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史话(魏晋南北朝)

时间:2008-05-25 00:15:43 来源:网络 点击:0

三、南北朝书法

南北朝,是指刘裕从公元420年灭东晋建立“刘宋”王朝始,直到公元580年杨坚取代北周政权建立隋朝之前的这一历史时期。这是一个很有艺术特 点的书史阶段,中国书法史上曾经被人强分为“南方书派”与“北方书派”的两大类型就出现在这一历史时期。南方书派更多地承袭了东晋的风气,作品较为柔婉流 美,又因为南朝前期一直禁止立碑,所以碑刻书法流传到现在的不多,而以文人之间书信往来、诗文唱和所留下的笔札为特征的帖学比较兴盛;北方书派的作品具有 粗犷质朴的特征,这跟书法家生活的环境、受到的文化影响有关,还因为北朝佛教兴盛,造像题记、摩崖题记、墓志铭等这类书法很常见,其中涌现了大量没有留下 姓名和少数留下姓名的书法以及大量以雄浑、粗犷风格为主的优秀作品。

南朝书法,风乎全部笼罩在“二王”的影响之下。南朝前后包括宋、齐、梁、陈四个王朝,每一朝书法家都不断出现,形成了百花竞妍、群星争辉的局 面。刘宋有羊欣、孔琳之、薄绍之、谢灵运、范晔等;南齐有王僧虔、萧子良、谢朓等;梁王朝有沈约、陶弘景等。南朝还留有少量的刻石书法。汉字形体变迁、发 展到南朝,正处在隶体变向楷体的后一阶段。一般说来,南朝前期楷体中的隶书笔意还较浓重,后期就大大减弱了。南朝书法作品中的文字普遍带有楷体将要定型而 还没有最后定型的形体面貌,在刻石书法中有明显反映,例如著名的《爨龙颜》碑,字体就介于隶书向楷书地过渡阶段。

南朝书法理论研究十分活跃,四个王朝都有重要著述。如羊欣《古来能书人名录》、王僧虔《答竟陵王之书》、萧衍《书评》、陶弘景《与梁武帝论书启》、庾肩吾《书品》等,他们的许多见解对当代及后代影响都很大。

北朝书法流传下来的遗迹极其丰富,其中有刻碑、墓志铭、造像题记、摩崖刻石等,自北魏至北周,数以千万计,北朝书体的结构、形体以及书写形态与 南朝书法有许多不同,具有独特的风貌,包含的隶书笔意也比南朝书法更为浓重,后世称它为“魏体”。北魏的《龙门二十品》是“魏碑”的代表作。北朝碑刻、墨 迹从书法风格上看,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笔画方折劲健,结体扁方紧密,这是魏碑中的典范,代表作品有《始平公造像记》、《杨大眼造像记》、《张猛龙 碑》、《马鸣寺根法师碑》、《太妃李氏墓志》等;第二类,用笔方圆并用,形体方正,代表作如《张玄墓志》、《郑文公碑》、《石门铭》,这类作品突破了魏碑 方笔扁形的局限。用篆书的圆笔、隶书的波磔来写楷书;第三类,杂糅多种笔法,形体多变,代表作品有《吊比干文》、《蒙文庆造像记》、《姚伯多造像记》等。

北朝书法家中最有名的当数以崔浩为首的崔氏一门书法世家和留传作品最多的郑道昭。北朝书法理论虽不能与南朝相比,但也有自己的特色。南朝书法注 重笔法,具体论述如何用笔;而北朝书论往往从大处着手,综合论述古今书体及其书法家,如江式《论书表》等,对后代书法理论家有一定的启迪。

孔琳之

孔琳之,(369—423年),字彦琳,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宋武帝时曾任御史中丞。他精通音律,善写草、隶、行书,尤其是草书,与擅长 楷书的羊欣一同著称于当时,并称为“羊真孔草”。孔琳之书写时随心所欲,速度较快,他的字随意自然,但有时显得有些过于放纵,笔力偏弱,不够含蓄。作品有 收在《淳化阁帖》中的行草《日月帖》等。

羊欣

羊欣,(370—442),字敬元,泰山南城(今山东省平邑)人,南朝(宋)书法家,曾任中散大夫、义兴太守。他是王献之的外甥,书法得到王献 之的亲自传授,善写隶、行、草。比他稍晚的书法家范晔、萧思话、王僧虔等都学过他的书法。羊欣书法受“二王”书法影响很大,更多的是继承“二王”书风,流 传下来的作品有草书《笔精帖》,收在《淳化阁帖》中。他还著有《古来能书人名录》一书,收录了从秦代到晋代的有名的书法家69人,指出各人擅长的书体,并 作了简要评论。

