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舞蹈史:(十一)民国时代舞蹈文化的发展

时间:2008-06-17 19:35:52 来源:网络 点击:0

第十一章 民国时代舞蹈文化的发展

第一节 土地革命时期的舞蹈

土地革命时期的舞蹈艺术在为人民大众的旗帜下,以迅速讴歌现实为主导思想,表达了人民的理想和要求。

1.为了满足人民对文化艺术生活的需求,江西一带建立了我国最早的革命戏剧学校——高尔基戏剧学校,还建立了工农剧社、“八一”剧团、工农剧团、战士剧 社、火线剧社及火星剧团、红旗剧团、战号剧团等。上述剧团或学校演出了不少话剧、歌剧、舞剧、活报、音乐、歌舞和舞蹈节目。这一时期的革命文艺已初步与工 农兵相结合,文艺成为人民现实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

2.当时被誉为三大舞星的李伯钊、石联星、刘月华,以及危拱之对于发展土地革命时期的舞蹈艺术起到了重要的历史作用。

李伯钊(1911~1985年),舞蹈、戏剧教育家,剧作家。四川重庆人。少年时代喜爱文艺,积极参加学校文艺活动。1925年被派往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 学习,学习期间曾在莫斯科一所著名舞蹈学校进行形体训练,并学习了苏联各种舞蹈。在学习期间,观摩过依沙多拉·邓肯表演的《国际歌舞》及其他舞蹈。1930年回国。1933年任高尔基戏剧学校校长和兰杉剧团团长等职。在此期间,她编写了不少具有时代气息的话剧。她也是革命舞蹈的传播者和组织者,经常 为军民表演的节目有《乌克兰舞》、《海军舞》、《红军舞》、《农民舞》、《水兵舞》等等。此外,她还把《国际歌舞》及歌舞活报这一艺术形式介绍到中国来。她与石联星、刘月华共同创作了《农民舞》、《工人舞》、《红军舞》。还在民间舞蹈的基础上组织了《走会》,编排了《扇舞》,为土地革命时期的革命新舞蹈,做出了重要贡献。

石联星(1914~1984年),舞蹈、话剧表演艺术家,湖北黄梅人。1932年赴江西,在红军学校俱乐部从事戏剧工作。翌年调任高尔基戏剧学校教员、工 农剧社演员,兼兰杉剧团舞蹈教员和编导。她和李伯钊、刘月华共同创作《农民舞》、《工人舞》、《红军舞》,共同表演《村女舞》,受到群众的称赞。还与刘月 华创作了《台湾人民反抗殖民者压迫舞》。之后,她任火星剧团领导人,在此期间,创作了《游击战》等舞蹈节目。此外,她创作和演出了不少话剧,并任主要演 员。1937年后在抗敌演剧二队、广西省艺术馆、新中国剧社工作。

3.迅速反映现实生活的舞蹈艺术。

人们为了庆祝胜利,迫切要求用舞蹈艺术形式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表达自己对新生活的无比热爱,用舞蹈艺术反映自己的生活。在专业舞蹈工作者和业余舞蹈工作 者的共同努力下,人们创作了舞蹈《马刀舞》、《大刀舞》、《刺枪舞》、《红缨枪舞》、《妇女体操舞》、《大生产舞》、《送郎当红军》、《军事演习歌》、《团结舞》、《儿童舞》、《大放马》、《鲁胖子哭头》、《分田歌》、《过新年》等。《马刀舞》以慷慨激昂、刚劲有力的舞姿,反映了红军战士挥刀跃马、冲锋 杀敌的英雄气概。该舞深受群众欢迎,成为当时歌舞的典型。1932年,在工农剧社举行的文艺会演上,该舞被评为优秀节目。

《大刀舞》以威武、剽悍的舞蹈动作,并采用“龙灯”的穿插队形,显示了战斗气氛。

《刺枪舞》(也称刺杀舞)是一种操练性质的舞蹈,舞蹈动作由练兵生活的“拨”“刺”等提炼而成,体现了战士百炼成钢的英雄气质。

《妇女体操舞》描写妇女站岗放哨的情节,用载歌载舞的形式,手持木棍,飒爽英姿,突出了妇女健壮的体质和保卫家乡的决心。

《送郎当红军》以载歌载舞的形式,表现了妻子送郎上前线的生动场面。

《儿童舞》以歌舞形式,表现了少年儿童天真无邪的性格。

4.民间舞蹈为新的生活服务。

江西和闽西一带流传的民间舞蹈多姿多彩,深受人民的喜爱。

流行在当地的龙灯、狮灯、船灯、鱼灯一类的“灯舞”以及《花鼓》等各种民间舞蹈,每逢节日或群众集会,都要表演,起到了鼓舞斗志的作用。如《走会》在当时的喜庆节日就出现在广场街头,受到人们的厚爱。

5.外国舞蹈的传入。

说到闽西、瑞金一带的舞蹈的开展和外国舞蹈的传入,不能不提及李伯钊同志。她1930年留苏回国,辗转闽西和赣南,经常为群众和战士表演朴素健康的苏联舞 蹈,并热心地将其表演技艺传授给观众。她表演的《老海军舞》、《乌克兰舞》、《水兵舞》、《红军舞》、《国际歌舞》等舞蹈迅速流传开来,起到了宣传群众,教育群众的作用。

土地革命时期的舞蹈是在极困难的条件下诞生和发展的,它为我国舞蹈艺术走向革命现实主义的道路奠定了基础。

图片资料

出处:中国舞蹈艺术史图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