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脉络概述(5)


  自八十年代中期之后,“新潮音乐”的蓬勃发展已突破了音乐学院院墙和小实验室的限制而成为一股覆盖面更为广泛的创作风格和探索性潮流,一批成熟的作曲家如朱践耳、罗忠韾等人开始尝试运用新观念、新语言和新技法写作,另一批年富力强的、在全国各专业文艺表演团体中已成为业务支柱和创作中坚的中年作曲家也纷纷加入到这一探索性潮流中来,从而使“新潮音乐”的创作队伍日渐壮大,作品样式几乎囊括了交响音乐、歌剧、舞剧、大合唱、艺术歌曲、民族管弦乐及各种乐队编制的协奏重奏与独奏、室内乐、影视音乐等所有创作领域,作品数量和质量明显提高,新技法的运用更加自如成熟也更有目的性;这一切都表明,“新潮音乐”在其初起时期那些幼稚过激之处,到了八十年代末已经得到明显的改善。

  流行音乐在七十年末八十年代初的萌芽阶段和新生早期,也曾和“新潮音乐”的一样,也触发起甚为激烈的论战,而且这种论战几乎伴随着流行音乐成长发展的全过程,贯穿于新时期的每一阶段,但由于它的市场本性,即它的商品性文化的特质、它的产业化和它与亿万观众的血肉联系,使得它一旦进入市场便身不由己地按市场规律运行;况且,中国的流行音乐作曲家、评论家、歌星、制作人、音像公司在艺术性和商业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赚钱与赔钱、通俗与媚俗、流行与不行之间寻求最佳契合点,刮起了一股又一股的“东南风”“西北风”及摇滚音乐的浪潮。就作曲群体而言,与“新潮音乐”的由青年作曲家发端再扩大及中老年作曲家这一年龄走向不同,流行音乐的年龄走向却呈现由中年而青年的趋势。试看八十年代初在中国乐坛上叱咤风云的流行音乐作家,是王酩、王立平、谷建芬这批中年人,到八十年代后期至九十年代,这批中年人渐渐淡出歌坛,而代之以一批生气勃勃的年轻人。总之,新时期的流行音乐发展,没有大起大落的轰动事件,没有红遍世界的大师和经典之作,当然也没有刻骨铭心的惨败。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