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小常识
雕塑小常识
中国古代的雕塑艺术起源于原始社会的石器和陶器制作。战国至泰汉时期出现的大量用于陪葬的陶质和木质的人物及动物俑像。展现了强烈的本民族雕塑艺术的特色。两汉之际佛教传人中国。东汉至十六国时期的佛像作品,造型古朴。北魏的佛像制作在吸收外来艺术的基础上,结合中国传统的雕刻技法,体现出丰澹华美,清新俊逸的汉文化特色。东魏和西魏的佛像,面容亲切蔼然,蕴含着深切的宗教内涵;北齐、北周的作品,技法上更趋纯熟,人物塑造比例得当。情态表现开始走向世俗化。南朝的佛教艺术也形成了独特而有影响力的风格,其形象上的"秀骨清像"和服饰上的"褒衣博带"。随着南北文化的交流,逐渐成为南北朝佛教造像的一个共性特征。唐代是中国雕塑艺术发展的高峰时期。唐代佛像雕塑在吸取了印度古典艺术精华的同时,结合本民族深厚的艺术传统和人文思想,形成了雍容壮阔,庄严深沉的艺术风格。唐代的彩色陶俑以生动的造型和绚烂的色彩,多侧面地反映出唐代豪华富丽的社会生活。宋代的佛教造像以彩塑和木雕为主,体现人物的情感和神态尤为细腻真实。元、明、清时期的佛教雕塑伴随着技术上的高度成熟也带来了造型上的陈陈相因,缺乏生气;与此同时,中国的工艺雕塑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西汉陶俑 人物俑,一作拱手姿势;一作舞蹈动作,均以简练质朴的线条构勒出古代女子柔和修长的体态和恭敬肃穆的神情。在表现手法上,省却了繁复的细部刻划,分别以人物宽大的袍袖和寓动于静的步式揭示出作品的主题。
北齐释佛石像 释迦佛结跏跃坐于双重束腰式覆莲座上。佛的体态端稳健壮;衣纹的处理轻盈流畅。佛的面容宁静亲切,略含笑意。整体人物造型蕴含着强大的精神力量。佛身后以化佛、火焰纹、莲草纹等组成的繁复的背光,更加衬托出神秘的宗教气氛。
唐代菩萨像 唐代的菩萨雕像极具女性美的特点。菩萨作半蹲半跪的姿势,头带高冠,项饰璎珞,身上帔帛垂绕,衣饰表现有华贵而恬静的气息。作品以白石质地雕刻而成,成功地展现出菩萨优美饱满的面部轮廓和莹润细治的肌肤质感。
佛
是梵语"佛陀"的略称,意思是"觉者"。最初"佛"专指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后来随着佛教理论的发展,出现了许多各有名称,供人信奉的佛。佛教雕塑中,佛像一般衣饰简朴,头上有高出的肉晋。眉间有圆形的白毫像。身后还有背光。这些都是根据佛教传说释迦佛有与常人不同的特点而制作的。
菩萨
菩萨的地位仅次于佛,是协助佛传播佛法,救助众生的人物。菩萨在古印度佛教中为男子形象,流传到中国后,随着菩萨信仰的深入人心及其对世人而言所具有的深切的人情味,便逐渐转为温柔慈祥的女性形象。佛教雕塑中,菩萨多以古代印度和中国的贵族的服饰装扮,显得格外华丽而优雅。
天王
天王原是印度古代神话中的战将,后被佛教宣传为四个重要的护法神,各守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以护持佛法。天王形象一般为身穿甲胄,面容威严,手持武器,足蹋夜叉。以后在中国的寺庙中,四天王手中分别持剑、琵琶、伞、蛇等物象征风、调、雨、顺。
罗汉
是修习佛法,而消除了烦恼,解脱了轮回,可受人供养的人。佛教雕塑中,多奉施迦牟尼的弟子为罗汉。他们各有姓名,面貌各异,并表现出生动,丰富的神态。
佛的手印和坐姿
说法印
以拇指与中指(或食指、无名指)相捻,其余各指自然舒展,表示佛在说法的意识。
施无畏与愿印
一手上举于胸前,一手自然下伸,掌心均向外,表示佛能救济终生,使人心安定,并使信徒所求之愿都能实现的意思。
结跏跌坐
左右两脚的脚背置于左右两腿之上,足心朝天,是佛像中最常见的坐法。
半跏跌坐
以一足放在一腿之上,这种姿势多用于菩萨坐像。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我国木雕工艺的历史渊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