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木雕工艺的历史渊源

时间:2008-05-20 21:41:10 来源:网络 点击:0

木雕工艺在我国发展历史悠久。从古代,近代遗留下来的木雕艺术品和装饰器物(包括从古代墓葬中发掘出土的木雕器物) 中,不难看出木雕工艺的产生和发展自有它的社会历史渊源。

木雕工艺起源于原始社会,由最初的使用工具的发明到简单的实用器物的雕凿,木雕工艺已处于荫芽状态。

木雕工艺兴起于奴隶社会。当人类历史有了木器业,可以说, 也就真正有了木雕工艺,因为木雕主要是装饰木器具的, 如建筑中的木结构装饰部件与实用木器具如家具等。早期没有专业的木雕工,雕刻是由木工进行操作,那时的木工在制作木器具的同时,逐步向美的装饰方面发展。譬如一些线型的制作,起初没有线刨,而是用凿子凿出来的。进而由单一的直型线条发展为曲型线条。在掌握了刻线条这一基本的雕刻技艺之后,随着社会的发展及 人们对美的不断追求和木雕器具的逐渐普遍,专业的木雕工匠便应运而生。

木雕的成熟阶段即封建社会。封建社会的迅速崛起,随着奴隶 的解放,社会生产力得到了较大的发展。铁工具的使用,炼铁技术的初步成功,给木雕工艺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即创造了雕刻工具的初步完善条件。战国时期,铁制工具有斧、削、锯、锥、凿、锤等。铁制工具较之原始社会的石匠、石锯、青铜器具等对木料的加工,无论是切 割的速度,还是切面的光洁度,都有显著的提高。所以当时的木器手工业,如家具、建筑中的木结构装饰、兵车、战船、棺椁等木制器具,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推动 了木雕工艺的提高。如兵车、战船、家具、建筑等的木雕装饰,在图案设计和工艺技法上都有较大的发展。战国时期的木雕工艺已由商代用于制陶工艺中拍板的简单刻纹和雕花椁板的阴 刻,发展到产生了立体圆雕工艺。而到了秦汉时期,这种形式(因当时立体圆雕的木制品只注重形式,外部还要进行漆加工) 就发展为既有造型艺术的美,又在制作工艺的技法表现上初步形成了独特的木雕艺术风格。如 1973年凤凰山西汉墓出土的大量木俑及木雕船、车、牛、马、狗等模型,木雕漆龟盾和大批漆、木器等以及1975年凤凰山 168号墓出土的圆雕木俑、车、马等木雕艺术品,均能代表汉代木雕工艺发展的艺术成就。

封建社会前期的木雕工艺,还保留了上古时代某些粗犷、古朴 的特征,到了唐宋时期生了一个飞跃,蔚成了中国封建文化的高峰。这个飞跃主要表现在工艺技术上的显著进步。装饰题材和装饰形象有了重大的发展。在装饰题材 方面,花鸟图案已开始成为木雕工艺的主要题材。而且大都表现得较写实、生动、活泼。人物、动物造型准确,神态生动。丰满、圆润、华丽、生机盎然、情意隽 永、健壮是唐代工艺美术包括木雕工艺装饰风格强烈的艺术特征。而到了宋代,这种装饰风格逐渐的转变为以秀雅、清新的清秀美为特征的装饰风格。

元明清时期的木雕工艺主要为家具雕刻和建筑木雕装饰。在家 具业,形成了最有代表性的民族风格:明式、明式家具以造型见长而著称。它最大的特点就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统一。它擅长将选材、制作,使用和审美巧妙地 结合起来。木雕装饰以小面积的精致浮雕和镂雕等,点缀在最适当的部位,与大面积的素面形成鲜明的对比。某些作为木雕装饰的部件也能从结构需要配以一定的雕 饰。如各种牙板、扦角、券口、楣子等,利用镂空的雕刻技法,使之玲珑剔透。这些部件不仅增强了家具的牢固性,而且更增添了艺术效果。所以说, 明式家具是艺术与实用相结合的典范,是木雕家具的精华。到了清代木制家具的造型已趋向笨重,并一味追求富丽华贵。由于繁缛细碎的雕饰,破坏了造型的整体 感。但是清代家具的雕刻图案精明繁丽,技艺的高度成熟,这是应该肯定的。建筑木雕装饰,作为一种装饰习惯,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上一直在沿用与发展。到封建社 会后期的明清时期,由于统治者的贪图豪华,享乐到了极点,导致了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地兴建宫廷,园林等建筑。这些建筑集中表现在明清紫金城的宫殿建筑群和 皇家园林,如颐和园、避暑山庄等。北京紫金城的建筑群是经过了明清两代修建起来的庞大的宫殿建筑群。从总体的布局, 结构的设计,到木工、瓦工的制作,雕刻工的雕饰,装潢工的彩画粉饰,直至地面的制饰,无论是制作的工艺还是图案的设计都为我国历代皇城官殿之冠。

在封建社会中期就盛行府宅园林,尤其是江南府宅园林, 自南宋迁都杭州后,大规模地兴建府宅园林,在历史上形成了一个高潮。大批的木雕工匠和建筑工匠,成为上层阶级兴建府宅园林的主要对象。江南园林的木雕工 艺,无论表现门窗,格扇的玲珑剔透空透雕,精美绚丽的浮雕,还是亭台楼阁等木结构部位的形象生动的圆雕,都具有典型的装饰艺术风格和高超的工艺水平,是我 国古建筑木雕装饰艺术的精华部分。

(作者:未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