺座上萌生嫩芽,长到一定长度再孽生出子球。但不能单独以红球嫁接,红球嫁接即长成绯牡丹。

栽培:

嫁接植株上长出的扭曲变态茎上能孽生出不少红色子球。为保持较高的观赏效果,应摘除部分子球。阳光充足、球体红色斑纹更加鲜艳,并容易开花。如要过分荫蔽,变态茎会徒长,没有红斑,不生子球。生长期每半月施肥1次。冬季搬室内养护,严格控制浇水,以稍干旱为好。

病虫害 :

主要发生茎枯病、灰霉病危害,可用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洒。虫害有红蜘蛛危害,可用40%乐果乳油1000倍液喷杀。

应用: 

龙凤牡丹是70年代日本园艺学家培育成功的新品种,80年代在我国花卉市场流行。

整个植株呈不规则扭曲,从杂色变态茎上长出圆圆小红球,又似游龙戏凤,十分奇特。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98

主题

2021

回帖

1万

积分

巡抚

积分
11432
 楼主| 发表于 2006-12-20 22:59:11 | 显示全部楼层

量天尺 三棱剑 三角柱 剑花

学  名: Hylocerus undatus

别  名: 三棱剑  三角柱  剑花

科  属: 仙人掌科量天尺属

类  别: 多浆植物     
  
形态特征 :  

高达5m以上,茎3棱形,径约4~5cm,常30~80cm为1节,以气生攀援树干或石岩生长,棱上无刺。花大型,漏斗状,长约25cm,花被外面花绿色,内面白色,芳香。果长圆形,径约12cm,红色,味甜可食。花期5~9月,夜间开放。

产地分布 :

原产我国海南及广东,多攀附树上或岩壁上,世界热带地区多有栽培。我国冬暖湿润地区有室外栽培,但一般多截成短节作其他仙人掌的砧木广为应用。

生长习性 :
   
为一种热带雨林植物,适于高空气湿度、高温及半阴环境,生长适温25~35℃,越冬温度宜在13℃以上,喜含腐殖质丰富、排水良好的肥沃壤土。

宜半阴,在直射强阳光下植株发黄。生长适温25-35℃。对低温敏感,在5℃以下的条件下,茎节容易腐烂。喜含腐殖质较多的肥沃壤土,盆栽用土可用等量的腐叶上、粗沙及腐熟厩肥配制。

繁殖:

多用扦插。可在生长季节剪取生长充实或较老的茎节,插于沙床或直接插于土中。气温超过35℃时,应停止扦插。插条一般不可短于15厘米,切后需晾几天,待切口干燥后再插。1个月后再生根,根长3-4厘米时可移栽到小盆或直接种于露地。

盆栽宜放半阴处。在华南及闽南可露地栽培,最好植于墙垣或大树旁,以便攀援。生长季节需充分浇水,每半月追施腐熟液肥1次。冬季应节制浇水并停止施肥。

栽培:

量天尺栽培容易,春夏生长期必须充分浇水和喷水。每半月施肥1次,冬季控制浇水并停止施肥。

盆栽很难开花,盆栽很难开花,地栽株高3-4米时才能孕蕾开花。南方露地作攀援性围篱绿化时,需经常修剪,以利茎节分布均匀,花开更盛。栽培过程中过于荫蔽,会引起叶状茎徒长,并影响开花。

病虫害:

主要发生茎枯病和灰霉病危害,可用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洒防治。虫害有介壳虫危害,用50%杀螟松乳油1000倍液喷杀。

应用:

量天尺为攀援性仙人掌,叶状茎常年翠绿,高大茂密。夏季夜间,淡黄色花朵开放时,艳丽可爱,香气清幽宜人,有"月下皇后"之称。

在南方配置在墙角、岩石间隙和围篱上,展示出热带雨林的绚丽景观。

量天尺盆栽常作和绯牡丹、山吹等色彩球种的嫁接砧木,它与很多属的仙人掌科植物有着很强的亲和性。

量天尺的花朵可以用来做汤、果肉清香可食,进行地栽可以作为篱垣,因此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生长习性 :   
为一种热带雨林植物,适于高空气湿度、高温及半阴环境,生长适温25~35℃,越冬温度宜在13℃以上,喜含腐殖质丰富、排水良好的肥沃壤土。