王僧虔

王僧虔,(426—485),山东琅琊临沂(今山东费县)人,一生经历了南朝的宋、齐两个王朝。喜爱文 史,精通音律,擅长书法。他主要是学习王献之书法,不一味讲求字体的端正匀称,而是富于变化,重视字的神采,用书法表达自己的个性情感,这是他的书法高 于羊欣的地方。唐代张怀瓘《书断》把他的隶、行、草书列人妙品。传为王僧虔的代表作品有《王琰帖》、《御史帖》、《陈情帖》等,并有《书赋》、《论书》、《笔意赞》等书法理论著作。

陶弘景

陶弘景,(456—536),字通明,南朝齐、梁时期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曾在齐朝做过官,梁朝时隐居句曲山,人称“陶隐居”。但梁武帝 常写信向他征求如何治理国家的意见,因此人们称他为“山中宰相”。他在书法上擅长草隶、行书。相传陶弘少年时常把荻草当作毛笔,在积有土灰的地上涂写,用 这种方法来练习书法。他的书法也是学钟、王的,注重神采、气骨,行书作品有《屈画帖》、《茅山帖》、《带名帖》等。相传在今天江苏镇江焦山的著名摩崖石刻 《瘗鹤铭》就是陶弘景的作品,气势雄强秀逸。他写有书论《与梁武帝论书启》,主要内容是与梁武帝讨论钟繇、王羲之等人书法上的优劣。

陶弘景《瘗鹤铭》

《瘗鹤铭》 是一处艺术价值很高的著名摩崖刻石,原位于今江苏镇江市焦山西麓崖壁上,唐代以后因山体崩塌坠入江中,后经打捞出5块残石,拼成一 件残缺不全的《瘗鹤铭》,现在它作为焦山石刻中的一件珍品,保存在焦山宝墨轩内。《瘗鹤铭》书法仪态雍容,格调高雅,用拳头大小的正书大字写成,被人称赞 为“大字之祖”。用笔挺拔劲健,圆笔藏锋,笔笔中锋,点画又具有飞动的姿态,这来自于篆隶笔法;结体从内向外作辐射状,宽博舒展,显得自由活泼、神采飞 扬。字体上具有从隶书向楷书转化的特征。因为石刻铭文的作者用的是化名,所以真正的作者是谁,历代众说纷纭,其中以南朝梁代道教思想家、书法家、书法理论 家陶弘景书于梁代天监年间(502—519年)的说法流传最广。铭文书法历代评价很高,曾经吸引了后来的许多文人、诗人和书法家,南宋诗人陆游就曾和朋友 一起踏雪观《瘗鹤铭》,并留下了石刻真迹,颜贞卿、黄庭坚等人的些书法作品在结体、气势上也受它的影响。

梁武帝

梁武帝,(464—549)姓萧名衍,字叔达,南朝兰陵(今江苏常州)人。他在502年建立了梁王朝,是梁代开国皇帝。他学问渊博,喜爱文学、佛学和书法等,在书法上尤其喜欢写草书。他的草书初看时具有钟、王书法的特点,但这只是外形、表面上的相似,实际上远远不及钟王书法的精妙,笔力不够,还 缺乏一种神韵风姿。伟世作品有《异趣帖 》等。传为他写的书法理论著作《古今书人优劣评》、《草书状》、《观钟繇书法十二意》等是中国古代书法理论著作中 的名篇。

贝义渊

贝义渊(生卒年不详),南朝梁代书法家,吴兴(今浙江湖州)人。著名的《梁始兴忠武王萧詹碑》、《安成康王萧秀东西二碑》就是他的作品,在严谨 的用笔和结体中,包含着强劲的力度,给人以美感,而且字体呈长方形,跟当时大量以扁方形字体为主的书法风格不同,这也可以看出他的创新之处。贝义渊的书法 成为后代不少书法家学习楷书的典范,唐代欧阳询、薛稷的楷书就是出自贝义渊的楷书书法,加以变化才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郑道昭

