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舞蹈史:(六)隋唐、五代时期的舞蹈

时间:2008-06-17 17:08:31 来源:网络 点击:0

第六章 燕乐舞蹈文化的高峰—隋、唐、五代时期的舞蹈

第一节 唐承隋制,创新发展

隋 代统一中国后,只经历了短短30年的时间,它继承、保存了魏、晋、南北朝以来的乐舞传统。唐代为中华舞史上光耀后世的黄金时代。唐朝建立后,社会经济出现 了高度繁荣和发展。唐朝实行开拓性的开放政策,出现了民族大融合,海上和陆路丝绸之路更加畅通,疆域更加扩大,从而吸引了世界各国的人们。日本、朝鲜、天 竺、林邑、海湾大食、波斯诸国,来中国落户的不下百万家(《旧唐书·太宗本纪》)。陕西乾陵36宾王像,便是唐代与西域各国及国内各民族的良好关系的见 证。在唐代,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经济和文化最发达的大国,乐舞因之得到更进一步的交流。

唐代设立了专门的乐舞机构,如太常寺、梨园、教坊等,以培养高层次的人才。舞蹈家公孙大娘、杨贵妃、梅妃、谢阿蛮、李可及等如群星丽天;在集周、秦、汉之 大成的基础上,唐朝吸收外来乐舞,广征博采,创作了大量舞蹈节目,《九、十部伎》、《坐、立部伎》、《健舞》、《软舞》和崭露头角的歌舞戏,可资证明。五 彩缤纷的节目,高超的演技,使唐舞开一代新风。唐舞打破了汉代以来舞蹈杂技同台并存的局面,成为独立的表演艺术品种。而其舞种之多样,舞姿之新颖,气魄之 宏伟,更是空前的,从而形成了燕乐舞蹈的高峰,并饮誉国内外。《破阵乐》的美名远震天竺(今印度一带),“燕乐”中的多种节目,如《春莺啭》、《鸟歌万岁 乐》、《破阵乐》等经僧人、遣唐使带到日本落户,成为宴享和祭祀的“雅乐”(或称“舞乐”)。其他如民间舞蹈《踏歌》、《狮子舞》以及“散乐”(杂技百 戏)已在日本生根开花,绵延至今。

唐代建国之初,乐舞制度全套继承隋制,在隋代的《七部伎》、《九部伎)的基础上增设一部为《十部伎》就是一例。对“雅乐”,则遵循“五帝异乐,三王殊礼 ”,重新制礼作乐。虽说“陈梁旧乐,杂以吴楚之音,周齐旧乐,多涉胡戎之伎”,但唐太宗李世民的指导思想却是广征博采、多方吸收,“斟酌南北,考以古音,作为大唐雅乐”。

隋在建国之初,启用了陈的太乐令蔡子元、于普明,以宋齐陈旧乐为华夏正声,设置“清商署”提倡以汉族为主体的“清商乐舞”,一改“太常雅乐,全作西域胡声 ”的局面,汇集、统一了南北的乐舞文化,预示着唐代乐舞辉煌灿烂新高峰的到来。隋唐“燕乐”是盛大宴会上由优秀艺人演出的乐舞。“燕乐”到隋唐时达到了极 为兴盛的时期。隋代的《七部伎》在开皇初为:《清商伎》、《国伎》、《龟兹伎》、《安国伎》、《天竺伎》、《高丽伎》、《文康伎》,大业中增为九部伎:《清商乐》、《西凉伎》、《龟兹伎》、《疏勒伎》、《康国伎》、《安国伎》、《天竺伎》、《高丽伎》、《礼华》。唐代在贞观十六年平定高昌(今新疆吐鲁番 一带),后增删调整为《十部伎》。唐《十部伎》包括《燕乐》、《清商》、《西凉》、《高昌》、《龟兹》、《疏勒》、《康国》、《安国》、《扶南》、《高 丽》。

纵观唐代十部伎,第一部为唐代创作,贞观十四年,“景云现,河水清”,时人为纪念这种“祥瑞之兆”,而作《景云河清歌》,配以乐舞,列在首位。而《清商 伎》则是传统节目,就是著名的《巾舞》、《拂舞》、《鞞舞》、《铎舞》和《巴渝》、《明君》、《白纻》等节目,原是汉魏民间俗乐。巾、拂、鞞、铎4舞,隋 代何妥尚能作此舞(据《隋书·何妥传》)。后来演出时,已不拿道具,而是以手袖为容了。试看隋代“双舞俑”,二舞者姿态相同,双双长裙曳地,身披胳腋,紧 身窄长袖,头梳蝴蝶髻,上身侧向左方,出右胯,左手上扬甩袖,右手下垂拂袖,舞姿流畅,富有动感,可视为清商乐舞的形象,但北方舞伎演来,仍有北朝的遗 风。隋时的舞人大都短衫长裙,袖窄而长,头梳平髻,后脑插梳,端庄凝重,如敦煌304窟顶天宫伎乐与敦煌390窟供养人伎乐,裙腰系于胸际,身材修长瘦 削,肩披披帛,他们的服饰、体态、舞姿都极相近,并绵延到唐初。

初唐伎乐舞俑和陕西三原县李寿(577~630年)墓石棺浮雕线刻乐舞图有内在的联系。《舞伎图》和《乐伎图》仍有隋代风貌,李寿墓《舞伎图》石刻时间应 为630年左右,舞伎六人,分列三排,两两相向而舞,身体微向前倾,短衫长裙,着云头履,细长筒袖外罩以齐腕镶边广袖(自汉以来流行的女装),右侧舞伎举 右手及眉边,左臂斜伸,出右足;左侧舞伎举左手及眉边,右臂斜伸,出右足,形成对称,步态和谐沉稳,颇有初唐简朴厚重之风。