   观赏应用 :
株形高大,茎形别致,花大而芬芳,果鲜红久留,花果均可食用,福建、广东、海南沿海冬暖润湿地带可露地栽培,使吸附于大树或岩壁或墙面上蔓延,使园景增色。冬季气温不足地区应种温室内或盆栽入室越冬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98

主题

2021

回帖

1万

积分

巡抚

积分
11432
 楼主| 发表于 2006-12-20 23:00:17 | 显示全部楼层

雷神 棱叶龙舌兰

学名:Agave potatorum var. verschaffeltii (LEM.)BERGER

别名:棱叶龙舌兰

科属:龙舌兰科

原产: 墨西哥中南部

生长习性:

喜温暖干燥和阳光充足环境。适应性强,较耐寒,略耐阴,怕水涝。以排水良好、肥沃的沙壤土为好。冬季温度不低于4℃。

繁殖 :

常用分株繁殖。可于春季4-5月间,将母株基部萌生的子株带根挖出栽植。如子株不带根,可暂插于沙床中,待生根后再移栽上盆。若开花结实,母株往往枯萎死亡。也可用播种繁殖,发芽不困难。

栽培 :

雷神生长较慢,盆栽需每年换盆,加入排水良好的肥土。植株耐旱力强,生长期每浇透1次,应待盆土干透后再浇下一次。若盆内积水,常引起叶片发黄,根部腐烂。生长过程中,若长期光线不足,叶片变长,先端色刺暗淡,影响观赏效果。每月施肥1次。入秋后,雷神生长缓慢,盆土要保持干燥,否则低温湿润对植株生长极为不利。

病虫害 :

有时发生叶斑病危害,可用波尔多液(1:1:100)喷洒多次防治。虫害有介壳虫、粉虱危害,可用40%氧化乐果乳油1500倍液喷杀。

应用: 

雷神属龙舌兰中的小型种,叶片灰绿色,呈螺旋状排列,红褐色尖刺十分醒目。

常用于盆栽观赏,适合家庭阳台、花架摆设。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98

主题

2021

回帖

1万

积分

巡抚

积分
11432
 楼主| 发表于 2006-12-20 23:01:34 | 显示全部楼层

库拉索芦荟 蕃拉芦荟

别名:蕃拉芦荟

形态特征:

须根系,茎干短,叶簇生在茎顶。叶呈螺旋状排列,厚肥汁浓。叶长30—70厘米,宽4—15厘米,厚2—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宽阔;叶子呈粉绿色,布有白色斑点,随叶片的生长斑点逐渐消失,叶子四周长菜刺状小齿。其花茎单生,长有两三个高60—120厘米的分枝。总状花序散疏,花点垂下。

库拉索芦荟叶片的横切面呈半月形,表面高度角质化,表皮内为栅栏状组织,栅栏组织细胞排列整齐,呈长柱形,栅栏组织的里面是海绵组织(即芦荟凝胶),它是由不规则的大型薄壁细胞组成,含有以丰富的多聚糖为主要成分的粘液物质。在割取库拉索芦荟叶片时,叶片切口处会流下黄褐色的苦液,将这些苦液收集后,放在锅内熬成稠膏,倒入容器冷却凝固后就成了“黑色的凝块”---即人们所说中药芦荟(古时称作是象胆)。

生长习性:

习性喜阳,耐旱不耐寒,怕涝。原产于非洲佛得角群岛,加纳利群岛,地中海地区,在中美洲的加勒比海地区的库拉索岛和巴巴多斯岛等地有广泛分布。现在美洲特别是美国有广泛栽培。

价值:

