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雨如丝
发表于 2006-10-9 11:12:13
《海棠禽兔图》
清 华喦 纸本设色 纵135.2厘米 横62.5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以“没骨法”写大片盛开的秋海棠,密而不乱,层次丰富。用细笔勾勒筋脉,顿挫有致,清晰可辨。画家对于水份可以巧妙自如地加以控制,使花叶显得愈加通透、青翠。花瓣以白粉点出,莹洁醒目。工笔描绘花间黑兔,使工与写、黑与白之间形成多层次的强烈反差,牢牢吸引住了观者的视线。
细雨如丝
发表于 2006-10-9 11:14:13
《秋枝鹦鹉图》
清 华喦 纸本设色 纵104厘米 横49.5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华喦人物、山水、花鸟、鱼虫无所不精,笔墨简练超逸,不依傍古人门户,自成规范。此图为画家精心杰作,笔墨疏放,色彩清妍,树石与鸟,情意生动,装点秋光,恰到好处。
细雨如丝
发表于 2006-10-9 11:14:40
《杂画册》
清 余省 纸本墨笔 纵89.9厘米 横21.7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余省(1692—1767),字曾三,号鲁亭,江苏常熟人,从师花鸟画家蒋廷锡,乾隆时祗候“内廷”,善画花、鸟、虫、鱼,尤善画蝴蝶。余省作画时参用西法,赋色妍丽。《杂画册》属水墨写意,画牡丹、玉兰、花蜂、桃花小鸟、荷花翠鸟、稻蟹、竹石兰花、松鼠葡萄、鳜鱼、松梅、佛手、水仙香椽等十二开。这里所选的稻蟹、鳜鱼二开,用笔豪爽,挥洒自如,用墨酣畅淋漓,豪放中呈现秀雅。法随意转,形中见神,意态生动。
细雨如丝
发表于 2006-10-9 11:15:04
《竹荫西图》
清 郎世宁 绢本设色 纵246厘米 横133厘米
画面主体是一只西方品种的良犬,身量细长,目光机警而温和,作者刻画得极其细致,连眼睛中的细微明暗变化,犬口部细细的毫发,甚至犬身上体表微现的脉络都被一丝不苟地表现出来。在犬周围,散生着一些小草,野花等,左端是苦瓜绕生的两竿翠竹,亦是极尽工整细致之能事,不仅明暗、纹理等被刻画得十分清晰,甚至可以辨认出花草的种类。
细雨如丝
发表于 2006-10-9 11:15:28
《仙萼长春图》之一
清 郎世宁 绢本设色 纵33.3厘米 横27.8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此画是郎世宁工笔重彩画的代表作。画面非常写实,笔致工整而有突兀感。此图工笔设色,充分体现了西画技法的特点。郎世宁在创作上汲取了前人的诸多优长,创立了自己独特的风貌。即以此幅为证,在花卉的技法上,花朵采用周之冕“勾花点叶法”的技巧,而花叶又加以恽寿平“没骨花”的画法,只以尖细的线条勾出叶脉。
细雨如丝
发表于 2006-10-9 11:15:49
《仙萼长春图》之二
清 郎世宁 绢本设色 纵33.3厘米 横27.8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此幅描绘桃花的花卉图还极为写真地描绘了两只春燕。燕子身姿妩媚矫健,极富生趣,画上桃花也取中国绘画所常用的折枝。郎世宁在绘画技法上善于用中国绘画之所长,融为一炉,创作出一批写实工整的工笔花鸟画。
细雨如丝
发表于 2006-10-9 11:16:11
《仙萼长春图》之六
清 郎世宁 绢本设色 纵33.3厘米 27.8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曾经有人说,郎氏的花鸟画可以作为生物课挂图,与真的活物无一丝差别,这绝非夸张。郎世宁一生差不多都是作为清廷画师而度过的,他的画大多是“进御”而作,均显得精工细描,谨小慎微。此画画的是黄刺叶、鸟儿和牡丹,敷色浓丽鲜艳。
细雨如丝
发表于 2006-10-9 11:16:35
《仙萼长春图》之七
清 郎世宁 绢本设色 纵33.3厘米 27.8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郎世宁擅长人物、肖像、花卉、鸟兽以及历史题材的绘画,以中西画法并用而独具一格。清代的《欧钵罗室书画过目考》中记载:“郎世宁,供奉内廷祗侯,画马兼工人物屋宇,多从西法。张抑山处士藏有小墨马尺幅,装于镜屏,为奉敕画,闻归延树南尚书;又见有五猫相戏大帧,落花满地,嫩草围石,神趣宛真,所写之貌盖西种也,亦奉敕画。”
细雨如丝
发表于 2006-10-9 11:16:57
《花鸟图》
清 郎世宁 绢本设色 纵32.6厘米 横28.6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清代美术史家胡敬在《国朝院画录》中记载:“世宁之画本西法,而能以中法参之,其绘花卉具生动之姿,非若彼中庸手之詹詹于绳尺者比。然大致不离故习,观爱鸟罕四骏,高庙仍命金廷标仿李公麟笔补图,于世宁未许其神全,而第许其形似,亦如数理之须合中西二法,义蕴方备,大圣人之衡鉴,虽小道心审察而善终两端焉。”《花鸟图》所绘花卉,画法精工,设色艳丽。
细雨如丝
发表于 2006-10-9 11:17:22
《松鹤图》
清 郎世宁 绢本设色
郎世宁的中西结合的形式的确比较适合于花鸟类绘画作品风格,此类风格的中国画可以说只有郎氏一人为代表,最终也未能蔚然成风,究竟原因,可能就在于它过分写实,不是中国画之风。而后世西学东渐时,这样的枝叶改进也不足为训了。这只是特殊时代的特殊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