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府收藏竹根雕器
竹雕“竹林七贤”香筒,明,直径5.5厘米、高21厘米。竹茎雕。器作细长镂空圆筒状。香筒口及底各有一紫檀圆形带榫堵塞。形制小巧俊俏,雕工玲珑剔透。
褚礼堂《竹刻脞语》称:“截竹为筒,圆径一寸或七八分,长七八寸者,用檀木作底盖,以铜作胆,刻山水人物,地镂空,置名香于内焚之,名曰‘香筒’。”因为香筒是专为熏香而作,故又名香熏。
采用透雕、浮雕、平刻等技法,刻绘了“竹林七贤”的故事,一老者双手抚琴,神情凝重。身后一片竹林,幽邃莫测。“竹林七贤”的那种“目送飞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的人生情怀,于此很传神地表现了出来。人物形态各异,栩栩如生,布局颇具匠心,雕刻技艺高超。如:画面上苍松之虬枝蚌叶,青竹之修干 深节,巨石之罅隙凹陷以及人物衣着之纹路皱折等,都刻画得细致入微,清晰可见。线条流畅圆润,尤其是人物身后的竹林,更显幽深。
我国古代竹根、竹筒雕刻艺术,始于魏晋时期,《南齐书》中记载:齐高帝(479~482年)曾赐给明僧绍一根竹根雕如意;北周文学家庾信有“山杯捧竹根” 的诗名。这里的竹根如意和竹根杯,皆为竹根雕刻品。现传世最早的唐代竹雕实物是收藏于日本京都正仓院的唐代竹乐器“八尺”,其上用留青法浅雕塑仕女、树 木、花草、禽蝶等图案,唐风甚浓。今所见宋代竹雕刻实物,有考古发掘出土的“残荷洗”等物,其雕刻亦精致,唐宋时代的竹雕,虽已具备浅刻、深雕和透雕等各 种技法,但仍处于初创阶段。
明中期以后,江南地区一些文人开始涉足竹雕刻工艺,竹雕成为一种专门的艺术。并逐渐形成了嘉定(今属上海市)和金陵(今南京市)两个竹雕艺术中心,两地的 竹雕艺术在风格技法上有较大的差异。后人将这两种不同风格技法的竹雕分为“嘉定派”和“金陵派”。金陵派以濮澄(仲谦)为首,嘉定派以朱鹤(松邻)、朱缨 (小松)、朱稚征(三松)祖孙三人为代表,又称三朱。朱氏刻竹总的特征是:采用高浮雕塑、透雕、圆雕技法,基本风格“花鸟规抚徐熙写意,人物山水在马夏之 间,画道以南宋正法,刻竹则多崇尚北宋,盖以刀代笔,惟简老朴茂,逸趣横生。”
金陵派以浅刻见长,嘉定派以圆雕、透雕塑、深浮雕、深刻等技法著称。除了有竹面的深浅浮雕之外,还有以竹根为材料的立体圆雕,根据竹根的天然造型,因材“施”雕。
以上孔府珍藏的几件竹雕工艺品皆具嘉定派风格特点。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泥塑玩具艺术欣赏一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