库拉索芦荟是一种集医药医疗、美容化妆、保健护肤、食用和观赏为一体的多功能草本植物。古老而神奇的作用来自于它的五大特性:抗炎杀菌性;医药医疗性;美容护发性;创伤再生性;食用保健性。在欧美被载入药典。

外用可滋润皮肤、美白美容;可治皮肤皱裂,刀伤、烧伤、烫伤、冻伤,脚癣,湿疹,蚊叮虫咬,伤口无痕愈合,防晒等。内服可去除体内毒素;可治肠胃病,便秘,各类妇科炎症,高血压、低血压,肝病,糖尿病,癌肿,眼鼻喉病菌,失眠,解巴豆毒等。并对癌肿的病变细胞有不可忽视的抑制作用;因此,素有“家庭医生、万能草药、健康卫士、青春之泉、女人的美容圣品”等美誉。

作为保健品,食品和化妆品应用的是去除了表皮的海绵组织,其中所含的“阿劳因”(芦荟大黄素甙或芦荟大黄素的混合物)很少,不会导致下泻或刺激皮肤,也无需严格限制使用数量。

库拉索芦荟是广大城乡居民发展庭院经济,开发种植经营产业的首选品种。规模大小不限,城乡发展适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98

主题

2021

回帖

1万

积分

巡抚

积分
11432
 楼主| 发表于 2006-12-20 23:02:53 | 显示全部楼层

金晃 黄翁

别名:黄翁

产地:  原产巴西南部

生长习性:

喜温暖干燥和阳光充足环境。较耐寒,耐干旱和耐半阴。宜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土。冬季温度不低于5℃。

繁殖 :

常用播种、扦插和嫁接繁殖。播种,在4-5月采用室内盆播,播后15-20天发芽,幼苗生长较快。扦插,5-6月进行,将生长较高的植株离顶15厘米处切下,晾干后插于沙床,插后约30-40天生根。也可把母株上萌发的子球剥下扦插,插后生根比成顶茎要快。嫁接,在5-6月进行,砧木用量天尺或短毛球。接穗用实生苗或萌发的子球。一般接后10-15天愈合成活。

栽培 :

盆栽土要求肥沃、疏松的腐叶土和粗沙的混合土。生长期阳光要充足,盆土保持一定湿度,其金黄色细刺鲜艳光亮。盛夏强光时,稍加遮阳,以免茎部受热,造成灼伤,也可多喷水,增加空气湿度。不过遮阴时间过长,也会影响细刺的色彩。生长期每月施肥1次。冬季盆土保持干燥,可提高植株的抗寒能力。

病虫害:

常发生根腐病和炭疽病危害,用10%抗菌剂401醋酸溶液1000倍液喷洒或浇灌。虫害有红蜘蛛危害,可用20%三氯杀螨砜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杀。

应用 :

金晃栽培比较普遍,在原产地株高有60-70厘米,茎粗10厘米。茎部多群生,茎上密生金黄色细刺,茎顶开出大朵黄花,异常美丽。

用于盆栽,布置居室或公共场所,观赏效果极好。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98

主题

2021

回帖

1万

积分

巡抚

积分
11432
 楼主| 发表于 2006-12-20 23:03:41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琥

学名: Echinocactusgrusonii

科属: 仙人掌科金琥属

产地: 原产墨西哥中部干燥、炎热地区。

生长习性:

植株强健,喜阳光充足,但夏季仍需适当遮荫。

宜肥沃并含石灰质的砂壤土。

形态特征:

茎圆球形,单生或成丛,高直径约80cm。球顶密被金黄色绵毛。有显著的棱条21-37个。刺座大,密生硬刺,金黄色,后变褐,有辐射刺8-10,中刺3-5、较粗,稍弯曲,长5cm。6-10月开花,花着生球顶部绵毛丛中,钟形。4-6cm长、黄色。果被鳞片及绵毛。

弯刺品种称‘狂刺’金琥,刺呈不规则弯曲,颇为珍奇。每年换盆一次。

金琥球体浑圆碧绿,刺色金黄,刚硬有力,为强刺类品种的代表种。

同属植物约16种,常见栽培的还有弁庆, 太平球大龙冠等。

养护:

金琥是强阳性植物,性喜阳光充足,但夏季宜半荫,当气温达到35℃以上时,中午前后应遮荫,避免强阳光灼伤球体。夏季在上午10时以前或下午5时以后,可将它置于阳光下,促使多育花蕾,并可避免过分遮荫,球体变长而降低观赏价值。越冬温度保持5-8度,保持低水位.温度太低时,球体会产生黄斑。夏季要防雨淋。 冬季、夏季植株应停止施肥.

