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舞蹈史:(八)富有民族特色的元代舞蹈
第二节 文物壁画中的元代乐舞形象
甘 肃敦煌莫高窟和安西榆林窟有元代修建的洞窟十几个,其中的壁画保留了不少元代的舞姿。突出的如敦煌莫高窟465窟,它是典型的元代洞窟,其中佛教壁画属密 宗一派,该窟三壁都有“圣嗣金刚降魔图”。“圣嗣金刚”俗称“喜金刚”或“欢喜佛”。四周围绕着艳丽动人的舞蹈菩萨,舞姿极为新颖别致,而且难度很大,如 有的双手在头顶上合十;有的裸体,右足抬起挂在右臂上,右手持金刚杵,抬腿拧腰;有的戴宝珠高帽,身体作S形;有的双人舞,左腿曲,吸右腿相对而舞,为半 裸体,由此可以推知受秘密戒者才可以看到的《十六天魔》形象。如将桑耶寺金城公主殿的“金刚与明妃”进行对照,可以看出《十六天魔》演变的脉络。建于18 世纪的西藏罗布林卡新宫的壁画中也有色彩鲜艳、舞姿奇特的十六天女,西藏还有扭腰出胯四臂各执法器的“胜乐十六天女”,这些均可视为《十六天魔舞》的遗 迹。
西藏萨迦南寺,为元代建筑,该寺壁画色彩绚丽,其中的骑象献宝图是西藏与国外文化交流的见证。甬道壁画有边舞边演奏胡琴或边舞边吹奏笛子的乐舞菩萨,形象 妩媚动人。拉弦乐器始见于元代,演奏胡琴的形象也出现在甘肃安西榆林10窟(元灭西夏后所绘),这是边演奏胡琴边舞蹈的香音女神。这幅壁画清晰精美,演奏 的乐器除胡琴外还有曲颈琵琶、筝及横笛、箫、竽、拍板等,还有打腰鼓和用槌击打单面鼓的。这些飞天,上身半裸,下着长裙,飘带萦绕,动作舒展。榆林4窟的 伎乐菩萨,舞姿也极为优美。在甘肃安西东千佛洞,有一幅描绘舞伎表演的壁画,其中左舞伎左手在上,右舞伎右手在上,对称而舞,服饰舞姿新颖悦目,不落俗 套。以上这些,均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元代的舞风。正如《律吕正义》所说:“元时称重西僧,故其舞多释梵相。”
至于儿童舞,保存至今的山西芮城县(原在永济县)元代建筑永乐宫纯阳殿北壁的一组童子舞,很有代表性。画面上三个活泼可爱的男舞童正在表演,左起第一人,上身裸,带兜肚儿,右臂侧伸,均赤足带镯,手握飘带,缓缓跳跃。由乐队九人伴奏:1.竽,2.云锣,3.琴,4.鼓,5.已残,6.钟、7.螺,8.拍 板,9.横笛。
保存至今完好无缺的元代乐舞文物,还有玉双耳礼乐杯和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所藏《春景戏婴图》,都极为珍贵。而山西省新绛、曲沃诸县的乐舞砖雕,也有很多不 容忽视的珍品,如山西新绛县吴岭庄卫忠家族合葬墓,建于至元十六年(1279年),内有不少杂技乐舞砖雕。如有一种至今还在流传的《跑驴》,二小儿各骑小 毛驴一头(实际为驴形道具),小儿手中执鞭,前后奔驰而舞。还有两种《狮子舞》,其上为《手狮》。二小儿裹头巾,结双髻,各执布做的狮子,左小儿蹬弓步,又似向前奔跑。墓北壁窗下又一狮子舞,一憨态可掬的假狮子,下面露出了扮演人的双脚,围绕狮子的四小儿各呈舞态,前面二小儿敲击铜锣在逗引狮子,身后两小 儿执球,其一在戏弄狮子,其一执球向前追赶,生动活泼,由此可以想见元代民间儿童舞狮的神态。该墓东壁的横披上有幅组舞图,其中,三人为一组共三组,姿态 诙谐有趣,八个男子作舞,有的甩袖,有的扛瓜。在这些砖雕中,仅有一块砖雕为双人舞:少女在右方,左手甩袖,左边一男子似扮成丑角,持伞跳跃,追逐少女。这种双人舞,可能包含一种故事情节,叫做乔装故事。该墓其他地方也有相似的情况。乔装故事的一些形象以及诙谐的独舞人物都和戏曲表演相近,但它们还应该说 是独立的舞蹈艺术。
图片资料
出处:中国舞蹈艺术史图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