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中国中古音乐(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 (公元前255年—公元589年) |
第一节 概 述 秦始皇统一中国,封建政治制度的中央集权国家开始形成。由于秦代统治者横征暴敛,严刑酷罚,文化专制,导致这一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只存在了15年便被农民起义推翻。我国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到汉朝才逐渐巩固并得到发展。 “百代皆沿秦制度”。汉代是中国封建社会处于上升阶段。社会经济繁荣、文化发展,国家军事强盛,是世界上早期封建制国家的姣姣者。在幅圆广阔、民族众多统一的封建大国中,汉族文化成为文化的中心,各少数民族文化也竞相发展,特别是“丝绸之路”的开辟和中外音乐文化的交流,使华夏音乐文化发出了更加耀眼的光辉。 “汉承秦制”,国家设立了重要音乐机构——“乐府”。这一时期出现的“相和歌”、“相和大曲”,并发展、演变为“清商乐”;“鼓吹乐”的兴起,是汉族音乐文化和中国北方各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交流最好的见证。古琴艺术在这一时期也得到了很大发展。 东汉以来,庄园经济的发展以及“士族门阀”的崛起,使汉儒一统天下被打破,随之而来的是追求个性解放、追求新的人生观思潮出现,这是一种新思潮和新观念,它为中国封建社会进入“盛唐”作了思想上的准备。 至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社会又进入到一个大动荡年代。动荡年代从客观上促使了民族大融合,使我国南方和北方、汉族和各少数民族在音乐、文化等方面出现了一个前所未有百川入海大融合的时代。 在音乐创作和音乐理论方面,出现了蔡邕、嵇康、何承天等著名音乐家。何承天“新律”的推出,发展了我国律学理论;嵇康的《声无哀乐论》,丰富和发展了我国先秦以来的音乐美学思想,为我国后来音乐美学思想的研究奠下了良好基础。 隋代虽然是一个短命王朝,但它结束了近四百年的分裂动乱,统一了中国,“九品中正制”的废除和“科举制度”的出现,“士族门阀”势力逐渐被削弱。隋炀帝继位后,穷奢极欲,多次发动侵略战争,很快被农民起义摧毁了,旧豪强地主阶级也受到了一次沉重地打击,中国社会进入到了唐代。 唐代历史揭开了中国古代最灿烂夺目的篇章,它结束了自东汉以来数百年的分裂和内战状态,唐代统治者接受了“亡隋”的历史教训,对人民实行了“修养生息”政策,在施行“均田制”和对外开放基础上,生产力得到了迅速发展,李唐王朝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处于当时世界领先地位,首都长安成为世界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 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发展和开放政策的实施,民族的融合和中外文化的交流,使得从隋代出现出自“胡夷里巷”的“曲子”对唐代大曲的形成、发展产生了极为重要影响,这种音乐与汉、魏、齐、梁(南朝)的“新声”相互取长补短、推陈出新,形成了一股别开生面的音乐潮流,推动着中国古代音乐向着更新、更广阔、更完美的方向发展。尤为值得一提的是“丝绸之路”和“开放政策”所引进的并不仅是“胡商”的涌入,它还带来了异国的礼俗、服装、音乐、美术以至宗教。在盛极一时的长安风尚中,“胡乐”、“胡服”、“胡舞”、“胡酒”颇为流行,并占据了十分重要地位,可以说唐代是中国历史上一次前无古人的中外以及国内各民族的大交流、大融合时期。大胆地引进和吸取,无所束缚、无所留恋地创造和革新,这就是产生音乐艺术上“盛唐之音”的思想基础。中古音乐前期的西汉时期,音乐特点是以宫廷艺术为主,以铺张陈述人的外在活动和对环境征服为特征,到魏晋六朝时则是以门阀贵族、具有田园色彩的艺术为主,以人的内心性格和思辨为特征;而唐代既不是对外在事物、人物活动的夸张和描绘,也不只是对内在心灵、思辨、哲理的追求,而是对有血有肉的人间社会的肯定和感受、憧憬和执着。不仅如此,箜篌、琵琶等西域乐器的传入,不仅丰富了中国乐器的种类,同时也成为我国民族乐器重要组成部分。唐代“简字谱”、“工尺谱”的发明和近代“敦煌曲子谱”、“敦煌琵琶谱”的发现,也向我们证明了唐代音乐发展的情况。唐代音乐是中国古代社会已经成熟、丰满、具有青春活力、热情和想象的艺术,她和谐、融洽,犹如春风化雨似地渗透在如花似锦的“盛唐文化”之中,乃至影响了以后一千多年中国音乐的发展。 |
回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