春、秋二季是金琥生长的适宜时期,此时应适当施肥.施肥的浓度要掌握“宁淡勿浓”的原则.生长旺季水量应增加,但是不能在球体上喷水,以免积水腐烂。

金琥生性强健,抗病力强,但夏季由于湿、热、通风不良等因素,易受红蜘蛛、介壳虫、粉虱等病虫危害,应加强防治。对红蜘蛛、介壳虫、粉虱等病虫危害,应加强防治。对红蜘蛛、用40%乐果或90%敌百虫1000~1500倍液喷雾防治。发现介壳虫、粉虱等为害时,可进行人工抹杀。

观赏价值:

金琥寿命很长,栽培容易,成年大金琥花繁球壮,金碧辉煌,观赏价值很高。

金琥体积小,占据空间少,是城市家庭绿化十分理想的一种观赏植物。


【用途】盆栽可长成规整的大型标本,点缀厅堂,更显金碧辉煌,为室内盆栽植物中的佳品。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98

主题

2021

回帖

1万

积分

巡抚

积分
11432
 楼主| 发表于 2006-12-20 23:04:34 | 显示全部楼层

金边龙舌兰 萬年蘭 金边莲 金边假菠萝 龙舌兰

學        名 :Agave americana L.

科        名 :龍舌蘭科

別        名 :萬年蘭  ,  金边莲(《民间常用草药汇编》),金边假菠萝(《南宁市药物志》),龙舌兰(《成都中草药》)

植物特性 :

多年生常绿草本。茎短、稍木质。叶多丛生,长椭圆形。大小不等。小者长15~25厘米,宽5~7厘米,大者长可达1米许,阔至20厘米左右,质厚。平滑,绿色,边缘有黄白色条带镶边,有紫褐色刺状锯齿。花茎有多,数横纹,花黄绿色,肉质,花被部分合生,裂片6枚;雄蕊6个,着生于花被管上,伸出,花药丁字形着生;子房3室,花柱钻形,柱头头状,3裂。蒴果长椭圆形,胞间开裂。种子多数,扁平,黑色。花期夏季。一般约10年左右才开花,结实后即枯死。

原  產  地 :

墨西哥原產、我國也有栽培 .分布我国西南、华南一带。

用        途:

葉部纖維可製繩索及織布。 盆栽作觀葉植物或庭園栽植。

采集:  随时可采,鲜用或晒干。

化学成分:

金边龙舌兰的叶含皂甙,水解可得海柯皂甙元和9-去氢海柯皂甙元,甙元的含量为0.14%。

原种龙舌兰的叶含多种甾体皂甙,从水解物中得到海柯皂甙元、9-去氢海柯皂甙元、绿莲皂甙元、曼诺皂甙元、替告皂甙元、芰脱皂甙元、洛柯皂甙元、12-表洛柯皂甙元等甾体皂甙元。种子中分出新替告皂甙元、海柯皂甙元和卡茂皂甙元。

花中分出绿莲皂甙元0.5%、山柰酚3-葡萄糖甙(黄芪甙)和山柰酚3-芦丁糖甙(芸香甙)。

药理作用:

原种龙舌兰新鲜液汁(开花时砍去芽苞即自然流出)有轻泻、利尿作用;对犬的实验性肾炎,有某些治疗作用。叶含辛辣挥发油,可作局部刺激剂。

同属植物Agave schottii的提取物对瓦克癌-256有抑制作用,其有效成分为皂甙(甙元为芰脱皂甙元)。

性味: 甘微辛,平。

①《南宁市药物志》:"甘微辛,平,无毒。"