郑道昭(生卒年不详),字僖伯,自号中岳先生,荥阳开封(今河南开封)人。北魏时期书法家,也是北朝留存书法作品最多的书法家。郑道昭在清代以 前并不十分有名,书史中也没有记载,直到清代包世臣、康有为等在书法理论著作中讲到魏碑时,提出北魏《郑文公》上、下二碑等是郑道昭所写后,才被更多的人 注意,真正以书法闻名于世。《郑文公碑》以楷书为主又兼有篆、隶、草的笔墨情趣,用笔舒展,结体稳健,是一件优秀的刻石书法作品。郑道昭另外还有《论经书 诗》、《登太墓山诗》、《观沧海诗》、《东堪石室铭》、《云峰山题字》等大量书法作品传世。

郑道昭《郑文公碑》

《郑文公碑》 是北朝著名摩崖刻石之一,又称《郑羲碑》,刻于北朝永平四年(511年)。碑文是郑道昭为了纪念父亲郑羲而写的,共有内容相同的 上、下两碑,上、下碑分别位于山东省天度县的天柱山和掖县的云峰山。下碑比上碑书写时间稍晚,字迹较大,遭毁坏的程度也较小,因而在书法史上的名声要比上 碑显著,所以通常所说的《郑文公碑》一般是指“下碑”。在众多的云峰山石刻中,《郑文公下碑》形式最齐整,字数最多,而且在书法上的成就也最为突出。它是 魏碑中圆笔书法的典范,具有篆书圆转凝重的特点,又具有隶书的体势、行书的纵逸风姿和楷书的端庄,可以说是集各体书法的长处于一身,在雄健宽博中显现出飘 逸和疏宕。此碑的曲线运用非常有特色,由于行笔的沉重凝重和细微的提按动作,笔锋沿着笔画方向作曲线运行时,线条边缘参差不齐,粗细有致,有节奏、有韵 律。外柔内刚,不仅内含力量,而且具有飞动的姿态,所以有人把此碑形象地比喻成翱翔在云端的仙鹤或翻飞于水面的海鸥。《郑文公碑》确实是一件风姿独特的北 魏楷书佳作。

《嵩高灵庙碑》

全称《中岳嵩高灵庙碑》,刻于北魏太安二年(456年),原石现保存于河南登封中岳庙内。它是北魏早期碑刻书法的代表作,用笔上,它直接把隶 法融入楷书中,继承了汉隶(如《张迁碑》)方笔的用笔方法,例如横和竖的起笔和收笔一般都取方形,中间一段几乎没有起伏变化,行笔沉着厚重,笔画转折的地 方大多采用隶书的折法,不像唐代楷书那样有一个斜角;在结体上,字的各部分错落有致,变化多端,看似倾斜,实际上不失平衡,看似笨拙,实际上很巧妙,而且 显得自由活泼,天真质朴;在整体章法上,具有同样的特点,大小、斜正、疏密、穿插,自由烂漫,不像唐代规整严谨的楷书那样给人一种严肃庄重的感觉,而具一 种“稚拙”的艺术美。

《爨龙颜碑》

全称《宋故龙骧将军护镇蛮校尉宁州剌史邛县候爨君之碑》,立于南朝刘宋大明二年(458年),原石在云南省陆良县。清代道光年间被著名学者阮 元父子探访到后才开始受人们的重视,并且它的书法艺术越来越得到后代金石书画家的喜爱。人们把它与东晋的《爨宝子碑》并称为“二爨”,因为这块碑石的发现 时间早于《爨宝子碑》,而且碑的面积比较大,所以也称作“大爨”,而刻立得更早的《爨宝子碑》反而被人称为“小爨”。

此碑书法以方笔为主,行笔用中锋,楷书中含有隶书笔意,结体上宽博奇宕,上下字的中轴线不平行,字形参差错落,各有姿态,却又安排得自然和谐,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它与北魏时期的《嵩高灵庙碑》相比较,在结体上很相似,两碑所在的地方一南一北,一个是南朝书法,一个是北朝书法,但同样显得古拙质 朴,可见,阮元等人把中国书法按地域强分为南北两派,并说南派重帖,北派崇碑,显然不是绝对的,这样的提法不科学,也不完全符合事实。

铁山摩崖《石颂》刻石

山东省境内有很多北朝时期的摩崖刻石,内容主要是佛经,另外还有一些题字和题名。摩崖刻经的风气盛行于北齐,北周灭掉北齐后继续镌刻,其中最著名的是“四山摩崖”刻石和徂徕山刻石。

