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778|回复: 2

厨房里的营养知识

[复制链接]

126

主题

916

回帖

4671

积分

巡抚

积分
4671
发表于 2006-8-10 17:24: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许多人认为,菜的营养成分是固定的,只要常吃营养丰富的蔬菜食品即可保证自身的营养,其实许多营养成分会因为烹饪时的方法不正确而流失,所以要想自己营养得到保证,还要在烹调方法上多加注意。

洗菜、切菜:必须是先洗后切,随切随炒。如果没吃之前先把菜在水里泡得时间很长,蔬菜中的可溶性维生素和无机盐就会溶解于水中而损失掉。另外还要注意切了就要及时下锅,不然,维生素受到空气氧化也会不翼而飞。

菜入锅后讲究旺火、热油、快炒:油菜、黄瓜、芹菜、蒜苗之类,绿色系由叶绿素构成,是一种不稳定的植物色素,若加温时间很长,叶绿素变成脱镁叶绿素,呈黄褐色,吃起来既不脆嫩可口,维生素也会损失很多。如果动作麻利,在不妨碍杀菌情况下,迅速炒好,维生素C和核黄素、胡萝卜素等都可大部保留下来。所以,炒菜切忌慢火久炒,非达到熟烂不可。

放味精:味精是个很好的调味品,易溶于水,使菜蔬味道鲜美。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是人体所必须的一种氨基酸,对神经系统的功能有益。但要注意,谷氨酸钠在高温时会被破坏,分解成带有一定毒性的焦谷氨酸钠。所以,加味精时不可长时间煎煮,无妨起锅时拌入。同时也不可使用过量,否则会丧失补充营养和调味的作用。有人认为体重50公斤的人,味精用量每天以不超过6克为宜。

以上所说时烹调时应注意的几个最基本的方面,如果您能掌握好这些要点,相信您在每天进餐时,能很好地消化、吸收蔬菜里的丰富营养成分,您的体质就会日益增强。

126

主题

916

回帖

4671

积分

巡抚

积分
4671
 楼主| 发表于 2006-8-10 17:26:42 | 显示全部楼层

烹饪十不宜



炒菜时油温应控制在多少?是不是真的“油多不坏菜”?“烟熏火燎”到底对人体有什么影响?看似简单的家常厨房问题,其实却关乎家人的饮食安全、健康和营养。

1、烧肉不宜过早放盐:盐的主要成分氯化钠,易使肉中的蛋白质发生凝固,使肉块缩小,肉质变硬,且不易烧烂。

2、油锅不宜烧得过旺:经常食用烧得过旺的油炸菜,容易产生低酸胃或胃溃疡,如不及时治疗还会发生癌变。

3、肉、骨烧煮忌加冷水:肉、骨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和脂肪,烧煮中突然加冷水,汤汁温度聚然下降,蛋白质与脂肪即会迅速凝固,肉、骨的空隙也会聚然收缩而不会变烂。而且肉、骨本身的鲜味也会受到影响。

4、未煮透的黄豆不宜吃:黄豆中含有一种会妨碍人体内胰蛋白酶活动的物质。人们吃了未煮透的黄豆,对黄豆蛋白质难以消化和吸收,甚至会发生腹泻。

5、炒鸡蛋不宜放味精:鸡蛋本身含有与味精相同的成分谷氨酸。因此,炒鸡蛋时没有必要再放味精,味精会破坏鸡蛋的天然鲜味。

6、酸碱食物不宜放味精:酸性食物放味精再经高温加热,味精(谷氨酸钠)会因失去水分而变成焦谷氨酸二钠,虽然无毒,却丧失了鲜味。在碱性食物中,当溶液处于碱性状态时,味精(谷氨酸钠)会转变成谷氨酸二钠,也会失去鲜味。

7、反复炸过的油不宜食用:反复炸过的油其热能的利用率,只有一般油脂的三分之一左右。而食油中的不饱和脂肪经过加热,还会产生各种有害的聚合物,此物质可使人体生长停滞,肝脏肿大。另外,此种油中的维生素及脂肪酸均遭破坏。

8、冻肉不宜在高温下解冻:将冻肉放在火炉旁、沸水中解冻,由于肉组织中的水分不能迅速被细胞吸收而流出,就不能恢复其原来的质量,遇高温,冻猪肉的表面还会结成硬膜,影响了肉内部温度的扩散,给细菌造成了繁殖的机会,肉也容易变坏。冻肉最好在常温下自然解冻。

9、吃茄子不宜去掉皮:茄子中所含有丰富的维生素P,集中在紫色表皮与肉质连结处,因此,食用茄子应连皮吃,而不宜去皮。

10、铝铁炊具不宜混合:铝制品比铁制品软,如炒菜的锅是铁的,铲子是铝的,较软的铝铲就会很快被磨损而进入炒菜中,人食下过多的铝会对人体带来危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2

主题

1616

回帖

1723

积分

巡抚

积分
1723
发表于 2006-8-10 20:28:5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童年时对做菜就有着很大好奇,长大了,对厨房艺术有了很深入的了解,现在对做菜有着狂热的爱好。看到楼主的贴以后,我估计会更上一层楼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雅唐艺术网

GMT+8, 2025-4-30 20:34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