②《成都中草药》:"甘淡,平。"

功用主治:

润肺,化痰,止咳。治虚劳咳嗽,吐血,哮喘。

①《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化瘀定喘。治咳嗽吐血。"

②《南宁市药物志》:"有祛瘀生新作用。治肺胃出血。外敷治毒疮。"

③《成都中草药》:"清热,润肺,止血。"

用法与用量: 内服:煎汤,鲜者1~2两。外用:捣敷。

选方:

①治肺结核咳嗽吐血:金边莲、岩白菜、白藕节、百部,白及,水煎服。(《成都中草药》)

②治哮喘,肺热咳嗽:金边莲、朱砂草、竹林消、白斑鸠窝。水煎服。(《成都中草药》)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98

主题

2021

回帖

1万

积分

巡抚

积分
11432
 楼主| 发表于 2006-12-20 23:06:04 | 显示全部楼层

假昙花 垂花掌 亮红仙人指

学名:Rhipsalidopsis gaertneri

别名: 垂花掌  亮红仙人指

产地:

原产巴西南部的热带森林中。

种类:

属小型附生类仙人掌。

生长习性:

喜温暖湿润和阳光充足环境。不耐寒,忌强光直射。土壤要求腐殖质丰富的酸性沙壤土。冬季温度不低于5℃。

形态特征:

为附生性肉质植物,植株常呈悬垂状,主茎圆形易木质化,分枝呈节状,茎节扁平、长圆形、绿色,新出茎节带红色,刺座在节间、有刚毛,筒状花红色、着生于顶端。花期4~5月,每朵花可开3~5天,整个花期可达数星期,浆果,种子褐色,果熟期5~6个月。  

假昙花植株形态多呈悬垂伞状。茎节扁平,与仙人指相似,肉质,嫩绿色。刺座上有刺毛,花着生于茎节顶部刺座上,常见栽培品种有大红、粉红、杏黄或纯白色。

繁殖 :

常用扦插和嫁接繁殖。扦插,切下茎节,放阴凉处干燥1天,再插于沙盆内,盆土湿度不宜过大,以免切口腐烂。插后约20天可生根。嫁接,常用量天尺或叶仙人掌作砧木。选健壮肥厚茎节2节,下端削成鸭嘴状,插入砧木?部诮雍希?用竹刺固定。嫁接后10天,如接穗保持新鲜挺硬,则表示已愈合成活。

栽培:

假昙花的叶状茎生长容易,生长期保持土壤湿润,使茎节不萎缩。每月施肥1次即可。花芽形成与温度、日照长短关系密切,花芽必须在10-12℃温度下,每天8小时光照下形成。超过20℃就形成不了花芽。花蕾形成后不宜随意搬动,保持盆土湿润,否则容易落蕾落花。

病虫害 :

主要有叶斑病、枯萎病危害,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洒。虫害有红蜘蛛危害,可用40%乐果乳油1000倍液喷杀。

应用:

假昙花于4月间开出红色花朵,覆盖满枝,异常热闹。

用于盆栽装饰家庭的窗台、阳台或客厅,优美大方,是室内点缀的理想材料。


假昙花和昙花的区别:

假昙花属仙人掌科附生仙人掌类花卉。节片小而较柔软,和蟹爪兰、仙人指十分相似,假昙花的幼嫩节片边沿为紫红色,可以和二者区别。自然花期在4-5月,花径5-6cm,花色多为玫红到朱红,每朵花可开3-7日。

昙花为仙人掌科昙花属。灌木状主茎圆筒形,木质。分枝呈扁平叶状,多具2棱,边缘具波状圆齿。刺座生于圆齿缺刻处。幼枝有刺毛状刺,老枝无刺。夏秋季晚间开大型白色花,花漏斗状,有芳香,花茎可达20cm以上。每朵花开5小时左右。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98