“四山摩崖”是指位于山东省邹县境内的四处刻石,包括铁山、岗山、尖山、葛山摩崖。这些刻石自清代乾隆末年被发现后,受到众多学者的推崇和赞 赏,这沉睡了一千多年的摩崖石刻群终于在国外引起了轰动。“四山摩崖”中艺术水平最高的是铁山摩崖。铁山位于邹县城西北,铁山摩崖《石颂》刻石 又称《小 铁山刻石》、《匡吉吉刻经》,刻在铁山南面一块倾斜的巨大石坪上,正上方刻有线要构成的巨龙、云气、佛光等图案纹饰,右侧刻《大集经》,左侧刻《颂文》,是北周时期的刻石,由当时著名僧人安道壹的弟子书写。书法字体介于隶书和楷书之间,兼有篆书的用笔和结字特征,笔画圆劲凝重,气势高浑静穆,神采飞动,被 看作是同《泰山经石峪<金刚经>》一样的北朝时期大字榜书的代表作,可以从中看到我国文字从隶到楷的演变过程,因此它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

《刘怀民墓志铭》

《刘怀民墓志铭》 刻于南朝刘宁大明八年(464年),清代末年出土于山东益都,原石现已不知下落。此碑用笔以方为主,方中有圆,结构方正宽疏,具有雄强、凝重、古朴的风格特征。与比它早六年书刻的《爨龙颜碑》的书风比较相近,但总体上要更凝重圆润一些。

《元桢墓志》

《元桢墓志》 是洛阳邙山出土的众多北魏时期的墓志铭中的一块,刻于魏孝文帝太和二十年(496年),属于北魏中期的典型碑刻,现保存在西安碑 林。它虽然不像北魏晚期的碑刻文字书法那样酣畅自然,却有着自己的独特个性,显得古拙雄奇,饱含着生机和力量。用笔大起大落,而且多变化,方笔、圆笔、尖 笔都有;字的结体中间紧密,外部舒展,既严谨又潇洒,不少字向右上方倾斜,打破了“横平坚直”;布局上,字与字之间,行与行之间相互呼应,从整体上看,并 不显得散乱无序,而是气韵浑然一体。

《始平公造像记》

北魏时期佛教兴盛,迁都洛阳后,在洛阳城外的龙门山(西山)和香山(东山)大造石窟和佛像,统称“龙门石窟”,并在其中刻下了3000多品的碑 刻和造像记。人们选择了龙门石窟中的书法精品成“龙门二十品”,并再从其中选出最佳的“龙门四品”,这些精选于龙门石窟中北魏时期的造像记,堪称是北魏碑 刻书法艺术中的精品,人们把它称为“龙门书体”,它的笔画以方折为主,凝重丰厚,充满了生命力和阳刚之美。

《始平公造像记》,简称《始平公》,是北魏书法全盛时期较早的作品,刻于北魏太和二十二年(498年)。有方形界格,由北魏孟达撰文,朱义章 书写。作为“龙门二十品”中最负盛名的作品之一,它的书法几乎全用方笔,如同刀切一般,棱角分明,是方笔的典型之作;以中锋为主,使点画透出力感,以侧锋 为辅,使笔画之中多了一股豪宕之气,结体端庄谨严,又能在变化处理中使字体宽博雄强。另外,龙门造像记中的作品一般多是笔画凹入石面的阴刻,但它却是点画 凸出的阳刻,这一显著特点对清代著名书法家赵之谦等人的书法篆刻艺术有很大的启发。当然,与其它北魏碑刻一样,这种方笔森严的点画形态是刀刻的再创造。《始平公》对于后代的学书者具有较大的影响,很多人都以它作为学习北魏楷书的范本,赵之谦认为是它是“北魏造像中最佳者”。

《元羽墓志》

全称《侍中司徒公广陵王墓志铭》,俗称《元羽墓志》,刻于北魏显明二年(501年),1918年出土于河南洛阳,原石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为北魏墓志铭书法中的代表作之一。用笔娴熟自然,笔画刚柔相济,有的笔画随意,有的沉着凝重,富有韵律感和节奏感,字体方正宽博,布局疏朗。这一墓志的楷 书在刚劲端凝中透露出俊秀之气,虽然在结体上与《龙门二十品》等的风格相近,但在用笔上不再那么劲利,所以在点画形态上很富美感,少了一分猛利,多了一分 柔雅,尤其是撇与捺等已与隋唐楷书非常相近。

