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德拉:闯入通辽雕刻行业的一匹黑马

时间:2017-04-07 15:10:13 来源:网络 点击:0

   

巴德拉这个站在眼前质朴厚道的蒙古族小伙子,就是这几年在通辽地区闻名于雕刻行业的一匹黑马。他用自己灵巧的双手和几十年的孜孜以求的奋斗精神,在同行业中崭露头角,成为业界的良师。

巴德拉于1971年出生于库伦镇白庙子村,父亲是为人称道的兽医,每天走街串巷给乡亲们服务。母亲做一手好裁缝活,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他心灵手巧的母亲总用自己的创意给乡亲的和自己的子女们裁出与众不同的衣物,让大家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受。也许受母亲的影响,巴德拉虽然从小不爱吱声,但满脑子都是一些好奇的想法,他看附近有很多粘泥土,他挖出来捏成各种小动物。由于父母忙于生计,没有时间照顾他,他一捏就是一个下午,捏的津津有味,乐此不疲,在父母的多次召唤下,才恋恋不舍地放下手头的泥土,吃上一口饭,晚上接着捏。由于他平时无事,总是细致地观察各种动物,甚至和它们亲密接触,加之天生对艺术的敏感,把各种小动物捏的惟肖惟妙,栩栩如生。晾干后成了小伙伴争相抢夺的宝贝,这让他有了更多的激情,只要有空闲他就和这些泥土打交道,每天浑身上下没有干净的时候。慢慢地他又进一步开拓视野,他发现家里烧火用的树根很奇特,于是把各种奇形怪状的树根搜集起来进行雕琢,他没有想到这会成为他以后所要从事的职业。

他初中毕业后,上了职业高中,学土木工程专业,系统的学习让他有了更多的机会进行理论和实践相对照,也为以后的雕塑发展道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三年的学习时间里,他是学习最刻苦的一个学生,每天早起晚睡,把专业的书本学完了,就找老师要其他的相关书籍阅读,每到休息和寒暑假时,他都去实践或自己在家干。

1988年毕业后,由于生活所迫,他到粮库当了一名临时工,吃苦耐劳地干了二年,看到没有转正的希望,就到呼市打工。在外面他一边打工,一边到搞雕塑的地方去参观,两年多的时间他开阔了眼界,由于他干活勤勤恳恳,老板很喜欢他,给他优厚的待遇让他留下来,但他儿时的梦想又一次让他坚定了自己创业的决心。辞工回来后,他一边跟着木匠、瓦匠打零工,挣钱贴补家用,一边搞水泥雕塑。这期间他认识了搞雕塑的白音老师,白老师也很喜欢这个朴实的小伙子,就把自己所学的东西无私的传给他。本来他就一直坚持的爱好和激情再一次被点燃,于是开始了自己创业之路。当时,没有场地,也没钱买好的工具,他就在自家的院落里,开始搞根雕和水泥雕塑。他对每一件作品都精雕细琢,先用粘泥捏出造型,然后反复修改,直到满意为止,做成品的时候,他严格按比例高效高质的完成,做不好宁可废工废料也绝不将就。慢慢地他的作品有人订购了,人们对他作品的形状、色泽和神态都很认可。陆续的一些机关单位也和他签订单,有了销路他开始加班加点,满负荷地运转,然后把作品放到显眼的地方,过往的人们都啧啧称赞。由于他的作品要价低,自己要求又高,这些雕塑几乎不挣啥钱,家里的生活只能靠妻子开个小诊所来维持。

他在搞水泥雕塑的同时,又迷上了根雕。在家乡,有好多柳树、榆树、杏树、果树砍伐掉以后,树根干了好长时间没人要,他找到以后就动手去挖,挖回来反复琢磨,确定好造型后,就废寝忘食地开始工作,这是个很费心费力的活计。这期间得到了文联包主席和其他几位老师的支持和指导,让他对根艺之美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更激起了他的创作热情。当时家里人都很不理解他,搞根雕又累还不挣钱,到底图个啥呀。可是巴德拉一直坚持着,每当一件成品出来后,多苦多累都抵不上那种成功的喜悦。有一回,他感冒的很严重,一边输液一边琢磨着新拿来的一个大树根,有了思路后他顾不得感冒发烧了,干了半宿,感冒居然好了,每当说起这件事他自己都感到好笑。

随着手艺越来越娴熟,作品得到了更多人认可,也淘到了第一桶金。自己在马路旁边购置了一个有宽敞的院落的大房子。开始大量生产加工,方圆百里的同行都对他艺术水准和人品很是钦佩,有解决不了或大型的活都要向他请教让他帮忙。每次他都十分热心,从来没有拒绝,有时候还要请远来的客人吃饭。他的各类典型作品几百件,典型的有大青沟野人谷里的恐龙、猛犸象、熊大熊二、光头强、图腾柱,还有奈曼宝古图沙漠大型的鹰雕塑。其他作品更是不可胜数,在通辽各地都散布着他的作品。他清楚的记得刚从事这个工作时,人们并不看好他,总用怀疑的眼光对他的作品品头论足。有一次一个学校要做一个雕塑,由于上级要来检查,时间要求很紧,让他把刚焊好的架子拉到学校施工,校长很担心在运输的过程中会散架子,影响工期,可是一路颠簸了近百里,架子完好无损,卸下车赶紧施工,提前完成了任务,这让那位校长对他竖起了大拇指。还有一次,他刚接手一个大型雕塑工期也很紧,他所在的政府找到他,让他马上给完成一个标志性建筑。在无法推脱的情况下,他加班加点,几天几宿只睡了几个小时,在他和伙伴的辛勤劳动下,按时、保质、保量的完成了任务。完成任务后他脸都没洗,一头扎到炕上睡了一天一夜。他在挣钱养家的同时,一直坚持着自己的艺术梦,残根朽木经他手变成了一个个人们喜爱的艺术品,他还利用业余时间到山上捡拾各种本土的奇石。他熟悉家乡的山川和沟壑,增长了对地质学的认识,并且眼光独到,对本地奇石如数家珍,拾到了好多珍贵的石头。他的屋子里、院子里堆满了那些成品和半成品的根雕原料。路过的人们有喜欢的都要停下来看看,很快成了一个景点。有一次一个外地的客人看上了他的作品,不但自己购买了好几个,还先后几次领着朋友来购买,并被他的干劲和精神所感染,和他成了很好的朋友,要大力支持他的事业。他先后被旗里、市里认定为根艺文化传承人,并获得优秀传承人称号。报纸和电台也对他做了全面的采访。在他的倡导下成立了巴德尔哈本土根艺奇石协会。他把周围喜欢根雕的人们聚集起来,共同研究创作,他把自己购买的工具和多年积累的经验毫无保留地教给大家,并提供场地和材料让大家实习。在他的带动下,库伦地区有了几十名根艺爱好者,作品几千件,有好几个都有了自己的基地,根艺奇石有了一定的规模,为繁荣库伦文化做出了不小的贡献,他的几件精品得到了业界人士的高度赞誉。

一个人把爱好变成职业,再演化成艺术,这是一个了不起的过程。艺术的生命和潜力是无穷尽的,几十年的不懈努力和潜心研究创作,造就了今天的巴德拉。如今,四十多岁的他处于创作的巅峰期,他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智慧的头脑和一双勤劳灵巧的双手,还有信心百倍孜孜以求的干劲,相信他一定会用这种工匠精神雕刻出大美人生。

(作者:未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