主题

2021

回帖

1万

积分

巡抚

积分
11432
 楼主| 发表于 2006-12-20 23:07:43 | 显示全部楼层

火龙果

科属:  仙人掌科三角柱属

种类:  多年生蔓性植物,是一种新兴的有良好保健功效的水果。

产地:

原产于西半球赤道附近,中美洲热带雨林地区。

生物特性:

1. 耐热,不耐低温。能耐 40-50 ℃,而在 8 ℃以下则有不同程度的寒害,低于 0 ℃会冻死。

2. 它不出自干热沙漠而出自热带雨林,故“天性”非喜干旱而喜湿润。它的根不耐水浸,并非怕水,而是不耐缺氧。

栽培特点:

不求深植而应浅植,排水便利,地表最好能保持一层疏松透气湿润的覆盖物,例如枯枝落叶或生长中的杂草,仿照它祖先的生长条件,使气生根能在近地浅表蜿蜒伸展吸水吸肥。


不少人对火龙果还较陌生,但对剑花则多较熟悉。其实两者是同科同属植物,茎的三角柱状外形和花的大小形状十分相似,只不过剑花是光开花不结实(自花、自品种授粉不实),其花及干制品作为食用;火龙果则多能自花自品种授粉结实,结出园球形或长园形红色果皮的果实。果肉软滑清甜,种子似细芝麻粒散布于浆状(胨状)果肉中,丝毫不影响食味和口感。


火龙果的花为虫媒花,和所有仙人掌科植物一样,为夜晚开花,一直开到翌日上午。傍晚太阳落山前已微微张开,蜜蜂可钻入采粉授粉,次日一早还可再来采、授粉,近中午花冠就逐渐变软下垂了。


品种:

依果肉颜色分为红、白、黄火龙果三个亚种,其中以红火龙果品种最多。

据资料介绍,早在十七世纪,荷兰人就把火龙果引入台湾,但引入的是一种自花不实的品种,后来就蔓延开成为野生状态,在台湾称为“番花”。这种番花,与广东称之为剑花者,是否为同一种东西,真是引起兴趣值得探讨。以后,法国人则把自花亲和的多种火龙果引进越南,并逐渐人工栽培传播开来。

广东高明金葵子科技有限公司几年前引进三个品种,其中两个为红肉品种,一个果皮呈玫瑰红色,果肉深紫红色,清甜适口味美,自花能结实,果形略长园形;另一个茎蔓粗壮灰绿色有蜡粉,生长迅速,开花早而多,据说称墨西哥品种,可惜基本不能自花授粉结实,如蜜蜂等传粉昆虫不多,就要靠人工授粉,晚上授粉太不方便,所以我们不推广这个品种。但对它若能切实授粉,则它结果特多产量特高,果形浑园,皮肉色均为大红(深红)带暗。第三个为白肉品种,自花结实率高,果长园形,果上萼片长,不易干落,果形美,果皮颜色比玫瑰皮色红龙果浅些。


上述三品种在茎蔓形状,茎上短刺着生部位,蕾、花的形状上,都有不同之处,只要留心观察即可分辨。从 5 月至 11 月,它们先后多次多批现蕾、开花结果及成熟,不同节令从幼蕾至开花,从开花至果熟,均各需 30-40 天,祖孙三代果实及蕾、花“五代同堂”,鲜果供应期长达半年多。


火龙果的称呼,各地不一,且因肉色而异。红肉亚种称红龙果,白肉亚种称玉龙果,黄肉亚种称黄龙果。但台湾有学者认为,西方人士对 "龙" 这个名称并无好感,故应将火龙果(Dragon fruit)改称仙蜜果( Pitaya fruit)更利于出口到欧美国家。“仙”示仙人掌科,“蜜”为赞美词而非蜜般浓甜。红、白肉火龙果含糖(可溶性固形物)多在 10-15% 间,且其糖份以人类易于吸取收而甜味感较低的葡萄糖为主(约占 73.5% ),甜味感高于蔗糖的果糖约占 26.5% 。因其水分含量高( 83-84% ),果肉入口给人以清甜爽滑的愉快感。