《巾舞》的传统,在唐代并未中断,虽说隋代巾、拂、鞞、铎不拿道具,但壁画和文物中仍有不少执巾而舞的,可见《巾舞》在唐代仍盛行不衰。而唐代妇女盛行肩 披披帛,执披帛或长巾而舞。如陕西西安郭社镇唐执失奉节墓出土的壁画《红衣舞女》,头梳高髻,着间色长裙,裙腰系于胸间,手执披帛,舒展双臂,缓步起舞。颇有“流香动舞巾”之势。故宫藏铁制舞俑,宽袖中露出窄袖。江苏扬州唐城出土的唐代“断臂舞俑”——中国的维纳斯,舞伎梳蝴蝶髻,着绿色花绸长裙,云头 履,肩披披帛,身向前倾,似为舞蹈结束时的一霎那,即所谓“曲尽回身处,层波犹注人”。

唐有玉舞人陶舞俑亦甚多,也常有两两相对或动作一致的舞姿,如高髻长裙的双人舞以及陕西礼泉县郑仁泰墓两个举手起舞的舞伎(彩绘陶俑)。长巾又名“续寿巾 ”,可以舞出各式各样的绸花,《巾舞》、《袖舞》延长而为长绸和飘带、风带,舒卷萦绕,构成极为流畅和飘逸的韵致,使中华民族特有的美感和动感在敦煌壁画 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敦煌堪称中国舞蹈的宝库,尤其是唐窟约占1/2。如盛唐172窟的对舞,两舞伎手持琵琶和鼓对舞。盛唐217窟南壁“西方净土变”,舞 伎双双立于莲花台上,手挥长绸,潇洒自如,飘带卷起的绸花令人眼花缭乱。

魏晋南北朝以来,由于各少数民族乐舞自丝路传来,与南朝中原乐舞平分秋色,互相吸收融合,宫廷和民间毫无二致,宫廷中《九、十部伎》中除《清商伎》为汉族 乐舞外,《西凉伎》则为西域乐舞和中原汉族乐舞的混合体,其他如《龟兹》、《安国》、《疏勒》、《康国》,都是属北庭都护府和安西都护府(今中亚、新疆一 带)所辖地区的少数民族乐舞。外国乐舞则有《天竺》(即今印度一带)、《高丽》两部,这些都是各具民族特色的乐舞。

西域少数民族乐舞中以《龟兹乐》最为重要,《龟兹乐》指今新疆库车一带的乐舞,至今库车仍被赞之为“歌舞之乡”。龟兹立国很早,汉宣帝时(公元前65年) 龟兹王绛宾与夫人第史(乌孙公主,为乌孙王翁归靡与汉解忧公主所生)来到长安,宣帝以“歌吹数十人”相赠,内地乐舞已到龟兹,远到乌孙(哈萨克)。十六国 时期,《龟兹乐》已传入中原,吕光灭龟兹后把珍宝和奇伎异戏带回中原,此后北魏太武帝拓拔焘把《龟兹乐》带到华北平城,“得其伶人器服,并择而存之”(杜 佑《通典》142卷)。北周武帝宇文邕娶突厥可汗之女阿史那氏为皇后,皇后又带来了龟兹的乐舞和艺人。唐僧玄奘取经路上经屈支国,即龟兹,《大唐西域记》 里记述这个地区“气序和、风俗质……管弦伎乐,特善诸国”。诸国乐舞比较而言,龟兹乐舞文化水平是出众的。龟兹舞的舞姿以唐杜佑《通典》所记最为形象:“ 皆初声颇复闲缓,度曲转急躁,……或踊或跃,乍动乍息,跷脚弹指,撼头弄目,情发于中,不能自止。”背翻莲掌举向头顶的形象,或弯腰斜侧的唐陶舞人均光彩 照人。而跷脚弹指的舞姿,则保留在新疆克孜尔千佛洞中。又如敦煌盛唐159窟美音鸟(迦陵频迦)的双手弹指即所谓“忭”(弹指)。敦煌盛唐205窟,二舞 伎,左面舞伎面向观众,身向左倾,右面舞伎背向观众,各举右手在上,左手在下,“弹指为节,忭转有声”。

关于《龟兹乐》的乐器、乐曲和舞蹈,《旧唐书·音乐志》有这样的记载:“《龟兹乐》,工人皂丝布头巾,绯丝布锦袖,绯布裤。舞者四人,红抹额,绯袄,白裤 帑,乌皮靴。乐用竖箜篌一,琵琶一、五弦琵琶一、笙一、横笛一、箫一、筚篥一、毛圆鼓一、都昙鼓一,答腊鼓一,羯鼓一,鸡娄鼓一,铜钹一,贝一。毛员鼓今 亡。”十四个乐工为四个舞者伴奏,这些乐器特别是在撰修唐书的五代,毛员鼓已失传,我们却可从有贞观十六年题记的敦煌壁画220窟“东方药师净土变”的乐 队中找到它的踪迹。宋人临唐《八十七神仙卷》中乐器多出自龟兹。其他十三种乐器也可以看到它们的形制(见敦煌220窟)。有的乐器和舞姿一直流传至今,如 跷脚弹指,扬眉动目,正是新疆一带维吾尔族舞蹈的特征,从现代维吾尔族优美动人的舞姿中,可以寻找到大唐龟兹乐舞的遗踪。

图片资料

出处:中国舞蹈艺术史图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