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细雨如丝

北京小吃(二)

[复制链接]

402

主题

3528

回帖

1万

积分

巡抚

积分
19180
 楼主| 发表于 2006-8-11 15:00:30 | 显示全部楼层
核桃酥   

满族祭祖供核桃酥.香甜细嫩,油而不腻。滋阴补肺肾。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2

主题

3528

回帖

1万

积分

巡抚

积分
19180
 楼主| 发表于 2006-8-11 15:01:14 | 显示全部楼层
糊饼   


中国匹萨——糊饼  哈哈,老北京都知道的一道著名的食品就是糊饼啦,因为和匹萨一样,是馅放在面上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2

主题

3528

回帖

1万

积分

巡抚

积分
19180
 楼主| 发表于 2006-8-11 15:01:51 | 显示全部楼层
糊塌子   


糊塌子是老北京的一种特色小吃,就是用面粉和西葫芦摊成薄饼,做起来非常方便,而且味道极为鲜美。糊塌子的主要原料是西葫芦。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2

主题

3528

回帖

1万

积分

巡抚

积分
19180
 楼主| 发表于 2006-8-11 15:02:37 | 显示全部楼层
蝴蝶酥   


蝴蝶酥因其状似蝴蝶而得名。其口感松脆香酥,香甜可口,具有浓郁的桂花香味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2

主题

3528

回帖

1万

积分

巡抚

积分
19180
 楼主| 发表于 2006-8-11 15:03:13 | 显示全部楼层
黄糕  


北京特色风味小吃。具有色泽鲜黄,质地松软,味甜香润,营养丰富的特色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2

主题

3528

回帖

1万

积分

巡抚

积分
19180
 楼主| 发表于 2006-8-11 15:03:39 | 显示全部楼层
馄饨  


1400年以前就在北京出现,目前已成为中国南北通行的食品。   
馄饨是一种古老食品,西汉时期已经问世,南北朝时已十分普遍,唐、宋、元、明、清历朝都有记载。   
北京的馄饨四季常有,肩挑担卖馄饨的小贩很多。《故都食物百咏》中说:“馄饨过市喊开锅,汤好无须在肉多。今世不逢张手美,充饥谁管味如何!”(注:张手美,唐朝长安著名的制作小吃的高手。)并注说:“沿街叫卖者,不如饭馆所制之佳。然唤到门首,咄嗟立办,用以充饥,亦殊方便也。”从诗和注中可以很形象地看到卖馄饨的情景了。他们肩挑担子,一头架锅内煮一只鸡,一头有案板和馅儿等物,一面包一面煮,十分方便。但最有名的首推东安市场附近的“馄饨侯”的馄饨。挂着蓝地白边白字的布,上写“馄饨侯”三个字。汤是鸡汤,馄饨包得皮薄馅儿足,肉多而不腻,汤浓而不浑,佐料与众不同,用好酱油、陈醋、豌豆苗儿、上等紫菜、晶黄整齐的虾米皮,货真价实,物美价廉,一直经营到半夜。吃馄饨的人很多,老主顾可以记账,等有钱的时候一起付账,生意十分红火。一些大饭庄也有馄饨的供应,如前门外的致美斋饭庄供应的馄饨就很出名。《都门杂咏》中记载说:“包得馄饨味胜常,馅融春韭嚼来香。清汤润物休嫌淡,咽后方知滋味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2

主题

3528

回帖

1万

积分

巡抚

积分
19180
 楼主| 发表于 2006-8-11 15:05:16 | 显示全部楼层
姜丝排叉  


姜丝排叉,从其名就可知道,它原料中有鲜姜,因而食用时有明显的鲜姜味而得名。   

  它要用鲜姜去皮剁成细末,面粉加一定比例的明矾末,一起放入盆中,用凉水和成面团。还有一种方法是用水和面,放到轧面机上轧五六次,直轧到薄片均匀光滑,然后在薄片上撒上细淀粉面,叠起合成长条后,用刀切成宽为2厘米、长5厘米的排叉条,将两小片叠到一起,中间顺切三刀,散开成单片套翻在一起,用温油炸。将炸好的排叉过蜜,过蜜的方法是用鲜姜去皮切细丝,用水把姜丝熬开后捞出姜丝,放人白糖,开锅后放饴糖、桂花,继续熬开后移小火上,将炸得的排叉入姜汁熬出的桂花饴糖中过蜜。   

  过蜜后的排叉成浅黄色,有酥、甜、香的特点,食用时有姜味。南城“南来顺”的姜丝排叉1997年被评为“北京名小吃”,同年又获“中华名小吃”称号。   
  还有一种带咸味的排叉,原料为面粉、苏打和盐,也用油炸,做法与姜丝排叉一样,不同的是它不过蜜,有酥、脆、味微咸的特点,爱喝酒的人常以咸排叉当下酒菜用。   

  据《天桥小吃》作者张次溪先生说:“旧天桥有专门卖小炸食的店家,如面炸不盈寸的麻花排叉,用草纸包装,加上红商标,是过年送礼的蒲包,又是小孩的玩物。”对这种小炸食前人还有诗称赞说:“全凭手艺制将来,具体面微哄小孩。锦匣蒲包装饰好,玲珑巧小见奇才。”过去天桥卖这类小炸食的还要吆喝:“买一包,饶一包,江西腊来,辣秦椒。大爷吃了会撂跤,撂私跤,撂官跤,跛子跛脚大箍腰。大麻花,碎排叉,十样锦的花,一大一包的炸排叉。”小孩听到了,多喜欢去买。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2

主题

3528

回帖

1万

积分

巡抚

积分
19180
 楼主| 发表于 2006-8-11 15:05:53 | 显示全部楼层
酱肘子   


天福号的酱肘子以其“肥而不腻,瘦而不柴,皮不回性,浓香醇厚”的特色闻名京城,独树一帜,经久不衰。在历史上曾作为清王朝贡品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2

主题

3528

回帖

1万

积分

巡抚

积分
19180
 楼主| 发表于 2006-8-11 15:06:34 | 显示全部楼层
芥末墩儿   


芥末墩儿是满族家常风味小吃,以大白菜为主料,加芥菜、白糖、醋等,经沸水浇后闷制而成,是北方过春节时重要的下酒菜。宮廷御宴的八道首碟头一个就是芥末墩儿。梅兰芳宵夜也经常吃芥末墩儿。   

芥末墩儿色黄白,又甜又酸又脆又辣,冲鼻通气,爽口解腻,滋味绝佳。汪曾琪在他的《老舍先生》一文中提到:“老舍家的芥末墩是我吃过的最好的芥末墩!”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2

主题

3528

回帖

1万

积分

巡抚

积分
19180
 楼主| 发表于 2006-8-11 15:07:10 | 显示全部楼层
京东肉饼   

京东肉饼为北京以东夏垫镇别名大麻七的杨景禄所创制。  ,是解放前就有的大众食品,其特点是皮厚(老师傅称为“嘴唇子皮儿”)、馅足(大多为牛羊肉馅),吃了以后特别抗饿,故广为劳动人民喜爱。马季做京东肉饼在相声界非常有名,人称“马家馅饼”。梁左在平谷插过队,对京东肉饼一直念念不忘。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雅唐艺术网

GMT+8, 2025-5-2 20:19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