一个果园种什么品种好?一定要种两个以上的品种。果肉带紫色的红龙果,虽能自花(品种内授粉)结实,但结实率不够高。若有白肉种的花粉授粉,实践证明不仅结实率高,果实也增大,因而红、白肉种最好实行隔行间种,2:1或3:1配置。以红肉为主(因它的天然红色素还有多种用途),以白肉为辅。

种植火龙果的效益:
  
  现代时兴生态环保,观光旅游,果园是乡间游最有吸引力的去处,品尝亲手摘下新鲜甜美的水果是游人的心愿。在南方,荔枝龙眼供果期仅一两个月,绝难维持长年兴旺的游客。而火龙果,从5月到11月,既有一两次集中的花果期,也有分散、多次多批的花果期,加上适当的冷藏及加工,使游客在半年内,都可品尝到鲜果和果肉冰淇淋等可口食品、饮品。我们在“品种”一节中对黄肉火龙果还未多作介绍,因为我公司还暂无此品种。据资料,黄肉种对气温的反应与众不同,其蕾期和果期长,夏果在中秋节上市,秋冬果(主产果)在春节前后采收,正好与红、白肉果互为补充,三种火龙果供果期跨一年三个季度。黄肉种果实甜度高,产量低些但档次高,今后要设法引进。在华南,火龙果与青枣、番石榴、芭蕉、杨桃、枇杷等及传统果树相配合组成的“百果园”,才是四季游客品果的天堂。

 火龙果种植一年后即到初产期,亩产一千千克;二年后两三千千克,三年后盛产期三、五千千克当无问题。每千克 6-10 元可赚大钱,即使贱到 2-3 元,也决不会亏本。1亩地维持6-7千条下垂茎蔓的密度是适宜的,即约 10 条/  m2 ,平均每条结1个果/年,平均果重0.3-0.4千克,1亩地即产 2000-2670 千克/年。

   国人对仙人掌类植物作为菜肴仍较陌生,但它确实是一种时兴食品。不仅食用仙人掌可做菜肴,连火龙果的三角茎蔓、蕾花和未熟果,也可制成多种可口菜肴。火龙果花,在开花 48 小时后(即花粉已进入子房使卵细胞受精后)即可割下,鲜食或制干均可,和“剑花”无异。

火龙果的独特成份和保健功效:

火龙果因其含有的独特成份,对人体有绝佳的保健功效。

1、含有一般水果少有的粘胶状的植物性白蛋白。很多人都知道重金属(主要指铅、镉、汞、砷、铬五种)危害健康,儿童铅含量多已超标,而白蛋白在人体内遇到重金属离子,会快速地将其包裹住,避免肠道吸收,排出体外起解毒作用。


2、富含更为特殊的成份花青素,尤以红龙果含量最多。花青素是一种抗氧化剂,能在人体血液中保存活性 75 小时,比胡萝卜素强 10 倍以上的抗氧化能力。通过血液被运到全身起抗氧化、抗自由基、防衰老、抑制老年痴呆症的作用。


3、含有丰富的维生素 C ,有很好的美颜美白皮肤的效果。皮肤要光洁亮丽,减少皱纹,就要让皮肤组织的真皮层富含骨胶原,而维生素 C 是骨胶原形成不可缺少的成份。

4、富含水溶性膳食纤维,有良好的减肥、降血糖、防便秘的功能。此类纤维吸水膨胀 10-15 倍,产生凝胶状物质令食物在胃中停留时间较长,使节食减肥者延长饱足感而不致饥饿难耐。火龙果控制血糖的疗效已见于正规医学文献,它是糖尿病患者少数可摄食的水果之一。其润肠、防便秘、减少大肠癌的作用,更日益受到重视。
可见,火龙果男女老少皆宜,保健排毒美颜,提高人体免疫机能,常食有益!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雅唐艺术网

GMT+8, 2025-4-30 16:10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