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雨如丝
发表于 2006-10-24 22:26:05
《闺中礼佛图》
清 任薰 纸本设色
任薰的绘画明显地继承了陈洪绶的风格,虽没有陈的高古、清逸之趣,却显得通俗平易,能收到雅俗共赏的效果。闺中仕女姿容娇柔而清丽脱俗,具有典型的清代仕女审美特征。
细雨如丝
发表于 2006-10-24 22:26:27
《芭蕉仕女图》
清 任薰 任颐 纸本设色 纵125厘米 横31厘米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藏
此画是任薰与任颐合作而成。画法采用勾勒填彩,勾线如铁线银钩,有行云流水之妙而多一种劲健遒丽,芭蕉用没骨法晕染,仕女用线条勾画,颇具特色。
细雨如丝
发表于 2006-10-24 22:27:13
《人物》
清 任薰 纸本 纵139.5厘米 横47厘米 天津艺术博物馆藏
任薰的人物画讲究用笔。他用盘曲如丝的方折圆劲的线条来表现人物的胖瘦肥丰,面部造型上狭下丰,躯干伟岸,画风古雅。
细雨如丝
发表于 2006-10-24 22:27:51
《烹茶洗砚图》
清 钱慧安 纸本设色 纵62.1厘米 横59.2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此画在两株虬曲的松树下,有傍石而建的水榭,一中年男子倚栏而坐。榭内琴桌上置有茶具、书函,一侍童在水边涤砚,数条金鱼正游向砚前;另一侍童拿着蒲扇,对小炉扇风烹茶。人物线条尖细挺劲,转折硬健,师法陈洪绶而不受所围,其技法已臻纯熟,仪容闲雅,设色清淡,为清末海上画派的风格。这是同治十年(1871),作者三十九岁时,为友人文舟所作的肖像画。
细雨如丝
发表于 2006-10-24 22:28:46
《簪花图》
钱慧安 绢本 设色 纵142厘米 横80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图中耸立两株青松,虬枝盘折,古藤披垂,气势非凡。松下湖石峻峭,芍药盛开。此图似是取意韩魏公邀客品赏芍药名品—金带之轶事。据说“此花开者,城中必出宰相”,后果如此言,品赏此花的人,后皆入相。此画用笔工整,以钱线描写衣纹,人物神态各异,均有生意。色彩古雅,韵味高远。
细雨如丝
发表于 2006-10-24 22:30:23
《仕女屏》
清 钱慧安 纸本设色 纵162厘米 横39厘米 天津美术学院藏
钱慧安为清光绪年间上海著名仕女画家。人物造型清瘦,笔法遒劲,喜用重叠细劲的线条作衣纹,别具一格,在当时颇负盛名。这里选两幅:《西池桃熟》和《瑶岛分香》,画中仕女形象诚如上言。
细雨如丝
发表于 2006-10-24 22:30:57
《慈母图》
清 钱慧安 绢本设色 纵175厘米 横92厘米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藏 钱慧安(1833—1911),初名贵昌,字吉生,号双管楼,一号清溪樵子,宝山(今属上海市)人。侨居上海卖画,名重一时。擅画人物、仕女和花鸟。笔意遒劲,态度闲雅。《慈母图》将伟大无私的母性渲染得十分崇高而令人感动。
细雨如丝
发表于 2006-10-24 22:33:14
《对弈图》
清 钱慧安 绢本设色 纵175厘米 横92厘米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藏 画中仕女呈典型的文人理想的美女形象:鹅蛋脸型、柳眉细眼、身材修长、体态风流而弱不禁风,千柔百媚,惹人爱怜。对弈仕女蹙眉凝神的形态既有病西施的沉鱼落雁之美,又充满林黛玉似的聪慧和促狭,很是生动传神。
细雨如丝
发表于 2006-10-24 22:33:39
《荷塘仕女图》
清 樊虚 纸本设色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藏 樊虚生卒年不详,清代晚期画家,善画人物。《荷塘仕女图》笔调简洁,结构处略作渲染,后顺墨线以色勾勒,色从墨态,浑然一体。画中仕女的衣纹一变成法,运笔细劲流畅,笔调高朗严谨,成功地表现了夏衣的质感,充分显示了画家的艺术功力
细雨如丝
发表于 2006-10-24 22:34:22
《柳下晓妆图》
清 陈崇光 纸本设色 纵127厘米 横43.5厘米 南京博物院藏
陈崇光(1838—1896),原名炤,字若木、栎生,江苏甘泉(今扬州)人。初为雕花工人,后拜虞蟾为师。山水、花卉、人物俱能,尤擅双钩花卉。古人云:“画人难画手,画树难画柳”。既要把柳树的枯枝老干画得挺拔多姿,又要保持其婀娜之势,确属不易。作为此画中起点缀和烘托环境作用的柳树,在陈崇光笔下却表现得很是从容妩媚。柳下仕女正专心整理晨妆,其光鲜娇媚的姿容在柳枝的衬托下,显得清丽脱俗而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