《孙秋生造像记》

《孙秋生造像记》,全称《新城县功曹孙秋生、刘起祖等二百人造像记》,简称《孙秋生》,刻于北魏景明三年(502年),由北魏孟达撰文、萧显 庆书写,是“龙门二十品”中书法成就最为突出的作品之一,名列:“龙门四品”之一。结体稳重,笔法凝练,方整厚重,尤其是棱角分明的方笔、折笔,与《始平 公》、《魏灵藏》非常相似。章法上,由于有的字结体平稳,有的字剞斜险绝,显得婀娜多姿。

《魏灵藏造像记》

全称是《陆浑县功曹魏灵藏薛法绍造像记》,简称《魏灵藏》,刻于北魏正始三年(505年),位于河南洛阳龙门古阳洞中,为“龙门四品”之一。笔画如同钢铁铸成,沉着凝重,结体匀整完美。

《杨大眼造像记》

《杨大眼造像记》,全称《辅国将军杨大眼为孝文皇帝造像记》,简称《杨大眼》,刻于北魏时期,位于河南洛阳龙门古阳洞中,是“龙门二十品”之 一,并与《始平公》、《孙秋生》、《魏灵藏》三种造像记一起合称为“龙门四品”,是龙门石窟2000余种北魏时期造像记中书法艺术价值最高的作品之一。用 笔方峻,提按顿挫明显,笔势雄奇,结体庄重稳健。

王远《石门铭》

《石门铭》 刻于北魏永平二年(509年),原位于陕西汉中褒城石东面的石壁上,现已移置到汉中博物馆保存,是北魏时期遗留下来的两处著名摩崖 石刻书法之一(另一处是山东掖县“云峰山刻石”)。上面楷书署名者是当时太原人王远。与北魏时期另外一些碑刻如《始平公造像记》、《张猛龙碑》、《孙秋生 造像记》等相比,《石门铭》的用笔不单纯以方笔为主,而是方圆结合,用篆书的圆笔以及隶书的波磔来写楷书,将篆、隶、楷等多种书体融为一体,以楷书作为主 要面貌;字形上由扁方变为正方或长方,结构上紧下松,字体有的端正严谨,有的斜侧奇崛,疏密相间。总的来说,《石门铭》具有疏宕飘洒、率真自然的风格特 征,它对于后代影响很大,很多书法家都从它的用笔、结体以及神韵中吸取养料。清代的康有为把它列为楷书书法中的“神品”。

《司马悦墓志》

《司马悦墓志》,刻于北魏永平四年(511年), 1979年出土于河南孟县。这一墓志的铭文书法,笔画棱角锐利,与当时的“龙门石窟”造像 记中的很多作品风格相近。用笔以方笔为主,又具圆笔的特征,比如转折的地方,外沿有个锐利的棱角,而笔画交接的内沿则有个圆润的弧度,这样一方一圆相互穿 插、配合,不会使字显得过于刚硬;结体方正严谨,笔画之间搭配紧凑,使字体宽舒而不松散。

《刁遵墓志》

全称《雒州剌史刁惠公墓志铭》,刻于北魏熙平二年(517年),清雍正年间出土时已残缺一只角。这一墓志铭的书法用笔方圆结合,遒劲有力,起 笔、收笔以及转折回环的地方变化多端,每个字各不相同,字形端整,结体茂密,具有端庄古雅的美。与北魏时期众多的碑刻不同的是,它的书法不是以劲利、险峭 取胜,而是以凝练、秀美取胜,是北魏墓志铭书法中在书法史上最有盛名的作品之一。

《崔敬邕墓志》

《崔敬邕墓志》,全称《魏故持节龙骧将军督营州诸军事营州剌史征虏将军大中大夫临清男崔公之墓志铭》,刻于北魏熙平二年(517年),清康熙年 间出土于河北安平,不久这块墓志就被毁坏,后来不知下落,传世仅有拓本。这一墓志的书法用笔圆浑,吸收了篆书中锋、圆笔的长处,使笔画外柔内刚,有些字向 右上方倾斜,剞侧变化,结体活泼多姿,但由于笔画以及各部分的巧妙搭配,使字看似险峻,实际上仍不失稳重,具有率真天然的意趣。与《刁遵墓志》一样,它的 刻法与北魏时期的其它墓志铭及造像记等不同,用刀上有粗细深浅的变化,所以在书法上产生了特殊的意趣,也是北魏墓志中最有艺术价值的作品之一。

《张猛龙碑》

《张猛龙碑》,全称《魏鲁郡太守张府君清德颂之碑》,刻于北魏孝明帝元诩正光三年(522年),原碑现存于山东曲阜孔庙内。它是北碑中最有影 响的碑刻之一,历来对它评价很高,认为是北魏时期首屈一指的代表作,结体上尤其妙不可言。碑文正书阴刻,无撰书人姓名。碑阳二十四行,每行四十六字。碑阴 十二列,镌刻立碑官吏姓名。额题正书“魏鲁郡太守张府君清颂之碑”,阴文十二字。碑文记载张猛龙任鲁郡太守的政绩。《张猛龙碑》用笔以方笔为主,藏锋起 笔,运笔沉着,线条瘦细但很有力,收笔时速度较慢,大多有回笔,转折的地方干净利落;结体方整,而富于变化,略向右上方斜侧,字的中间部分收紧,四周的笔 画向外伸展的幅度比较大。此碑书法之俊秀刚健,开唐欧阳询、虞世南之先导,而额书尤其险劲,诚为北魏碑书难得之笔。清代包世臣、康有为等都赞赏此碑精能造 极,不可名言。事实上,《张猛龙碑》具有了其它北碑的长处,如“龙门造像记”的峻利,“元氏墓志铭”的严整等,把它们融合在一起,从而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在雄劲中又有俊秀潇洒的姿态,是一件格调高古而又趣味横生的优秀碑刻书法艺术品。

《高贞碑》

《高贞碑》,刻于北魏正光四年(523年),清朝乾隆年间出土于山东德州。碑文书法笔势畅达,用笔方圆结合,方笔的运用特别明显,横画、竖画 的起笔处用力顿按,然后提笔,以中锋运笔,这样在头部大多都有一个尖锐的角,笔画转折处棱角分明,收笔时有回锋也有出锋,不像起笔那样用力顿按,钩笔往往 很长,显得遒劲爽利;结体方正,在严整中加入变化。这块碑的楷书可称得上是南北朝时期的楷书上品。很明显,正是这一路书法在很大程度上启发了隋唐楷书的进 一步了展和完善。

《张玄墓志》

《张玄墓志》,全称《魏故南阳太守张玄墓志》,因墓主张玄字黑女,清代为避康熙皇帝玄烨的名讳,一般通称为《张墨女墓志》,刻于北魏普泰三年 (531年),这块墓志什么时候在哪儿出土,现在都已不清楚了,而且原碑石也找不到了。我们所能看到的唯一拓本,收藏在上海博物馆。这一墓志书法是北魏晚 期的作品,是北魏书法中成就最高的碑刻作品之一,具有独特的艺术面貌。笔画方圆并用,在以中锋为主的基础上偶尔穿插侧锋,使点画丰富多趣;用笔有轻有重,常常提笔,使本应连着的线条断成两笔,但笔断而意连,反而因线条的时隐时现,使字更有韵味,这在北魏碑刻书法中是很少见的;结体受隶书的影响大多扁方,有 些字又随它们本身字形的不同而呈现出扁形或方形,产生变化,最初给人一种横平竖直的印象,然而再仔细看会发现还是有斜有正,笔画看似平直,但并不僵硬死板 的。清代碑学代表人物包世臣曾评价《张玄墓志》,说它吸收了多种碑刻的长处,如峻利、圆折、疏朗、静密等,确实,《张玄墓志》有着丰富的变化,非常耐看,越是深入进去,越能领悟到它的种种妙处。

《泰山经石峪<金刚经>》

《泰山经石峪<金刚经>》,它是南北朝时期北齐天宝年间(550—559年)的摩崖刻石,位于山东泰安县境内东岳泰山斗母宫东北1公里的山谷 间一块大石坪上。每个字约50厘米见方,字数原有1000多字,现存约900余字,整体规模十分壮观。它是我国现存摩崖刻石中形制和规模最大的一处,它的 字被尊为“大字鼻祖”、“榜书之宗”。通篇文字气势磅礴,字体介于隶书与楷书之间。用笔圆润,没有明显的起止和顿挫,转折处也多圆缓舒展。结体多呈扁方,平直宽博。在字的点画形态上,横画和捺笔还存在着明显隶意。总的效果是让人感觉到一种优游不迫、从容自如的仪态美的舒博健壮、浑穆宽阔的气势美。这大概是 同书写的佛家经典《金刚经》这一内容有关。值得指出的是,这样大的字可能不是用普通的毛笔写出来的,很可能是先用笔在天然石块上勾勒出字形轮廓,再将字的 笔画凿空而制成的,这可以从石块上有的字只刻了笔画的轮廓线而尚未凿空实例中得到印证。

(作者:未知 编辑:)